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体解剖结构与针刺镇痛研究

李婵

关键词:解剖, 针刺, 镇痛
摘要:针刺镇痛为临床常见缓解疼痛有效方法 之一,它的作用形式多样,就其与人体解剖结构的关系而言,虽然在不同的解剖结构和解剖层次都能发挥镇痛效应,但是针刺在每一解剖结构的目的 不尽相同,由此产生的镇痛效果也不同.通过整理国内人体解剖结构与针刺镇痛的相关文献,将针刺在不同解剖结构产生镇痛效应的目的 和原理进行综述,便于临床更好地的进行针刺镇痛治疗.
医学综述杂志相关文献
  • 脑中风患者舌诊研究的概述

    舌诊是中医诊断中客观且直观的辨证依据,能反映人体正气盛衰、病邪深浅、邪气性质以及病情的进退,作为脑中风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的观察指标,舌诊在判断脑中风患者发病的病因病机、临床的预后转归及预防保健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就近年舌诊与脑中风的相关研究,从理论、临床特点、实验室研究三方面系统总结阐述了脑中风患者不同病机、不同病性及不同病势下的舌象表现,对脑中风患者的舌诊研究进行概述.

    作者:何梦祺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食管吻合口瘘诊疗进展

    食管吻合口瘘常导致严重的临床后果,诊断不及时和处理方式不当往往是主要原因.故明确其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预防,及早诊断并正确处理极其重要.对于存在不利因素的患者早期予以处理,可以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以及瘘发生后的病死率.现综合国内外文献,对食管吻合口瘘的影响因素、诊断、治疗及并发症等予以综述.

    作者:刘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妊娠期缺铁性贫血不同治疗方法及疗效研究进展

    孕期缺铁性贫血(IDA)发病率高,临床治疗方法 较多,但各种方法 疗效不一,且都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通过查阅已有的治疗妊娠期IDA的随机对照研究,按照妊娠期IDA干预途经和类型进行分组,对比各治疗方法 的利弊,为临床医师提供数据,以更好地选择系统治疗方案.现就国内外妊娠期IDA不同治疗方法 及疗效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白松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重视心搏骤停后综合征的治疗

    心搏骤停经心肺复苏后30% ~40%的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然而,由于心搏骤停而导致全身长时间缺血,机体在自主循环恢复后又进入一种非自然的病理生理过程,同时存在血流动力学障碍.早期血流动力学的优化,是减轻组织、器官损伤的防范性治疗策略,对提高患者生存率与存活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血流动力学优化的关键在于尽早进行重症监测,尽快采取干预措施使机体尽快恢复稳定的血流动力学.

    作者:许秀艺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高压氧对围生期缺氧缺血事件新生儿外周血8-异前列腺素F2α及S100B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 通过检测围生期缺氧缺血事件新生儿高压氧治疗前后外周血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及S100B蛋白水平,了解高压氧对围生期缺氧缺血事件新生儿体内氧化应激状态及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12月至2010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围生期缺氧缺血事件新生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高压氧治疗组(治疗组)30例,常规进行高压氧,每日1次,共4 d;对照组30例,患者进舱,常压空气观察相同时间,除高压氧外进行相同的治疗方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血浆8-iso-PGF2α、S100B的蛋白含量.结果 外周血8-iso-PGF2α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86.040±29.123)ng/L vs (69.304±25.670)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周血S100B蛋白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治疗可能使围生期缺氧缺血事件新生儿机体发生氧化应激,但对其脑损伤状况没有明显影响.

    作者:张绍芳;邓笑梅;龙隽;罗文燕;刘杰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维生素D受体FokⅠ基因多态性与内蒙古地区蒙汉人群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维生素D受体基因FokⅠ酶切位点多态性与内蒙古蒙汉人群糖尿病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8年6月至2010年8月在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及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肾病(DN)患者287例,其中蒙古族患者117例,汉族患者170例.分别采静脉血1 mL,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 测定所有患者维生素D受体FokⅠ基因多态性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结果 全部研究对象中共见FF、ff、Ff 三种基因型.蒙古族糖尿病肾病患者FF基因型频率为37.8%、ff基因型频率为22.2%,Ff基因型频率为40%,而汉族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频率分别为55.1%、9%和35.9%.结论 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与汉族的糖尿病肾病与VDR 基因FokⅠ多态性有关联性;F等位基因可能是内蒙古地区蒙古族糖尿病肾病的易感因素.

    作者:常永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玻璃体抽液联合超声乳化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玻璃体抽液联合超声乳化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4例(共36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玻璃体抽液联合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术后视力、眼压、前房角深度及并发症等进行观察.术后随诊10 ~29个月,平均17.5个月.结果 术后1周所有患者手术眼视力改善,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眼压(14.67±4.12)mm Hg,比术前用平均眼压(21.48±6.85)mm Hg明显降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活体显微镜检测中央前房角深度,术前平均为(1.38±0.27)mm,术后(3.22±0.34)m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房角镜检查前房角,术后前房角宽度均增加,房角开放.结论 玻璃体抽液联合超声乳化可以有效地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作者:刘涛;徐庆斋;杨静雯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腹腔镜联合胆管镜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腹腔镜联合胆管镜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48例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行腹腔镜联合胆管镜取石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进食时间、腹腔流量、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进食时间、腹腔流量、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管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疗效肯定、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史和平;刘韬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FAK在胃癌转移中的研究进展

    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针对恶性肿瘤的外科性手术的治疗策略已趋于成熟,但预后效果并不令人十分满意.局部黏着斑激酶(FAK)是一种非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是细胞内多个信号转导的枢纽.FAK可能成为胃癌治疗的一个重要靶点,抑制FAK的功能可以阻断多条与肿瘤相关的信号通路.大量研究发现,FAK在肿瘤转移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现就FAK在胃癌的发生、侵袭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刘先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XMRV在我国部分人群中的初步调查

    目的 检测XMRV是否存在于我国健康献血者和肿瘤患者体内.方法 采用巢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243例健康献血者和36例肿瘤患者的血液样本中的XMRV RNA,分析XMRV的感染情况.结果 在所检测的279例血液样本中,XMRV RNA均呈阴性,各标本对应的内参引物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hGAPDH)均呈阳性.结论 在所检测的样本中,没有发现XMRV的感染,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探讨XMRV在中国的感染状况.

    作者:张莎娜;陆颖;王海平;王全立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与治疗的新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完全清楚,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失调、排卵障碍、肥胖等.该病的诊断标准尚存争议,大多认为鹿特丹准则比较适用于我国PCOS的诊断.治疗方法 也繁多各异,包括非手术治疗(调整月经周期、促排卵治疗、应用胰岛素增敏剂和他汀类药物)、手术治疗(卵巢楔形切除术、经阴道超声引导的卵巢间质水凝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

    作者:周礼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环境烟草烟雾与儿童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环境烟草烟雾已经成为诱发儿童哮喘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可导致发生儿童哮喘的风险上升.对于已经发展为哮喘的儿童,环境烟草烟雾会影响哮喘控制,包括加重现有哮喘症状,诱发哮喘发作,降低生活质量,影响药物治疗.在此就环境烟草烟雾暴露对儿童哮喘的影响及可能机制予以综述.

    作者:杨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人体解剖结构与针刺镇痛研究

    针刺镇痛为临床常见缓解疼痛有效方法 之一,它的作用形式多样,就其与人体解剖结构的关系而言,虽然在不同的解剖结构和解剖层次都能发挥镇痛效应,但是针刺在每一解剖结构的目的 不尽相同,由此产生的镇痛效果也不同.通过整理国内人体解剖结构与针刺镇痛的相关文献,将针刺在不同解剖结构产生镇痛效应的目的 和原理进行综述,便于临床更好地的进行针刺镇痛治疗.

    作者:李婵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急性脑出血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脑出血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47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IL-6表达水平,同期选择4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IL-6的表达水平,观察出血量与血清IL-6表达水平的关系.结果 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IL-6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6表达水平与出血量之间呈正相关(P<0.01).结论 血清IL-6表达水平的高低可能与脑出血发生、发展有关,可用于脑出血患者病情的监测.

    作者:罗海龙;姜爱英;杨晓帆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经皮给药系统应用的研究进展

    经皮给药系统(TDDS)是一种无创伤性给药方式的新剂型.不同结构类型的TDDS具有不同的释药模式.根据药物的不同特点可选择不同的促透技术,常用的促透技术有化学渗透促进剂、离子导入、电穿孔、超声导入、微针等物理化学和药剂学方法.已上市的数十种TDDS在临床应用中均取得了很好的疗效.TDDS将是国内外新药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鲁应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人群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观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在我区人群中的发病情况及其与体质量指数(BMI)、血糖、血脂、血压等代谢性因素的关系.方法 将2010年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并诊断为NAFLD的患者216例作为A组,在其中随机抽取312例正常者作为B组.分析两组上述代谢性因素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之间的关系.结果 NAFLD在我区人群中的发病率为8.4%,A组在BMI、血糖、血脂、ALT等方面明显高于B组(P<0.01).结论 NAFLD发病率较高,已成为慢性肝病常见的原因之一.在NAFLD中存在明显的超重或肥胖及血糖、血脂的异常.

    作者:谢书和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酪氨酸激酶对肝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酪氨酸激酶(PTK)在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侵袭等相关信号通路中起到了关键的调控作用,已经成为肿瘤靶向性治疗的重要靶点.肝癌是一种血管丰富的实体性恶性肿瘤,PTK受体在肝癌中的表达对肝癌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生化知识水平的日益增长,人们逐渐发现新生血管对肝癌的增长和转移至关重要,抗血管生成已经成为肝癌治疗的重要手段.现通过对近年来PTK抗肝癌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以促进抗肝癌药物的研究.

    作者:张自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低氧诱导因子对骨形成影响的研究进展

    氧不仅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底物,而且是一类控制特殊基因程序表达的调节信号.细胞对缺氧的适应性反应的关键介质是低氧诱导转录因子家族(HIFs).有研究证实低氧环境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软骨细胞的生存和分化起重要作用,并能促进骨形成.在此总结了近期相关研究,对HIFs在骨形成中的作用加以阐述,旨在说明HIFs在成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王保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中医药抑制NSCLC对EGFR-TKI药物获得性耐药的研究进展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分子研究的不断发展,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为靶点的肿瘤治疗--分子靶向治疗,成为了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新领域.虽然临床上一些对EGFR-TKI药物敏感的人群在控制病灶、改善症状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多数患者在服药6 ~12个月后就会出现疾病进展,即产生获得性耐药.目前,多数患者在应用靶向药物治疗的同时也在服用中医药.靶向药物结合中医药已成为大多数晚期肺癌患者佳的治疗模式.

    作者:张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纳洛酮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纳洛酮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96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儿根据病情给予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静脉滴注,7 d为1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心力衰竭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较对照组快;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为70.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纳洛酮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怀武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