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发病机制及诊治

杨中卫;王良兴

关键词: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 肺间质疾病, 发病机制, 诊断
摘要: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是一种由吸入性变应原引起的免疫介导的弥漫性肺间质疾病,仅特应性体征人群暴露于抗原环境中才发病,患者淋巴细胞凋亡明显减少,发病率逐渐上升.由于其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改变、肺功能及免疫学检查无特异性,诊断较为困难,常依赖于组织病理学检查.避免抗原是治疗的关键,糖皮质激素疗效明显.本文就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面的进展做一综述.
医学综述杂志相关文献
  •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治疗及进展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在临床较常见,其治疗视损伤程度及类型而不同,近年来临床出现了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取得了满意结果.文章简单地回顾膝关节内侧副韧带的解剖、功能、损伤机制、诊断与分类,然后对其治疗原则、治疗方法进行综述,并比较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

    作者:朱和平;杨洪武;沈海琦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乳房下皱襞的结构特点及其在隆乳术中的应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无论是在医疗保健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对乳房形态的保持都越来越重视.乳房下皱襞是乳房的一个重要结构,对于乳房美学以及乳房整形外科手术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它也是乳房外科的重要解剖标志,是乳房整形外科手术测量的一个重要参考点.正确认识乳房下皱襞的组织、解剖,超微结构及形成机制,对隆乳术的术前设计,术中操作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田田;李英春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心肌细胞的研究进展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分化、增殖的和多向分化的潜能.在体内、体外通过各种物理、化学因素可将其诱导分化为心肌细胞.以此来替代坏死的心肌细胞,改善心脏功能,防治各种缺血性心脏病,减少心肌重构等,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邵华;金秀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沙盘游戏疗法的研究进展

    沙盘游戏疗法的研究已经有近100年的历史,它起源于威尔斯、洛温菲尔德和卡尔夫.沙盘游戏在国外已得到广泛应用,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技术.在国外应用于各类儿童情绪障碍和行为障碍的治疗中,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它在国内还处于引进阶段,其有效性还处于探索时期.在掌握大量有关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将沙盘游戏疗法的形成与理论,具体操作及治疗效果的研究情况进行系统的介绍与阐释.

    作者:张利滨;黄钢;章小雷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磁共振波谱定量颅内肿瘤代谢物的方法及技术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分析是一种检测体内组织、细胞生化代谢水平的无创性方法,它在颅内肿瘤的早期诊断、准确分期中有着重要价值.尤其是当一些因素(如合并有放射治疗后改变等)使常规磁共振成像诊断的准确性降低时,1H-MRS提供的代谢信息能提高对肿瘤残存和复发的诊断准确性,有待逐渐成为颅内占位性病变常规检查的一部分.该文对1H-MRS定量颅内肿瘤代谢物的方法及技术予以综述.

    作者:赵芝弘;吴仁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是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和功能障碍的标志,因其在凝血过程中所发挥的双重作用,使其成为目前研究血栓性疾病发病危险因素的热点.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致残、致死原因,遗传因素可能在并发症的发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对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是否存在相关性的研究正日益增多,从基因水平研究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对于其预防及诊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崔亚斌;林发全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PPARγ、UCP2与非乙醇性脂肪性肝病

    研究显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和解耦联蛋白2参与了非乙醇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和胰岛素抵抗及脂肪细胞因子间有密切联系.解耦联蛋白2也可调节胰岛素分泌、限制活性氧产生、调节ATP合成等.阐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解耦联蛋白2与非乙醇性脂肪性肝病之间的联系有助于进一步防治非乙醇性脂肪性肝病.

    作者:林海凤;林志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脑白质疏松症的影像学研究

    随着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显像及磁共振显像在神经系统疾病的广泛运用,双侧大脑半球对称性的白质异常被大量发现,这一改变被称为脑白质疏松症.其一般发生于>60岁的老年人,且通常具有痴呆和脑血管病,甚至无临床症状的老年人中.该文就脑白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及其影像学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穆峰;李小刚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缺血性疾病的研究

    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TrKA受体、p75NTR受体)在神经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脑缺血性疾病中,神经生长因子通过促进干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抗凋亡维持神经细胞存活和增殖、促进损伤区域血管的生成等方面治疗脑损伤.已经成为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热点.

    作者:袁丽波;席焕久;于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氯离子通道及谷氨酸介导神经胶质瘤的侵袭性生长

    神经胶质细胞的恶性生长导致胶质瘤,胶质瘤侵袭性强、生长迅速.这种扩散能力与Cl-通道的功能及肿瘤细胞释放谷氨酸有关.Cl-通道可使肿瘤细胞迅速的改变形状与体积,以利于穿越脑神经细胞间狭窄而曲折的缝隙;肿瘤细胞还通过释放谷氨酸来破坏瘤周神经组织,可导致癫痫发作,其兴奋性毒性作用亦可导致神经细胞死亡.正常脑组织中用以维持细胞自身稳定作用的离子通道及转运蛋白,同时也与肿瘤细胞异常的生物学特性有着密切关系.

    作者:王帅;王晶;焦保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维甲酸受体α融合基因及其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中的应用

    正常情况下,早幼粒白血病基因与维甲酸受体α基因均存在于正常的细胞中,其表达产物对细胞的生长发育均具有十分重要的调控作用.在绝大多数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发病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引起17号染色体与15号染色体之间产生移位,从而导致早幼粒白血病基因与维甲酸受体α基因融合形成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维甲酸受体α融合基因,它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判断等临床关系十分密切.

    作者:周胜玉;蔡晓燕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抑癌基因PDCD4:一种新的抗癌治疗靶向基因

    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基因是首先在细胞凋亡中因一种表达特异的蛋白质而鉴别出来的一种新的抑癌基因.近年来,在PDCD4基因对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影响,以及对转化和蛋白质翻译的抑制作用的相互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显示,PDCD4基因在肿瘤治疗中作为一种分子治疗靶向的可能性.现对PDCD4基因的表达、结构、功能予以综述.

    作者:唐锟;刘小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负压型鼓室压图与中耳积液

    负压型鼓室压图是由于咽鼓管障碍导致中耳负压引起,临床该图形多见于分泌性中耳炎.目前,国内学者对负压型鼓室压图与鼓室积液的临床联系仍存有分歧.本文综合近年来有关负压型鼓室压图的鼓室峰压、镫骨肌声反射、鼓室图宽度及多频率鼓室导抗测试等多项声阻抗指标,试图探讨负压型鼓室压图与中耳积液的内在联系.

    作者:肖娟;罗志强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核受体介导细胞增殖分化与凋亡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核受体是配体依赖性的转录因子,广泛存在于细胞内,主要分为激素类核受体与孤儿核受体.它们与机体的生长发育,细胞的增殖、分化与凋亡,以及体内众多生理、物质代谢及肿瘤形成过程中基因表达的调控有很大关系.现就核受体介导细胞增殖、分化与凋亡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金丹婷;刘北忠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诊断和治疗研究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是一种良性的,但具有局部浸润倾向的罕见疾病,临床症状不典型.磁共振成像诊断的特异性较高,目前佳的治疗手段为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一些学者主张术后行外放射治疗,或者行放射性滑膜切除术.现对该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关节镜下表现,关节镜下治疗,以及诊断和放射治疗等方面的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任富继;赵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吉妮柔适宫内节育器与TCu380临床避孕效果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吉妮柔适宫内节育器(IUD)与TCu380 IUD的临床避孕效果.方法 选择门诊要求放置IUD的健康经产妇女200例,分别放置吉妮柔适IUD100例,TCu380 IUD 100例,放置IUD 后1、3、6、12 个月填写月经卡并回院随访.采用生命表法分析续用率、妊娠率.用χ2检验两组的差异性.结果 吉妮柔适组妊娠率、脱落率、疼痛发生率、月经经期、经量、因症取出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吉妮柔适IUD避孕效果好,副作用少,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建梅;张钰;李奕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细胞色素P450重要成员——CYP2B6研究进展

    CYP 2B6参与催化多种内源、外源化合物,特别是多种临床药物的生物转化.随着它的一系列特异性和灵敏度都很高的抗体被制造出来,以及大量底物的发现,人们逐渐认识到它在CYP家族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本文综述了CYP2B6的重要底物、诱导和抑制剂及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晋朝;周宏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研究进展

    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率高,成为患者病情加重乃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及时处理危险因素,严格无菌操作及消毒隔离措施,有效抗感染治疗,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延长白血病患者的生存期.现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林臻;张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肝细胞核因子的研究进展

    肝细胞核因子是调节肝脏内基因特异性表达的一类转录因子,这些转录因子及其相互作用构成的复杂调控网络,精确地控制着肝脏的发育和肝细胞的功能.深入研究肝细胞核因子在胚胎发育和肝癌发生中的作用,可以为胚胎发育的基因调控和寻找更有效的肝癌诊断标志物、治疗靶点提供新思路.

    作者:郑洁;李进;于树娜;蒋吉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血管内皮与动脉粥样硬化

    脂联素是一种主要由脂肪组织分泌的细胞因子,近几年,人们开始注意到它具有调节糖脂代谢、抗糖尿病、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炎症等诸多特性.本文阐述了血管内皮的主要功能及检测方法,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血管内皮与脂联素的新研究,阐述二者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作者:王慧群;陈爱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