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军;毕树雄
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标准手术方式之一.在解除患者痛苦、恢复关节功能方面取得了满意疗效.近年来发现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蛋白/胰岛素生长因子1、骨形态发生蛋白2等可提高微骨折术后软骨的修复疗效.随着关节镜技术的发展,它应用于肩、髋关节软骨损伤并取得一定疗效.这预示着微骨折术迈进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
作者:魏增永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CT与彩超对壶腹周围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我院2003年12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48例壶腹周围癌患者同期行CT和彩超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 48例壶腹周围癌患者术前彩超准确检出40例,诊断符合率为83.3%;CT准确检出38例,诊断符合率为79.2%;CT和彩超联合检测出46例,诊断符合率为95.8%.上述方法对壶腹周围癌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超和CT对壶腹周围癌的检出率均较高,但彩超优于CT,彩超是目前诊断壶腹癌的首选方法,两者结合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李冬盛 刊期: 2011年第18期
长期饮酒可以导致神经细胞凋亡,进而产生(如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慢性乙醇暴露可以导致神经细胞内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处于超兴奋状态,增强细胞膜对Ca2+的通透性,进而造成细胞内钙超载,终诱导细胞凋亡.乙醇还可以作用于Bcl-2家族蛋白,通过控制以Bcl-2为主的凋亡抑制因子及以Bax为主的凋亡促进因子的表达,调控细胞凋亡.另外,乙醇的细胞毒性和神经兴奋毒性亦可对线粒体造成损伤,导致神经细胞凋亡.
作者:马超;宫子木;李烨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前交叉韧带(ACL)的损伤分为完全断裂和部分断裂两种.对于不同年龄、不同程度的ACL损伤的治疗方法一直存在争论.医师们对于手术治疗的方法探索得较多,但往往忽视了简单有效的保守治疗.现就ACL部分损伤的患者、老年人和儿童ACL完全断裂等可以进行保守治疗并能获得较好预后的几种损伤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储淼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在生殖系统内,活性氧主要由精子自身和精液中的白细胞产生,活性氧在低浓度时可以调节正常精子功能,而过量活性氧会引起氧化应激反应,影响精子膜功能、精子运动能力和DNA完整性,是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因此,如何清除过量活性氧、进行抗氧化治疗是男性不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作者:郝兴霞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利托君是目前临床抗早产治疗的首选药物.利托君通过选择性地兴奋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抑制子宫平滑肌,达到抗早产的目的.全身许多器官组织,如心血管系统、肝脏、胰腺、脂肪组织中广泛存在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利托君治疗早产时同时激动全身其他组织器官中的β2肾上腺素能受体,继而产生相应的不良反应.现就利托君产生的不良反应归纳总结,探讨其发生机制,提出应对措施.
作者:耿宇宁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血小板抗体筛检对多次输注血小板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96例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分为输血小板3次以上组(A组)和首次输血小板患者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抗体阳性率.输注血小板1 h和24 h分别计算两组患者的血小板数量,纠正校正增值计数,评价血小板输注效果,血小板输注前进行交叉配型.结果 A组患者中,检出抗体阳性者30例.B组患者中,检出抗体阳性者4例,两组血小板抗体阳性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配型后血小板输注效果明显提高.结论 多次输注血小板的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阳性率明显上升.进行血小板抗体筛检并进行配型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韩金玉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磷酸肌酸钠对老年脊柱手术患者的心肌酶学的影响.方法 67例行脊柱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P组)和对照组(S组),P组予磷酸肌酸钠2 g术前30 min输注,术后继续应用磷酸肌酸钠2 g.分别于术前、术毕时、术后24 h抽静脉血,测定血细胞比容和心肌酶.结果 术毕时,两组心肌酶的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但术后两组的心肌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时心肌酶继续升高,且P组和S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前者明显低于后者(P<0.05).结论 脊柱手术的围术期给予磷酸肌酸钠可以减轻老年患者心肌酶的释放,对心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林岩峰;郑武扬;王庆祥 刊期: 2011年第18期
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分型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有独特的意义,在致病力方面:D基因型较A基因型的致病力强,预后差,C基因型较B基因型的致病力强,预后差.在治疗方面:C基因型干扰素抗病毒疗效优于B基因型,A基因型干扰素抗病毒疗效优于D基因型;A、B基因型拉米夫定抗病毒疗效优于D、E、C基因型等.可见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分型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密切相关.
作者:古巧燕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压力性尿失禁(SUI)是腹压突然增加时排尿失去控制,尿液不随意溢出的一种疾病.尿道周围支持结构松弛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磁共振成像(MRI)在显示盆底支持结构薄弱特别是尿道中段韧带松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能够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并指导临床治疗及评估手术效果.
作者:白玫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富血小板血浆(PRP)是自体血小板的浓缩体,含有丰富的血小板,其所含的多种生长因子,其比例与体内正常比例相似,有助于促进骨、软骨的缺损修复,引导软组织再生及预防感染等.现就相关文献回顾探讨富血小板血浆的分离和制备、成分和作用,以及在骨科领域中的应用、作用机制和展望等,为PRP在骨科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许生领 刊期: 2011年第18期
阿尔茨海默病(AD)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是老年人死亡的第三大病因,受到国内外医疗界的广泛关注,但疗效一直很不理想.近年来研究发现三七皂苷Rg1在AD治疗方面有一定疗效.三七皂苷Rg1 是三七总皂苷的主要单体成分之一,三七皂苷中Rg1常作为指标成分参与一些新药的研制开发.三七皂苷及其单体成分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均有广泛影响.
作者:齐馨馨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肩关节松动术配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8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肩关节松动术配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痊愈所需的疗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 肩关节松动术配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可以明显提高痊愈率,减少治疗时间,是治疗本病的佳方案.
作者:周桂香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子宫颈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但对其病因研究一直处于探索阶段.宫颈糜烂、早婚多产、性生活混乱、性卫生不良及有高危性伴侣的妇女宫颈癌的发病率高.因此,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和多分子参与的复杂过程,其生物学行为的特殊性与细胞周期蛋白调节、端粒和端粒酶以及叶酸等新近研究因素具有密切关系.
作者:秦杰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泛影葡胺联合负压吸引及加压包扎对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治疗的作用.方法 即墨市人民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乳腺癌术后积液患者49例,随机分成实验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实验组行泛影葡胺+负压引流并加压包扎;对照组行单纯负压引流并加压包扎,观察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患者的治愈率、治愈天数、感染、上肢淋巴水肿等方面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治愈天数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 P<0.01);两组患者均未引起上肢淋巴水肿等并发症(P>0.05);实验组无患者感染,对照组感染2例.结论 联合应用泛影葡胺与单纯负压引流加压包扎治疗乳腺癌术后积液较单纯负压引流加压包扎有利于减轻术后积液,提高患者治愈率,缩短治愈时间.
作者:陈红妮;陈振雨;史长涛;蔡强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联合B超监测下取出嵌顿宫内节育器(IUD)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哈密市中心医院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嵌顿IUD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单用B超监测下取出嵌顿IUD(A组)20例,单用宫腔镜监测下取出嵌顿IUD(B组)20例,宫腔镜联合B超监测下取出嵌顿IUD(C组)20例.对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比较种不同方法取出IUD的时间和一次性成功取出率,并观察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 A组一次性成功取出率为80%(16/20),B组成功取出率为70%(15/20),C组成功取出率为100%(20/20),三组一次性成功取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的手术操作时间分别为(7.0±2.5)min、(5.0±2.0)min和(3.5±1.0)min.三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方法取出IUD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 B超监视下宫腔镜取环可提高各种嵌顿IUD的一次性成功取出率,提高手术的准确性,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贞霞;江莉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前已运用多种方法成功建立了急性胰腺炎(AP)动物模型,来探讨AP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等.成功复制AP模型是各项研究的关键,不同原因引起的AP,其使用造模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可根据自身的实验目的,结合操作难易、可行性等来选择适当的造模方法.现对几种常用的AP模型制造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以便进一步探讨AP发病机制,从而为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思路.
作者:李昌阳;禇朝顺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压力性尿失禁(SUI)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其中注射疗法以其简便、安全、微创而广受欢迎,但由于注射材料的局限,该疗法近期效果好,远期效果较差.肌源干细胞作为多能干细胞,不仅具有多向分化潜能,且具低免疫原性、无变应原性,能诱导分化成肌而具收缩性,是理想的注射材料,对它们的研究和发现为注射治疗SUI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徐颖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神经肌电图检查在运动神经元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起重要的作用,也是了解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神经病理生理变化的重要手段.在此就运动神经元病的常规肌电图、神经电图以及F波、重复神经电刺激、单纤肌电图、运动单位估数等神经肌电图检查的变化特点,及其在运动神经元病诊断、鉴别诊断和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阳洪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脑室-腹腔分流对颅脑损伤后脑积水所致意识障碍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42例颅脑损伤后脑积水伴意识障碍患者的资料,采取脑室-腹腔分流术进行治疗.结果 分流术后颅内高压征象均得以改善.早期意识恢复清醒29例,好转11例,无变化2例.29例偏瘫及行走障碍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 颅脑损伤后脑积水是导致患者意识障碍的高危因素,及时采取脑室-腹腔分流术,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
作者:刁凤宝;文明;范家权;杨先清 刊期: 2011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