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松涛(综述);李月川(审校)
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发生后,积极做好应急救援工作的同时,要充分估计灾区疫情防控的形势,认真分析灾区的具体困难和薄弱环节,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坚持依法科学有效开展卫生防疫,千方百计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该文以国内外重大自然灾害疫情的特点为基础,结合目前我国灾后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针对我国自然灾害发生后传染病科学防控的研究前景和发展方向。
作者:罗英(综述);高宏伟(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系统评价口服聚乙二醇与口服磷酸钠盐清洁肠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通过检索荷兰医学文献( Embase)、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 PubMed)、Cochrane临床试验数据库等,收集口服聚乙二醇清洁肠道与口服磷酸钠盐清洁肠道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提取资料和评估方法学质量,采用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2软件,应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2个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聚乙二醇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磷酸钠盐组( P<0.01);在口服耐受性方面,聚乙二醇组不如磷酸钠盐组好( P<0.01);而在肠道清洁有效性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聚乙二醇与磷酸钠盐作为口服泻剂,有其各自的优势与劣势,临床工作中可根据患者各自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泻剂。
作者:王宁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影响内科ICU感染性休克预后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将海南省农垦三亚医院呼吸内科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确诊的96例 ICU感染性休克患者,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54例)和存活组(47例),采用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OR=2.581,95%CI 1.563~3.598)、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数目(OR =2.509,95%CI 1.580~3.438)、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数目(OR=3.636,95%CI 2.345~4.928)为预后死亡危险因素,而白蛋白(OR=0.715,95%CI 0.474~956)、平均动脉压(OR=0.636,95%CI 0.407~0.866)、早期目标液体复苏达标(OR=0.478,95%CI 0.076~0.879)为预后死亡保护因素。结论 APACHE Ⅱ评分、MODS数目、SIRS数目、血清白蛋白、平均动脉压可作为感染性休克预后死亡的预测指标,集束化治疗可明显改善严重感染及感染性休克的预后。
作者:郑辉才;杨进军 刊期: 2015年第15期
性别导致免疫功能的差异主要归结于激素水平和染色体两方面。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性激素对免疫功能的作用也存在着差异。体内性激素的差异能够影响疾病的易患性、治疗和预后。低浓度的雌激素能增强免疫功能,而雄激素和高浓度的雌激素均能抑制免疫功能。同时,性染色体上也存在着大量与免疫功能相关的基因,且性染色体上基因的突变和染色体数目的异常均会通过免疫功能的改变导致疾病的发生。该文就性别与免疫功能关系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牛志立(综述);张平安(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糖尿病胃轻瘫逐年增高的发病率使其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医及西医对其发病机制、诊断方法、治疗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既减轻患者胃部不适症状,又促进降糖药物有效吸收,控制血糖,延缓远期并发症,然而早期发现很重要,超声以其动态观察、反复无创的优势用于评估胃排空功能,成为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早期发现的首选检查。
作者:曹文芳;吕子平(综述);马苏美(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比较同期与分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短期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在临朐县人民医院诊治的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8例(96个关节),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同期组(24例)和分期组(24例)。同期组进行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分期组给予分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总出血量、总输血量、总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以及Harris评分和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总出血量、总输血量以及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同期组总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均少于分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分期组(37.5%比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P<0.05)。结论行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较行分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而分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应视患者的病情及经济情况合理应用。
作者:闫金峰;张香兰;张培旭;衣学起;李国栋;郝三海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糖尿病黄斑水肿是由于高血糖所引起的眼部并发症,是造成糖尿病患者视力严重损害的原因之一。 DME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复杂的病理过程,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黄斑部激光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究组认为激光治疗对于临床有意义的黄斑水肿是有效的。近年来,DME治疗方法有了迅速进展,如手术治疗、眼内注射药物治疗。其中新型的眼内注射药物已成为伴有中心视力下降的DME一线治疗。
作者:刘莉莉(综述);黄敏丽(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5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抑癌基因NDRG2是多种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参与调节肿瘤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在结直肠癌组织中,NDRG2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组织,且NDRG2低表达病例分期更晚、预后更差。目前尽管参与结直肠癌演变的大量遗传学分子框架已经基本明了,但NDRG2的生物学功能尚未完全阐明,其在结直肠癌基因治疗领域的价值还需探索。
作者:刘彩霞(综述);刘博(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5期
高血糖是重症监护病房脓毒症危重患者常见问题,脓毒症血糖水平的上升导致了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增加,而且脓毒症高血糖的病理生理学特别是治疗仍存在争议。在管理脓毒症患者临床实践中,血糖的控制水平、低血糖、变异度、病死率、营养支持等方面必须被重视。积极干预脓毒症患者血糖的变化,将血糖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目前脓毒症患者佳血糖控制水平仍不明确,妥善营养支持、避免低血糖、降低变异度,有利于降低病死率。
作者:林塬粟(综述);侯明(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改良会阴侧切术应用于经阴道分娩初产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临朐县人民医院分娩的初产妇3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两组,各170例。传统手术组采用传统的会阴侧切术,改良手术组采用改良会阴侧切术,比较产妇的术中出血量、切口缝合时间、产后切口的疼痛分级、切口的愈合分级、产妇生活质量。结果改良手术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传统手术组[(14.6±2.7) mL 比(31.2±7.4) mL,P<0.05];改良手术组切口缝合时间显著短于传统手术组[(8.1±0.4) min 比(10.4±0.9) min,P <0.05]。改良手术组产妇产后切口疼痛较传统手术组轻( P <0.05),改良手术组切口愈合程度优于传统手术组(P<0.05)。两组产妇分娩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会阴侧切术可以明显减少产妇的出血量,降低疼痛程度,并且产妇分娩后恢复较快。
作者:张晓敏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皮瓣和前臂皮瓣在半舌缺损修复中的效果。方法收集37例舌前2/3外侧缘鳞状细胞癌患者,根据使用皮瓣的类型分为前臂皮瓣组(n=16)和股前皮瓣组(n =21)。前臂皮瓣组采用前臂桡侧皮瓣修复,股前皮瓣组采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比较两组随访期间供、受区并发症、吞咽功能、语言清晰度等情况。结果前臂皮瓣组患者瓣移植术后的吞咽功能、语言功能优良率分别为87.5%(14/16)、81.2%(13/16);股前皮瓣组分别为95.2%(20/21)、85.7%(18/2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臂皮瓣组、股前皮瓣组受区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3%(1/16)、9.6%(2/2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前臂皮瓣组皮肤部分坏死、明显瘢痕、局部麻木、运动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31.3%(5/16)、81.3%(13/16)、62.5%(10/16)、25.0%(4/16),明显高于股前皮瓣组的0%、4.8%(1/21)、9.5%(2/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股前外侧皮瓣是修复半舌缺损的较理想的组织瓣。
作者:郭海山;王钢;辛宝琴;董国伟 刊期: 2015年第15期
叉头框蛋白Q1(FOXQ1)即肝细胞核因子3同系物1,是叉头框转录因子家族中的一员,并包含核心DNA结合结构域,而FOXQ1的侧翼有助于其序列特异性。 FOXQ1抑制平滑肌特异性基因启动子的活性、调节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以促进大多数肿瘤细胞的侵袭性和迁移性。近年的研究发现,其在多种消化道肿瘤中异常表达,深入研究 FOXQ1在肿瘤中的表达及其分子机制,对阐明肿瘤的发生机制及早期诊断和特异性分子治疗方面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丹(综述);姜政(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5期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多及病死率增加的主要原因。目前,VAP的早期诊断还存在困难,尚无诊断的金标准。临床肺部感染评分、检测降钙素原和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等指标已用于VAP诊断的研究中,但研究结果存在很大争议。该文就近年来有关VAP的诊断进展进行综述,以帮助临床尽早诊断,降低该病的病死率。
作者:倪菊平(综述);瞿洪平(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急性加重期合并贫血患者的 BODE 指数变化。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3年1月江汉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确诊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共273例。根据贫血标准分为两组,合并贫血的COPD患者(贫血组)40例,非贫血的COPD患者(非贫血组)随机选取40例。比较两组患者 BODE 指数,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合并贫血的COPD患者发生率为14.6%,贫血组BODE指数高于非贫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其中体质指数、6 min步行试验距离、呼吸困难量表与非贫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 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贫血可恶化COPD运动耐量,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预后更差。
作者:黄洁;李承红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深圳市南山人民医院妇产科实施剖宫产产妇5210例,术后发生出血89例,以发生产后出血的患者为病例组,同时选择未出血的89例剖宫产患者为对照组,研究可能影响产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影响产后出血的因素包括多胎妊娠(OR =2.568,95%CI 1.411~3.724)、前置胎盘(OR =7.199,95%CI 4.663~9.736)、胎盘粘连或植入或早剥(OR=2.951,95%CI 1.735~4.166)、子宫瘢痕(OR=2.881,95%CI 1.683~4.078)、子宫收缩乏力(OR=8.207,95%CI 5.902~10.512)、产前子宫收缩抑制剂( OR =4.865,95%CI 3.073~6.656)、凝血功能障碍( OR =3.004,95%CI 1.771~4.237)。结论剖宫产产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仍然较高,应针对这些危险因素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以降低该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马春艺;刘增佑;张小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香烟烟雾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绝大部分有致癌作用,能增加罹患肺癌的风险。除此之外,大量的研究表明,吸烟可诱导细胞凋亡、氧化应激、促炎症反应等,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可见吸烟对肺功能有直接的影响。研究香烟烟雾对肺上皮的影响可从细胞水平或分子水平上揭示各种肺部疾病的发病机制,从而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奠定基础。
作者:李慧明(综述);聂宏光(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前对于严重的半月板损伤患者,临床上在半月板的保留和修复技术上存在较大的困难,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可恢复膝关节半月板的解剖和生理结构,重建膝关节生物力学环境,避免因半月板切除引起的膝关节退变。同时半月板具有免疫屏蔽和良好的组织相容性等特点,随着关节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已经成为严重半月板损伤治疗的一项重要技术方法,通过随访观察,具有较好的中短期疗效,远期疗效尚需要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小武(综述);张鹏(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5期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心血管疾病。发病时肺栓塞严重程度的不同,其早期死亡风险和远期预后各不相同,研究发现,诸多临床和影像学参数以及生化指标等均可以作为急性肺栓塞预后不良的预测因素,所以在早期对肺栓塞进行个体化评估,预测预后以及危险分层,进行规范化治疗,对于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谷松涛(综述);李月川(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