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超;米念荣
微波消融主要适用于不适合手术治疗包括不能手术切除、手术切除困难或不能耐受手术的早期肝癌患者,且无血管、肝胆癌栓或肝外转移灶,肿瘤距肝门部或胃肠道的距离至少5 cm.近年来研究表明,微波消融联合化疗对不可切除的实体瘤有着确切疗效,不良反应小,能够显著降低微波消融后局部复发率.现对有关微波消融联合化疗在恶性肿瘤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林海;王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后循环梗死是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常见疾病类型,近年来研究发现糖尿病作为后循环梗死的危险因素有上升趋势,而偏头痛可诱发后循环梗死也逐渐被认识,可见相同的危险因素在不同部位病变的风险程度不同.同时,对于后循环梗死治疗方法 的选择上应该有针对性.现就与后循环梗死独立相关的危险因素及治疗上的研究现状予以综述.
作者:林再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对比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的变化,以探讨IMA对ACS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对照组人群及发病12 h内ACI、不稳定型心绞痛(UA)、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IMA、肌酸激脢(CK-MB)及肌钙蛋白T(cTnT)值.结果 UA及AMI组患者血清IM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UA组cTnT及CK-MB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ACI患者血清IMA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均显著低于UA及AMI组.结论 UA及AMI患者血清IMA均显著升高,提示IMA形成可能与心肌缺血有关,而非心肌细胞坏死所致.IMA可作为诊断ACS的标志物,但因ACI患者IMA也升高,故IMA诊断ACS缺乏特异性.
作者:李新春;刘志琴;李小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核因子κB(NF-κB)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机体各种细胞中的核转录因子,受到外界刺激时可被激活进入细胞核参与炎性反应.小泛素相关修饰物(SUMO)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包括SUMO1、SUMO2、SUMO3和SUMO4 4个成员.SUMO可以与靶蛋白(如IκB)结合,对其进行SUMO化修饰,间接调控NF-κB转录.近年来研究发现,NF-κB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现就NF-κB的结构,信号通路及其调控以及与糖尿病肺脏改变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朱贺;陈思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胰管结石在临床上相对少见,大多继发于慢性胰腺炎,是慢性胰腺炎的常见并发症.随着慢性胰腺炎发病的增多及内镜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胰管结石的发病率和检出率不断提高.内镜治疗慢性胰腺炎的目的 是减轻主胰管压力,缓解慢性胰腺炎所引起的腹痛等症状.体外震波碎石可以改善内镜下主胰管引流的效果,并扩大了内镜治疗慢性胰腺炎的适应证.体外震波碎石治疗胰管结石引起的慢性胰腺炎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李全朋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维生素D受体基因FokⅠ酶切位点多态性与内蒙古蒙汉人群糖尿病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8年6月至2010年8月在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及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肾病(DN)患者287例,其中蒙古族患者117例,汉族患者170例.分别采静脉血1 mL,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 测定所有患者维生素D受体FokⅠ基因多态性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结果 全部研究对象中共见FF、ff、Ff 三种基因型.蒙古族糖尿病肾病患者FF基因型频率为37.8%、ff基因型频率为22.2%,Ff基因型频率为40%,而汉族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频率分别为55.1%、9%和35.9%.结论 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与汉族的糖尿病肾病与VDR 基因FokⅠ多态性有关联性;F等位基因可能是内蒙古地区蒙古族糖尿病肾病的易感因素.
作者:常永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针对恶性肿瘤的外科性手术的治疗策略已趋于成熟,但预后效果并不令人十分满意.局部黏着斑激酶(FAK)是一种非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是细胞内多个信号转导的枢纽.FAK可能成为胃癌治疗的一个重要靶点,抑制FAK的功能可以阻断多条与肿瘤相关的信号通路.大量研究发现,FAK在肿瘤转移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现就FAK在胃癌的发生、侵袭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刘先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摘要:J波指心电图QRS波结束和ST段起始的结合点(J点)抬高,振幅≥0.1 mV,时程≥20 ms,向上圆顶样或驼峰样偏离基线的波.近年来的研究中将与心电图J波有关,具备相同离子流机制,具有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心脏性猝死的倾向,合并或不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临床综合征统称为J波综合征,认为其某些类型成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心脏性猝死高危预警的新指标.现就近年来J波综合征在离子流和细胞电生理机制、遗传学基础、分类分型与临床意义以及治疗方面的重要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沈雁岩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针刺镇痛为临床常见缓解疼痛有效方法 之一,它的作用形式多样,就其与人体解剖结构的关系而言,虽然在不同的解剖结构和解剖层次都能发挥镇痛效应,但是针刺在每一解剖结构的目的 不尽相同,由此产生的镇痛效果也不同.通过整理国内人体解剖结构与针刺镇痛的相关文献,将针刺在不同解剖结构产生镇痛效应的目的 和原理进行综述,便于临床更好地的进行针刺镇痛治疗.
作者:李婵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检测XMRV是否存在于我国健康献血者和肿瘤患者体内.方法 采用巢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243例健康献血者和36例肿瘤患者的血液样本中的XMRV RNA,分析XMRV的感染情况.结果 在所检测的279例血液样本中,XMRV RNA均呈阴性,各标本对应的内参引物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hGAPDH)均呈阳性.结论 在所检测的样本中,没有发现XMRV的感染,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探讨XMRV在中国的感染状况.
作者:张莎娜;陆颖;王海平;王全立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IQ2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液有形成分的影响因素,以寻找导致其假阳性结果 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方法 对1927例尿液标本分别采用IQ2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和显微镜计数两种方法 同时检测,以显微镜计数为判断标准,观察IQ200尿沉渣分析仪的假阳性情况.结果 IQ200尿沉渣分析仪对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的检测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假阳性结果,其中以管型的假阳性率高,结晶、肾小管上皮细胞、黏液丝、菌丝是引起假阳性的主要原因.结论 在临床应用中,对IQ200尿沉渣分析仪的检测图像要结合干化学结果 进行人工修饰,显微镜复查也是必不可少的,以降低假阳性率,减少漏诊和误诊.
作者:姚颖;张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氧不仅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底物,而且是一类控制特殊基因程序表达的调节信号.细胞对缺氧的适应性反应的关键介质是低氧诱导转录因子家族(HIFs).有研究证实低氧环境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软骨细胞的生存和分化起重要作用,并能促进骨形成.在此总结了近期相关研究,对HIFs在骨形成中的作用加以阐述,旨在说明HIFs在成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王保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内毒素是脓毒症主要的致病因子,其可通过激活Toll样受体4跨膜信号通路,活化宿主免疫细胞,促进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的过度释放,导致组织损伤、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因此,拮抗内毒素活性是提高脓毒症治疗效果的关键.从天然存在的内毒素结合蛋白中提取或者人工合成具有拮抗内毒素活性的蛋白/多肽类制剂是内毒素拮抗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现对天然内毒素结合蛋白衍生肽拮抗内毒素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段光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研究腹腔镜联合胆管镜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48例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行腹腔镜联合胆管镜取石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进食时间、腹腔流量、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进食时间、腹腔流量、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管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疗效肯定、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史和平;刘韬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影响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妊娠率的各种相关因素.方法 归纳分析本生殖医学中心117对夫妇188例夫精IUI的情况,并分析年龄、周期数、方案(自然周期、促排周期)及注入宫腔内前向运动精子总数与妊娠率的关系.结果 117对夫妇188个周期中有26个周期获得了妊娠,妊娠率为13.83%,其中年龄、周期数、注入宫腔内前向运动精子总数与妊娠率无关(P>0.05),而促排周期妊娠率明显高于自然周期(P<0.05).结论 患者年龄<35岁,精子前向运动>5×106,促排周期者妊娠率明显提高.
作者:潘铁梅;李采霞;王杜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脑小血管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较轻,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其通常逐渐进展为痴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脑小血管病可能的发病机制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但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在研究中仍然存在许多争议,且目前大部分工作还停留在初浅阶段,仍需进一步研究、探讨,以期探索更为确切的发病机制,为脑小血管病的治疗奠定基础.
作者:蒋玉萌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纳洛酮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96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儿根据病情给予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静脉滴注,7 d为1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心力衰竭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较对照组快;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为70.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纳洛酮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怀武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酪氨酸激酶(PTK)在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侵袭等相关信号通路中起到了关键的调控作用,已经成为肿瘤靶向性治疗的重要靶点.肝癌是一种血管丰富的实体性恶性肿瘤,PTK受体在肝癌中的表达对肝癌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生化知识水平的日益增长,人们逐渐发现新生血管对肝癌的增长和转移至关重要,抗血管生成已经成为肝癌治疗的重要手段.现通过对近年来PTK抗肝癌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以促进抗肝癌药物的研究.
作者:张自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出血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47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IL-6表达水平,同期选择4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IL-6的表达水平,观察出血量与血清IL-6表达水平的关系.结果 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IL-6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6表达水平与出血量之间呈正相关(P<0.01).结论 血清IL-6表达水平的高低可能与脑出血发生、发展有关,可用于脑出血患者病情的监测.
作者:罗海龙;姜爱英;杨晓帆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完全清楚,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失调、排卵障碍、肥胖等.该病的诊断标准尚存争议,大多认为鹿特丹准则比较适用于我国PCOS的诊断.治疗方法 也繁多各异,包括非手术治疗(调整月经周期、促排卵治疗、应用胰岛素增敏剂和他汀类药物)、手术治疗(卵巢楔形切除术、经阴道超声引导的卵巢间质水凝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
作者:周礼兰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