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卫华;贾俊格;祖占霞;阴晓婷
目的:探讨聚甲酚磺醛在宫颈电灼术的辅助作用.方法:60例宫颈糜烂患者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轻、中、重度各10例.观察组于宫颈电灼术前后给予阴道放置聚甲酚磺醛栓.对照组用宫颈电灼术.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在术后临床症状的消失和好转、术后阴道流液、流血、感染等不良反应以及创面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聚甲酚磺醛的药理特点在宫颈电灼治疗中的辅助作用优越于其它药物,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作者:张莹;李金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通过对168例Carto三维标测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的术前访视及术中护理体会总结出:术前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宣教、核查相关内容及术中急救物品、药品准备、对患者进行安慰鼓励、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面部表情是确保配合医生顺利进行手术的有力保障.
作者:姚卫华;贾俊格;祖占霞;阴晓婷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多排螺旋CT(简称MDCT),如16排、64排MDCT,敏感性高,特异性高,具有无创性的特点,不仅能够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并且成为能够清楚显示冠状动脉早期管壁斑块的无创伤的影像学方法,在此方面优于常规的冠状动脉造影等其它影像学技术.而且可以在门诊完成,方便、安全、省时,价格适中,越来越多的患者愿意接受此项检查以明确自己有无冠心病或排除冠心病,临床上对疑似冠心病的患者行冠状动脉CT造影检查以明确诊断,尽早采取干预措施,对冠心病的诊疗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金光律;王永霞;张玉鑫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抢救治疗过程中,我们运用循证护理(EBN)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陶鸿雁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肝破裂患者92例中,男71例,女21例.年龄17~65岁,平均31.5岁.伤后至住院时间平均为3.8小时.闭合性伤83例,主要是撞击伤和坠落伤.开放性伤9例,均为刀刺伤.
作者:刘天一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评价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6月各类手术出院病例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统计.结果:576例患者全部应用抗菌药物,预防用药78%,治疗用药22%,预防用药中选用适宜50%,不适宜48%,平均用药时间6.8天;Ⅰ类、Ⅱ类、Ⅲ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平均时间4.78天、7.15天、7.89天.单用、二联、三联用药率分别为74%、22%、4%.结论:围手术期抗药物的应用应加强监管.
作者:赵树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国产尿激酶联用低分子肝素钙对下肢静脉血栓(DVT)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8年5月~2010年5月收治DVT患者30例,采用小剂量尿激酶联用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生理盐水100ml+尿激酶30万U,静滴,共7~10天;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内注射,共7~10天.结果:30例中28例于治疗后下肢症状缓解,无出血、严重肺栓塞和下肢坏死.结论:小剂量尿激酶联用低分子肝素钙效果满意且并发症少.
作者:张磊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三阶梯止痛治疗癌性疼痛的效果.方法:应用三阶梯止痛法治疗癌性疼痛60例.结果:60例中有效32例,显效2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35%.结论:三阶梯止痛治疗可作为癌性止痛的一种方法,做好患者的身心护理可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黄本卿;吴慧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葛根素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9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分为观察组44例、对照组52例,观察组采用以高压氧联合葛根素为主的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以葛根素为主的综合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分别是56.8%和36.5%,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压氧联合葛根素为主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其疗效明显优于以葛根素为主的药物综合治疗.
作者:姜成兴;王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医院是多种疾病人群相对密集,病原微生物较集中的地方.医源性感染渐成为病人感增加的途径之一.
作者:孟开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不使用胃肠道造影剂的腹部CT平扫在无典型临床表现的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53例不明原因急腹症患者行腹部CT平扫,未使用胃肠道造影剂.结果:53例患者中,27例CT诊断为阑尾炎,5例疑诊阑尾炎.均经手术、病理证实.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对于无典型临床表现的急性阑尾炎患者,未使用胃肠道造影剂的腹部CT平扫可准确地诊断或排除阑尾炎.
作者:张秋慧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的正确使用,减少医患纠纷.方法:对3280例病例改良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技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纳入3280例病例,其中3188例均一次性成功穿刺;有35例经2~3次穿刺并改变穿刺部位而穿刺成功;有57例发生诸如导管堵塞、液体渗漏、静脉炎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的几率与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和留置部位呈正相关,以留置5天以后和下肢部位为多.结论:在使用静脉留置针前,对拟穿刺部位、操作护士自身心理状态的评估,留置针型号选择、穿刺与固定、封管方法是正确使用静脉留置针的关键要素;留置时间以3~5天为宜,留置部位宜选择上肢部位的静脉,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于红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胱抑素C水平对高血压、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临床诊断价值评价.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高血压组、糖尿病组、阳性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取晨尿,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乳胶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胱抑素C;酶法检测血清肌酐和尿素氮.结果:高血压组及糖尿病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胱抑素C水平均显示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检出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结论: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水平是肾功能损害的早期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糖尿病和高血压早期肾功能损害检出率.
作者:方美丽;贾国昌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经对疑为前列腺癌(PCA)患者直肠超声引导下行前列腺穿刺治检术,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2005年8月~2009年5月收治疑为前列腺癌(PCA)患者24例.年龄51~83岁,平均70岁.临床多出现下尿路梗阻症状、血尿,部分可出现腰、骶、髋、臀等处疼痛,直肠指诊可扪入前列腺肿大,中央沟消失,两侧不对称,局部结节.
作者:李伯堂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应用超声显像探讨宫外孕的诊断与鉴别的价值.方法:将43例宫外孕患者的超声显像与手术病理结果做对照分析.结果:宫外孕超声诊断符合率90.7%,误诊率9.3%.其中破裂型36例(83.7%),流产型及未破裂型各1例(2.3%),陈旧型5例(9.3%).
作者:孙澜芳;贺兴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分析护士心理产生压力导致的不良情绪反应及采取的应变对策,要求护士要提高综合素质、思想品德素质和专业素质,对处理突发纠纷必须具备较强的应急能力,通过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有效沟通,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的出现;通过认真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增加心理卫生知识,从而提高护士的心理应激能力,使护士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使护理工作更加高效地进行.
作者:苑慧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为防止乙肝病毒的传播,对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大一和大二1560名学生进行HbsAg检测.本调查所用试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操作人员经专业培训合格上岗,故试验结果可靠.虽然检测对象的例数在大一和大二的学生之间、男女之间有一定的差别,但对结果影响较小,故本结果颇有一定的代表性.
作者:孙卫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在我国哮喘的发病率为1.0%,且有继续增高的趋势.在临床中发现患儿家长对哮喘病及其治疗药物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够,导致病情反复发作,甚至加重.我院通过采用多种方式对患儿家长实施宣教,使他们对哮喘的病因、发病机制有了正确的认识,学会了自我监测病情,掌握了相关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使患儿的疾病得到了合理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李秋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使用两种剂量辛伐他汀(40mg/日,20mg/日),观察对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对90例ACS病人随机分两组,治疗组45例,每晚服用40mg辛伐他汀;对照组45例,每晚服用20mg辛伐他汀.随访12个月,观察血浆hs-CRP、彩色多普勒技术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颈动脉斑块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12个月,均能显著降低hs-CRP(P<0.01),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治疗组能降低双侧IMT和斑块积分(P<0.01).结论:ACS应用40mg/日辛伐他汀治疗,明显抑制hs-CRP,有利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减少心脏事件发生.
作者:赵小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损伤急救的护理特点及效果.方法:总结我院就诊的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的护理体会.结果:本组患者未发生器官功能障碍及严重的并发症,均痊愈出院,无1例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细心观察病情,加强口腔及饮食护理,是口腔颌面损伤的重要护理措施.
作者:罗文静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