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应军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完全清楚,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失调、排卵障碍、肥胖等.该病的诊断标准尚存争议,大多认为鹿特丹准则比较适用于我国PCOS的诊断.治疗方法 也繁多各异,包括非手术治疗(调整月经周期、促排卵治疗、应用胰岛素增敏剂和他汀类药物)、手术治疗(卵巢楔形切除术、经阴道超声引导的卵巢间质水凝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
作者:周礼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IQ2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液有形成分的影响因素,以寻找导致其假阳性结果 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方法 对1927例尿液标本分别采用IQ2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和显微镜计数两种方法 同时检测,以显微镜计数为判断标准,观察IQ200尿沉渣分析仪的假阳性情况.结果 IQ200尿沉渣分析仪对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的检测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假阳性结果,其中以管型的假阳性率高,结晶、肾小管上皮细胞、黏液丝、菌丝是引起假阳性的主要原因.结论 在临床应用中,对IQ200尿沉渣分析仪的检测图像要结合干化学结果 进行人工修饰,显微镜复查也是必不可少的,以降低假阳性率,减少漏诊和误诊.
作者:姚颖;张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针刺镇痛为临床常见缓解疼痛有效方法 之一,它的作用形式多样,就其与人体解剖结构的关系而言,虽然在不同的解剖结构和解剖层次都能发挥镇痛效应,但是针刺在每一解剖结构的目的 不尽相同,由此产生的镇痛效果也不同.通过整理国内人体解剖结构与针刺镇痛的相关文献,将针刺在不同解剖结构产生镇痛效应的目的 和原理进行综述,便于临床更好地的进行针刺镇痛治疗.
作者:李婵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维生素D受体基因FokⅠ酶切位点多态性与内蒙古蒙汉人群糖尿病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8年6月至2010年8月在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及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肾病(DN)患者287例,其中蒙古族患者117例,汉族患者170例.分别采静脉血1 mL,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 测定所有患者维生素D受体FokⅠ基因多态性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结果 全部研究对象中共见FF、ff、Ff 三种基因型.蒙古族糖尿病肾病患者FF基因型频率为37.8%、ff基因型频率为22.2%,Ff基因型频率为40%,而汉族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频率分别为55.1%、9%和35.9%.结论 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与汉族的糖尿病肾病与VDR 基因FokⅠ多态性有关联性;F等位基因可能是内蒙古地区蒙古族糖尿病肾病的易感因素.
作者:常永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舌诊是中医诊断中客观且直观的辨证依据,能反映人体正气盛衰、病邪深浅、邪气性质以及病情的进退,作为脑中风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的观察指标,舌诊在判断脑中风患者发病的病因病机、临床的预后转归及预防保健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就近年舌诊与脑中风的相关研究,从理论、临床特点、实验室研究三方面系统总结阐述了脑中风患者不同病机、不同病性及不同病势下的舌象表现,对脑中风患者的舌诊研究进行概述.
作者:何梦祺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核因子κB(NF-κB)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机体各种细胞中的核转录因子,受到外界刺激时可被激活进入细胞核参与炎性反应.小泛素相关修饰物(SUMO)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包括SUMO1、SUMO2、SUMO3和SUMO4 4个成员.SUMO可以与靶蛋白(如IκB)结合,对其进行SUMO化修饰,间接调控NF-κB转录.近年来研究发现,NF-κB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现就NF-κB的结构,信号通路及其调控以及与糖尿病肺脏改变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朱贺;陈思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玻璃体抽液联合超声乳化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4例(共36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玻璃体抽液联合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术后视力、眼压、前房角深度及并发症等进行观察.术后随诊10 ~29个月,平均17.5个月.结果 术后1周所有患者手术眼视力改善,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眼压(14.67±4.12)mm Hg,比术前用平均眼压(21.48±6.85)mm Hg明显降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活体显微镜检测中央前房角深度,术前平均为(1.38±0.27)mm,术后(3.22±0.34)m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房角镜检查前房角,术后前房角宽度均增加,房角开放.结论 玻璃体抽液联合超声乳化可以有效地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作者:刘涛;徐庆斋;杨静雯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黄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部位为根,是一种常用的扶正中药.黄芪中的化学成分富含多糖、皂苷、氨基酸等.多糖是一类生物高分子,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糖类及其结合物分子具有极其重要的生物功能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黄芪多糖(APS)具有免疫促进功能的研究时有报道.现就APS对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及免疫分子的作用予以综述.
作者:李飞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在我区人群中的发病情况及其与体质量指数(BMI)、血糖、血脂、血压等代谢性因素的关系.方法 将2010年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并诊断为NAFLD的患者216例作为A组,在其中随机抽取312例正常者作为B组.分析两组上述代谢性因素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之间的关系.结果 NAFLD在我区人群中的发病率为8.4%,A组在BMI、血糖、血脂、ALT等方面明显高于B组(P<0.01).结论 NAFLD发病率较高,已成为慢性肝病常见的原因之一.在NAFLD中存在明显的超重或肥胖及血糖、血脂的异常.
作者:谢书和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出血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47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IL-6表达水平,同期选择4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IL-6的表达水平,观察出血量与血清IL-6表达水平的关系.结果 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IL-6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6表达水平与出血量之间呈正相关(P<0.01).结论 血清IL-6表达水平的高低可能与脑出血发生、发展有关,可用于脑出血患者病情的监测.
作者:罗海龙;姜爱英;杨晓帆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氧不仅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底物,而且是一类控制特殊基因程序表达的调节信号.细胞对缺氧的适应性反应的关键介质是低氧诱导转录因子家族(HIFs).有研究证实低氧环境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软骨细胞的生存和分化起重要作用,并能促进骨形成.在此总结了近期相关研究,对HIFs在骨形成中的作用加以阐述,旨在说明HIFs在成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王保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食管吻合口瘘常导致严重的临床后果,诊断不及时和处理方式不当往往是主要原因.故明确其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预防,及早诊断并正确处理极其重要.对于存在不利因素的患者早期予以处理,可以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以及瘘发生后的病死率.现综合国内外文献,对食管吻合口瘘的影响因素、诊断、治疗及并发症等予以综述.
作者:刘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宫颈癌已成为妇科的常见肿瘤,且发病率逐年升高,药物和妇科手术治疗对肿瘤虽取得一定疗效,但中晚期肿瘤普遍预后不良的局面并没有改变.肿瘤干细胞是癌症发生的基础,大量研究表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与肿瘤干细胞的表达状况明显相关.近年来宫颈癌干细胞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突破性进展,现就宫颈癌干细胞致瘤机制、诊断和治疗状况予以综述.
作者:雷张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胰管结石在临床上相对少见,大多继发于慢性胰腺炎,是慢性胰腺炎的常见并发症.随着慢性胰腺炎发病的增多及内镜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胰管结石的发病率和检出率不断提高.内镜治疗慢性胰腺炎的目的 是减轻主胰管压力,缓解慢性胰腺炎所引起的腹痛等症状.体外震波碎石可以改善内镜下主胰管引流的效果,并扩大了内镜治疗慢性胰腺炎的适应证.体外震波碎石治疗胰管结石引起的慢性胰腺炎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李全朋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检测围生期缺氧缺血事件新生儿高压氧治疗前后外周血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及S100B蛋白水平,了解高压氧对围生期缺氧缺血事件新生儿体内氧化应激状态及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12月至2010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围生期缺氧缺血事件新生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高压氧治疗组(治疗组)30例,常规进行高压氧,每日1次,共4 d;对照组30例,患者进舱,常压空气观察相同时间,除高压氧外进行相同的治疗方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血浆8-iso-PGF2α、S100B的蛋白含量.结果 外周血8-iso-PGF2α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86.040±29.123)ng/L vs (69.304±25.670)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周血S100B蛋白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治疗可能使围生期缺氧缺血事件新生儿机体发生氧化应激,但对其脑损伤状况没有明显影响.
作者:张绍芳;邓笑梅;龙隽;罗文燕;刘杰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对比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的变化,以探讨IMA对ACS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对照组人群及发病12 h内ACI、不稳定型心绞痛(UA)、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IMA、肌酸激脢(CK-MB)及肌钙蛋白T(cTnT)值.结果 UA及AMI组患者血清IM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UA组cTnT及CK-MB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ACI患者血清IMA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均显著低于UA及AMI组.结论 UA及AMI患者血清IMA均显著升高,提示IMA形成可能与心肌缺血有关,而非心肌细胞坏死所致.IMA可作为诊断ACS的标志物,但因ACI患者IMA也升高,故IMA诊断ACS缺乏特异性.
作者:李新春;刘志琴;李小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环境烟草烟雾已经成为诱发儿童哮喘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可导致发生儿童哮喘的风险上升.对于已经发展为哮喘的儿童,环境烟草烟雾会影响哮喘控制,包括加重现有哮喘症状,诱发哮喘发作,降低生活质量,影响药物治疗.在此就环境烟草烟雾暴露对儿童哮喘的影响及可能机制予以综述.
作者:杨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心搏骤停经心肺复苏后30% ~40%的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然而,由于心搏骤停而导致全身长时间缺血,机体在自主循环恢复后又进入一种非自然的病理生理过程,同时存在血流动力学障碍.早期血流动力学的优化,是减轻组织、器官损伤的防范性治疗策略,对提高患者生存率与存活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血流动力学优化的关键在于尽早进行重症监测,尽快采取干预措施使机体尽快恢复稳定的血流动力学.
作者:许秀艺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酪氨酸激酶(PTK)在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侵袭等相关信号通路中起到了关键的调控作用,已经成为肿瘤靶向性治疗的重要靶点.肝癌是一种血管丰富的实体性恶性肿瘤,PTK受体在肝癌中的表达对肝癌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生化知识水平的日益增长,人们逐渐发现新生血管对肝癌的增长和转移至关重要,抗血管生成已经成为肝癌治疗的重要手段.现通过对近年来PTK抗肝癌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以促进抗肝癌药物的研究.
作者:张自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摘要:J波指心电图QRS波结束和ST段起始的结合点(J点)抬高,振幅≥0.1 mV,时程≥20 ms,向上圆顶样或驼峰样偏离基线的波.近年来的研究中将与心电图J波有关,具备相同离子流机制,具有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心脏性猝死的倾向,合并或不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临床综合征统称为J波综合征,认为其某些类型成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心脏性猝死高危预警的新指标.现就近年来J波综合征在离子流和细胞电生理机制、遗传学基础、分类分型与临床意义以及治疗方面的重要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沈雁岩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