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的临床分析

刘亚男;张会芳

关键词:老年重症心力衰竭, 急诊内科治疗,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探析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于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96例,其中高血压引发的重症心力衰竭33例,冠心病引发的25例,肺心病引发的22例,扩张型心肌病引发的11例,其他原因引发的5例.对各类患者给予不同的药物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血压和心率等有无变化,从而判断治疗效果.结果 入院治疗2周后,各类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血压、心率等方面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病因选择治疗方案的对症治疗方式在急诊内科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效果显著.
医学综述杂志相关文献
  • 树突状细胞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肿瘤杀伤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恶性肿瘤是导致死亡的重大疾病之一,而肿瘤的生物治疗因具有符合生理、高效和低毒的特点,已经成为手术、化疗、放疗外的第四种肿瘤治疗方式,有着巨大的治疗前景.免疫活性细胞的体内注射是肿瘤生物治疗的一个重要领域.其中,树突状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是肿瘤生物治疗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两者联合确保了一个高效和谐的免疫系统,已成为当今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之一.该文就DC-CIK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肿瘤生物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马锡慧;高钰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研究进展

    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是由肺炎支原体(MP)感染引起的呼吸道和肺部的急性炎症,基本病变为间质性肺炎改变,MP是目前支气管炎、肺炎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并且可导致血液、神经、消化、泌尿、循环等多系统及皮肤的病变.MPP是小儿肺炎的常见类型之一,其发病机制目前仍未明确.近年来,国内外对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研究主要从呼吸道上皮细胞吸附、MP直接入侵造成细胞损伤、免疫学水平阐述.MPP病例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对于MPP的研究也日益成为国内外理论探讨与临床治疗所关注的焦点.

    作者:王柯静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变临床探讨

    目的 探索糠酸莫米松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江油九○三医院妇产科于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80例外阴上皮内非瘤样变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糠酸莫米松组(40例)采用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超声聚焦组(40例)采用高强度超声聚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变的治愈率为85.0%,高强度超声聚焦治愈率为8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82,P>0.05).结论 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变安全、无创、有效、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秀丽;汪韬;罗红霞;李燕;张永昌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芒果苷抗氧化应激损伤作用的研究进展

    芒果苷是一种四羟基吡啶的碳糖苷,属双苯吡酮类化合物.现代的药理和临床研究证明,芒果苷以及含芒果苷植物提取物具有多方面的生理和药理作用.近研究发现,芒果苷在体外和体内实验中均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阐明芒果苷抗氧化机制,将有利于提高对芒果苷的认识,也将提供芒果苷实验研究及临床治疗的理论依据.

    作者:程建文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放化疗性口腔黏膜炎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放化疗导致的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高、危害大,并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癌症放化疗性口腔黏膜炎会造成许多负面的和潜在的威胁生命安全的后遗症,尤其是头颈部肿瘤,目前尚无明确的药物预防策略建议.了解口腔黏膜炎的发生、发展情况及危险因素有利于医护人员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以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龚丽俐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骨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骨科围术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骨科患者种类繁多,VTE的发生率差异明显.目前,对于骨科大手术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全膝关节置换和髋部周围骨折手术)的VTE研究较多,国内外都有相关的VTE预防指南.而对于其他骨科患者,特别是一些VTE高危的创伤骨科患者,如骨盆髋臼骨折、股骨干骨折、膝周骨折,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明确的VTE预防指南.

    作者:邱旭升;谢晓肖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血清GDF-15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成员的一个远支,是一个重要的心血管保护因子.随着研究的广泛与深入,发现GDG-15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危险分层以及预后判断密不可分,尤其是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作用愈加凸显,其能否作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的独立生物学标志物具有长远意义.

    作者:王丽丽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策略研究进展

    不明原因发热(FUO)因其病因复杂,缺乏特异的检测手段和方法,是临床常见的疑难病症之一.目前国际上尚无公认的FUO诊断策略.先从前期的病史、体检、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中寻找有潜在诊断价值的线索(PDCs),再根据PDCs有针对性的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进行特异性的检查能进一步明确病因.对无法确诊者选择全身炎症示踪显像,随访至病情缓解或出现新的诊断线索.目前仍有少部分FUO无法明确诊断.

    作者:缪媛媛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高血压并发症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病症,是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损害的病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常伴有左心室肥厚、脑病、胰岛素抵抗、慢性肾脏病等并发症.高血压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的同时,其并发症以高发生率、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对人类和社会产生了严重压力.该文对高血压并发症模型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高血压并发症的研究、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农彩丽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全甲状腺切除术中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全甲状腺切除术(TT)中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提出预防术中并发症的相关措施.方法 选择郧县人民医院2007年10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行TT患者305例,对其一般资料、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305例患者共出现58例(19.3%)并发症,其中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51例(16.7%),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5例(1.6%),神经误伤2例(0.7%),无术后感染及出血情况发生;甲状腺手术史是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并发症出现的危险因素(OR=2.178,95% CI 1.193 ~6.014,P<0.05).结论 TT总体并发症水平较低,对于有甲状腺手术史的患者应于术中进行更为精密的操作,或酌情使用部分甲状腺切除术,可将并发症风险降至低.

    作者:周汉军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超声检测S/D比值联合胎心监护预测胎儿宫内缺氧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检测收缩压与舒张压(S/D)比值联合胎心监护预测胎儿宫内缺氧的价值.方法 选择绵阳市人民医院2011年3月至2013年4月住院治疗的11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为妊高征组,并同期选择分娩正常孕妇120例为分娩正常组,全部行脐血流S/D的检测,并进行胎心监护,记录两组受试者围生儿结局,并对脐血流S/D以及胎心监护的检测结果与妊娠高血压患者围生儿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在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以及胎儿宫内窘迫方面比较,妊高征组显著高于分娩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胎心监护与脐血流S/D异常结果比较,妊高征组显著高于分娩正常组(P<0.01);妊高征组中的脐血流S/D与胎心监护异常对围生儿结局有较大影响.结论 脐血流S/D检测联合胎心监护对预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是否会出现胎儿宫内缺氧有重要应用价值,是十分重要的判定指标,值得产科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尹维;何芬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急诊保守治疗与急诊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急诊胃镜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深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50例.试验组采用胃镜治疗,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期间输血量及治疗后止血与再出血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住院时间和住院期间输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分别为[(7.2±0.9) d vs(11.3±1.4) d]和[(225.8±39.1) mL vs(363.1±60.7) 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止血情况:试验组显效28例、有效18例、无效4例,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22例、无效13例,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0%和74.0%,试验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成功止血5 d后,试验组再出血1例,对照组再出血7例,再出血率分别为2%和14%;需转为外科手术治疗,试验组3例,对照组10例,手术治疗率分别为6%和20%.结论 急诊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具有止血效果好、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柳勋法;刘莉;钟源波;龙连宫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新进展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临床中主要采取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并取得较好的效果.由于小儿呼吸与循环代偿能力比较差,在麻醉过程中很容易诱发应激反应,严重时可导致患者呼吸停止.因此,选取合理的麻醉药物以及麻醉方法对小儿麻醉有着重要价值.该文就近年来临床中一些新的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的药物以及方法予以综述,以期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李水忠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黄芪在口腔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黄芪的主要有效成分为多糖类、皂苷类、黄酮类及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其他成分还有香豆素、胆碱、甜菜碱、亚油酸、叶酸及多种维生素等物质.黄芪的药理活性广泛,除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排毒、利水消肿及托毒生肌等功效外,还具有促骨髓基质干细胞及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同时,其对口腔疾病可疑致病菌亦有抑制作用.

    作者:李炳红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大疱性类天疱疮与HLA基因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大疱性类天疱疮(BP)是一种表皮下水疱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老年人.本病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是自身抗原、抗体、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及炎性因子等参与终形成水疱的复杂过程.其中HLA在BP的发病、发展过程中可能起一定作用,HLA-Ⅱ类基因与BP的相关性是研究的热点之一.该文就BP与HLA基因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作者:苏日古嘎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病理性近视黄斑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治疗

    病理性近视(PM)黄斑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成为世界上近视患者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亚洲年轻患者(年龄<50岁).CNV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可以大大降低PM的致盲率,改善患者的视觉质量.临床上尝试了不同的治疗方法,如光动力学疗法、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及联合治疗等,治疗后视功能有所提高.然而,长期安全性及有效性仍未认可.

    作者:仇伟涛;宁美真;张杰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高血压脑出血早期降压对血肿扩大的影响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血压调控对血肿扩展的影响.方法 选择入院时血压>180/100 mm Hg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早期强化降压组(强化降压组)48例,指南标准降压组(指南降压组)48例,分别予以相应降压治疗.观察24 h后两组血肿体积变化,以及入院时和入院后21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情况.结果 强化降压组血肿扩大5例(10.42%),指南降压组血肿扩大11例(22.92%),强化降压组血肿扩大率显著低于指南降压组(P<0.05).两组入院后第21日NIHSS评分分别为(17.2±8.25)分和(20.8±9.1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强化降压能有效预防血肿扩大,改善预后.

    作者:姜爱钟;张建明;杨光绪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可有效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和内环境稳定,改善微循环,优化血液流变,减少异体输血量,降低输血反应的发生率.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系统功能改变,该文就ANH对脑氧代谢、血流动力学、肺功能、凝血功能、酸碱平衡及免疫功能等的影响予以综述,以期阐述ANH对术后认知功能的相关影响.

    作者:苏永俊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认知功能检查量表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认知功能评估量表是临床常用的评估认知功能障碍的方法.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和思维定向力障碍,常持续数月或数年.POCD导致患者康复延迟、增加医疗费用,并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关于认知功能的测试方法很多,但没有专门针对POCD的评估工具.该文就量表的选择、测试时间点的确定以及测试的注意事项等方面予以综述,期望对POCD的研究有所帮助.

    作者:郑旭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机械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目的 研究机械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9年6月至2012年8月期间湛江骨科医院内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给予机械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的联合纳洛酮组和机械通气治疗的机械通气组,观察机械通气情况、应激指标及远期生活质量.结果 联合纳洛酮组与机械通气组相比,呼吸性相关肺炎(VAP)发生率(42.22% vs 20%)、X线征象消失时间[(9.4±1.2) h vs(6.9±0.8) h]、肺部啰音缓解时间[(7.1±0.9) d vs(5.2±0.6) d]、机械通气时间[(5.4±0.6) d vs(3.8±0.5) d]以及血糖水平[(5.96±0.68) mmol/L vs(4.34±0.57) mmol/L]、汉密尔顿焦虑评分[(23.3±2.6) vs(14.5±1.9)]、汉密尔顿抑郁评分[(21.2±2.7) vs(15.4±3.1)]、疼痛数字等级评分[(5.1±0.8) vs(2.6±0.4)]显著降低;血氧饱和度(96.30±10.32)%、血胰岛素水平(10.23±1.32) mU/L,以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机械通气组.结论 机械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能够有效促进病情恢复、缓解应激状态、改善远期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吴河海;张再鸿 刊期: 2013年第23期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