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对急性主动脉夹层破裂肺损伤患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李祥;姚碧;倪良春;李庆臣;马黎明;刘高利

关键词:急性主动脉夹层破裂, 肺损伤,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炎性细胞因子
摘要:目的 探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对急性主动脉夹层破裂肺损伤患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接诊的急性主动脉夹层破裂肺损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之上采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前临床情况、炎性细胞因子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低于对照组[(13±5) ng/L比(26±13) ng/L;(44±14) ng/L比(66±26) ng/L;(10±3)ng/L比(26±11) ng/L],且均低于治疗前[(68±23) ng/L、(96±16) ng/L、(42±11)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 (30/30),高于对照组的7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破裂肺损伤的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医学综述杂志相关文献
  • 高频超声在男性会阴部肌骨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男性会阴部解剖结构复杂,病变多种多样,对其相关疾病的诊断一直首选X线、CT和磁共振成像(MRI)等传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高频超声具有无创、价廉、可重复性好、实时动态观察等优势,能够清晰显示男性会阴部的肌肉、肌腱、韧带、神经及血管的正常解剖声像图及相关疾病的位置、范围、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和血流分布情况.因此,高频超声检查对男性会阴部肌肉骨骼系统疾病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曲涛;尹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西咪替丁治疗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西咪替丁治疗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1年6月至2014年11月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收治的152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6例.所有患儿均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每次剂量为0.5~1.0g,每日2~3次.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西咪替丁,剂量为5 mg/kg,每日1次.治疗7d后对两组患儿的疗效进行观察比较,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7d的肠道各菌群变化,比较两组患儿病程时间和每日体质量增长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6.0%(73/76)比81.6% (62/76)],观察组患儿的肠道各菌群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病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4.3±2.2)d比(8.9±4.1)d],平均每日体质量增长量显著高于对照组[(15.3±3.1)g比(7.9±1.6)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与西咪替联用治疗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具有明确的疗效,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张鸿雁;余新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胚胎干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向肝细胞诱导分化的研究进展

    人胚胎干细胞(ESCs)/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诱导生成的肝细胞为研究肝细胞分化分子机制、肝病细胞模型的建立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平台,且诱导生成的肝细胞为新药开发、体外研究药物代谢、药物的肝脏毒性及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很好的细胞来源,有望成为肝细胞移植和生物型人工肝的理想种子细胞来源.但目前ESCs/iPSCs向肝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仍存在诱导效率不高及功能较弱等问题,成为诱导来源肝细胞用于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瓶颈.

    作者:邢谦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研究新进展

    舒张功能障碍常常预示着收缩功能障碍的预后不良,所以正确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对于估测心力衰竭风险具有重要意义.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在临床上已应用多年,并且在临床实践中为舒张功能障碍的诊断提供了更全面、更准确的认识.同时,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双脉冲多普勒成像等技术的出现为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做了补充,且各具优缺点.

    作者:孙洁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对急性主动脉夹层破裂肺损伤患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对急性主动脉夹层破裂肺损伤患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接诊的急性主动脉夹层破裂肺损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之上采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前临床情况、炎性细胞因子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低于对照组[(13±5) ng/L比(26±13) ng/L;(44±14) ng/L比(66±26) ng/L;(10±3)ng/L比(26±11) ng/L],且均低于治疗前[(68±23) ng/L、(96±16) ng/L、(42±11)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 (30/30),高于对照组的7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破裂肺损伤的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祥;姚碧;倪良春;李庆臣;马黎明;刘高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治疗产后缺乳药物的研究概况

    产后缺乳是指产后乳汁甚少或全无,或逐渐减少,不能满足哺乳的需要.近年来,由于产妇年龄趋于增高,剖宫产率上升,工作压力大等诸多因素,产后缺乳临床发病率呈上升态势.母乳喂养是公认的佳喂养方式,对新生儿及产妇均有不可取代的作用,雨充足的乳汁是母乳喂养的前提条件,如何有效治疗产后缺乳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目前的治疗方案中,中医药占主导,现代医学尚缺乏有效治疗措施.中医药治疗产后缺乳疗效确切,有着广阔前景.

    作者:叶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目前骨质疏松骨折的治疗已取得长足进步.双膦酸盐为人工合成的焦磷酸盐类似物,是目前使用广泛的抗骨质疏松药;狄诺塞麦是一种新型的抗骨质疏松药,不但有强大的抗骨质疏松效力,还能避免使用双膦酸盐引起的并发症;特立帕肽与抗骨吸收药联合使用能显著增加骨矿化密度;维生素D虽然能有效防止骨软化症,却不能增加骨矿化密度.另外,鼓励患者均衡饮食、保持体重,预防患者摔倒在骨质疏松的治疗中也十分重要.

    作者:陶亚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电子染色技术在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电子染色技术是近年来运用在内镜检查中的一项新技术,包括内镜窄波光成像技术和智能分光比色技术.应用电子染色技术可以精确观察消化道黏膜的细微结构变化,包括黏膜上皮形态以及黏膜表面的血管网结构,其还能改善病灶组织与周围正常组织结构及细微血管的对比度,更加精确的活检,提高了消化道癌前病变的检出率,为提高内镜诊断准确率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途径.

    作者:曹立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EV71和CoxA16感染致手足口病的临床体征与实验室指标的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A组16型病毒(CoxA16)感染致手足口病的临床体征与实验室指标,为手足口病的诊疗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2年2月至2015年3月在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00例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粪便样本检测分为两组:其中454例为EV71感染,记为EV71组;146例为CoxA16感染,记为CoxA16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体征以及实验室指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儿高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A16组肢体抖动发生率低于EV71组[23.3% (34/146)比70.0%(318/4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CD3+ CD4+T细胞以及CD3+ CD8+T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A16组自然杀伤细胞水平患儿高于EV71组[(13±5)%比(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EV71和CoxA16感染致手足口病的鉴别方面,肢体抖动这一临床体征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同时患儿机体自然杀伤细胞的水平亦能用于两种感染的有效鉴别,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彭丽琨;张翠香;陈泽莹;杨巨品;张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CEA、NSE、CYFRA21-1联合检测对肺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CYFRA21-1)联合检测对肺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48例肺部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CT引导下经皮经肺穿刺活检,并检测患者血清CEA、NSE、CYFRA21-1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 148例患者均成功穿刺,经病理组织学检测确诊为肺癌125例,良性肿瘤23例;肺癌组血清CEA[(78.5±9.4)μg/L]、NSE [(22.9±3.2) μg/L]、CYFRA21-1[(15.2±1.5)μg/L]水平均显著高于良性组[(14.9±1.3) μg/L、(l0.4±1.6)μg/L、(2.9±0.2)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小细胞肺癌组27例血清NSE水平显著高于非小细胞肺癌组98例[(43.2±7.3)μg/L比(17.3±1.6)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穿刺活检诊断为金标准,三项指标联合检测能够提高灵敏度(79.2%,99/125)、准确度(75.7%,112/148)和阳性预测值(90.8%,99/109).结论 血清CEA、NSE、CYFRA21-1联合检测能够作为肺癌的辅助诊断方法之一.

    作者:刘颖;李华强;罗治海;张知贵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对膝骨性关节炎Ⅳ期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和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究并分析全膝关节表面置换对膝骨性关节炎Ⅳ期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瓦房店第三医院收治的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治疗的膝骨性关节炎Ⅳ期患者5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患者采取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对照组采取关节清扫术,对患者进行1个月的随访,观察并记录两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肾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0.0%(27/30)比64.3%(1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肌酐水平在组间、不同时点间及组间·不同时点间的交互效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术后1d、术后7d、术后30 d的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浓度分别为(52±4) mg/g、(53±4) mg/g、(53±4)mg/g、(50±4)mg/g,术后先升高,7d后开始降低,但变化不大;观察组分别为(52±4) mg/g、(54±4) mg/g、(51±5) mg/g、(41±3) mg/g,于术后1d升到高,随后开始不断降低,两组在组间、不同时点间及组间、不同时点间的交互效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术后1d、术后7d、术后30 d的胱抑素C水平分别为(0.88±0.13) mg/L、(0.87±0.12) mg/L、(0.88±0.17) mg/L、(0.88±0.14) mg/L,于术后1d有所降低,随后恢复;观察组分别为(0.88±0.12) mg/L、(0.87±0.16) mg/L、(0.85±0.12) mg/L、(0.82±0.03) mg/L,于术后1d开始不断降低,并于术后30 d达到低值,两组在组间、不同时点间及组间、不同时点间的交互效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能有效改善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疗效显著,但术后可能发生肾功能不全,需引起重视.

    作者:范国崇;吴继国;吕世乾;王承林;肖传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右美托咪定在小儿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中的应用

    右美托咪定是高效、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药,具有剂量依赖性的镇静、镇痛、抗焦虑等作用,其特点是对呼吸几乎无抑制作用,可以产生能被唤醒的镇静状态.目前,主要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外科手术、有创或无创检查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右美托咪定作为麻醉辅助用药用于行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的小儿也取得了良好的镇静、镇痛作用.

    作者:王晓芳;姜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诊断支架内再狭窄的新型影像学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支架是冠状动脉血运重建主要的治疗方式,虽然药物涂层支架被广泛应用,但支架内再狭窄仍是术后主要的并发症.与冠状动脉造影相比,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CTA)具有无创等优点而被临床所接受.虽然它评估支架再狭窄有较高的阴性预测值,但有辐射,并且受空间分辨率的限制,导致其诊断准确率不高.近来部分学者提出低剂量CCTA、高分辨率CT、冠状动脉管腔内密度阶差征以及心肌灌注与CCTA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检查方法来解决以上问题.

    作者:余蒙蒙;李跃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丁苯酞联合神经节苷酯对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小板聚集水平及神经功能学评分的影响

    目的 分析并探讨丁苯酞联合神经节苷脂对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小板聚集水平(PAL)及神经功能学评分(NDS)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支持治疗,包括血糖和血压的控制,常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1 次/d.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丁苯酞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丁苯酞治疗,丁苯酞口服,0.2g/次,3次/d.神经节苷脂100 mg加入到250 mL0.9% NaCl溶液中,静脉注射,1次/d.连续治疗10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及血小板聚集水平(PAL)和NDS评分.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4.0% (21/25)比56.0%(1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1.0) mmol/L比(5.5±1.1) mmol/L,(1.5±0.3) mmol/L比(1.7±0.4) mmol/L,(2.9±0.5) mmol/L比(3.1±0.6) mmol/L,P >0.05].观察组PAL、N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52.7±3.2)%比(59.4±3.0)%,(5.2±2.1)分比(7.5±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联合神经节苷脂对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PAL和NDS评分,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桂心;谢小红;黄晓霞;张仁荣;吴克林;李洪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子宫瘢痕妊娠中的价值

    目的 研究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子宫瘢痕妊娠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6月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经过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子宫瘢痕妊娠患者88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超声诊断和超声声像图特点,研究经阴道超声对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意义.结果 采用经阴道超声共诊断832例切口妊娠,诊断准确率为94.6%,误诊48例,32例为宫颈部妊娠,16例为滋养细胞疾病,误诊率为5.4%.超声图像结果显示,880例患者的子宫前壁下段瘢痕处肌层均成呈楔形凹陷,272例(30.9%)患者表现出杂乱回声区;360例(40.9%)患者瘢痕处呈现不规则的无回声区;168例(19.1%)患者瘢痕处见妊娠囊回声,其中56例见卵黄囊和胚芽组织的回声,112例患者妊娠囊内见有卵黄囊.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清晰地显示患者子官内部情况,有效提示妊娠囊和子宫切口之间的位置关系,确切观察到切口部位血流的特点,在早期对子宫切口妊娠进行定位和定性诊断,对临床诊断以及进一步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苗;张才智;汪彩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IL-17和Foxp3在小鼠克罗恩病模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观察小鼠克罗恩病模型外周血单核细胞及结肠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 17、叉头状/翅状螺旋蛋白3(Foxp3)的表达,探讨其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克罗恩病小鼠急性炎症中的作用.方法 共40只6~8周龄雌性Bal/c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20只以TNBS/乙醇溶液灌肠诱导克罗恩病模型(实验组),另外20只小鼠以同等浓度的乙醇氯化钠灌肠(正常对照组).干预1周后行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病理组织学评分(TDI)和结肠大体形态损伤指数(CMDI)评价,以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IL-17mRNA、Foxp3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小鼠结肠组织IL-17蛋白、Foxp3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DAI、TDI、CMDI显著升高[DAI(5.41±0.48)比(0.85±0.07),TDI(5.63±0.74)比(0.74±0.08),CMDI(6.88±0.84)比(0.91±0.06),P<0.01],外周血单核细胞的IL-17 mRNA显著升高[(1.118±0.145)比(1.000±0.000),P<0.01],与其DAI、TDI及CMDI呈正相关(r =0.875,0.935,0.825,P<0.01),Foxp3 mRNA显著降低[(0.797±0.271)比(1.000±0.000),P<0.01],与其DAI、TDI及CMDI呈负相关(r=-0.885,-0.734,r-0.812,P<0.01),结肠组织IL-17蛋白显著上升[(0.631±0.331)比(0.272±0.112),P<0.01],与其DAI、TDI及CMDI呈正相关(r =0.765,0.778,0.734,P<0.01),Foxp3蛋白显著降低[(0.274±0.112)比(0.592±0212),P<0.01],与DAI、TDI及CMDI呈负相关(r=-0.889,-0.809,-0.851,P<0.01).结论在TNBS诱导的结肠炎中,Th17/Treg轴的免疫偏倚是导致克罗恩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作者:曾放;孙华文;刘顺;孙科明;吴红学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磁共振功能成像在脑胶质瘤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肿瘤,其级别的划定严重影响到疾病的治疗方案和预后,而生长方式的特殊性又要求使用活检以外的方法来确定级别,以此可以减轻部分患者的痛苦,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研究认为磁共振成像的各种功能检查对术前胶质瘤分级有一定帮助.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技术均不断推陈出新,磁共振功能成像也不例外.未来磁共振功能成像必将成为术前胶质瘤分级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检查时间也会急剧缩短.

    作者:张毓婧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帕利哌酮与利培酮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帕利哌酮与利培酮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荆州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AD性痴呆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帕利哌酮组和利培酮组,各42例.帕利哌酮组患者服用帕利哌酮进行治疗,起始剂量为3 mg/d,大使用剂量为9 mg/d;利培酮组服用利培酮进行治疗,初始剂量为0.5 mg/d,大剂量≤3 mg/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认知功能.结果 帕利哌酮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利培酮组[92.9%(39/42)比69.0% (29/42),P<0.05].治疗后帕利哌酮组患者在治疗2、4、8周以及停药4周的TESS评分均较利培酮组低[(4.1±1.0)分比(5.3±1.3)分,(5.4±1.2)分比(6.8±1.2)分,(6.0±1.3)分比(8.3±1.4)分,(3.6±1.2)分比(5.3±1.1)分](P<0.01).帕利哌酮组患者在治疗2、4、8周的筒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利培酮组[(22.7±2.2)分比(19.5±1.6)分,(25.3±2.7)分比(20.7±2.2)分,(28.4±3.1)分比(25.3±2.9)分](P<0.01).结论 相对干利培酮,帕利哌酮治疗AD引起的痴呆具有更加确切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较高.

    作者:徐美军;刘长成;张钰成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胺碘酮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胺碘酮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10月于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医院就诊治疗高血压伴PAF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应用胺碘酮治疗,第1周剂量每次200 mg,每日3次;第2周剂量每次200 mg,每日2次;第3周剂量每次200 mg,每日1次,维持剂量,直至试验结束或心房颤动复发.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依那普利治疗,每次10 mg.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左心房内径(LAD)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心房颤动复发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间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AD与LVEDD、发作次数、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2.1±2.1) mm比(35.1±2.4)mm,(46.2±2.5) rmm比(49.4±3.4)mm,(0.38±0.14)次比(0.52±0.11)次,27.1% (13/48)比66.7%(32/4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不良症状,未有其他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 (4/48),对照组为6.2% (3/4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伴PAF患者疗效确切,安全性好,能有效控制心房扩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婧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不同分期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炎性因子、血脂等指标比较

    目的 比较不同分期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炎性因子、血脂等指标.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0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内科收治的不同分期CKD患者各50例,作为CKD1~2期组,CKD3~4期组,CKD5期组;另外选择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各组研究对象炎性因子、血脂等指标水平.结果 CKD 1~2期、CKD 3~4期、CKD5期组白蛋白[(40.1±3.1)、(35.2±2.5)、(28.5±2.4) g/L比(44.8±3.1) g/L]、血红蛋白水平[(130±15)、(102±12)、(80±11) g/L比(142±16) g/L]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CKD3~4期、CKD5期组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低于CKD1~2期组,CKD5期组显著低于CKD3~4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KD5期组前白蛋白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246±14) mg/L比(283±23)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D1~2期、CKD 3~4期、CKD 5期组血尿酸[(353±32)、(434±41)、(512±53) μmol/L比(257±23) μmol/L]、C反应蛋白[(3.9±0.4)、(4.8±0.5)、(5.5±0.6) mg/L比(3.1±0.3) mg/L]、血糖[(9.5±0.9)、(9.5±0.9)、(8.5±0.9)mmol/L比(4.4±0.4) mmol/L]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总胆红素[(8.4±0.8)、(6.3±0.5)、(5.1±0.5)比(11.3±1.1) μmol/L]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CKD 3~4期、CKD 5期组血尿酸、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CKD 1 ~2期组,总胆红素显著低于CKD 1~2期组,CKD 5期组血尿酸、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CKD 3 ~4期组,总胆红素显著低于CKD 3~4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CKD患者肾功能减退,患者的血脂、炎性因子等水平升高.

    作者:屈建良;唐晓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