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

李艳丽;崔挺;刘冬;李倩;于莹莹;冯端浩

关键词:抗生素, 合理使用, 分析
摘要:目的 了解解放军第309医院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情况.方法 利用医院药房软件系统提取2009年4月15日至2009年5月15日全部在院1333例住院患者的临床用药数据,统计各科室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的种类及其使用率和抗生素的联用情况.结果 抗生素的使用率为76.52%;抗生素联用者占抗生素总人数的27.5%.其中二联占22.3%,三联占3.9%.结论 抗生素使用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使用率偏高、用药起点高和联合用药不合理.
医学综述杂志相关文献
  • 术前减黄改善阻塞性黄疸大鼠肝功能的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术前减黄改善阻塞性黄疸大鼠肝功能的机制.方法 检测阻塞性黄疸大鼠(阻塞10 d)-胆管外引流组(ED组)及对照组(SO组)引流的0、1、4、7、10、14 d的肝功能,并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两组肝组织胆盐输出泵(BSEP)、多药耐药蛋白2(MRP2)、Na+信赖性的牛磺酸/钠共转运蛋白(NTCP)基因的表达.结果 阻塞10 d后ED组MRP2、NTCP基因表达减弱,与SO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SEP基因表达略增强,开放引流后ED组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引流后MBP2、NTCP基因表达明显增强,引流14 d与SO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减黄改善阻塞性黄疸大鼠肝功能的机制可能是增加单位体积膜转运蛋白表达.

    作者:张清华;胡章林;胡景元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重症患者的强化胰岛素治疗研究进展

    重症患者的强化胰岛素治疗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其疗效却存在较大的争议.现就重症患者强化胰岛素治疗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一些争议,如目标血糖范围、获益人群、血糖监测方法、胰岛素方案、营养支持方式及药物影响予以综述.强化胰岛素治疗是否对重症患者的预后有改善,还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作者:张倩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未成熟心肌细胞体外培养概要及其应用进展

    未成熟心肌细胞的培养是以新生动物和胚胎的心肌组织作为实验材料,采用酶消化法在体外培养建立的一种实验模型,该模型建立的关键在于如何提高心肌细胞的存活率、搏动率和纯化率,在电生理、中药、心血管疾病研究领域已显示其重要意义.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未成熟心肌细胞的培养方法进行着重阐述,并结合心肌细胞的形态生理学、鉴定方法、培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和应用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作者:邓莹莹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颅内动脉瘤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颅内动脉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一种疾病,是造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原因.遗传因素参与部分颅内动脉瘤的形成已经获得共识,而且动脉瘤常与某些遗传疾病伴发.但颅内动脉瘤形成的具体病因仍然是未知的,还没有确认单独的基因可以导致颅内动脉瘤的形成和破裂.现针对颅内动脉瘤的易感基因鉴定、候补基因分析及染色体基因座的连锁研究等遗传学方面的新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张海婴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术后恶心呕吐的危险因素

    术后恶心呕吐(PONV)有许多危险因素,如女性、不吸烟、手术持续时问延长、挥发性麻醉药与阿片类镇痛药等,而且它们对PONV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危险因素的组合即危险因素评分系统对PONV具有更强的预测能力,但是,目前对于PONV危险因素的研究仍然存在某些局限性.PONV的可能危险因素、患者的遗传特性以及门诊患者和儿童群体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作者:王建宇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激活素A与绒毛膜羊膜炎关系研究进展

    激活素A是重要的炎性介质.近年研究表明胎膜早破并发绒毛膜羊膜炎时,羊膜、绒毛膜及母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在细菌等代谢产物刺激下,可导致激活素A等多种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从而启动内源性炎性反应,激活素A作为前炎性因子通过细胞因子网络参与母体炎性反应和免疫防御过程调节,在急性期反应阶段同时具有抗炎和促炎活性.激活素A在血清、羊水中的异常表达对早期预测羊膜腔感染有一定价值.

    作者:章易琳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离子通道改变与癫痫

    癫痫发病机制是大脑神经元放电的异常同步化.正常脑细胞的离子电活动具有一定规律性,神经细胞电位的改变是神经细胞活动和细胞之间信号传递的基础,当神经细胞、神经突触、神经递质、离子通道等改变时,可造成细胞群内外正负电荷的异常流动同步化,癫痫性放电的发作、传播和终止、与遗传、生化、电解质、免疫和微量元素等多种因素有关.不管是何种原因引起,其电生理改变是一致的.

    作者:陈丽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乳腺球蛋白在乳腺癌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人乳腺球蛋白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乳腺组织特异性蛋白,在乳腺癌和转移淋巴结组织及其外周血和骨髓中特异性表达,是一种新的乳腺癌标志物.此外,人乳腺球蛋白还可诱导机体免疫反应,产生细胞毒作用.因此,人乳腺球蛋白在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微转移及乳腺癌的免疫治疗中将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淑莲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口腔癌发生发展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口腔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涉及众多基因异常表达的复杂过程,与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密切相关.对近年来几种与口腔癌关系密切的癌基因(ras、erb B、c-mye、survivin、hTRT等)和抑癌基因(p53、Rb、p16、nm23、FHIT、PTEN等)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全面从基因组水平(如基因通路,基因网络等)研究口腔癌的发病机制打下基础.

    作者:陈丹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细胞外基质分子Tenascin-W的研究进展

    Tenascin-W是Tenascin家族中的一员,是一种黏附抑制因子.正常组织中不表达Tenascin-W,因此Tenascin-W作为肿瘤标志物的研究更具有广泛的前景.Tenascin-W能促进肿瘤细胞及肿瘤相关细胞的迁移,以此干预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在肿瘤新生血管也检测到了Tenascin-W,推测其可能通过抑制癌细胞的黏附,加速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促进了肿瘤的侵袭转移,加速了肿瘤细胞的恶性进展.

    作者:杨丽红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中老年牙周病正畸治疗进展

    牙周病严重威胁牙齿的健康,中老年人牙周病的发病率很高,由于牙齿支持组织遭破坏,终导致牙齿移位、松动甚至脱落.而成功的正畸治疗,可明显改善牙周组织的健康.随着正畸技术的发展,中老年牙周病正畸已不是禁忌证,出现了多种不同的矫治方法.近年来结合骨再生技术的应用,更加扩大了疾病的治疗范围.

    作者:郭奕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E2F4对CDK2和CyclinA在肝癌细胞系中的转录调控特异性研究

    目的 研究E2F4对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2(CDK2)和细胞周期素A(Cyclin A)在肝癌细胞系中的转录调控活性.方法 扩增并克隆不同片段长度的CDK2和CyclinA启动子序列,E2F4表达质粒序列,转染肝癌细胞系(HepG2、QGY1007),双荧光报告系统检测荧光素酶表达活性,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肝癌细胞系中CDK2和Cyclin A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双荧光报告系统、卖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显示,在肝癌细胞系中转染E2F4表达质粒组CDK2和CyclinA启动子活性明显低于未转染E2F4表达质粒组,CDK2和CyclinA 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结论 E2F4在肝癌细胞系中可以抑制CDK2和CyclinA的转录活性.

    作者:张圆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脑脉泰胶囊联合磷酸川芎嗪片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脑脉泰胶囊联合磷酸川芎嗪片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62例TIA患者随机分成3组:脑脉泰胶囊组患者给予脑脉泰胶囊1.0 g,口服.3次/d;磷酸川芎嗪片组患者给予磷酸川芎嗪片100 mg,口服,3次/d;联合用药组患者给予脑脉泰胶囊联合磷酸川芎嗪片,用法及用量同上.治疗后比较3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脑脉泰胶囊组、磷酸川芎嗪片组和联合用药组有效率分别为64.54%(91/141)、34.15%(56/164)、90.45%(142/157).联合用药组的疗效佳.结论 脑脉泰胶曩联合磷酸川芎嗪片治疗TIA效果显著优于单独用药.

    作者:张昌欨;陈翠兰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微小RNA与卵巢癌的研究进展

    MicroRNA是新近发现的一类内源性小分子RNA家族,主要作用干基因转录后水平,对生物体诸多生命现象起重要的调控作用,特别是在肿瘤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发挥着类似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功能.microRNA在卵巢癌中表达异常,提示它可能调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现系统介绍microRNA的生物学特征,以及分析microRNA与卵巢癌发生、转移和耐药性的关系,为开展卵巢癌中microRNA的表达及功能研究提供线索.

    作者:王雪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125I粒子与90Y玻璃微球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的进展

    大肠癌肝转移的治疗较为棘手.即使能够行手术治疗,由于转移灶未能彻底切除,术后复发率仍较高.如果失去手术机会,常规行体外放射治疗、全身化疗效果亦不佳.如何寻找一条新的治疗途径已经摆在医务工作者面前.放射性核素内照射的临床应用,改变了医师对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的常规做法.其中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及90Y玻璃微球灌注栓塞已受到医学界的关注和重视,二者在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的应用方面有其独特性及互补性,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李滢旭;陈亿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鞍区占位病变术后并发症分析及其防治的研究进展

    鞍区解剖部位深在,毗邻关系复杂,涉及许多重要的组织结构,因而可引起许多并发症,如尿崩症、水电解质紊乱、视力视野下降、垂体前叶功能低下等,严重的并发症可导致死亡.手术并发症成为影响手术疗效的主要因素,也是评价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只有熟悉鞍区解剖,密切观察术后病情蛮化,才能减少、减轻并发症,有效降低病残率及病死率.

    作者:徐成伟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青光眼视神经损伤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关于原发性青光眼的发病机制,目前有许多学说,但每种学说都不能完全说明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具体机制.厚发性青光眼进展的危险因素包括全身性及眼部因素,眼部因素包括眼压及非眼压因素.眼压虽然不是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惟一园素,但仍然是青光眼主要和稳定的危险因素.另外,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死亡是青光眼视神经损伤的终共同通路,阻断视神经损伤通路和增强视神经存活机制的方法将成为一种重要的青光眼辅助治疗措施,目前这一领域主要包括抗凋亡途径、促红细胞生成素、抗青光眼药物等方面.

    作者:刘冠禹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未成熟心肌保护的研究进展

    由于未成熟心脏与成熟心脏在功能、能量代谢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别,目前还没有很好的对未成熟心肌进行保护的方法.而未成熟心肌保护技术的水平直接决定着小儿心脏外科手术的开展.现对未成熟心肌的特点、预处理对未成熟心肌保护作用、外源性心脏停搏液对心肌保护的作用等进行综述,以期有助于耒成熟心肌保护技术的进一步提高.

    作者:杨娜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妊娠期母体血红蛋白浓度与妊娠的关系

    血红蛋白是脊椎动物红细胞中的一种含铁的复合变构蛋白,由血红素和珠蛋白结合而成,其功能是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维持血液酸碱平衡妊娠早、中、晚期母体血红蛋白浓度异常与某些妊娠并发症及各种异常妊娠结局的发生存在相关性现综述近几年孕期血红蛋白浓度和妊娠关系的研究进展,进一步明确妊娠期母体血红蛋白浓度异常与某些妊娠并发症及异常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为临床上参考孕期血常规结果来诊治相关疾病和改善母婴结局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王婧;陈卓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

    儿童哮喘大多是过敏性哮喘,特异性免疫治疗是目前惟一针对过敏性疾病的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相辅相成,终达到治愈过敏性疾病的目的.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LIT)是近年来提倡的针对过敏性哮喘的新疗法.SLIT确切的作用机制仍不清楚,国内外研究证实SLIT对儿童哮喘安全有效,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依从性较好,能预防新的过敏症发生.SLIT可能提供机制填补目前过敏症实验的空白.

    作者:马香萍 刊期: 2010年第08期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