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上尿路结石致肾功能不全一次性手术25例报告

王培乐;杨毅;石新华;魏汉松

关键词:上尿路结石, 肾功能不全, 一次性手术, 现报告如下, 效果满意, 术前准备, 取石术
摘要:我院自1990年1月~2000年6月共收治上尿路结石致肾功能不全25例,均短期术前准备后行一次性取石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冠心病与血清胆红素的关系

    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脑梗塞的因果关系已被人们所共识,Schwertner等首先在1994年经多变量分析,排除干扰因素,提出血清胆红素浓度降低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国内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报道尚不多见,本文对112例冠心病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浓度进行了检测,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李小民;李克勤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基因体内导入法与肝癌基因治疗

    研究表明,基因导入方法在实现基因治疗目的上起关键性作用,本文就肝癌基因治疗中基因体内导入方法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陆东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干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的研究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干预治疗(PCI)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及规律.方法以血浆脂质过氧化终产物丙二醛(MDA)为再灌注损伤标志物,观察AMI患者PCI治疗后血浆MDA变化时程及心肌缺血时间与再灌注损伤程度的关系.结果PCI再灌注后,血浆MDA显著升高(P<0.001),总体水平于1小时达峰值,随后48小时迅速下降,此后缓慢恢复至术后7天仍高于基础值.发病至再灌注时间分组显示,≤6小时组血浆MDA水平显著低于>6小时组(P<0.05),且于术后7天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PCI再灌注后血浆脂质过氧化标志物显著升高,时程变化特点为1小时达峰,随后依次出现迅速下降期及缓慢下降期.心肌缺血时间与再灌注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再灌注损伤是缺血和再灌注共同作用的结果,早期再灌注可显著减少再灌注损伤.血清CK-MB水平不是评价心肌再灌注损伤程度的敏感指标.

    作者:刘丁;胡大一;贾三庆;彭建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上尿路结石致肾功能不全一次性手术25例报告

    我院自1990年1月~2000年6月共收治上尿路结石致肾功能不全25例,均短期术前准备后行一次性取石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培乐;杨毅;石新华;魏汉松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干细胞的医学生物学潜势及其攻坚难点

    正当20世纪与21世纪交替之际,生命科学中的两股大潮,即基因组-后基因组计划和士细胞也交融在一起,形成当前生命科学中的一股强大洪流.

    作者:章静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参加RANDOX特种蛋白国际室间质评回顾

    为了提高特种蛋白检测质量和室间质控水平,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报告,参加RANDOX特种蛋白国际质量评定计划,通过结果回报,找出实验室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改进.结果表明,可信度水平:C3,C4,CRP,IGA,IGM良好,IGG可以接受;精密度水平:C4,IGG,IGM优秀,C3良好,CRP,IGA存在问题,需要改进;准确度水平:CRP良好,C3,C4,IGA,IGG,IGM存在负偏差.通过参加RANDOX国际室间质评,提高了特种蛋白检测质量及实验室整体技术和管理水平.

    作者:李倩;高学慧;潘蔚如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阿托品与氯丙嗪配合治疗肺结核咯血临床观察

    咯血是肺结核病人的一个常见症状.作者从临床工作实践中体会到应用阿托品、氯丙嗪配合抗纤维蛋白溶解的药物治疗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咯血,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温冬梅;耿玉庆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人类基因组图谱研究中需注意的若干问题

    近来有关人类基因组图谱的研究获得突破性进展--基因组工作框架图(草图)宣布完成.

    作者:方福德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肺间质纤维化发病机理和治疗的研究

    肺间质纤维化是一组异质性疾病,其病理改变为肺泡炎和纤维化.临床表现为进行性的呼吸困难,终发展为呼吸衰竭.本组疾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发病机理尚不明确,治疗方法不多.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5年存活率低于50%.为了研究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并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我们自1992年起,利用博莱霉素致大鼠肺间质纤维化模型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现总结如下.

    作者:何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管通(R)治疗直立性低血压临床疗效观察

    直立性低血压是由各种神经和非神经因素引起的站立时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反应或血管内容量不足的结果.国外文献报告直立性低血压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为15%~20%[1-3].

    作者:白熙;张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实验和临床研究

    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是一种较多见的严重致盲眼病.它是视网膜脱离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其发生率可达10%以上.眼外伤后引起的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属于同类病变,发生率也很高.在以往的研究中,如美国Machemer通过对视网膜脱离的实验研究,提出细胞增生是本病的基本病理过程.瑞典Algvere等采用了成纤维细胞诱发的PVR模型进行研究.Tano等在动物实验中采用类固醇或抗代谢药减少视网膜脱离发生率.德国Wiedemann等在玻璃体手术中灌注了游离道诺霉素.

    作者:惠延年;梁厚成;胡丹;周健;王琳;王兆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有脑卒中病史的急性心肌梗塞溶栓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为探讨陈旧性脑卒中患者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350例,对其中有陈旧脑卒中史者20例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血管开能率脑卒中组65.00%,对照组67.58%;轻度出血率脑卒中组20.00%,对照组15.15%;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脑卒中组0,对照组0.30%;住院5周病死率脑卒中组5.00%,对照组6.06%.由此得出结论,有陈旧性脑卒中病史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静脉溶栓疗效是肯定而安全的.

    作者:李军;李宝林;于纯朴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CD44基因表达与卵巢癌转移密切相关

    卵巢癌是妇科肿瘤死亡率高的恶性肿瘤,患者多死于卵巢癌的转移.探求卵巢癌转移机制对早期发现、预防并阻止卵巢癌细胞在腹膜表面的种植及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合作,根据近年发现的粘附分子CD44及其变异型,通过对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的作用以及与预后关系的观察,CD44基因表达与卵巢癌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宋哲民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人Leptin的高效表达、纯化及生物学活性研究

    将人Leptin表达质粒pBV200-OB转化宿主菌E.coli JM109,热诱导获得目的蛋白的表达.经SDS-PAGE鉴定分析,目的蛋白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40%以上,且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通过包涵体分离,Sephacryl S200HR凝胶和DEAE52离子交换层析及Hypersil C18柱反相色谱纯化,获得纯度在95%以上,内毒素含量小于10EU/Mg的高纯度的重组人Leptin.Western-blot鉴定表明,纯化表达产物能和抗Leptin抗体特异结合;蛋白质N端15个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和预期的序列一致.纯化产物经复性处理,其分子中Cys96和Cys146形成二硫键.体内活性检测显示,纯化和复性的rh-Leptin明显抑制BALB/c小鼠的进食和体重增长,提示其具有明显的生物学活性.

    作者:刘金生;杨宏新;赵跃然;王郡甫;游力;张捷;田志刚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一种血清碳酸氢根的光度测量方法--碘比色法

    对自行设计的血浆HCO3-测量方法进行评价.对同份样本连续测量20次,得批内精密度CV4.5%.每日对该样本测量1次,连测20天,得批间精密度CV6.3%.取含HCO-3 25.6mmol/L血清作回收试验,得回收率为98.9%.用本法和电极法分别测30份血清样品中HCO-3含量,经t检验,得t=0.2则P>0.5,两法无明显差异.经测定本法线性范围为5~50mmol/L.结论显示,作者自行设计的血浆HCO-3碘为显色剂的比色测量方法具有稳定、准确、费用低等优点,是目前自动生化分析仪为理想的应用方法.

    作者:尚文章;王哲云;罗云杰;郭长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脑电地形图观察

    本文通过对5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脑电地形图(BEAM)检查,并与头颅CT做对比,探讨BEAM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正宏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C-myc与肿瘤发生的关系

    C-myc癌基因[1]初是从鸡病毒V-myc癌基因和同源物中分离出来的.C-myc基因定位于第8染色体上,由3个外显子构成,其中外显子2和3编码包含着439个氨基酸的蛋白质.C-myc基因的表达受多个水平的调控,影响这些水平的任何遗传学的变化可导致C-myc蛋白的增高,从而对肿瘤发生起作用.

    作者:蔡筠;白建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上海市1999年医药卫生科研进展

    上海市医疗卫生系统1999年完成科研项目155项,内容涉及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药物学等众多学科,经专家评定成果水平达国际先进及以上的占52%,现择要介绍如下.

    作者:谷华;张勘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外伤性脑梗死4例临床分析

    外伤性脑梗死在临床上比较少见.近1年来,我科收治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世民;王玉晨;邢汝兰;滕永杰;刘洪旺;鞠秋燕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新疆克拉玛依地区皮肤利什曼病的研究

    采用流行病学、临床及病理、病原生物学以及免疫学等多学科的方法,对新疆克拉玛依地区的皮肤利什曼病(CL)进行研究,首次证实当地有CL流行,1992~1994年的患病率在1.0%~1.6%之间;由非流行区移居当地不足2年的人群,其患病率远较移居当地2年以上和当地出生的人群为高.

    作者:管立人;瞿靖琦;杨元清;许永湘;任灏远;左新平;王革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医学研究杂志

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