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危重病人高血糖的研究新进展

金娴;惠小平

关键词:危重病人, 控制高血糖, 胰岛素强化治疗, 预后危险因素, 随机研究, 死亡率, 前瞻性, 发生率, 并发症
摘要:近5年来,大量前瞻性随机研究表明,危重病出现早期高血糖是死亡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并认为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控制高血糖可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1].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血栓通治疗高脂血症40例疗效观察

    资料与方法2008年1月~2010年5月收治高血脂患者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32~76岁,平均年龄52.4岁.有冠心病16例,有高血压12例,有糖尿病8例,有单纯肥胖4例.入选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晕、胸闷,精神不振、易疲劳等症状.

    作者:周超;郭秋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静脉复合麻醉下行宫腔镜检及治疗的体会

    在芬太尼加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下,行宫腔镜检查及治疗,麻醉迅速,操作简便,效果良好,适用于短小的腔镜无痛检查及短小的手术麻醉,现体会如下.

    作者:刘军;马云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护理干预及体会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常见慢性呼吸道疾病,其发病率高,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严重影响了患儿的学习,生活及活动,影响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如诊治不及时,随病程的延长可产生气道不可逆性狭窄和气道重塑.不少儿童哮喘患者由于不及时或治疗不得当终发展为成人哮喘而迁延不愈,肺功能受损,部分患者甚至完全丧失体力活动能力.

    作者:杨晓峰;张建萍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健康中、老年人群120例股动脉与颈动脉探查研究分析

    股动脉是下肢动脉的主干,由髂外动脉延续而来.在腹股沟韧带中点的深面入股三角.在股三角内,股动脉先位于股静脉的外侧,逐渐从外侧跨到股静脉的前方,下行入收肌管,再穿收肌腱裂孔至腘窝,易名腘动脉.股动脉在腹股沟中点处位置表浅,可摸到搏动,是临床上急救压迫止血和进行穿刺的部位.颈动脉存在于脊椎动物颈部的动脉.有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前者分布至头顶部和颜面部.后者进入颅内分布至脑和眼眶内.现将股动脉与颈动脉探查研究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方建华;傅民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31例心电图阴性不典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不典型临床表现的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31例不典型心绞痛患者分别采用普通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探讨不典型冠心病患者的诊断方法.结果:31例患者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均未达到心肌缺血的诊断标准,但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阳性率达61.3%.结论:常规心电图对不典型临床表现的冠心病患者诊断价值有限,特别是对高危心血管发病人群,必要时需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

    作者:曹政;刘祥其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脑出血患者的观察护理

    脑出血是指自发性的脑实质内出血,多数发生在大脑半球,少数发生在脑干和小脑,是死亡率高的疾病之一[1],其预后有出血部位、出血量、全身情况及其是否有并发症决定,脑出血患者护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日后康复的程度.现对117例脑出血患者采取良好、细致的护理措施,如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护呼吸通畅,颅内血肿碎吸术后护理,积极防治感染,早期进行康复功能训练等,可明显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为患者返回家庭、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董慧琴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正确掌握使用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方法及护理,减轻患儿痛苦,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作者:朱宗梅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中药直肠点滴给药在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通过直肠点滴中药与常规西医治疗之间的优势,观察中药直肠点滴在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9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8例,对照组41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直肠点滴给药.结果:治疗组主要症状消失天数明显减少,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直肠点滴在脑出血急性期治疗中效果明显.

    作者:焦生林;蒋亚宝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泗水县依托乡村一体化卫生室提高肺结核病人发现与治愈分析研究

    目的:探讨依托乡村一体化卫生室提高病人发现水平和治疗管理,有效提高病人的发现率和治愈率.方法:对452所乡村一体化卫生室948名乡村医生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对肺结核病人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培训,乡村医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明显提高.结论:依托乡村一体化卫生室可以提高病人的发现水平,可以节约人力物力.

    作者:蒋开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应对措施

    目的通过对鲍曼不动杆菌这种致病菌的流行病学的相关知识的了解,来分析它引起医院感染的原因,从而指导我科在临床上采取一系列相关应对护理措施来预防感染的发生.

    作者:刘进娜;李知洪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脑卒中昏迷患者匀浆膳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脑卒中昏迷患者匀浆膳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匀浆膳对42例脑卒中昏迷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EN),并与EN前、后检测其营养生化指标.结果:患者经过1个月的治疗,达到满意的临床营养效果.结论:匀浆膳可以作为脑卒中昏迷患者进行EN治疗的有效营养制剂.

    作者:刘莉莉;杜培培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预防和处理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内.临床的广泛应用对肿瘤患者保证化疗药物安全输注、保护外周静脉网,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PICC术后继发感染和败血症是严重的并发症[1].根据有关资料统计,静脉导管的感染占医院感染的13%,仅次于尿路感染,90%的静脉导管感染继发于中心静脉插管[2].

    作者:蒋静燕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应用

    目的:总结9例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超声诊断临床价值.方法:对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9例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进行总结分析.结果:De Bakey Ⅰ型3例,Ⅱ型1例,ⅢA型3例,ⅢB型2例,3例明确其破口,2例心包少量积液,2例主动脉瓣反流,均经增强CT扫描及血管造影证实.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马瑰玫;马桂花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治进展

    本文就近年来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诊断与治疗作一综述,以便人们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作者:丁华忠;朱文元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莫沙必利联合氟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莫沙必利联合氟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方法:选取近4年来本院9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对照组46例.治疗组采用莫沙必利、氟西汀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莫沙必利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症状缓解显效率达37.5%,总有效率95.8%,分别优于对照组的21.7%和65.2%.结论:莫沙必利联合氟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

    作者:张跃民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银屑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个性的艾森克量表评定研究

    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现状和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分析可能致病或加重的因素,为银屑病患者的心理辅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41例银屑病患者应用自编基本情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量表(EPQ)进行测查.结果:与正常成人常模比较,银屑病患者SCL-90各因子得分均高于正常成人常模,除躯体化症状外各因子得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成人常模比较,银屑病患者不论男性和女性,P量表(精神质)、E量表(神经质)和N量表(内-外向)的分值均高于常模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银屑病患者EPQ中的部分因子与SCL-90中的各因子分别存在相关性.结论:与正常成人常模比较,银屑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整体较差;在人格结构中,表现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惧、躯体化、敌对、精神病性等方面的负性情绪明显.

    作者:田玉娥;刘江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华池县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妇幼卫生实施情况分析报告

    自实施<华池县妇女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以来,华池县全县妇女儿童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妇女对自身健康的意识不强,妇女儿童保健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宣传措施不力,农村住院分娩率增长速度缓慢,儿童的健康保障工作有待进一步提高.建议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妇女儿童工作的长效机制;完善婚检制度,确保出生人口质量;加大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基层卫生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大执法力度,取缔非法行医.

    作者:郭立彬;张宝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护生在实习中发生护理差错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从护生自身和护生管理两方面分析护生在临床实习中发生护理差错的原因,从而找出相应的对策来解决这一问题.

    作者:马群立;石俊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牙克石市二次供水卫生状况调查及管理

    城市二次供水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居民的身体健康,2008年对牙克石市二次供水状况检查及样品送检,水质合格率仅57.6%.

    作者:姜秀珍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加强梯队建设,确保质量安全

    医疗梯队建设、人才培训的扩大,随着医院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的提高对医院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医院要高度重视医疗梯队建设,根据医院的发展不断的完善了梯队建设标准,坚持责任创新,确保医疗安全.

    作者:鲍翔;阎旭 刊期: 2011年第13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