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璇
舌诊是中医诊断中客观且直观的辨证依据,能反映人体正气盛衰、病邪深浅、邪气性质以及病情的进退,作为脑中风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的观察指标,舌诊在判断脑中风患者发病的病因病机、临床的预后转归及预防保健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就近年舌诊与脑中风的相关研究,从理论、临床特点、实验室研究三方面系统总结阐述了脑中风患者不同病机、不同病性及不同病势下的舌象表现,对脑中风患者的舌诊研究进行概述.
作者:何梦祺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对比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的变化,以探讨IMA对ACS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对照组人群及发病12 h内ACI、不稳定型心绞痛(UA)、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IMA、肌酸激脢(CK-MB)及肌钙蛋白T(cTnT)值.结果 UA及AMI组患者血清IM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UA组cTnT及CK-MB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ACI患者血清IMA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均显著低于UA及AMI组.结论 UA及AMI患者血清IMA均显著升高,提示IMA形成可能与心肌缺血有关,而非心肌细胞坏死所致.IMA可作为诊断ACS的标志物,但因ACI患者IMA也升高,故IMA诊断ACS缺乏特异性.
作者:李新春;刘志琴;李小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核因子κB(NF-κB)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机体各种细胞中的核转录因子,受到外界刺激时可被激活进入细胞核参与炎性反应.小泛素相关修饰物(SUMO)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包括SUMO1、SUMO2、SUMO3和SUMO4 4个成员.SUMO可以与靶蛋白(如IκB)结合,对其进行SUMO化修饰,间接调控NF-κB转录.近年来研究发现,NF-κB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现就NF-κB的结构,信号通路及其调控以及与糖尿病肺脏改变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朱贺;陈思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针刺镇痛为临床常见缓解疼痛有效方法 之一,它的作用形式多样,就其与人体解剖结构的关系而言,虽然在不同的解剖结构和解剖层次都能发挥镇痛效应,但是针刺在每一解剖结构的目的 不尽相同,由此产生的镇痛效果也不同.通过整理国内人体解剖结构与针刺镇痛的相关文献,将针刺在不同解剖结构产生镇痛效应的目的 和原理进行综述,便于临床更好地的进行针刺镇痛治疗.
作者:李婵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雌激素用来防治动脉粥样硬化(AS)已经成为近年来的热点.研究表明,雌激素抗AS的机制大多与其对血管内皮、血管平滑肌、血脂的调节及抗凝血等作用有关.AS的免疫-炎症理论为研究抗AS的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雌激素替代疗法尚存在争议,植物类雌激素及中药复方类雌激素应用逐渐被人们所重视.现就雌激素与AS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刘欣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影响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妊娠率的各种相关因素.方法 归纳分析本生殖医学中心117对夫妇188例夫精IUI的情况,并分析年龄、周期数、方案(自然周期、促排周期)及注入宫腔内前向运动精子总数与妊娠率的关系.结果 117对夫妇188个周期中有26个周期获得了妊娠,妊娠率为13.83%,其中年龄、周期数、注入宫腔内前向运动精子总数与妊娠率无关(P>0.05),而促排周期妊娠率明显高于自然周期(P<0.05).结论 患者年龄<35岁,精子前向运动>5×106,促排周期者妊娠率明显提高.
作者:潘铁梅;李采霞;王杜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弥散张量成像(DTI)是具有无创伤性优点的新的成像方法,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在神经外科颅内胶质瘤中的应用.DTI技术对于颅内胶质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为颅内胶质瘤手术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引导.此外,DTI技术与其他磁共振技术的联合应用也有广泛的前景和临床价值.
作者:马芳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通过研究发现其发病是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甲状腺激素的直接损伤作用,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影响,自主神经系统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近年来提出的氧化应激效应、细胞凋亡、自身免疫性因素以及冠状动脉痉挛也是其发病机制.
作者:孟超;米念荣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经皮给药系统(TDDS)是一种无创伤性给药方式的新剂型.不同结构类型的TDDS具有不同的释药模式.根据药物的不同特点可选择不同的促透技术,常用的促透技术有化学渗透促进剂、离子导入、电穿孔、超声导入、微针等物理化学和药剂学方法.已上市的数十种TDDS在临床应用中均取得了很好的疗效.TDDS将是国内外新药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鲁应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病理生理机制尚未了解,是目前临床治疗的难点之一.近年来,有关神经病理疼痛的脑功能成像研究表明,自发性疼痛的脑区改变主要表现在前扣带回、前额叶以及丘脑,而前扣带回、双侧壳核、左内侧颞回可能与大脑痛觉处理功能异常(痛觉过敏、痛觉超敏)相关.另外,有研究证明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可引起大脑结构和化学物质的改变.尽管如此,多数脑功能成像研究结果 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可能是由于患者疼痛的病因、分布、症状、个人情感及刺激方式的差异造成的.
作者:谢文强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宫颈癌已成为妇科的常见肿瘤,且发病率逐年升高,药物和妇科手术治疗对肿瘤虽取得一定疗效,但中晚期肿瘤普遍预后不良的局面并没有改变.肿瘤干细胞是癌症发生的基础,大量研究表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与肿瘤干细胞的表达状况明显相关.近年来宫颈癌干细胞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突破性进展,现就宫颈癌干细胞致瘤机制、诊断和治疗状况予以综述.
作者:雷张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探讨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临床特点及肺部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甲型H1N1肺炎的认识与诊断水平.方法 对河北省480例甲型H1N1流感并发重症肺炎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诊断及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480例患者中455例患者以发热为首发症状,61例患者出现咯血;312例患者肺部可闻及啰音.肺CT主要表现为双肺多发的斑片影和磨玻璃影,影像学表现变化以进展-逐渐吸收模式多见.结论 甲型H1N1流感肺部病变多出现于双侧下肺,可表现为单样性或多样性病灶,病变的发展变化过程较为迅速,影像学检查在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及疗效评价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安聪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检测XMRV是否存在于我国健康献血者和肿瘤患者体内.方法 采用巢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243例健康献血者和36例肿瘤患者的血液样本中的XMRV RNA,分析XMRV的感染情况.结果 在所检测的279例血液样本中,XMRV RNA均呈阴性,各标本对应的内参引物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hGAPDH)均呈阳性.结论 在所检测的样本中,没有发现XMRV的感染,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探讨XMRV在中国的感染状况.
作者:张莎娜;陆颖;王海平;王全立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食管吻合口瘘常导致严重的临床后果,诊断不及时和处理方式不当往往是主要原因.故明确其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预防,及早诊断并正确处理极其重要.对于存在不利因素的患者早期予以处理,可以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以及瘘发生后的病死率.现综合国内外文献,对食管吻合口瘘的影响因素、诊断、治疗及并发症等予以综述.
作者:刘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黄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部位为根,是一种常用的扶正中药.黄芪中的化学成分富含多糖、皂苷、氨基酸等.多糖是一类生物高分子,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糖类及其结合物分子具有极其重要的生物功能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黄芪多糖(APS)具有免疫促进功能的研究时有报道.现就APS对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及免疫分子的作用予以综述.
作者:李飞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检测围生期缺氧缺血事件新生儿高压氧治疗前后外周血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及S100B蛋白水平,了解高压氧对围生期缺氧缺血事件新生儿体内氧化应激状态及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12月至2010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围生期缺氧缺血事件新生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高压氧治疗组(治疗组)30例,常规进行高压氧,每日1次,共4 d;对照组30例,患者进舱,常压空气观察相同时间,除高压氧外进行相同的治疗方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血浆8-iso-PGF2α、S100B的蛋白含量.结果 外周血8-iso-PGF2α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86.040±29.123)ng/L vs (69.304±25.670)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周血S100B蛋白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治疗可能使围生期缺氧缺血事件新生儿机体发生氧化应激,但对其脑损伤状况没有明显影响.
作者:张绍芳;邓笑梅;龙隽;罗文燕;刘杰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胰管结石在临床上相对少见,大多继发于慢性胰腺炎,是慢性胰腺炎的常见并发症.随着慢性胰腺炎发病的增多及内镜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胰管结石的发病率和检出率不断提高.内镜治疗慢性胰腺炎的目的 是减轻主胰管压力,缓解慢性胰腺炎所引起的腹痛等症状.体外震波碎石可以改善内镜下主胰管引流的效果,并扩大了内镜治疗慢性胰腺炎的适应证.体外震波碎石治疗胰管结石引起的慢性胰腺炎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李全朋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出血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47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IL-6表达水平,同期选择4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IL-6的表达水平,观察出血量与血清IL-6表达水平的关系.结果 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IL-6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6表达水平与出血量之间呈正相关(P<0.01).结论 血清IL-6表达水平的高低可能与脑出血发生、发展有关,可用于脑出血患者病情的监测.
作者:罗海龙;姜爱英;杨晓帆 刊期: 2012年第08期
PI3K是调节Akt活性的重要分子.生长因子通过Akt通路将信号传递至细胞内,对细胞的多种生物功能起调节作用.Akt共有3种亚型,它们均表达于胰岛β细胞.在胰岛β细胞中Akt以依赖于PI3K的方式被激活.大量研究发现,Akt信号通路在调节胰岛β细胞增殖、凋亡、胰岛素分泌、再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对Akt信号通路在胰岛β细胞功能中研究的新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李晓瑾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玻璃体抽液联合超声乳化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4例(共36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玻璃体抽液联合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术后视力、眼压、前房角深度及并发症等进行观察.术后随诊10 ~29个月,平均17.5个月.结果 术后1周所有患者手术眼视力改善,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眼压(14.67±4.12)mm Hg,比术前用平均眼压(21.48±6.85)mm Hg明显降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活体显微镜检测中央前房角深度,术前平均为(1.38±0.27)mm,术后(3.22±0.34)m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房角镜检查前房角,术后前房角宽度均增加,房角开放.结论 玻璃体抽液联合超声乳化可以有效地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作者:刘涛;徐庆斋;杨静雯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