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奕
目的 回顾性研究中老年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特点、镜下表现、与关节软骨损伤的关系.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0月期间我院进行的49例中老年半月板损伤的常规关节镜检查及镜下治疗的患者资料予以综合分析.结果 30.6%患者无明显外伤史,半月板后角损伤占全部患者的42%,关节软骨正常占33%,而Ⅲ°~Ⅳ°软骨损伤占30%,所有患者行半月板部分或全部切除术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手术前后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P<0.05).结论 老年人半月扳损伤多无明显外伤史,半月板损伤部位以后角居多,半月板损伤未必发生关节软骨损伤.而半月板部分切除成形或全部切除术均能取得良好临床症状改善.
作者:刘凤岐;鲁英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癫痫发作可引起脑损伤,早期诊断及正确评估癫痫发作后脑细胞损伤的严重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寻找既敏感又特异的脑损伤生化指标.是目前学者们研究的焦点.现从S100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髓鞘碱性蛋白、与溶血磷脂酸极性相似磷脂即酸性磷脂酸可能分别反映胶质细胞、神经元、神经髓鞘膜结构损伤、细胞膜磷脂裂解这几方面来阐述目前对癫痫引起脑损伤的早期标志物的研究进展情况.
作者:杭妍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牙囊细胞分泌的集落刺激因子1参与单核巨噬细胞向牙囊的化学趋化及局部募集,并促使其向破骨细胞的横向分化,从而促进磨牙的萌出.这些研究深化了对牙齿萌出调控的认识,在牙齿萌出障碍的病因、治疗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现就有关集落刺激因子1促磨牙萌出作用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莫佳莉 刊期: 2010年第08期
聚集素是近年新发现的凋亡抑制蛋白,它广泛表达于各种组织及体液中,并参与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包括免疫调节、细胞黏附、脂质转运、组织重构、膜循环及细胞凋亡、细胞周期调节等.近年研究发现.聚集素选择性地表达于某些肿瘤组织而在正常成熟组织中低表达,对肿瘤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聚集素的深入研究可为阐明人类肿瘤的发生机制及肿瘤的诊断、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作者:刘铁利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结肠胶囊内镜(CCE)是一种新的大肠检查手段,具备良好的酎受性和安全性,较传统结肠镜检查痛苦小,且无需应用麻醉剂和镇静剂.CCE对于结肠癌及结肠息肉等疾病有较好的诊断能力.作为一种新的技术,CCE尚有许多改进空间,但其舒适、安全等特点使其有望推广应用于结肠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筛检中,具备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綦盛健 刊期: 2010年第08期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少见的小气道疾病,临床多被误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呼吸性细支气管炎伴间质性肺病和慢性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等,确诊需掌握显微镜下组织病理学特点;典型病例可以根据呼气相高分辨率CT扫描、CT表现的Akira分型结合日本1998年修订的临床诊断标准诊断红霉素小剂量,长期给药疗法疗效确切,但是对于肝功能差,不能持续服用红霉素的患者,小柴胡汤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有良好的效果.临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对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认识.
作者:秦超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癫痫发病机制是大脑神经元放电的异常同步化.正常脑细胞的离子电活动具有一定规律性,神经细胞电位的改变是神经细胞活动和细胞之间信号传递的基础,当神经细胞、神经突触、神经递质、离子通道等改变时,可造成细胞群内外正负电荷的异常流动同步化,癫痫性放电的发作、传播和终止、与遗传、生化、电解质、免疫和微量元素等多种因素有关.不管是何种原因引起,其电生理改变是一致的.
作者:陈丽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细胞周期素A基因定位在染色体4q27上,为S期的特征性细胞周期蛋白,并且是一种具有癌基因性质的细胞周期蛋白,是G1期向S期转移的限速因素.细胞周期素A含有一个周期素盒,还含有一个降解盒.参与调节细胞DNA合成和有丝分裂的作用,在人类多种肿瘤中都过度表达,其过度表达与肝脏、颅脑、血液系统、子宫、软组织等肿瘤预后呈负相关.
作者:李志远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脑脉泰胶囊联合磷酸川芎嗪片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62例TIA患者随机分成3组:脑脉泰胶囊组患者给予脑脉泰胶囊1.0 g,口服.3次/d;磷酸川芎嗪片组患者给予磷酸川芎嗪片100 mg,口服,3次/d;联合用药组患者给予脑脉泰胶囊联合磷酸川芎嗪片,用法及用量同上.治疗后比较3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脑脉泰胶囊组、磷酸川芎嗪片组和联合用药组有效率分别为64.54%(91/141)、34.15%(56/164)、90.45%(142/157).联合用药组的疗效佳.结论 脑脉泰胶曩联合磷酸川芎嗪片治疗TIA效果显著优于单独用药.
作者:张昌欨;陈翠兰 刊期: 2010年第08期
大肠癌肝转移的治疗较为棘手.即使能够行手术治疗,由于转移灶未能彻底切除,术后复发率仍较高.如果失去手术机会,常规行体外放射治疗、全身化疗效果亦不佳.如何寻找一条新的治疗途径已经摆在医务工作者面前.放射性核素内照射的临床应用,改变了医师对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的常规做法.其中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及90Y玻璃微球灌注栓塞已受到医学界的关注和重视,二者在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的应用方面有其独特性及互补性,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李滢旭;陈亿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电脑三维牵引结合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我院28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三维牵引结合小针刀治疗,264例行推拿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疗效.结果 电脑牵引组与推拿针刺组相比,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满意度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脑三维牵引结合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后疼痛缓解明显,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可耐受性.
作者:艾显江 刊期: 2010年第08期
宫颈妊娠是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多见于经产妇.有停经及早孕反应,主要症状为阴道流血或血性分泌物,流血量一般是由少到多,也可为间歇性阴道大流血.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使保留子宫及生育功能的保守治疗成为可能.现就宫颈妊娠的病因,诊断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重点总结宫颈妊娠的药物治疗、射频消融术及子宫动脉介入栓塞的保守治疗方法.
作者:陈晓;邓昌辉 刊期: 2010年第08期
荧光膀胱镜应用于膀胱肿瘤的诊断,以其善于发现微小的、早期扁平型病变的优势,而受到广泛的重视和研究.并且,随着新型光敏剂的问世,假阳性组织研究的深入,以及荧光量化技术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的发展,使其对膀胱肿瘤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有大幅度的提高,而在其引导下进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不仅切除彻底,而且明显减少复发率,节省医疗费用,优化了膀胱肿瘤的诊疗过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赖传进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CD44不同剪接体在喉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39例病理分期为Ⅰ~Ⅳ级喉癌样本及癌旁正常组织.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析CD44不同剪接体在喉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克隆的CD44剪接变异体有123 bp,包含一个完整的阅读框,可变剪接区只有变异型剪接外显子6.喉癌组织中CD44 v6基因的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Ⅲ~Ⅳ期的喉癌组织中CD44 v6基因表达率与Ⅰ~Ⅱ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喉癌组织中CD44 v6基因表达率与无淋巴结转移的喉癌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分级的喉癌组织,其CD44 v6基因表达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4 v6基因表达率与肿瘤T分级无关(P>0.05).结论 CD44 v6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是影响预后的因子之一.CD44 v6的过表达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对CD44 v6的检测不仅能预测患者的预后,还可为肿瘤的个体化治疗直接提供信息.
作者:别国梁;林功标;李志春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种子细胞一直是组织工程研究的焦点.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后,干细胞领域又发现一种新的成体干细胞--脂肪源性干细胞,它可向骨、软骨、脂肪、肌肉、内皮和神经等多种细胞分化.脂肪干细胞由于具有多种优点而逐渐成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通过分析脂肪干细胞的多向分化能力,对这一领域新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进行探讨.
作者:李俊刚 刊期: 2010年第08期
作为一种广谱、高效的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广泛应用于临床,具有独特的药代动力学及良好的抗真菌活性,对其化学结构、体外抗菌活性、药代动力学及检测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越来越有必要性.现就伊曲康唑在临床、药理以及实验研究方面的新进展予以总结,认为伊曲康唑在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药代动力学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宾驰 刊期: 2010年第08期
射频消融(RF)在心律失常方面的应用已经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尤其是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巳成为根治性治疗手段,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冷冻消融作为治疗AVNRT的新技术,具有更低的并发症、更少的组织损伤、更小的完全房室传导阻滞的风险,弥补了RF的不足.目前,冷冻消融已经在大量患者身上证实至少和RF一样安全、有效.现就RF和冷冻消融AVNRT的原理和临床疗效予以综述,重点分析RF的缺点及冷冻消融的优势.
作者:张丽娜 刊期: 2010年第08期
关于原发性青光眼的发病机制,目前有许多学说,但每种学说都不能完全说明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具体机制.厚发性青光眼进展的危险因素包括全身性及眼部因素,眼部因素包括眼压及非眼压因素.眼压虽然不是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惟一园素,但仍然是青光眼主要和稳定的危险因素.另外,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死亡是青光眼视神经损伤的终共同通路,阻断视神经损伤通路和增强视神经存活机制的方法将成为一种重要的青光眼辅助治疗措施,目前这一领域主要包括抗凋亡途径、促红细胞生成素、抗青光眼药物等方面.
作者:刘冠禹 刊期: 2010年第08期
未成熟心肌细胞的培养是以新生动物和胚胎的心肌组织作为实验材料,采用酶消化法在体外培养建立的一种实验模型,该模型建立的关键在于如何提高心肌细胞的存活率、搏动率和纯化率,在电生理、中药、心血管疾病研究领域已显示其重要意义.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未成熟心肌细胞的培养方法进行着重阐述,并结合心肌细胞的形态生理学、鉴定方法、培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和应用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作者:邓莹莹 刊期: 2010年第08期
颅内动脉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一种疾病,是造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原因.遗传因素参与部分颅内动脉瘤的形成已经获得共识,而且动脉瘤常与某些遗传疾病伴发.但颅内动脉瘤形成的具体病因仍然是未知的,还没有确认单独的基因可以导致颅内动脉瘤的形成和破裂.现针对颅内动脉瘤的易感基因鉴定、候补基因分析及染色体基因座的连锁研究等遗传学方面的新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张海婴 刊期: 2010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