学术投稿

早期臀上皮神经痛临床分析

张戈;马广蕊

关键词:早期臀上皮神经痛, 诊断, 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臀上皮神经痛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为臀上皮神经痛的规范化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拟定早期臀上皮神经痛诊断标准,对此类患者176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进行早期干预,实施无创治疗;对照组不加任何干预措施.结果:按早期臀上皮神经痛诊断标准诊断的176例无一转为其他疾病,两组结果经X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提出的早期臀上皮神经痛的诊断标准有明显临床意义,早期干预、无创治疗效果肯定.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预输血者血清标志物筛选的临床意义

    目的:对输血前患者做血清感染性指标检测,及早发现阳性患者,以增强临床医护人员职业防护意识,确保输血安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630例输血前患者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l/2)、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4种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630例受血者输血前四项指标全检测者528例(83.81%),未全做者102例(16.19%).检出HBsAg阳性73例(13.83%),抗HCV阳性6例(1.14%),抗-TP阳性11例(2.08%),抗-HIVl/2全阴性.该4项指标共检出90例阳性,总阳性检出率为17.05%.结论:为了有效控制医源性感染,更好地避免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对术前、输血前患者进行必要的血清感染性指标的检测已成为临床检验的一项任务.

    作者:马吉联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含量变化在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取75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稳定型心绞痛(SAP)各25例,并选取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hs-CRP含量,并分析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hs-CRP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前AMI、UAP、SAP3组的血清hs-CRP含量(3.25±1.24、6.67±2.73、12.74±4.76)显著高于对照组(0.97±0.74);治疗后AMI、UAP、SAP3组的血清hs-CRP含量(1.92±0.83、3.62±1.50、7.25±3.14)显著低于各组治疗前水平,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s-CRP水平的变化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其检测有助于冠心病患者的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的判断.

    作者:李国芬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胃食管反流源性哮喘的治疗

    一般治疗在生活方式的改变方面包括为减少夜间和卧位时所发生的反流,可取斜坡位(仅垫高头部是不够的)或适当抬高床头;进食要慢,要少量多餐,餐后切忌立即卧床,至少2小时后才可取卧位;减少导致腹压增高的因素,如不要紧束腰带,避免便秘和控制体重等;尽量不食用高脂肪食物、巧克力、咖啡、浓茶,并戒烟,禁酒.

    作者:刘登科;吴继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新疆和田地区195例先天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分析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TTE)诊断的195例先天性心脏病超声表现进行分析,评估超声心动图技术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GEVivid S-6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195例先天性心脏病的声像特点、发生情况及分流方向进行比较分析.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简便易行,无创伤,患者无痛苦,重复性强,是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可靠方法.

    作者:寇继红;赵群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基层医院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诊治

    我院内镜室2008年胃镜检查700例,其中上消化道出血206例,占胃镜检查人数29.9%;呕血、黑便、血红蛋白<80g/L者32例,全部胃镜或急症胃镜检查,其中12例属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作者:高泽玲;赵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2型糖尿病的健康教育

    2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或功能降低造成.临床上约占糖尿病人的90%,发病年龄多为成年及老年人,起病缓慢,症状较轻,病情稳定,无酮症倾向.如果血糖控制不良,致残率及死亡率都非常高.

    作者:张云琴;路金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纤溶酶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观察

    现采用纤溶酶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4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2007年3月~2010年3月收治VBI患者80例,并经多功能经颅彩色多谱勒超声(TCD)检查证实,头颅CT或MRI均阴性,排除严重心肝肾并发症者,出凝血机制障碍及有出血倾向者,血小板<8×109/L,血纤维蛋白原<1.0g/L者,血压<100/50mmHg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45~67岁,平均56.8岁;其中伴血管痉挛33例,血管狭窄32例,斑块形成27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5例,糖尿病史17例,高血脂16例.对照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48~69岁,平均57.3岁;其中伴血管痉挛35例,血管狭窄30例,斑块形成28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3例,糖尿病史14例,高血脂18例.两组年龄、性别、病情及既往病史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闫鹏;姜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新生儿早产和体重的关系

    目的:通过对7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例分析,了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新生儿体重和早产的关系.方法:对廊坊市人民医院2003~2007年住院分娩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进行分析,并以同期住院的30例正常产妇作为对照.结果:正常产妇中足月产30例早产0例(0%),低出生体重0例.妊娠期高血压10例早产0例,低出生体重0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早产3例(11.1%),低出生体重5例(18.5%).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早产15例(42.86%),低出生体重14例(40%).结论:重度子痫前期明显增加母婴的不良结局,通过加强定期产前保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改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母婴结局.

    作者:贺津瑞;朱慧芳;雷鸣;吴文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甲型病毒性肝炎3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性黄疸型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用中医的辨证论治联合西医的对症疗法治疗32例急性黄疸型甲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结果:临床治愈21例(65.6%),有效8例(25.0%),无效3例(9.3%),总有效率90.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甲型病毒性肝炎比单用西药效果更好.

    作者:丁有荣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阴道炎患者的健康教育

    阴道炎为妇科疾病中常见病及多发病.主要症状是阴道分泌物增多及外阴瘙痒、灼痛、严重时坐卧不宁、异常痛苦、甚至引起尿路感染、宫颈炎、不孕等并发症,影响妇女的工作和生活[1].针对阴道炎发病原因及反复发病的特点、加上患者对疾病认识不深和用药的依从性差、常中断治疗而导致疾病复发,注重病人的健康教育,使病人改变不良卫生习惯,积极配合治疗,有效预防复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赵玲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吸烟问题及干预对策

    分析60例长期住院的精神病患者的吸烟问题.查找原因.制定干预措施,从而减少吸烟率,维护他们的健康.

    作者:王珊;唐岩;李志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开封市2010年孕产妇死亡评审分析

    目的: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对2010年度孕产妇死亡进行专家评审分析,找出死亡原因.结果: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产科大出血、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妊娠高血压疾病等.结论:健全三基保健网.加强高危孕妇筛查,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作者:马淑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肺功能FEV1评估与中间综合征发生率相关性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探讨肺功能中FEV1(1秒用力呼气容量占预计值百分比)与中间综合征发生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于118例有机磷农药口服中毒神志清楚的住院患者常规每日进行肺功能FEV1检查,并对发生了中间综合征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118例患者有32例发生中间综合征,发现其中29例FEV1值<80%,占阳性总数90.6%,说明两者存在相关性.

    作者:朱冬冬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应激与对策

    分析护士心理产生压力导致的不良情绪反应及采取的应变对策,要求护士要提高综合素质、思想品德素质和专业素质,对处理突发纠纷必须具备较强的应急能力,通过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有效沟通,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的出现;通过认真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增加心理卫生知识,从而提高护士的心理应激能力,使护士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使护理工作更加高效地进行.

    作者:苑慧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改良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技巧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的正确使用,减少医患纠纷.方法:对3280例病例改良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技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纳入3280例病例,其中3188例均一次性成功穿刺;有35例经2~3次穿刺并改变穿刺部位而穿刺成功;有57例发生诸如导管堵塞、液体渗漏、静脉炎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的几率与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和留置部位呈正相关,以留置5天以后和下肢部位为多.结论:在使用静脉留置针前,对拟穿刺部位、操作护士自身心理状态的评估,留置针型号选择、穿刺与固定、封管方法是正确使用静脉留置针的关键要素;留置时间以3~5天为宜,留置部位宜选择上肢部位的静脉,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于红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政策性亏损的补偿探讨

    社区医疗卫生发展,只有通过政府的补偿机制和加强内部绩效考核,来反映社区卫生中心的业绩和管理水平.通过政府对其补偿的探讨,来体现社区卫生服务的正真价值和发挥的作用.政府补偿是医疗卫生改革重要、关键、复杂的一部分.通过合理有效的补偿,才能促进社区卫生医疗的发展.

    作者:蒋汉武;李立强;蔡振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痔疮手术的心得体会

    痔疮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黏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的一种慢性疾病,如长期不治疗,可引起习惯性便秘,贫血,面色苍白,全身乏力,心理压力过重,痔核如果崁顿,还可以引起感染,坏死,特别是中老年人,可诱发一些心脑血管疾病.

    作者:于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早期臀上皮神经痛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臀上皮神经痛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为臀上皮神经痛的规范化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拟定早期臀上皮神经痛诊断标准,对此类患者176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进行早期干预,实施无创治疗;对照组不加任何干预措施.结果:按早期臀上皮神经痛诊断标准诊断的176例无一转为其他疾病,两组结果经X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提出的早期臀上皮神经痛的诊断标准有明显临床意义,早期干预、无创治疗效果肯定.

    作者:张戈;马广蕊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降压药对呼吸系统的不良影响

    为探讨降压药对呼吸系统的不良影响,结合药理特点进行了分析,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类降压药药对呼吸系统的影响、α、β受体阻断类降压药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和其他降压药对呼吸系统的影响,诸如钙拮抗剂、利尿降压药对呼吸系统的影响进行分析.

    作者:吴秀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重视产后出血的预防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早期预防,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方法:对2007~2009年我科所发生的产后出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产妇4520例中发生产后出血32例,其发生率0.7%.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中,子宫收缩乏力居首位25例(78.13%),其次胎盘因素4例(12.5%).结论:严密观察产程,分析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并加以预防,是降低产后出血及孕产妇死亡的重要措施.

    作者:杨君清;王英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