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光眼视神经损伤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刘冠禹

关键词:青光眼, 视神经损伤,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眼压
摘要:关于原发性青光眼的发病机制,目前有许多学说,但每种学说都不能完全说明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具体机制.厚发性青光眼进展的危险因素包括全身性及眼部因素,眼部因素包括眼压及非眼压因素.眼压虽然不是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惟一园素,但仍然是青光眼主要和稳定的危险因素.另外,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死亡是青光眼视神经损伤的终共同通路,阻断视神经损伤通路和增强视神经存活机制的方法将成为一种重要的青光眼辅助治疗措施,目前这一领域主要包括抗凋亡途径、促红细胞生成素、抗青光眼药物等方面.
医学综述杂志相关文献
  •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与一氧化氮关系的研究进展

    胰岛素抵抗(IR)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病理基础之一,IR也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和功能障碍而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一氧化氮(NO)是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减弱的重要标志物,内皮功能失调是NO减少的主要表现.2型糖尿病IR使NO的生成过程和生物学效应受到抑制,导致血管内皮损害的发生.病理状态下产生的NO是IR发生的重要介质之一.现就目前2型糖尿病IR与NO关系的研究进展予以论述.

    作者:王宏;莫畏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宫颈妊娠的诊疗进展

    宫颈妊娠是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多见于经产妇.有停经及早孕反应,主要症状为阴道流血或血性分泌物,流血量一般是由少到多,也可为间歇性阴道大流血.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使保留子宫及生育功能的保守治疗成为可能.现就宫颈妊娠的病因,诊断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重点总结宫颈妊娠的药物治疗、射频消融术及子宫动脉介入栓塞的保守治疗方法.

    作者:陈晓;邓昌辉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家庭康复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数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家庭康复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恢复的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从我科出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36例,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8例.出院后两纽患者均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和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另给予家庭康复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1个月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均较出院时有改善,且干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家庭康复干预能明显稳定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的健康程度.

    作者:许秀萍;郝秋华;杨雪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中老年牙周病正畸治疗进展

    牙周病严重威胁牙齿的健康,中老年人牙周病的发病率很高,由于牙齿支持组织遭破坏,终导致牙齿移位、松动甚至脱落.而成功的正畸治疗,可明显改善牙周组织的健康.随着正畸技术的发展,中老年牙周病正畸已不是禁忌证,出现了多种不同的矫治方法.近年来结合骨再生技术的应用,更加扩大了疾病的治疗范围.

    作者:郭奕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E2F4对CDK2和CyclinA在肝癌细胞系中的转录调控特异性研究

    目的 研究E2F4对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2(CDK2)和细胞周期素A(Cyclin A)在肝癌细胞系中的转录调控活性.方法 扩增并克隆不同片段长度的CDK2和CyclinA启动子序列,E2F4表达质粒序列,转染肝癌细胞系(HepG2、QGY1007),双荧光报告系统检测荧光素酶表达活性,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肝癌细胞系中CDK2和Cyclin A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双荧光报告系统、卖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显示,在肝癌细胞系中转染E2F4表达质粒组CDK2和CyclinA启动子活性明显低于未转染E2F4表达质粒组,CDK2和CyclinA 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结论 E2F4在肝癌细胞系中可以抑制CDK2和CyclinA的转录活性.

    作者:张圆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颅内动脉瘤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颅内动脉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一种疾病,是造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原因.遗传因素参与部分颅内动脉瘤的形成已经获得共识,而且动脉瘤常与某些遗传疾病伴发.但颅内动脉瘤形成的具体病因仍然是未知的,还没有确认单独的基因可以导致颅内动脉瘤的形成和破裂.现针对颅内动脉瘤的易感基因鉴定、候补基因分析及染色体基因座的连锁研究等遗传学方面的新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张海婴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125I粒子与90Y玻璃微球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的进展

    大肠癌肝转移的治疗较为棘手.即使能够行手术治疗,由于转移灶未能彻底切除,术后复发率仍较高.如果失去手术机会,常规行体外放射治疗、全身化疗效果亦不佳.如何寻找一条新的治疗途径已经摆在医务工作者面前.放射性核素内照射的临床应用,改变了医师对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的常规做法.其中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及90Y玻璃微球灌注栓塞已受到医学界的关注和重视,二者在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的应用方面有其独特性及互补性,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李滢旭;陈亿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微小RNA与卵巢癌的研究进展

    MicroRNA是新近发现的一类内源性小分子RNA家族,主要作用干基因转录后水平,对生物体诸多生命现象起重要的调控作用,特别是在肿瘤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发挥着类似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功能.microRNA在卵巢癌中表达异常,提示它可能调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现系统介绍microRNA的生物学特征,以及分析microRNA与卵巢癌发生、转移和耐药性的关系,为开展卵巢癌中microRNA的表达及功能研究提供线索.

    作者:王雪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结肠胶囊内镜在结肠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结肠胶囊内镜(CCE)是一种新的大肠检查手段,具备良好的酎受性和安全性,较传统结肠镜检查痛苦小,且无需应用麻醉剂和镇静剂.CCE对于结肠癌及结肠息肉等疾病有较好的诊断能力.作为一种新的技术,CCE尚有许多改进空间,但其舒适、安全等特点使其有望推广应用于结肠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筛检中,具备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綦盛健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荧光膀胱镜研究及应用进展

    荧光膀胱镜应用于膀胱肿瘤的诊断,以其善于发现微小的、早期扁平型病变的优势,而受到广泛的重视和研究.并且,随着新型光敏剂的问世,假阳性组织研究的深入,以及荧光量化技术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的发展,使其对膀胱肿瘤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有大幅度的提高,而在其引导下进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不仅切除彻底,而且明显减少复发率,节省医疗费用,优化了膀胱肿瘤的诊疗过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赖传进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关节镜下中老年人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 回顾性研究中老年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特点、镜下表现、与关节软骨损伤的关系.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0月期间我院进行的49例中老年半月板损伤的常规关节镜检查及镜下治疗的患者资料予以综合分析.结果 30.6%患者无明显外伤史,半月板后角损伤占全部患者的42%,关节软骨正常占33%,而Ⅲ°~Ⅳ°软骨损伤占30%,所有患者行半月板部分或全部切除术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手术前后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P<0.05).结论 老年人半月扳损伤多无明显外伤史,半月板损伤部位以后角居多,半月板损伤未必发生关节软骨损伤.而半月板部分切除成形或全部切除术均能取得良好临床症状改善.

    作者:刘凤岐;鲁英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术前减黄改善阻塞性黄疸大鼠肝功能的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术前减黄改善阻塞性黄疸大鼠肝功能的机制.方法 检测阻塞性黄疸大鼠(阻塞10 d)-胆管外引流组(ED组)及对照组(SO组)引流的0、1、4、7、10、14 d的肝功能,并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两组肝组织胆盐输出泵(BSEP)、多药耐药蛋白2(MRP2)、Na+信赖性的牛磺酸/钠共转运蛋白(NTCP)基因的表达.结果 阻塞10 d后ED组MRP2、NTCP基因表达减弱,与SO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SEP基因表达略增强,开放引流后ED组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引流后MBP2、NTCP基因表达明显增强,引流14 d与SO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减黄改善阻塞性黄疸大鼠肝功能的机制可能是增加单位体积膜转运蛋白表达.

    作者:张清华;胡章林;胡景元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

    儿童哮喘大多是过敏性哮喘,特异性免疫治疗是目前惟一针对过敏性疾病的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相辅相成,终达到治愈过敏性疾病的目的.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LIT)是近年来提倡的针对过敏性哮喘的新疗法.SLIT确切的作用机制仍不清楚,国内外研究证实SLIT对儿童哮喘安全有效,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依从性较好,能预防新的过敏症发生.SLIT可能提供机制填补目前过敏症实验的空白.

    作者:马香萍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小儿厌食症的研究和中西医治疗

    小儿厌食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喂养不当为主要原因.其发病机制可能与摄食调控机制紊乱、血清瘦素减少、锌缺乏、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等有关.从中医角度分析,脾胃虚弱是产生厌食的重要因素.在指导合理喂养的基础上,治疗小儿厌食症中医方法有辨证施治、外治法、中成药治疗;西医可从补充锌刺、服用促进胃动力药、补充肠道微生态制剂来治疗.自制方剂或辨证施治加用锌剂治疗、微生态制刺与四磨汤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张健林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解放军第309医院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情况.方法 利用医院药房软件系统提取2009年4月15日至2009年5月15日全部在院1333例住院患者的临床用药数据,统计各科室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的种类及其使用率和抗生素的联用情况.结果 抗生素的使用率为76.52%;抗生素联用者占抗生素总人数的27.5%.其中二联占22.3%,三联占3.9%.结论 抗生素使用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使用率偏高、用药起点高和联合用药不合理.

    作者:李艳丽;崔挺;刘冬;李倩;于莹莹;冯端浩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妊娠期母体血红蛋白浓度与妊娠的关系

    血红蛋白是脊椎动物红细胞中的一种含铁的复合变构蛋白,由血红素和珠蛋白结合而成,其功能是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维持血液酸碱平衡妊娠早、中、晚期母体血红蛋白浓度异常与某些妊娠并发症及各种异常妊娠结局的发生存在相关性现综述近几年孕期血红蛋白浓度和妊娠关系的研究进展,进一步明确妊娠期母体血红蛋白浓度异常与某些妊娠并发症及异常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为临床上参考孕期血常规结果来诊治相关疾病和改善母婴结局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王婧;陈卓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重症患者的强化胰岛素治疗研究进展

    重症患者的强化胰岛素治疗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其疗效却存在较大的争议.现就重症患者强化胰岛素治疗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一些争议,如目标血糖范围、获益人群、血糖监测方法、胰岛素方案、营养支持方式及药物影响予以综述.强化胰岛素治疗是否对重症患者的预后有改善,还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作者:张倩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细胞外基质分子Tenascin-W的研究进展

    Tenascin-W是Tenascin家族中的一员,是一种黏附抑制因子.正常组织中不表达Tenascin-W,因此Tenascin-W作为肿瘤标志物的研究更具有广泛的前景.Tenascin-W能促进肿瘤细胞及肿瘤相关细胞的迁移,以此干预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在肿瘤新生血管也检测到了Tenascin-W,推测其可能通过抑制癌细胞的黏附,加速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促进了肿瘤的侵袭转移,加速了肿瘤细胞的恶性进展.

    作者:杨丽红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将循证医学引入新形势下的传染病学教学

    循证医学是一种新的医学模式,也是一种新的医学教育模式.面对21世纪新形势下的传染病学教学特点,引入循证医学的理念、原则和方法,形成以问题为中心,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帮助医学生掌握自我更新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的方法和技巧,将大大提高传染病学教学的效果和医学生的能力.

    作者:游晶;韦嘉;杨微波;李武;张禄;晁春梅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诊治进展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少见的小气道疾病,临床多被误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呼吸性细支气管炎伴间质性肺病和慢性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等,确诊需掌握显微镜下组织病理学特点;典型病例可以根据呼气相高分辨率CT扫描、CT表现的Akira分型结合日本1998年修订的临床诊断标准诊断红霉素小剂量,长期给药疗法疗效确切,但是对于肝功能差,不能持续服用红霉素的患者,小柴胡汤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有良好的效果.临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对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认识.

    作者:秦超 刊期: 2010年第08期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