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琴;路金毅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早期预防,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方法:对2007~2009年我科所发生的产后出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产妇4520例中发生产后出血32例,其发生率0.7%.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中,子宫收缩乏力居首位25例(78.13%),其次胎盘因素4例(12.5%).结论:严密观察产程,分析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并加以预防,是降低产后出血及孕产妇死亡的重要措施.
作者:杨君清;王英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讨论肌部型室间隔缺损手术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0月手术治疗的18例肌部室间隔缺损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患者痊愈出院,术后心功能恢复良好,1例3mm残余分流,行介入封堵治愈.1例右束支传导阻滞,无严重心律失常.术后当日拔管5例,术后1天拔管8例,术后2天拔管5例.在ICU时间1~4天,住院时间6~10天.结论:经右心房路径或右心房路径加右室流出道切开修补肌部室间隔缺损可以避免左心室或右心室切口对心室肌的损害,减少手术风险及并发症,利于术后心功能的恢复,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焦同立;冯丽;郭天利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01年3月~2009年7月急诊收治高血压脑出血经微创治疗患者54例,男30例,女24例,年龄39~78岁.均经CT检查确诊;高血压病史3~25年;出血部位:脑叶10例,外囊11例,基底节及内囊28例,丘脑及其他部位5例,出血量50~110ml.
作者:胡冬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变异型心绞痛是一种具有独特临床特征的心绞痛,由冠状动脉痉挛引起,胸痛发作于休息时,伴心电图ST段抬高,发作过后ST 段下降,不出现病理Q波.由于心绞痛的发作与活动无关,疼痛发生在安静时,很难预防而且其半年内发生心肌梗死及死亡者较多,因此,切实有效的治疗变异型心绞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尤为重要.
作者:刘岩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输卵管妊娠是妇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占异位妊娠的95%左右[1],早期诊断率近年来不断提高,希望保留输卵管功能或害怕手术的患者越来越多的要求采用药物保守治疗.2007~2010年131例患者行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秋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通过对168例Carto三维标测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的术前访视及术中护理体会总结出:术前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宣教、核查相关内容及术中急救物品、药品准备、对患者进行安慰鼓励、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面部表情是确保配合医生顺利进行手术的有力保障.
作者:姚卫华;贾俊格;祖占霞;阴晓婷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葛根素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9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分为观察组44例、对照组52例,观察组采用以高压氧联合葛根素为主的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以葛根素为主的综合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分别是56.8%和36.5%,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压氧联合葛根素为主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其疗效明显优于以葛根素为主的药物综合治疗.
作者:姜成兴;王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支气管舒张药此类药主要作用为舒张支气管,控制哮喘的急性症状.β2受体激动剂:β2受体激动剂主要通过激动气道平滑肌的β2受体,活化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的环磷腺苷(cAMP)含量增加,游离Ca2+减少,从而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是控制哮喘急性发作症状的首选药物,也能激动肥大细胞膜上的β2受体,抑制介质的释放.但长期应用可引起β2受体功能下调和气道反应性增高,因此,经常需用β2受体激动剂者(2次/周),应该配合长期规律应用吸入激素.
作者:纪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为防治手足口病(HFMD)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35例重症HFMD病例和32例普通病例,比较两个组别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以及治疗转归结果.结果:HFMD重症病例组与普通病例组相比,热程长、热峰高、外周血WBC高、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比例高、血糖浓度高,胸部X线、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异常比例高(P<0.05);重症组发生1例死亡,32例治愈,2例好转.结论:摸清重症HFMD的临床特征,对其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从而降低病死率和提高治愈率.
作者:戴文;冯祖章;尹松楠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喘息康颗粒治疗支气管哮喘冷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支气管哮喘(冷哮)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喘息康颗粒加用外用贴剂;对照组给予口服缓释茶碱,定量吸入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通过对60例支气管哮喘冷哮患者的临床观察,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同时应用纯西药内服加气雾剂治疗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通过临床观察、分析,治疗组临床控制率63.33%,总有效率90.0%,对照组临床控制率46.67%,总有效率76.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喘息康颗粒治疗支气管哮喘冷哮有显著疗效.
作者:王晓岩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卡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快速牵引制动,静脉点滴及口服中西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卡压.结果:此种治疗方法能使椎管内径增宽,并能改善突出椎间盘与受刺激的神经根之间的位置关系,缓解局部肌肉痉挛,改善血液循环,消除神经根水肿,从而使临床症状得以缓解.结论: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卡压疗效显著.
作者:张敏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根据2009年沈阳市怒江地区居民的发病情况诊断出对人群健康有主要影响的疾病,为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沈阳市怒江地区2009年各登记和沈阳市怒江地区2009年人口统计进行回顾性调查,并作描述性研究分析.结果:影响地区居民健康、造成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以高血压等慢性疾病为主.结论:根据社区卫生的疾病诊断结果,制订相应的防控措施.
作者:张瑞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红皮病型T细胞淋巴瘤(CTCL)是蕈样霉菌病(MF)的一种少见类型,属原性皮肤低恶度T细胞淋巴瘤,主要表现为瘙痒、皮肤广泛潮红、脱屑、皲裂、渗出、部分患者有白血病表现,称为Sezary综合征,临床较为少见,鲜见相关文献.2010年5月15日收住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书剑;刘太领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的正确使用,减少医患纠纷.方法:对3280例病例改良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技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纳入3280例病例,其中3188例均一次性成功穿刺;有35例经2~3次穿刺并改变穿刺部位而穿刺成功;有57例发生诸如导管堵塞、液体渗漏、静脉炎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的几率与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和留置部位呈正相关,以留置5天以后和下肢部位为多.结论:在使用静脉留置针前,对拟穿刺部位、操作护士自身心理状态的评估,留置针型号选择、穿刺与固定、封管方法是正确使用静脉留置针的关键要素;留置时间以3~5天为宜,留置部位宜选择上肢部位的静脉,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于红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卡孕拴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剖宫产分娩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于胎儿娩出后静脉注射缩宫素20U并舌下含服卡孕栓1mg;对照组于胎儿娩出后静脉注射缩宫素20U.分别观察两组术中,产后2小时及产后24小时阴道出血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术中,产后2小时及产后24小时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结论:卡孕拴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马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应用超声显像探讨宫外孕的诊断与鉴别的价值.方法:将43例宫外孕患者的超声显像与手术病理结果做对照分析.结果:宫外孕超声诊断符合率90.7%,误诊率9.3%.其中破裂型36例(83.7%),流产型及未破裂型各1例(2.3%),陈旧型5例(9.3%).
作者:孙澜芳;贺兴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2009年7月~2010年6月收治艾滋病患者438例,回顾性分析护理资料.结果:经过抗病毒、对症、支持等治疗和护理,407例患者好转出院,15例自动出院,16例死亡.结论:护理人员要把心理护理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同时还要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针对高热、腹泻、皮肤、口腔等对症护理.
作者:宋晓燕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针对需要层次论对护理实践的指导意义.阐述了患者五大基本需要和满足患者需要的三大基本方式.
作者:胡秀华;李晶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孤立肺结节在X线、CT、MRI上通常直径(D)<3mm.多种疾病可表现为肺孤立结节,如周围型肺癌、肺淋巴瘤、肺肉瘤、血管瘤、动静脉畸形、炎性假瘤、错构瘤、球形肺炎、机化性肺炎、细支气管囊肿、结核等.MSCT肺结节分析软件能分析肺结节形态、性质及其与周围组织关系,为临床医生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作者:王续;王欣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技术之一,与疾痛救治密切相关.而静脉乃是儿科护理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是儿科疾病治疗和抢救中的一项基本操作,为抢救和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而如何提高小儿静脉输液的一次成功率,做到一针见血,能保证静脉通路的顺利开通,是每位护士都想掌握的技巧.笔者总结多年的护理经验浅谈几点体会.
作者:邓云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