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对乙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生存率的影响

黄明寿;陈郁梅;陈穗

关键词:乙型慢加急性肝衰竭, 抗病毒拉米夫定, 恩替卡韦
摘要: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抗病毒药物治疗乙型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疗效.方法:选择本院ACLF患者60例分为抗病毒组(30例)应用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抗病毒药物治疗和未抗病毒组(30例).结果:抗病毒组治疗2个月后,好转23例,病死4例,有3例仍维持现状,未见好转,生存率为86.7%.未抗病毒组治疗2个月后,生存率76.7%.结论:拉米夫定、恩替卡韦对于肝衰竭总体疗效较好.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护理交流的原则和技巧

    本文吸取国内外护理交流研究的新成果和新观念,结合我院护理实践,总结了临床护理交流的原则和技巧,供参考.

    作者:王亚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经直肠超声前列腺穿刺治检术的临床应用

    经对疑为前列腺癌(PCA)患者直肠超声引导下行前列腺穿刺治检术,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2005年8月~2009年5月收治疑为前列腺癌(PCA)患者24例.年龄51~83岁,平均70岁.临床多出现下尿路梗阻症状、血尿,部分可出现腰、骶、髋、臀等处疼痛,直肠指诊可扪入前列腺肿大,中央沟消失,两侧不对称,局部结节.

    作者:李伯堂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中药灌胃灌肠联合芒硝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76例疗效分析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死率高的疾病之一,据文献报道病死率达30%~60%,该病情发展迅速,如早期治疗不及时则危及生命.进行中药灌胃灌肠并联合外敷芒硝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燕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临床观察

    老年人高血压的特点是血压较不稳定,24小时血压变化大.理想的降压药物应具有稳定而持久的降压作用,且服药次数少,价格便宜,长期治疗对机体代谢又无明显影响及不良反应.本文观察缬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特点.

    作者:李永洪;车照领;吴少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小切口胆囊切除50例观察

    目的:观察0.894%甲磺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镇痛和肌松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和安全性.方法:对50例手术病例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统计.结果:46例麻醉镇痛及肌松满意,3例较差者给予静脉全麻药完成手术,1例改用气管插管全麻.无呼吸抑制病例,硬膜外麻醉首量用药后血压下降和心率减慢40例.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均康复出院.结论:0.894%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安全有效,镇痛肌松好,适合基层医院应用.

    作者:龚小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多排螺旋CT对冠心病的诊疗及临床意义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多排螺旋CT(简称MDCT),如16排、64排MDCT,敏感性高,特异性高,具有无创性的特点,不仅能够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并且成为能够清楚显示冠状动脉早期管壁斑块的无创伤的影像学方法,在此方面优于常规的冠状动脉造影等其它影像学技术.而且可以在门诊完成,方便、安全、省时,价格适中,越来越多的患者愿意接受此项检查以明确自己有无冠心病或排除冠心病,临床上对疑似冠心病的患者行冠状动脉CT造影检查以明确诊断,尽早采取干预措施,对冠心病的诊疗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金光律;王永霞;张玉鑫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1560名大专学生HbsAg阳性率调查及就业探讨

    为防止乙肝病毒的传播,对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大一和大二1560名学生进行HbsAg检测.本调查所用试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操作人员经专业培训合格上岗,故试验结果可靠.虽然检测对象的例数在大一和大二的学生之间、男女之间有一定的差别,但对结果影响较小,故本结果颇有一定的代表性.

    作者:孙卫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以胸腔积液为主要表现的充血性心力衰竭40例误诊分析

    2008~2010年收治40例以胸腔积液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充血性心力衰竭(CHF)误诊病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40例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23~74岁,平均59.2岁,>60岁者32例.双侧胸腔积液24例,其中21例右侧胸腔积液多于左侧;单侧胸腔积液16例,其中11例为右侧,5例为左侧.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咳血、呼吸困难.双下肢浮肿伴少尿者28例,其中不能平卧15例.

    作者:朱锦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开封市2010年孕产妇死亡评审分析

    目的: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对2010年度孕产妇死亡进行专家评审分析,找出死亡原因.结果: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产科大出血、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妊娠高血压疾病等.结论:健全三基保健网.加强高危孕妇筛查,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作者:马淑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0.25%度米芬联合麝香草酚治疗化疗后口腔溃疡

    目的:观察0.25%度米芬联合麝香草酚治疗化疗后口腔溃疡的效果.方法:将82例恶性肿瘤化疗并发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40例,相同治疗方案下,观察组用0.25%度米芬联合麝香草酚,每日3次,每次15ml,含漱1~3分钟;对照组按常规要求进行双氧水+0.9%生理盐水含漱,方法同上.7天后比较两组口腔溃疡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口腔溃疡治疗总有效率为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0.25%度米芬联合麝香草酚治疗化疗后并发口腔溃疡效果良好,尤其能有效减轻疼痛,能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邵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对乙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生存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抗病毒药物治疗乙型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疗效.方法:选择本院ACLF患者60例分为抗病毒组(30例)应用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抗病毒药物治疗和未抗病毒组(30例).结果:抗病毒组治疗2个月后,好转23例,病死4例,有3例仍维持现状,未见好转,生存率为86.7%.未抗病毒组治疗2个月后,生存率76.7%.结论:拉米夫定、恩替卡韦对于肝衰竭总体疗效较好.

    作者:黄明寿;陈郁梅;陈穗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B超宫腔测量与IUD关系的研究

    IUD是否适合宫腔的形态、大小,与避孕效果及可接受性有密切关系.一个过大的IUD不论何种形态,都将压迫子宫内膜,引起损伤及出血,并使子宫发生反应性的强烈收缩,迫使IUD下降脱落或因内膜损伤而长期阴道流血,继发感染,终不得不取出节育环.IUD过小容易下降至宫腔下部的易激惹区,引起频繁收缩而脱落;或因在宫腔内活动度过大,亦易损伤子宫内膜而引起子宫内膜出血.因此,避孕效果的好坏与否,与选择适当的大小、形态适宜的IUD至关重要.多少年来,IUD的设计者都是以宫腔来适应IUD,而不是以IUD来适应宫腔,所以,对宫腔形态,大小的测量了解,并以此来选择不同种类及大小的IUD,对进一步提高IUD的避孕效果,减少并发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荆忠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效果.方法: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尿激酶作静脉溶栓治疗AMI患者作对照,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愈后、血管再通及近期病死率的差异.结果:6例溶栓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愈后良好,5例均无心绞痛心衰等症状,5例溶栓成功血管再通,1例溶栓失败发生泵衰竭转上级医院,无1例死亡;1例心衰,6例仍时有胸痛(心梗后心绞痛)发作.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一种有效手段.

    作者:陈红浩;陆球灿;陈坤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纤溶酶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观察

    现采用纤溶酶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4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2007年3月~2010年3月收治VBI患者80例,并经多功能经颅彩色多谱勒超声(TCD)检查证实,头颅CT或MRI均阴性,排除严重心肝肾并发症者,出凝血机制障碍及有出血倾向者,血小板<8×109/L,血纤维蛋白原<1.0g/L者,血压<100/50mmHg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45~67岁,平均56.8岁;其中伴血管痉挛33例,血管狭窄32例,斑块形成27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5例,糖尿病史17例,高血脂16例.对照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48~69岁,平均57.3岁;其中伴血管痉挛35例,血管狭窄30例,斑块形成28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3例,糖尿病史14例,高血脂18例.两组年龄、性别、病情及既往病史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闫鹏;姜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复发性口腔溃疡复发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在复发性口腔溃疡中的作用.方法:2007年6月~2008年6月收治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行抗Hp治疗,对照组不行抗Hp治疗,6个月后复查,统计口腔溃疡复发率.结果:6个月复查时,观察组有7例复发,复发率为16.67%;对照组有29例复发,复发率为78.3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经抗Hp治疗后口腔溃疡复发率明显下降.结论:抗Hp治疗能降低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复发率.

    作者:舒卫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法舒地尔在冠状动脉介入中预防冠脉痉挛及桡动脉痉挛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在冠状动脉介入中预防冠状动脉痉挛及桡动脉痉挛疗效.方法:行冠脉介入包括冠状动脉造影、冠脉PTCA及PCI术患者600例,随机分A、B两组,A组为应用法舒地尔组,B组为对照组;A组常规术前半小时静滴法舒地尔30mg;B组无特殊处理,仅术前半小时生理盐水建立静脉路.结果:对照组382例,发生桡动脉痉挛和(或)冠状动脉痉挛患者32例(8.38%),应用法舒地尔组218例,发生桡动脉痉挛和(或)冠状动脉痉挛患者6例(2.75%);二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法舒地尔能显著减少冠脉介入中冠脉痉挛及桡动脉痉挛发生率.

    作者:占德进;林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微创手术在哺乳期乳房脓肿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在哺乳期乳房脓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脓肿抽吸法、脓腔置管引流法、传统切开引流手术三种方法治疗哺乳期乳房脓肿,并对三者进行比对.结果:三种方法在浓腔愈合的时间、病人的痛苦程度、对哺乳的影响以及医疗费用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前两种手术方法明显优于后者.

    作者:朱建香;于春庆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急性心肌梗死64例临床特点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有少部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无症状或症状不典型,尤其是老年人.2009年1月~2009年8月我科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3例中>60岁64例(52%).可见随着生活条件改善,老龄化明显,急性心肌梗死中老年患者占据相当比例,因其有独特之处,更应引起重视,避免漏诊,误诊[1].

    作者:王学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胃镜检查患者的心理护理

    1991年6月~2010年10月收治行胃镜检查者19 820例,在检查中发现存在紧颈、恐惧等不良心理者76%.因胃镜检查是诊断食道、胃及十二指肠段病的有效,诊断手段,为了使胃镜检查能顺利进行,对患者进行术前疑虑解释的教育,并辅以自我放松的训练,有助于操作的成功,通过20年来19820例胃镜检查患者的心理护理观察,现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朱绍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经鼻垂体瘤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垂体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人群发生率一般为1/10万,约占颅内肿瘤的10%,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1].手术切除是治疗垂体瘤的主要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显微镜下经鼻蝶窦行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瘤是一项新技术,具有视野清晰,操作精细,创伤小,并发症低,无需开颅等优点.自2008年以来,我科已行内镜下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19例,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段惠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