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曦
胰高糖素样肽1(GLP-1)是一种肠肽类激素,GLP-1不仅可促进胰岛素合成和分泌、抑制B细胞凋亡、促进B细胞增殖、抑制胰高糖素分泌;还可降低食欲,延缓胃排空;GLP-1对心血管功能产生有益作用.人GLP-1类似物适用于二甲双胍、磺脲类和(或)胰岛素增敏剂控制血糖仍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1型糖尿病中,GLP-1对空腹血糖的作用,取决于患者血糖、胰升糖素水平及残存胰岛B细胞功能.GLP-1能改善餐后血糖的波动,根据患者残存B细胞功能的多少,其作用机制可能有差别.
作者:蒋飞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随着社会老龄化,股骨颈骨折发病率越来越高.根据患者年龄、全身情况、骨折类型及功能要求等选择内固定、骨瓣移植或关节置换,可取得良好的效果.目前大多主张对儿童及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内固定、骨瓣移植或骨瓣移植加内固定治疗;老年患者采用关节置换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对提高患者股骨颈骨折愈合率和改善术后功能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
作者:李瑞龙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直肠和结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遗传因素在UC的发病中有一定的作用,大多数调查发现UC在血缘家族的发病率较高,血缘关系越近,发病率越高.近年来,UC基因多态性研究已成为热点,UC的发病是多基因参与、作用于免疫系统和靶器官的疾病.对UC基因组多态性的研究发现其存在许多易感基因,现就UC易感基因及新发现易感基因的多态性进行综述.
作者:段利娟 刊期: 2011年第14期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免疫学中常见的试验方法,操作简单,如在操作中不注意,会引起许多异常结果,如白板、显色弱和灵敏度低、灵敏度过高、板底高、高背景、假阳性等,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办法,那就是实验前检查试剂和室温平衡试剂、选择合适的防腐剂、质控品或标本按要求储存、检查滤光片、严格操作、注意洗板事项,只有按操作说明书严格操作,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作者:陈成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骨质疏松是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的动态平衡是维持正常骨量的关键,其中成骨细胞起到主要作用.中医认为骨质疏松的发病以肾虚为本,血瘀为标,治疗上予以标本兼治,补肾活血为法,多用补肾活血中药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对补肾活血中药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活性的影响研究进行总结,为今后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科研思路.
作者:许兵;陈如平;刘慧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免疫功能低下是造成各种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诱因,而各种感染性疾病的预后转归与机体自身免疫力的提高密不可分,故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成为预防和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的主要措施之一.现对目前中药单味药及有效成分、有效部位提取物、中药多糖、中药单方及复方、中成药在增强机体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黄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间苯三酚是一种非阿托品、非罂粟碱类的纯平滑肌解痉药,能直接作用于痉挛的平滑肌,对正常平滑肌影响较小.妇产科领域很多方面需要解痉,特别是产时宫颈水肿、促进产程进展,取环和宫腔镜检查的宫颈松弛,先兆流产和早产时子宫肌的解痉,均需要应用有效药物达到治疗目的.间苯三酚可有效达到这方面的疗效.现就间苯三酚在妇产科的应用予以综述.
作者:姚毓筠 刊期: 2011年第14期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过多的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引起反酸、胃灼痛等症状和食管黏膜的损害,以及口咽、喉、气管等食管以外组织的损害.此病发病率有增高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花费了大量医疗资源,改变生活方式是GERD的基础治疗.改变生活方式在治疗GERD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现专门针对生活方式的改善作相关综述.
作者:陈波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通过对免气腹与气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对比分析,探讨免气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行免气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免气腹组)患者26例,及气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气腹组)31例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发生并发症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手术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免气腹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气腹腹腔镜组[(97.6±24.7) min vs (120.9±26.4) min,(P<0.05)].免气腹组术中出血量[(227.4±84.5) mL vs (339.6±98.7) mL,(P<0.05)]明显少于气腹组.气腹组术后发生5例皮下气肿,而免气腹组术后无并发症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气腹腹腔镜子官肌瘤切除相比,免气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手术操作简便、术后并发症少,对患者循环呼吸影响小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但其对术后再次妊娠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唐龙英;章青;倪倩;曹蕾;陈丹妮 刊期: 2011年第14期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儿童时期肺炎的重要病因之一.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病情轻重不一,相关的检查方法众多.能如何早期、快速、而又简易的对肺炎支原体感染进行诊断,成为重要的临床医学问题.在此结合支原体致病的潜伏期,介绍了目前支原体肺炎相关检查,包括形态学检查、分离培养、血清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测、多媒体医学显微镜诊断仪检测、影像学检查,并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相关检查的优缺点予以综述.
作者:陈则文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缺氧在大多数实体瘤中普遍存在,通常与预后不良具有相关性.作为缺氧诱导因子的功能亚基,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受氧浓度调控,它的高表达通常与肿瘤转移和较差的临床结局相关.近的研究显示,肿瘤转移的每一个步骤,从初的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的转变到终的远处器官转移,都在缺氧的潜在调控之下,表明了缺氧和缺氧诱导因子在肿瘤转移中的主导地位.以缺氧和缺氧诱导因子为靶标的多种治疗措施,包括缺氧诱导因子抑制剂,缺氧激活的生物还原前体药物和基因疗法有望成为预防或减少肿瘤转移的有效手段.
作者:耿良;吕静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子宫切除途径的选择多样,目前采用的术式包括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经腹次全子宫切除术、经腹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改良式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改良盆底加固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经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经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和经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但每种术式都存在其优缺点.现对近来的文献作一综述,从而为选择恰当的术式提供参考.
作者:马宝满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女性由于自身生理特点、分娩或手术过程造成的损伤常会发生一些特有的疾病,严重威胁其生命健康.益母草自古以来便被视为妇科良药,各种单方复方制剂对妇女的许多疾病以及产后术后康复有着很好的功效,且不良反应较小,符合安全高效的用药原则.近年来,广大医药工作者对益母草及其制剂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应用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成效显著.
作者:董绪萍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64排CT引导下全自动活检枪经皮穿刺活检肺内病灶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经皮穿刺肺内病灶的患者,经病理明确诊断53例.结果 55例患者穿刺诊断为原发性肺癌39例(其中鳞癌17例、腺癌21例、未分化癌1例),转移性肺癌6例,胸膜间皮瘤2例,结核1例,炎性病变5例,不能明确诊断2例.穿刺活检诊断准确率为96.4%,均未出现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结论 64排CT引导下全自动活检枪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准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肺内病变的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范芬;赵德信;姚田岭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在超重及肥胖型高血压病患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瘦素水平是否升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8例体质量正常和31例超重及肥胖型的高血压患者,常规测量血压、体质量、身高,计算体质量指数,检测血糖、血脂、空腹胰岛素、血清TNF-α、瘦素和服糖后2 h血糖.结果与体质量正常高血压患者相比,超重及肥胖型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血清总胆固醇、瘦素水平增高,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下降,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提示超重及肥胖型高血压患者中收缩压与年龄、体质量指数、瘦素之间存在正相关.结论在超重及肥胖型高血压患者中,收缩压、血清总胆固醇和瘦素水平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下降,收缩压与年龄、体质量指数和瘦素水平密切相关.
作者:潘有平;谢磊;罗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白细胞介素18(IL-18)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在许多疾病和治疗中都具有重要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前景.IL-18在特应性皮炎(AD)患者血清、皮肤角质层细胞、基因多态性表达等均存在异常,可通过影响AD患者皮损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Th1/Th2细胞的失衡、皮肤屏障作用及角质形成细胞等方面,在AD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以IL-18为靶点或效应剂治疗AD是一种新的、有益的尝试.
作者:陈保疆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维生素A可以完善、维持呼吸道上皮细胞的正常代谢,增强呼吸道的抗感染能力,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病风险.麻疹患者临床治疗时适量补充维生素A可以降低肺炎、腹泻、中耳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患者病死率,缩短麻疹患者病程,促进患者康复.婴幼儿接种麻疹疫苗时补充维生素A可以促进麻疹抗体IgG的产生,延长抗体的持续时间.合理补充维生素A能预防其缺乏,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麻疹的发生率.
作者:丁亚兴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老年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误诊原因.方法收集我科住院老年HFPEF的误诊病例40例,对其基础病因、临床表现及误诊情况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本组老年HFPEF中有26例(65.0%)的患者被误诊为呼吸系统疾病,7例(17.5%)患者被误诊为脑血管疾病,6例(15.0%)患者被误诊为精神系统疾病,6例(15.0%)患者被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结论老年HFPEF患者病情隐匿.常因多种疾病并存而掩盖心力衰竭症状.故临床医师应提高警惕,避免误诊误治.
作者:董英男;钟九华;贺菲;王连馥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分析重复异位妊娠(REP)的发病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REP患者的临床资料,首次异位妊娠(EP)的治疗方法与REP发生部位的关系及REP的治疗情况.结果 REP的发生率为13.56%,所有患者都有盆腔炎史,37例有不孕症病史;既往有流产或宫腔操作史38例.多发生在距上次EP发生3年内,与首次EP的治疗方式有关,盆腔炎对REP有影响.结论 REP的发病相关因素是多方面的,反复流产、盆腔炎和不孕症是常见因素,与首次EP的治疗方式密切相关.
作者:莫培培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联合瑞舒伐他汀对高血压心室重构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2月至2010年6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8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瑞舒伐他汀组)44例和观察组(普罗布考联合瑞舒伐他汀组)44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4、8个月的舒张期室间隔厚度、舒张末左心室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重量指数、射血分数及室间隔、主动脉根部背向散射积分和背向散射积分心动周期变化幅度、内膜中层厚度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4、8个月的舒张期室间隔厚度、舒张末左心室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重量指数、内膜中层厚度、室间隔、主动脉根部背向散射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射血分数及室间隔、主动脉根部背向散射积分心动周期变化幅度高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普罗布考联合瑞舒伐他汀对高血压心室重构及动脉粥样硬化影响较大,效果明显,可显著改善心功能及动脉硬化状况.
作者:孙宇光;刘辉霞 刊期: 2011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