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麻醉药物对体外循环致肠道屏障功能损害作用的影响

苏日娜(综述);于建设;温再和(审校)

关键词:体外循环, 肠屏障, 药物, 麻醉
摘要:肠道是全身应激反应的重要靶器官,又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重要诱因。而临床患者当中手术创伤、应激反应、严重感染、休克、心血管外科手术中体外循环等均可导致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这些过程终导致肠屏障通透性增加,继而与脓毒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有密切关系。在临床实践中证实许多常规麻醉药物预处理对体外循环引起的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继而减轻肠黏膜损伤。
医学综述杂志相关文献
  • 骨质疏松症及相关中药淫羊藿研究进展

    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传统医学理论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的概括以肾虚为主,而现代医学则将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失衡作为其基本的病理机制。传统医学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采用单味及复方中药治疗,现代医学治疗骨质疏松症偏向于开展联合用药方案。在骨质疏松症治疗中,淫羊藿是常用药,但是其作用的分子机制仍不完全明了。

    作者:张庆涛;张茜;杨柳(综述);李江(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与2型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 RAGE)是细胞表面分子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受体成员之一,作为一种细胞信号转导受体,与多种配体结合后,激活多种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引起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等,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密切相关;可溶性 RAGE是游离的RAGE胞外段,可与 RAGE 配体竞争性的结合,抑制 RAGE 介导的信号传递,拮抗配体-RAGE轴过度活化所致的生物学效应,起保护作用。

    作者:李平静(综述);李雷;杨荣礼(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的研究进展

    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LCAT)是人体血浆脂蛋白代谢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一种酶,对维持胆固醇稳态、调节胆固醇在血液循环中的转运及胆固醇在外周组织中的清除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催化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 HDL)游离胆固醇的酯化,参与胆固醇逆向转运,在 HDL的成熟代谢及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对 LCAT的深入探讨和研究,有利于心血管疾病的防治。

    作者:欧露;彭乐乐(综述);田英;龙石银(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临床应用进展

    目前对于严重的半月板损伤患者,临床上在半月板的保留和修复技术上存在较大的困难,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可恢复膝关节半月板的解剖和生理结构,重建膝关节生物力学环境,避免因半月板切除引起的膝关节退变。同时半月板具有免疫屏蔽和良好的组织相容性等特点,随着关节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已经成为严重半月板损伤治疗的一项重要技术方法,通过随访观察,具有较好的中短期疗效,远期疗效尚需要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小武(综述);张鹏(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同期与分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短期临床疗效的比较

    目的:比较同期与分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短期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在临朐县人民医院诊治的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8例(96个关节),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同期组(24例)和分期组(24例)。同期组进行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分期组给予分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总出血量、总输血量、总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以及Harris评分和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总出血量、总输血量以及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同期组总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均少于分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分期组(37.5%比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P<0.05)。结论行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较行分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而分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应视患者的病情及经济情况合理应用。

    作者:闫金峰;张香兰;张培旭;衣学起;李国栋;郝三海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EGFR和mTOR特异性标记与肿瘤治疗关系现状

    在全球范围内,肿瘤的致死率仍然居高不下,如何加强肿瘤治疗及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仍是目前关注的焦点和亟需解决的问题。分子靶向治疗是一种针对性较强、不良反应较小的新型治疗手段,目前在多种肿瘤治疗中对于应用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不断增多。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两种生物标志物,在肿瘤靶向治疗过程中无论独立或联合应用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争;陈瑜(综述);王振国(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改良会阴侧切术应用于经阴道分娩初产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改良会阴侧切术应用于经阴道分娩初产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临朐县人民医院分娩的初产妇3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两组,各170例。传统手术组采用传统的会阴侧切术,改良手术组采用改良会阴侧切术,比较产妇的术中出血量、切口缝合时间、产后切口的疼痛分级、切口的愈合分级、产妇生活质量。结果改良手术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传统手术组[(14.6±2.7) mL 比(31.2±7.4) mL,P<0.05];改良手术组切口缝合时间显著短于传统手术组[(8.1±0.4) min 比(10.4±0.9) min,P <0.05]。改良手术组产妇产后切口疼痛较传统手术组轻( P <0.05),改良手术组切口愈合程度优于传统手术组(P<0.05)。两组产妇分娩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会阴侧切术可以明显减少产妇的出血量,降低疼痛程度,并且产妇分娩后恢复较快。

    作者:张晓敏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缺血性脑卒中炎症标志物的研究现状

    目前脑卒中研究的主要病理机制有脑缺血氧自由基损伤,脑细胞能量耗竭,神经细胞内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以及炎症反应,以上机制彼此间相互联系。炎症反应参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已得到普遍认同,其反应程度与脑卒中的严重程度及其预后相关。与其相关标志物的检测对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所致脑损伤具有重要作用,对临床制订预防、诊断、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祥云;代燕丽;邓嘉茵;陈嘉诚(综述);胡春林;李红枝(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奥利司他抗肿瘤的研究进展

    脂肪酸合成酶是合成脂肪酸的关键酶,正常情况下只在肝脏和脂肪组织等中表达。研究发现,在许多肿瘤中存在脂肪酸合成酶过度表达现象提示其与肿瘤的发生、演变、侵袭、预后及耐药性有关。奥利司他作为脂肪酸合成酶的靶向抑制剂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的侵袭与转移、逆转细胞耐药性及提高药物治疗敏感性等,为抗肿瘤药物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虽然奥利司他具有良好的临床运用前景,但其抗肿瘤机制仍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陈少波(综述);张厚德(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肝硬化严重程度与血清甲状腺素水平、总胆酸、CA125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肝硬化严重程度与血清甲状腺素、总胆酸、癌抗原125(CA125)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在磁县人民医院内五科就诊的肝硬化患者98例,根据Child-Pugh评分分为轻度组(40例),中度组(32例),重度组(26例),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28例设为健康对照组(28例),比较分析4组血清甲状腺素、总胆酸、CA125水平。结果轻度组患者血清总甲状腺素( T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T3)、游离甲状腺素( FT4)水平分别为(81.6±14.6) nmol/L、(1.6±0.3) nmol/L、(2.6±1.3) pmol/L、(9.8±3.5) pmol/L,中度组患者血清TT4、TT3、FT3、FT4水平分别为(71.3±12.4) nmol/L、(1.0±0.2) nmol/L、(1.7±0.8) pmol/L、(7.1±3.3) pmol/L,重度组分别为(52.7±11.5) nmol/L、(0.8±0.1) nmol/L、(1.2±0.4) pmol/L、(5.1±2.7) p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20.9±18.3) nmol/L、(1.9±0.4) nmol/L、(6.7±2.3) pmol/L、(16.5±5.9) pmol/L],中度组低于轻度组,重度组低于中度组(P<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血清总胆酸水平分别为(30.8±10.3)、(41.2±12.3)、(56.2±14.0)μmol/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1±1.9)μmol/L](P <0.05),中度组明显高于轻度组,重度组显著高于中度组(P <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肝硬化患者血清CA125水平分别为(2.3±0.5)、(4.3±1.1)、(23.9± 9.1) kU/L,显著高于对照组(1.0±0.5) kU/L (P<0.05);中度组明显高于轻度组,重度组明显高于中度组(P<0.05)。肝硬化严重程度与血清 TT4、TT3、FT3、FT4呈负相关(r=-0.548,-0.472,-0.615,-0.523,均 P =0.000 ),而与总胆酸、CA125水平呈正相关( r =0.671,0.714,均 P =0.000)。结论血清甲状腺素、总胆酸及CA125可作为肝硬化严重程度Child-Pugh分级法的辅助指标,有助于准确评估病情和预后。

    作者:刘岩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多形性未分化肉瘤的临床病理诊断及分子病理学进展

    多形性未分化肉瘤( UPS)以前被称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MFH),MFH的概念在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软组织与骨肿瘤分类中被删除并代之以 UPS。 UPS 恶性程度高,复发和转移常见,预后较差,其形态学具有多形性且分化差,误诊率较高。随着分子生物辅助诊断技术日益成熟,为UPS与其他具有多形性形态学特征的恶性软组织肉瘤鉴别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辅助诊断方法。

    作者:杨小秋(综述);谈顺(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治疗现状

    糖尿病黄斑水肿是由于高血糖所引起的眼部并发症,是造成糖尿病患者视力严重损害的原因之一。 DME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复杂的病理过程,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黄斑部激光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究组认为激光治疗对于临床有意义的黄斑水肿是有效的。近年来,DME治疗方法有了迅速进展,如手术治疗、眼内注射药物治疗。其中新型的眼内注射药物已成为伴有中心视力下降的DME一线治疗。

    作者:刘莉莉(综述);黄敏丽(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2009~2013年《医学综述》在医学综合类期刊的主要指标与排名情况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香烟烟雾提取物对肺上皮影响的研究进展

    香烟烟雾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绝大部分有致癌作用,能增加罹患肺癌的风险。除此之外,大量的研究表明,吸烟可诱导细胞凋亡、氧化应激、促炎症反应等,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可见吸烟对肺功能有直接的影响。研究香烟烟雾对肺上皮的影响可从细胞水平或分子水平上揭示各种肺部疾病的发病机制,从而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奠定基础。

    作者:李慧明(综述);聂宏光(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内科ICU感染性休克预后死亡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内科ICU感染性休克预后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将海南省农垦三亚医院呼吸内科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确诊的96例 ICU感染性休克患者,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54例)和存活组(47例),采用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OR=2.581,95%CI 1.563~3.598)、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数目(OR =2.509,95%CI 1.580~3.438)、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数目(OR=3.636,95%CI 2.345~4.928)为预后死亡危险因素,而白蛋白(OR=0.715,95%CI 0.474~956)、平均动脉压(OR=0.636,95%CI 0.407~0.866)、早期目标液体复苏达标(OR=0.478,95%CI 0.076~0.879)为预后死亡保护因素。结论 APACHE Ⅱ评分、MODS数目、SIRS数目、血清白蛋白、平均动脉压可作为感染性休克预后死亡的预测指标,集束化治疗可明显改善严重感染及感染性休克的预后。

    作者:郑辉才;杨进军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CD22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CD22为Ⅰ型跨膜糖蛋白,是唾液酸结合免疫球蛋白样凝集素家族成员。作为 B 细胞受体(BCR)的抑制性共受体,CD22对B细胞激活信号具有负性调节作用。 CD22能够与包含α-2,6连接唾液酸的糖蛋白配体特异性结合,抗原激活BCR,也使CD22胞质区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中的酪氨酸迅速磷酸化,并激活下游信号分子抑制钙离子内流而减弱 BCR信号。 CD22参与 B 细胞的归巢过程。因CD22相对特异地表达于B细胞表面,已成为调节 B细胞免疫及治疗某些 B 细胞肿瘤的良好靶标。

    作者:徐洪来;肖敏;刘强(综述);潘光栋;陈忠华(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重度宫腔粘连的治疗进展

    宫腔粘连(IUA)是因各种宫腔操作引起的子宫内膜损伤性疾病。随着生育前人工流产率的不断上升,IUA的发生率也逐渐上升,已成为女性继发不孕的主要病因之一。随着宫腔镜技术的发展,针对轻、中度IUA患者的治疗,通过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 TCRA)尚能取得一定疗效,但对于宫腔重度粘连或内膜损伤严重的患者,单纯行TCRA术临床疗效欠佳。因此,TCRA术后促进损伤内膜的修复再生、恢复子宫内膜结构及功能的辅助治疗、细胞疗法等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及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张玲玲(综述);应小燕(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医学综述》杂志被美国化学文摘社收录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预后评估的研究进展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心血管疾病。发病时肺栓塞严重程度的不同,其早期死亡风险和远期预后各不相同,研究发现,诸多临床和影像学参数以及生化指标等均可以作为急性肺栓塞预后不良的预测因素,所以在早期对肺栓塞进行个体化评估,预测预后以及危险分层,进行规范化治疗,对于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谷松涛(综述);李月川(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医学综述》荣获“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