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
细胞周期素A基因定位在染色体4q27上,为S期的特征性细胞周期蛋白,并且是一种具有癌基因性质的细胞周期蛋白,是G1期向S期转移的限速因素.细胞周期素A含有一个周期素盒,还含有一个降解盒.参与调节细胞DNA合成和有丝分裂的作用,在人类多种肿瘤中都过度表达,其过度表达与肝脏、颅脑、血液系统、子宫、软组织等肿瘤预后呈负相关.
作者:李志远 刊期: 2010年第08期
荧光膀胱镜应用于膀胱肿瘤的诊断,以其善于发现微小的、早期扁平型病变的优势,而受到广泛的重视和研究.并且,随着新型光敏剂的问世,假阳性组织研究的深入,以及荧光量化技术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的发展,使其对膀胱肿瘤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有大幅度的提高,而在其引导下进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不仅切除彻底,而且明显减少复发率,节省医疗费用,优化了膀胱肿瘤的诊疗过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赖传进 刊期: 2010年第08期
颅内动脉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一种疾病,是造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原因.遗传因素参与部分颅内动脉瘤的形成已经获得共识,而且动脉瘤常与某些遗传疾病伴发.但颅内动脉瘤形成的具体病因仍然是未知的,还没有确认单独的基因可以导致颅内动脉瘤的形成和破裂.现针对颅内动脉瘤的易感基因鉴定、候补基因分析及染色体基因座的连锁研究等遗传学方面的新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张海婴 刊期: 2010年第08期
人乳腺球蛋白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乳腺组织特异性蛋白,在乳腺癌和转移淋巴结组织及其外周血和骨髓中特异性表达,是一种新的乳腺癌标志物.此外,人乳腺球蛋白还可诱导机体免疫反应,产生细胞毒作用.因此,人乳腺球蛋白在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微转移及乳腺癌的免疫治疗中将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淑莲 刊期: 2010年第08期
胰岛素抵抗(IR)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病理基础之一,IR也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和功能障碍而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一氧化氮(NO)是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减弱的重要标志物,内皮功能失调是NO减少的主要表现.2型糖尿病IR使NO的生成过程和生物学效应受到抑制,导致血管内皮损害的发生.病理状态下产生的NO是IR发生的重要介质之一.现就目前2型糖尿病IR与NO关系的研究进展予以论述.
作者:王宏;莫畏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牙周病严重威胁牙齿的健康,中老年人牙周病的发病率很高,由于牙齿支持组织遭破坏,终导致牙齿移位、松动甚至脱落.而成功的正畸治疗,可明显改善牙周组织的健康.随着正畸技术的发展,中老年牙周病正畸已不是禁忌证,出现了多种不同的矫治方法.近年来结合骨再生技术的应用,更加扩大了疾病的治疗范围.
作者:郭奕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术前减黄改善阻塞性黄疸大鼠肝功能的机制.方法 检测阻塞性黄疸大鼠(阻塞10 d)-胆管外引流组(ED组)及对照组(SO组)引流的0、1、4、7、10、14 d的肝功能,并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两组肝组织胆盐输出泵(BSEP)、多药耐药蛋白2(MRP2)、Na+信赖性的牛磺酸/钠共转运蛋白(NTCP)基因的表达.结果 阻塞10 d后ED组MRP2、NTCP基因表达减弱,与SO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SEP基因表达略增强,开放引流后ED组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引流后MBP2、NTCP基因表达明显增强,引流14 d与SO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减黄改善阻塞性黄疸大鼠肝功能的机制可能是增加单位体积膜转运蛋白表达.
作者:张清华;胡章林;胡景元 刊期: 2010年第08期
鞍区解剖部位深在,毗邻关系复杂,涉及许多重要的组织结构,因而可引起许多并发症,如尿崩症、水电解质紊乱、视力视野下降、垂体前叶功能低下等,严重的并发症可导致死亡.手术并发症成为影响手术疗效的主要因素,也是评价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只有熟悉鞍区解剖,密切观察术后病情蛮化,才能减少、减轻并发症,有效降低病残率及病死率.
作者:徐成伟 刊期: 2010年第08期
关于原发性青光眼的发病机制,目前有许多学说,但每种学说都不能完全说明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具体机制.厚发性青光眼进展的危险因素包括全身性及眼部因素,眼部因素包括眼压及非眼压因素.眼压虽然不是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惟一园素,但仍然是青光眼主要和稳定的危险因素.另外,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死亡是青光眼视神经损伤的终共同通路,阻断视神经损伤通路和增强视神经存活机制的方法将成为一种重要的青光眼辅助治疗措施,目前这一领域主要包括抗凋亡途径、促红细胞生成素、抗青光眼药物等方面.
作者:刘冠禹 刊期: 2010年第08期
血红蛋白是脊椎动物红细胞中的一种含铁的复合变构蛋白,由血红素和珠蛋白结合而成,其功能是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维持血液酸碱平衡妊娠早、中、晚期母体血红蛋白浓度异常与某些妊娠并发症及各种异常妊娠结局的发生存在相关性现综述近几年孕期血红蛋白浓度和妊娠关系的研究进展,进一步明确妊娠期母体血红蛋白浓度异常与某些妊娠并发症及异常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为临床上参考孕期血常规结果来诊治相关疾病和改善母婴结局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王婧;陈卓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脑脉泰胶囊联合磷酸川芎嗪片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62例TIA患者随机分成3组:脑脉泰胶囊组患者给予脑脉泰胶囊1.0 g,口服.3次/d;磷酸川芎嗪片组患者给予磷酸川芎嗪片100 mg,口服,3次/d;联合用药组患者给予脑脉泰胶囊联合磷酸川芎嗪片,用法及用量同上.治疗后比较3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脑脉泰胶囊组、磷酸川芎嗪片组和联合用药组有效率分别为64.54%(91/141)、34.15%(56/164)、90.45%(142/157).联合用药组的疗效佳.结论 脑脉泰胶曩联合磷酸川芎嗪片治疗TIA效果显著优于单独用药.
作者:张昌欨;陈翠兰 刊期: 2010年第08期
重症患者的强化胰岛素治疗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其疗效却存在较大的争议.现就重症患者强化胰岛素治疗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一些争议,如目标血糖范围、获益人群、血糖监测方法、胰岛素方案、营养支持方式及药物影响予以综述.强化胰岛素治疗是否对重症患者的预后有改善,还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作者:张倩 刊期: 2010年第08期
宫颈妊娠是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多见于经产妇.有停经及早孕反应,主要症状为阴道流血或血性分泌物,流血量一般是由少到多,也可为间歇性阴道大流血.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使保留子宫及生育功能的保守治疗成为可能.现就宫颈妊娠的病因,诊断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重点总结宫颈妊娠的药物治疗、射频消融术及子宫动脉介入栓塞的保守治疗方法.
作者:陈晓;邓昌辉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癫痫发作可引起脑损伤,早期诊断及正确评估癫痫发作后脑细胞损伤的严重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寻找既敏感又特异的脑损伤生化指标.是目前学者们研究的焦点.现从S100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髓鞘碱性蛋白、与溶血磷脂酸极性相似磷脂即酸性磷脂酸可能分别反映胶质细胞、神经元、神经髓鞘膜结构损伤、细胞膜磷脂裂解这几方面来阐述目前对癫痫引起脑损伤的早期标志物的研究进展情况.
作者:杭妍 刊期: 2010年第08期
在正常人体组织中突触核蛋白γ为阴性表达,而在妇科肿瘤组织中,突触核蛋白γ处于高表达水平,它的过表达可能是在转录调控水平上发生的,可以促进卵巢癌和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存在突触核蛋白γ高表达的妇科肿瘤患者,其诊断时的临床分期较晚,容易发生远隔转移和淋巴结转移,并且对抗微管类药物(如紫杉醇)易产生耐药性,其预后差.突触核蛋白γ有可能成为提示肿瘤分期和预后的分子标志物,在肿瘤的早期诊断中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安娜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解放军第309医院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情况.方法 利用医院药房软件系统提取2009年4月15日至2009年5月15日全部在院1333例住院患者的临床用药数据,统计各科室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的种类及其使用率和抗生素的联用情况.结果 抗生素的使用率为76.52%;抗生素联用者占抗生素总人数的27.5%.其中二联占22.3%,三联占3.9%.结论 抗生素使用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使用率偏高、用药起点高和联合用药不合理.
作者:李艳丽;崔挺;刘冬;李倩;于莹莹;冯端浩 刊期: 2010年第08期
Tenascin-W是Tenascin家族中的一员,是一种黏附抑制因子.正常组织中不表达Tenascin-W,因此Tenascin-W作为肿瘤标志物的研究更具有广泛的前景.Tenascin-W能促进肿瘤细胞及肿瘤相关细胞的迁移,以此干预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在肿瘤新生血管也检测到了Tenascin-W,推测其可能通过抑制癌细胞的黏附,加速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促进了肿瘤的侵袭转移,加速了肿瘤细胞的恶性进展.
作者:杨丽红 刊期: 2010年第08期
小儿厌食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喂养不当为主要原因.其发病机制可能与摄食调控机制紊乱、血清瘦素减少、锌缺乏、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等有关.从中医角度分析,脾胃虚弱是产生厌食的重要因素.在指导合理喂养的基础上,治疗小儿厌食症中医方法有辨证施治、外治法、中成药治疗;西医可从补充锌刺、服用促进胃动力药、补充肠道微生态制剂来治疗.自制方剂或辨证施治加用锌剂治疗、微生态制刺与四磨汤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张健林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牙囊细胞分泌的集落刺激因子1参与单核巨噬细胞向牙囊的化学趋化及局部募集,并促使其向破骨细胞的横向分化,从而促进磨牙的萌出.这些研究深化了对牙齿萌出调控的认识,在牙齿萌出障碍的病因、治疗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现就有关集落刺激因子1促磨牙萌出作用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莫佳莉 刊期: 2010年第08期
腹膜纤维化是慢性肾衰竭患者长期腹膜透析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为多园素参与的复杂过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能促进腹膜血管新生及血管病变,在腹膜纤维化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腹膜透析过程中多种因素能促进腹膜局部产生血管内皮生长园子.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腹膜透析腹膜纤维化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及参与腹膜纤维化的可能机制予以综述.
作者:韦永光 刊期: 2010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