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孟丹;刘小娜(综述);魏立民(审校)
卵巢是女性重要的生殖器官,既担负着重要的内分泌功能,还承担着延续后代的生育功能。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卵巢疾病日趋增多。腹腔镜手术由于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在妇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对于年轻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来说,在腹腔镜手术中如何有效地保护其卵巢功能,成为了妇科腔镜临床实践中备受重视的关键问题。该文主要总结腹腔镜手术对于卵巢功能的影响,并概括有效应对卵巢损伤的腹腔镜手术方法。
作者:王政;邓锁(综述);卢美松(审校)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乳腺癌肝转移的治疗方法主要以全身治疗为主,根据疗效选择合适的局部治疗(局部切除、经导管化疗栓塞、射频消融等),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DWI)和灌注成像( PWI)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功能影像方法,其可区别于传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从微观角度监测细胞密度和肿瘤微循环的改变,定量评价乳腺癌肝转移的疗效,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
作者:张辉(综述);柏根基(审校)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老年牙缺失患者植体周牙龈状况及植体周齿槽骨吸收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在青海省人民医院实施牙缺失治疗的1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年龄不同分为老年组(94例)和非老年组(82例),并在术后随访1年。对两组患者的成功率、植体周牙龈状况及植体周齿槽骨吸收水平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种植体成功率均为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植体周牙龈状况较非老年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齿槽骨吸收水平均降低,术后1个月老年组患者的骨吸收水平高于非老年组,之后在术后3、6、12个月,两组患者吸收水平的差异逐渐减小。不同时点间、组间?不同时点间的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老年牙缺失患者的植体周牙龈状况及植体周齿槽骨吸收水平均较非老年人差,但其对手术成功率影响不明显。
作者:韩永洁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医学综述》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4年核心版同类学科47种期刊中的总被引频次(3292)排名第7位、影响因子(0.409)排名第21位、综合评价总分(54.5)排名第8位、学科影响指标(0.94)排名第4位,他引率0.96;在2014年扩刊版同类学科129种期刊中的总被引频次(7065)排名第17位、影响因子(0.808)排名第27位、学科影响指标(0.84)排名第9位,他引率0.98。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重症患者中,急性呼吸衰竭者比例高,初期可经喉插管置入气管保证换气,如需要长期使用呼吸器,推荐行气管切开术。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为了患者的安全及保证医疗效率,经皮气管切开术得到发展。研究表明,与传统外科气管切开术相比,经皮气管切开术的并发症及手术相关病死率低。经皮气管切开术可直接在患者床边进行,提高效率。现就经皮气管切开术的发展史,执行步骤、适应证、禁忌证、相关并发症及与传统气管切开术的比较等进行综述。
作者:王霞(综述);张恒(审校)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时间药理学用药干预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将海军总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04例老年 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以患者意愿自行安排用药时间,观察组按所服药物的时间药理学特点进行用药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性再发作率和肺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1%(51/52),高于对照组的86.5%(4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急性再发作率为28.8%,2次以上急性再发作率为7.7%,均低于对照组(48.1%,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比、第1秒用力呼气量、动脉血氧分压均高于对照组[(71±4)%比(64±6)%,(72±9)%比(65±11)%,(73±8) mmHg(1 mmHg =0.133 kPa)比(69±7) mmHg,P <0.05或 P <0.01],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42±8) mmHg比(45±7) mmHg,P<0.05]。结论时间干预治疗模式有助于改善老年 COPD患者肺功能,降低急性再发作率,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陈金云;吴晶;蒋志红;陈咏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肾动脉狭窄( RAS)是继发性高血压常见的病因之一,RAS引起的高血压多为顽固性,且药物降压效果不好,因此尽早诊断和积极的临床干预,可明显降低心脏等重要器官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并可减少肾萎缩及终末期肾病的发生。超声虽然具有高度的操作者依赖性,但是作为一种无创、低成本且可以广泛应用的检查方法,近年来已被国内外公认为筛查RAS的首选方法。
作者:段秀芳;付遵峰;陆萍萍(综述);王秀云(审校)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联合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严重缺损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接诊的60例下肢软组织严重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急诊清创后给予一期内固定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术并封闭创口,7~21 d后结合肉芽的生长情况进行二期缝合、皮瓣转移或植皮;对照组患者进行普通清创,给予皮瓣转移修复创面或二期内固定并植皮。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与创面愈合时间、肢体功能恢复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满意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6.3±1.9)个月比(9.8±3.0)个月],创面愈合时间也显著短于对照组[(20±6) d比(46±17)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肢体恢复优良率为93.3%(28/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1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或 P <0.01);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3%(1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封闭负压引流联合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严重缺损的临床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万能;程宏宇;杨卫玺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子宫内膜厚度联合检测在早期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05年11月至2012年11月潍坊市妇幼保健医院收治的疑似早期异位妊娠患者164例,根据妊娠结局分为异位妊娠组(异位妊娠组,64例),宫内妊娠流产组(宫内妊娠流产组,38例),正常宫内妊娠组(正常宫内妊娠组,62例),采用经阴道超声测量其子宫内膜厚度,并测定患者的血清孕酮及β-HCG值,比较3组子宫内膜厚度及血β-HCG、孕酮水平。结果异位妊娠组子宫内膜厚度(0.65±0.30) cm、β-HCG(1846±655) U/L及孕酮(20±3) nmol/L水平明显低于宫内妊娠流产组(1.04±0.32) cm、(2580±1216) U/L、(33±4) nmol/L 及正常宫内妊娠组(1.38±0.19) cm、(3211±1405) U/L、(60±14) nmol/L(P<0.05);在三组中子宫内膜厚度及血β-HCG、孕酮联合诊断的准确率(95.3%、92.1%、98.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单项指标判断早期异位妊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异位妊娠及宫内妊娠中,子宫内膜厚度与孕酮及β-HCG值均呈正相关( P<0.05)。结论血清孕酮及β-HCG值可判定妊娠发生,但对异位妊娠与宫内未形成孕囊的早早孕鉴别较难,配合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厚度,可以判定孕囊的着床部位,对早期鉴别异位妊娠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铭艳;曾杰;谢伟涵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牙颌测量广泛应用于口腔正畸临床工作中,是诊断儿童及成人错牙合畸形的重要方法,亦可为治疗计划提供理论依据。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CBCT)是一种口腔正畸辅助诊断中的颅颌面影像采集设备,相较于CT,CBCT具有影像精确度高、扫描速度快、占地面积小以及放射辐射量低等优势。 CBCT在正畸领域应用十分广泛,可用于头影测量分析、定位阻生牙、辅助植入微种植体以及分析牙体和牙弓形态等。
作者:王璐(综述);陈岩;王建明(审校)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HDCP)是孕产妇和围生儿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目前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已经进入到基因、分子水平。离子通道的改变与 HDCP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备受关注。该文总结国内外文献,深入分析HDCP与钾通道及水通道关系的相关研究,并探讨了 HDCP 与氯离子通道和瞬时受体电位通道之间的相关性,旨在为HDCP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及新思路。
作者:任中连(综述);傅晓冬(审校)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支撑喉镜下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会厌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6年6月至2013年6月东莞市莞城医院收治的64例拟行手术治疗的会厌囊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2例,观察组采用支撑喉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切除,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及术后疼痛时间,并比较两组手术前后会厌囊肿评分及术后复发率。结果两组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手术区域黏膜光滑、平坦,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及术后疼痛时间均少于对照组[(9.4±2.8) min比(12.6±3.7) min,(2.4±1.1) mL比(11.2±3.9) mL,(0.2±0.1) mL 比(12.8±0.8) mL,(1.3±0.7) min 比(4.2±1.6) min,P <0.01];会厌囊肿评分两组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下降(P <0.0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0.7±0.3)分比(1.6±0.8)分,P<0.01];术后12个月时观察组无复发病例,对照组复发3例(9.4%),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撑喉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可精确切割病变组织,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周围组织损伤小,近期复发率低,可作为会厌囊肿优选的手术方式。
作者:王荣兵;谢健生;周灿禄;陈颖妍 刊期: 2015年第20期
肺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病死率增长快。放疗是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体部立体定向放疗在肺癌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定位是放疗的重要步骤,定位是否准确及图像清晰程度直接影响靶区勾画的准确性。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PET/CT)弥补了 CT 定位困难和 PET 假阳性及定位不精确的不足。该文就 PET/CT 在 NSCLC 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等方面的应用予以综述。
作者:邹蕴(综述);宛红娥(审校)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细胞因子是一类能在细胞间传递信息、发挥免疫调节的蛋白质或小分子多肽;其表达异常诱发多种疾病,包括胃癌。细胞因子参与调控细胞的癌变、侵袭与转移、血管生成,并通过调控肿瘤相关抗原的抗原递呈、淋巴细胞的活化参与胃癌的免疫逃逸,且在胃癌细胞抵抗放化疗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调节机体细胞因子的水平,促使机体形成对胃癌的抗肿瘤也就成为胃癌治疗的新方向。
作者:李康(综述);旦增(审校)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原发性肝癌( PHC)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其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 PHC的治疗方法目前采用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其常用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经肝动脉灌注栓塞化疗、经皮无水乙醇注射、射频消融、生物疗法、中医治疗等。近几年PHC的非手术治疗方式取得明显进展,应用也日益广泛,尤其是生物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者:姚冬雪(综述);秦成勇(审校) 刊期: 2015年第20期
胃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全球范围内高居不下,其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环节的复杂病理过程。幽门螺杆菌( Hp)作为胃癌独立的危险因素已众所周知,根除Hp可显著减少胃癌的发生。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国内研究者发现,Hp在不利于自身生长的环境中会发生变异而形成更难根除的幽门螺杆菌L型( Hp-L),Hp-L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作者:李瑞英;王玉平(综述);周永宁(审校)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初诊宫颈癌超声特征及与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11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初诊宫颈癌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于入院后3 d内行女性盆腔超声检查,并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对病变组织内微血管密度( MVD)进行计数。观察初诊宫颈癌超声声像图特征,多普勒血流特征及不同分期病变间的差异。结果超声声像图显示宫颈形态正常或轻度增厚(Ⅰ期);宫颈不均匀增厚,体积增大(Ⅱ期);宫颈病变累及宫颈管、宫体或宫旁组织(Ⅲ期)。病变回声增强,呈点条状,多普勒技术显示点状血流(Ⅰ期);不均匀回声范围增大,多普勒技术显示点条状及网状血流(Ⅱ期);宫颈病变累及宫颈管、宫体或宫旁组织,多普勒技术显示血流丰富(Ⅲ期)。宫颈鳞癌与宫颈腺癌间,多普勒超声阻力指数( RI)值、MVD 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45±0.07)比(0.45±0.06),(32.76±6.87)比(31.43±7.43),P >0.05]。在伴有淋巴结转移患者多普勒超声RI值、MVD值显著低于未伴有淋巴结转移患者[(0.41±0.06)比(0.47±0.07),(33.54±7.65)比(28.87±5.77),P <0.01]。随着宫颈癌分期的增加,其 RI 值逐渐降低(Ⅰ期:0.47±0.05;Ⅱ期:0.44±0.06;Ⅲ期:0.39±0.04), MVD 值逐渐升高(Ⅰ期:25.36±5.61;Ⅱ期:30.52±4.72;Ⅲ期:33.51±3.91),分期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宫颈癌RI值与MVD值间呈显著负相关(r=-0.518,P=0.014)。结论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清晰显示宫颈癌病变的特征,随病变分期增加,其声像图及多普勒血流特征存在差异。
作者:翁亮;柯友森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单肺通气( OLV)期间吸入纯氧能使动脉血氧分压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但也会导致吸收性肺不张和氧中毒。虽然OLV期间降低吸入氧浓度会使低氧血症的发生率增加,但在充分评估围术期患者全身情况下,适当降低吸入氧浓度( FiO2)能够减轻肺损伤。该文主要描述 OLV 期间氧中毒肺损伤的机制,介绍近年来OLV期间降低FiO2对肺损伤的研究现状。
作者:李彭依(综述);顾连兵(审校)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研究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不孕不育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6月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妇科不孕不育症患者14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和宫腔镜联合诊断与治疗,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两组患者的护理方法相同,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育功能和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73例患者中,妊娠72例,占98.6%,分娩70例,占95.9%,胎儿存活率100.0%;对照组73例患者中,妊娠65例,占89.0%,分娩57例,占78.1%,胎儿存活率100.0%。结论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不孕不育症与保守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相比,诊断准确性更高,治疗效果好,预后快,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赵海鸣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不断攀升,但结节的良恶性鉴别仍是影像诊断的难点。 B 型和多普勒超声检查作为甲状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甲状腺病变的诊断具有高度敏感性,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认可,但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方面特异性不高。三维超声、超声弹性成像和超声造影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幅度提高了诊断甲状腺癌的特异性。
作者:闫娜(综述);王伟娟;庄磊 刊期: 201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