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李慧慧

关键词:脑卒中, 危险因素分析, 护理对策
摘要: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许多因素与脑卒中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饮酒、肥胖等.我科针对上述危险因素,结合病人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护理对策,达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支原体感染致多脏器损伤46例临床分析及护理

    我院儿科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支原体感染致多脏器损伤患者46例,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所有患儿均按照<实用儿科学>第7版[1]支原体感染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46例支原体感染致多脏器损伤患儿中,男28例,女18例,男女比为1.56:1.年龄0.5~12岁,平均5.22±2.58岁.

    作者:王小凤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三仁汤加味治疗发热的体会

    三仁汤出自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上焦篇>,原为主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邪在气分,湿重于热之证.在临床中应用此方化裁治疗发热疾病,取得较好效果.发热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凡用西药及清热解毒中药治疗不效者,应用三仁汤加减,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王风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以胸腔积液为主要表现的充血性心力衰竭40例误诊分析

    2008~2010年收治40例以胸腔积液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充血性心力衰竭(CHF)误诊病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40例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23~74岁,平均59.2岁,>60岁者32例.双侧胸腔积液24例,其中21例右侧胸腔积液多于左侧;单侧胸腔积液16例,其中11例为右侧,5例为左侧.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咳血、呼吸困难.双下肢浮肿伴少尿者28例,其中不能平卧15例.

    作者:朱锦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多排螺旋CT对冠心病的诊疗及临床意义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多排螺旋CT(简称MDCT),如16排、64排MDCT,敏感性高,特异性高,具有无创性的特点,不仅能够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并且成为能够清楚显示冠状动脉早期管壁斑块的无创伤的影像学方法,在此方面优于常规的冠状动脉造影等其它影像学技术.而且可以在门诊完成,方便、安全、省时,价格适中,越来越多的患者愿意接受此项检查以明确自己有无冠心病或排除冠心病,临床上对疑似冠心病的患者行冠状动脉CT造影检查以明确诊断,尽早采取干预措施,对冠心病的诊疗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金光律;王永霞;张玉鑫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2009年怒江地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疾病诊断分析

    目的:根据2009年沈阳市怒江地区居民的发病情况诊断出对人群健康有主要影响的疾病,为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沈阳市怒江地区2009年各登记和沈阳市怒江地区2009年人口统计进行回顾性调查,并作描述性研究分析.结果:影响地区居民健康、造成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以高血压等慢性疾病为主.结论:根据社区卫生的疾病诊断结果,制订相应的防控措施.

    作者:张瑞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小儿变应性哮喘螨脱敏疗法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变应原特异性免疫疗法治疗变应性哮喘的疗效.方法:对89例哮喘患儿,采用安脱达脱敏疫苗进行皮下注射,剂量由小到大,浓度由低到高,达到对该变应原佳的耐受量.通过规律的免疫注射使患儿能够适应外界的致敏原,从而达到避免过敏症状的出现或减轻过敏症状.结果:患儿免疫系统Th1和Th2趋于平衡,减轻其暴露在有该变应原环境下的过敏症状,减轻患儿的痛苦,减轻社会、家庭经济负担,提高过敏性疾病患儿的生活质量.结论:安脱达脱敏疫苗对螨虫过敏患儿有显著疗效.

    作者:徐俊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口腔颌面部损伤急救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损伤急救的护理特点及效果.方法:总结我院就诊的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的护理体会.结果:本组患者未发生器官功能障碍及严重的并发症,均痊愈出院,无1例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细心观察病情,加强口腔及饮食护理,是口腔颌面损伤的重要护理措施.

    作者:罗文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胃食管反流源性哮喘的治疗

    一般治疗在生活方式的改变方面包括为减少夜间和卧位时所发生的反流,可取斜坡位(仅垫高头部是不够的)或适当抬高床头;进食要慢,要少量多餐,餐后切忌立即卧床,至少2小时后才可取卧位;减少导致腹压增高的因素,如不要紧束腰带,避免便秘和控制体重等;尽量不食用高脂肪食物、巧克力、咖啡、浓茶,并戒烟,禁酒.

    作者:刘登科;吴继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骨科手术病人的护理

    骨科手术病人的创伤主要来自车祸等意外伤害.在进行手术时要积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解决患者的痛苦,与患者建立平等、尊重、信任、合作的人际关系,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者尽快康复.

    作者:刘丽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脑血管病排尿障碍的护理

    通过对97例排尿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重点阐述了生理心理效应对脑血管排尿障碍患者的全面康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者:康丽太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对乙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生存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抗病毒药物治疗乙型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疗效.方法:选择本院ACLF患者60例分为抗病毒组(30例)应用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抗病毒药物治疗和未抗病毒组(30例).结果:抗病毒组治疗2个月后,好转23例,病死4例,有3例仍维持现状,未见好转,生存率为86.7%.未抗病毒组治疗2个月后,生存率76.7%.结论:拉米夫定、恩替卡韦对于肝衰竭总体疗效较好.

    作者:黄明寿;陈郁梅;陈穗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微创开胸手术围术期护理

    微创开胸手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不仅创伤小,失血少,疼痛轻,效果好,而且具有恢复快、美观、费用低等优点[1].2004年3月~2008年12月应用小切口开胸为366例患者成功实施了手术治疗,术后通过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司华;赵红云;张长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红皮病型T细胞淋巴瘤1例报告

    红皮病型T细胞淋巴瘤(CTCL)是蕈样霉菌病(MF)的一种少见类型,属原性皮肤低恶度T细胞淋巴瘤,主要表现为瘙痒、皮肤广泛潮红、脱屑、皲裂、渗出、部分患者有白血病表现,称为Sezary综合征,临床较为少见,鲜见相关文献.2010年5月15日收住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书剑;刘太领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多排螺旋CT(MSCT)诊断肺孤立结节临床价值

    孤立肺结节在X线、CT、MRI上通常直径(D)<3mm.多种疾病可表现为肺孤立结节,如周围型肺癌、肺淋巴瘤、肺肉瘤、血管瘤、动静脉畸形、炎性假瘤、错构瘤、球形肺炎、机化性肺炎、细支气管囊肿、结核等.MSCT肺结节分析软件能分析肺结节形态、性质及其与周围组织关系,为临床医生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作者:王续;王欣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延迟性脾破裂的诊治

    目的:探讨延迟性脾破裂的诊治.方法:B超辅查,腹腔穿刺简易方便,确诊率高,本组均行手术切除脾脏.结果:本组病例均治愈,无并发症.结论:详细询问病史,B超辅查,腹腔穿刺简便、安全、快捷,一旦确诊及时脾切除.

    作者:陈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及预防

    目的:观察阴道分娩产妇给予系统的、精心的护理干预措施后发生产后出血的情况.方法:入选对象为进行阴道分娩100例产妇,根据实施护理干预情况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比较两组第三产程时间及产后2小时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发生尿潴留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的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缩短,产后2小时出血量明显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后发生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减少,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产妇产前、产时及产后系统的护理干预及预防措施,可以明显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缩短产程时间,提高分娩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沈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小剂量尿激酶并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下肢静脉血栓

    目的:探讨国产尿激酶联用低分子肝素钙对下肢静脉血栓(DVT)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8年5月~2010年5月收治DVT患者30例,采用小剂量尿激酶联用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生理盐水100ml+尿激酶30万U,静滴,共7~10天;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内注射,共7~10天.结果:30例中28例于治疗后下肢症状缓解,无出血、严重肺栓塞和下肢坏死.结论:小剂量尿激酶联用低分子肝素钙效果满意且并发症少.

    作者:张磊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含量变化在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取75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稳定型心绞痛(SAP)各25例,并选取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hs-CRP含量,并分析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hs-CRP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前AMI、UAP、SAP3组的血清hs-CRP含量(3.25±1.24、6.67±2.73、12.74±4.76)显著高于对照组(0.97±0.74);治疗后AMI、UAP、SAP3组的血清hs-CRP含量(1.92±0.83、3.62±1.50、7.25±3.14)显著低于各组治疗前水平,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s-CRP水平的变化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其检测有助于冠心病患者的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的判断.

    作者:李国芬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使用两种剂量辛伐他汀(40mg/日,20mg/日),观察对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对90例ACS病人随机分两组,治疗组45例,每晚服用40mg辛伐他汀;对照组45例,每晚服用20mg辛伐他汀.随访12个月,观察血浆hs-CRP、彩色多普勒技术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颈动脉斑块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12个月,均能显著降低hs-CRP(P<0.01),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治疗组能降低双侧IMT和斑块积分(P<0.01).结论:ACS应用40mg/日辛伐他汀治疗,明显抑制hs-CRP,有利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减少心脏事件发生.

    作者:赵小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点刺配合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60例

    目的:明确诊断急性腰扭伤,验证点刺配合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点刺配合手法对6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治愈56例(93.33%);有效4例(6.67%);无效0例.有效率为100%.结论:点刺配合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操作简单、起效迅速、治愈率高.

    作者:李绍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