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美丽;贾国昌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和氯沙坦、厄贝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减退(IGT)患者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门诊高血压合并IGT患者随机分为替米沙坦和氯沙坦、厄贝沙坦3组.观察治疗前及治疗20周后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PG)、空腹胰岛素(FINS)和餐后胰岛素(PINS)变化.结果:替米沙坦组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PG)、空腹胰岛素(FINS)和餐后胰岛素(PINS)均明显下降(P<0.05),和氯沙坦、厄贝沙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除具有降压作用外,还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对改善糖代谢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戴立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01年3月~2009年7月急诊收治高血压脑出血经微创治疗患者54例,男30例,女24例,年龄39~78岁.均经CT检查确诊;高血压病史3~25年;出血部位:脑叶10例,外囊11例,基底节及内囊28例,丘脑及其他部位5例,出血量50~110ml.
作者:胡冬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探讨肺功能中FEV1(1秒用力呼气容量占预计值百分比)与中间综合征发生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于118例有机磷农药口服中毒神志清楚的住院患者常规每日进行肺功能FEV1检查,并对发生了中间综合征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118例患者有32例发生中间综合征,发现其中29例FEV1值<80%,占阳性总数90.6%,说明两者存在相关性.
作者:朱冬冬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腓肠肌痉挛的疗效.方法:均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结果:能明显改善腓肠肌痉挛的症状,有效率85%,疗效与疗程、病程和年龄相关.结论: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腓肠肌痉挛疗效明显,复发率低,无不良反应.
作者:郑贵德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许多因素与脑卒中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饮酒、肥胖等.我科针对上述危险因素,结合病人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护理对策,达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慧慧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分析60例长期住院的精神病患者的吸烟问题.查找原因.制定干预措施,从而减少吸烟率,维护他们的健康.
作者:王珊;唐岩;李志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摘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50例择期手术的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患者,术中应用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结果: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为5.1±1.2分钟,睁眼时间为6.2±2.5分钟,拔管时间为7.0±2.9分钟,苏醒后躁动发生率为4%.结论:腹腔镜胆囊摘除术中应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快,是较为理想的麻醉用药.
作者:陈卫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近年来,由于吸毒、卖淫、嫖娼等现象的增多,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也迅速传播,育龄妇女感染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数目正在增加,妊娠合并HIV的孕妇也随之增加.我们对31例妊娠合并HIV感染分娩护理进行总结,报导如下.
作者:李涛荣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卡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快速牵引制动,静脉点滴及口服中西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卡压.结果:此种治疗方法能使椎管内径增宽,并能改善突出椎间盘与受刺激的神经根之间的位置关系,缓解局部肌肉痉挛,改善血液循环,消除神经根水肿,从而使临床症状得以缓解.结论: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卡压疗效显著.
作者:张敏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三阶梯止痛治疗癌性疼痛的效果.方法:应用三阶梯止痛法治疗癌性疼痛60例.结果:60例中有效32例,显效2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35%.结论:三阶梯止痛治疗可作为癌性止痛的一种方法,做好患者的身心护理可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黄本卿;吴慧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有机磷中毒患者气管切开后的护理要点,减少气管切开的并发症.方法:通过对37例有机磷中毒患者气管切开后实施严格的套管护理、吸痰护理、气管切口护理、拔管前护理等措施进行观察与评价.结果:37例有机磷中毒患者,痊愈31例,放弃4例,死亡2例,3例继发肺部感染,其余34例无套管阻塞、气道狭窄、脱管、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有机磷中毒患者气管切开后采用合理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曲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本院2005~2010年收治尺桡骨远端双骨折患者60例,采用闭合复位,前臂中立位石膏夹板外固定方法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淑艳;韩孝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小针刀疗法、关节腔内注射、手法治疗及中药内服配合膝关节功能锻炼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98例,采用以上综合疗法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愈9例,好转81例,未愈8例,总有效率91.8%.结论:小针刀疗法、关节腔内注射、手法治疗及中药内服配合膝关节功能锻炼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作者:李祥运;贺晓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有机磷农药经消化道与呼吸道吸收中毒致颅神经损害的情况鲜见报道,但经面部皮肤吸收致颅神经损害的病例临床仍可发现.笔者临床诊治1例敌百虫粉末面部吸收致后组颅神经损害并伴有四肢轻度迟发性神经损害患者,由于治疗及时且护理到位,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玉娥;于军启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三仁汤出自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上焦篇>,原为主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邪在气分,湿重于热之证.在临床中应用此方化裁治疗发热疾病,取得较好效果.发热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凡用西药及清热解毒中药治疗不效者,应用三仁汤加减,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王风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早期臀上皮神经痛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为臀上皮神经痛的规范化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拟定早期臀上皮神经痛诊断标准,对此类患者176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进行早期干预,实施无创治疗;对照组不加任何干预措施.结果:按早期臀上皮神经痛诊断标准诊断的176例无一转为其他疾病,两组结果经X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提出的早期臀上皮神经痛的诊断标准有明显临床意义,早期干预、无创治疗效果肯定.
作者:张戈;马广蕊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血液透析是维持尿毒病患者的不完全肾替代疗法,它不能完全纠正尿毒病的代谢紊乱,不能完全替代肾脏功能,随着血液透析时间的延长,透析患者不能不面对很多与治疗有关的压力,并发症的出现,饮食、饮水的限制,昂贵的医疗支出,在经济及精神方面给家庭带来很大压力,患者的心理状态十分复杂,其中抑郁情况发生率较高,有文献报道血液透析患者抑郁患病率高达54.4%[1].现对46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状态的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成就报告如下.
作者:路蕾;李艳荣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为防止乙肝病毒的传播,对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大一和大二1560名学生进行HbsAg检测.本调查所用试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操作人员经专业培训合格上岗,故试验结果可靠.虽然检测对象的例数在大一和大二的学生之间、男女之间有一定的差别,但对结果影响较小,故本结果颇有一定的代表性.
作者:孙卫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提高对艾滋病合并肺病的认识.方法:对8例艾滋病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并发卡氏肺囊虫性肺炎(PCP)7例(其中1例为艾滋病首发表现),其临床表现为发热(7/7),呼吸困难(6/7)和低氧血症(7/7),平均动脉血氧分压58mmHg,胸部X线片显示,两肺弥漫间质或肺泡性浸润.另有支气管真菌感染、肺结核和淋巴结结核各1例(痰抗酸杆菌阳性、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结论:艾滋病容易发生各种肺合并症,尤以PCP多见.对既往身体健康的青壮年,如突然发生肺炎和呼吸衰竭应警惕PCP发生.
作者:许风英;孙荣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比较老年晚期贲门癌患者行经腹姑息性近端胃切除与经腹姑息性全胃切除术的效果.方法:36例老年晚期贲门癌患者分两组分别行经腹姑息性近端胃切除及经腹姑息性全胃切除术,并对各组术后1年和术后3年的存活率、营养指标及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和倾倒综合征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经腹姑息性近端胃切除术组术后体重、总蛋白(TP)和血红蛋白(Hb)下降数值低于经腹姑息性全胃切除术组(P<0.05).经腹姑息性近端胃切除术能有效地防止倾倒综合征和反流性食管炎.且两组术后1年存活率,术后3年存活率无明显差别.结论:老年晚期贲门癌患者行经腹姑息性近端胃切除术与经腹姑息性全胃切除术相比,术后并发症少,生活质量相对较好,而两组术后存活率无明显差别.
作者:冯立中;刘爱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