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铁梅;李采霞;王杜娟
目的 通过检测围生期缺氧缺血事件新生儿高压氧治疗前后外周血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及S100B蛋白水平,了解高压氧对围生期缺氧缺血事件新生儿体内氧化应激状态及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12月至2010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围生期缺氧缺血事件新生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高压氧治疗组(治疗组)30例,常规进行高压氧,每日1次,共4 d;对照组30例,患者进舱,常压空气观察相同时间,除高压氧外进行相同的治疗方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血浆8-iso-PGF2α、S100B的蛋白含量.结果 外周血8-iso-PGF2α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86.040±29.123)ng/L vs (69.304±25.670)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周血S100B蛋白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治疗可能使围生期缺氧缺血事件新生儿机体发生氧化应激,但对其脑损伤状况没有明显影响.
作者:张绍芳;邓笑梅;龙隽;罗文燕;刘杰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摘要:J波指心电图QRS波结束和ST段起始的结合点(J点)抬高,振幅≥0.1 mV,时程≥20 ms,向上圆顶样或驼峰样偏离基线的波.近年来的研究中将与心电图J波有关,具备相同离子流机制,具有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心脏性猝死的倾向,合并或不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临床综合征统称为J波综合征,认为其某些类型成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心脏性猝死高危预警的新指标.现就近年来J波综合征在离子流和细胞电生理机制、遗传学基础、分类分型与临床意义以及治疗方面的重要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沈雁岩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舌诊是中医诊断中客观且直观的辨证依据,能反映人体正气盛衰、病邪深浅、邪气性质以及病情的进退,作为脑中风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的观察指标,舌诊在判断脑中风患者发病的病因病机、临床的预后转归及预防保健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就近年舌诊与脑中风的相关研究,从理论、临床特点、实验室研究三方面系统总结阐述了脑中风患者不同病机、不同病性及不同病势下的舌象表现,对脑中风患者的舌诊研究进行概述.
作者:何梦祺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分子研究的不断发展,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为靶点的肿瘤治疗--分子靶向治疗,成为了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新领域.虽然临床上一些对EGFR-TKI药物敏感的人群在控制病灶、改善症状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多数患者在服药6 ~12个月后就会出现疾病进展,即产生获得性耐药.目前,多数患者在应用靶向药物治疗的同时也在服用中医药.靶向药物结合中医药已成为大多数晚期肺癌患者佳的治疗模式.
作者:张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PI3K是调节Akt活性的重要分子.生长因子通过Akt通路将信号传递至细胞内,对细胞的多种生物功能起调节作用.Akt共有3种亚型,它们均表达于胰岛β细胞.在胰岛β细胞中Akt以依赖于PI3K的方式被激活.大量研究发现,Akt信号通路在调节胰岛β细胞增殖、凋亡、胰岛素分泌、再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对Akt信号通路在胰岛β细胞功能中研究的新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李晓瑾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食管吻合口瘘常导致严重的临床后果,诊断不及时和处理方式不当往往是主要原因.故明确其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预防,及早诊断并正确处理极其重要.对于存在不利因素的患者早期予以处理,可以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以及瘘发生后的病死率.现综合国内外文献,对食管吻合口瘘的影响因素、诊断、治疗及并发症等予以综述.
作者:刘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针刺镇痛为临床常见缓解疼痛有效方法 之一,它的作用形式多样,就其与人体解剖结构的关系而言,虽然在不同的解剖结构和解剖层次都能发挥镇痛效应,但是针刺在每一解剖结构的目的 不尽相同,由此产生的镇痛效果也不同.通过整理国内人体解剖结构与针刺镇痛的相关文献,将针刺在不同解剖结构产生镇痛效应的目的 和原理进行综述,便于临床更好地的进行针刺镇痛治疗.
作者:李婵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研究尤瑞克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2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同时给予基础药物,观察组采用尤瑞克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采用舒血宁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用药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 尤瑞克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确切,有利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虢会荣;高松 刊期: 2012年第08期
Hippo信号通路是近年来在果蝇属中研究发现的,它由核心成分、上游及下游成分组成,是一条非常保守的参与调控器官大小及细胞周期和凋亡调节的通路,此信号通路由多种抑癌基因及一种候选癌基因组成.研究表明,此通路的不能激活或异常表达在动物试验中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进而发现其与人类多种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主要与其抑癌基因的低表达相关.
作者:谢水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检测XMRV是否存在于我国健康献血者和肿瘤患者体内.方法 采用巢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243例健康献血者和36例肿瘤患者的血液样本中的XMRV RNA,分析XMRV的感染情况.结果 在所检测的279例血液样本中,XMRV RNA均呈阴性,各标本对应的内参引物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hGAPDH)均呈阳性.结论 在所检测的样本中,没有发现XMRV的感染,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探讨XMRV在中国的感染状况.
作者:张莎娜;陆颖;王海平;王全立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孕期缺铁性贫血(IDA)发病率高,临床治疗方法 较多,但各种方法 疗效不一,且都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通过查阅已有的治疗妊娠期IDA的随机对照研究,按照妊娠期IDA干预途经和类型进行分组,对比各治疗方法 的利弊,为临床医师提供数据,以更好地选择系统治疗方案.现就国内外妊娠期IDA不同治疗方法 及疗效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白松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酪氨酸激酶(PTK)在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侵袭等相关信号通路中起到了关键的调控作用,已经成为肿瘤靶向性治疗的重要靶点.肝癌是一种血管丰富的实体性恶性肿瘤,PTK受体在肝癌中的表达对肝癌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生化知识水平的日益增长,人们逐渐发现新生血管对肝癌的增长和转移至关重要,抗血管生成已经成为肝癌治疗的重要手段.现通过对近年来PTK抗肝癌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以促进抗肝癌药物的研究.
作者:张自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针对恶性肿瘤的外科性手术的治疗策略已趋于成熟,但预后效果并不令人十分满意.局部黏着斑激酶(FAK)是一种非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是细胞内多个信号转导的枢纽.FAK可能成为胃癌治疗的一个重要靶点,抑制FAK的功能可以阻断多条与肿瘤相关的信号通路.大量研究发现,FAK在肿瘤转移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现就FAK在胃癌的发生、侵袭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刘先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48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依据是否需要机械通气治疗分为机械通气组(23例)和非机械通气组(25例),非机械通气组经治疗后作为缓解期组.另选本院的健康体检者25例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四组血清IL-8、TNF-α浓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血清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组,且机械通气组明显高于非机械通气组(P<0.05).结论 IL-8、TNF-α参与了COPD呼吸道炎症的发生、发展,贯穿整个COPD病程始终,检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IL-8、TNF-α水平有助于监测病情、观察疗效及判断预后.
作者:纪颖;王心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弥散张量成像(DTI)是具有无创伤性优点的新的成像方法,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在神经外科颅内胶质瘤中的应用.DTI技术对于颅内胶质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为颅内胶质瘤手术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引导.此外,DTI技术与其他磁共振技术的联合应用也有广泛的前景和临床价值.
作者:马芳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雌激素用来防治动脉粥样硬化(AS)已经成为近年来的热点.研究表明,雌激素抗AS的机制大多与其对血管内皮、血管平滑肌、血脂的调节及抗凝血等作用有关.AS的免疫-炎症理论为研究抗AS的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雌激素替代疗法尚存在争议,植物类雌激素及中药复方类雌激素应用逐渐被人们所重视.现就雌激素与AS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刘欣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胰管结石在临床上相对少见,大多继发于慢性胰腺炎,是慢性胰腺炎的常见并发症.随着慢性胰腺炎发病的增多及内镜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胰管结石的发病率和检出率不断提高.内镜治疗慢性胰腺炎的目的 是减轻主胰管压力,缓解慢性胰腺炎所引起的腹痛等症状.体外震波碎石可以改善内镜下主胰管引流的效果,并扩大了内镜治疗慢性胰腺炎的适应证.体外震波碎石治疗胰管结石引起的慢性胰腺炎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李全朋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后循环梗死是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常见疾病类型,近年来研究发现糖尿病作为后循环梗死的危险因素有上升趋势,而偏头痛可诱发后循环梗死也逐渐被认识,可见相同的危险因素在不同部位病变的风险程度不同.同时,对于后循环梗死治疗方法 的选择上应该有针对性.现就与后循环梗死独立相关的危险因素及治疗上的研究现状予以综述.
作者:林再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微波消融主要适用于不适合手术治疗包括不能手术切除、手术切除困难或不能耐受手术的早期肝癌患者,且无血管、肝胆癌栓或肝外转移灶,肿瘤距肝门部或胃肠道的距离至少5 cm.近年来研究表明,微波消融联合化疗对不可切除的实体瘤有着确切疗效,不良反应小,能够显著降低微波消融后局部复发率.现对有关微波消融联合化疗在恶性肿瘤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林海;王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核因子κB(NF-κB)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机体各种细胞中的核转录因子,受到外界刺激时可被激活进入细胞核参与炎性反应.小泛素相关修饰物(SUMO)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包括SUMO1、SUMO2、SUMO3和SUMO4 4个成员.SUMO可以与靶蛋白(如IκB)结合,对其进行SUMO化修饰,间接调控NF-κB转录.近年来研究发现,NF-κB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现就NF-κB的结构,信号通路及其调控以及与糖尿病肺脏改变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朱贺;陈思娇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