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NAG-1基因在肿瘤形成及诊断中的作用

黄永建;兰斌

关键词:Nag-1, 肿瘤, 诊断
摘要:NAG-1,一种转化生长因子超家族成员,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及发展,在众多肿瘤中,都可通过测定NAG-1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工具.虽然一般认为NAG-1是抗肿瘤形成的组成部分,但其分泌、具体过程、潜在的储存是非常复杂的,并因肿瘤的微环境不同而改变,并有潜在改变肿瘤发展及浸润作用.
医学综述杂志相关文献
  • 房间隔缺损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1例报道

    临床常见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报道,但本例患者在急性心肌梗死就诊中发现患有房间隔缺损,与介入封堵术无关.查阅过去20年中、英文文献,仅见一例类似报道[1].

    作者:王新敏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儿童食物过敏的诊疗进展

    儿童食物过敏的发病率较成人高,症状多种多样,可以累及胃肠道、呼吸道及皮肤.诊断食物过敏可通过皮肤点刺试验和测定食物特异性IgE,但双盲对照食物激发试验是诊断食物过敏的金标准.治疗食物过敏有效的措施是严格避免特定食物变应原的摄入,亦可用免疫疗法、基因治疗及益生菌疗法.

    作者:赵巧玲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在皮肤性病的应用进展

    光动力疗法是一门新兴的肿瘤消融技术,疗效较好.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是其中一种,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许多专家在不断地尝试拓展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的治疗范围,本文就近年来5-氯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在皮肤科的应用情况予以综述.

    作者:侯淑萍;刘全忠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光敏剂在光动力疗法中的作用

    光动力学疗法(PDT)是20世纪兴起的一种治疗各种恶性肿瘤和表浅或腔内良性病变的方法,其通过全身或局部应用光敏剂,经特定波长光照射病变部位达到治疗目的 .光敏剂作为PDT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对于PDT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简要概述了PDT的基本原理、光敏剂的特点及光化学原理,重点综述了光敏剂在组织内吸收分布及在光动力学中的作用.

    作者:邵红霞;刘蓉;吴琦;高瑞霄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及防治

    大量的研究表明,幽门螺旋杆菌(HP)是慢性活动性胃炎的病因,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的致病因子,HP感染可导致胃炎、胃溃疡的长期存在.而胃癌的形成亦与慢性活动性胃炎、胃溃疡的长期存在有关,故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于HP感染与胃癌(尤其是非贲门胃癌)的相关性研究,根除HP的治疗在胃癌的临床防治中也越来越广泛.本文旨在对诸多学者关于HP与胃癌及胃癌相关性胃疾病的关系的研究加以综述.

    作者:赵淑荣;崔磊;王守训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泮托拉唑联合普萘洛尔治疗肝源性溃疡30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泮托拉唑联合普萘洛尔治疗肝源性溃疡(HU)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电子胃镜确诊HU 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在常规保肝治疗的基础上,常规组30例,采用泮托拉唑40 mg/d口服治疗;治疗组30例,采用在常规治疗组和基础上加用普萘洛尔30~60 mg/d口服治疗,疗程4周,同时比较肝功能不同分级级别的溃疡愈合情况.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肝功能Child分级患者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级溃疡显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B两级与C级显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泮托拉唑联合普萘洛尔治疗HU疗效明显,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晓周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对智能发育的影响

    缺铁性贫血是婴幼儿期常见疾病,本文综述了铁缺乏症引起人类或动物行为改变的生理眄生化基础,近年来国内外对缺铁性贫血儿童智能发育的研究情况.缺铁影响大脑的发育,缺铁时单胺氧化酶、多巴胺、能量代谢紊乱,可能是缺铁性贫血儿童智能改变的理化基础.缺铁性贫血可影响儿童的运动、认知、学习能力、视听觉的发育,并可能对智能发育存在长期影响.

    作者:廖军娟;毛新丽;静进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大动脉僵硬及一氧化氮的调节作用

    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均可导致动脉僵硬,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单纯的收缩期高血压和脉压差增大.大动脉僵硬与动脉粥样斑块的发展密切相关.目前评估大动脉僵硬的方法主要有脉压差和主动脉脉搏速度等.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的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对大动脉僵硬具有调节作用.本文对大动脉僵硬及NO的调节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朱宝亮;刘梅芳;刘文彦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Dysadherin蛋白的研究进展及其与胰腺癌的关系

    Dysadherin是位于细胞膜的一种糖蛋白,能够促进癌症细胞的转移,属于FXYD(FXYD do-main containing ion transport regulator)家族成员.它主要表达于包括胰腺癌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的肿瘤细胞,仅在少数几种正常人体细胞表达.近年研究发现,dysadherin可能在胰腺癌细胞的入侵及转移发面发挥重要作用.本综述旨在阐述dysadherin蛋白的作用机制及其与胰腺癌的关系,并为胰腺癌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方向.

    作者:谢宏民;张厚德;杜冀晖;李佳璇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下壁导联钩形R波对诊断小儿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价值

    目的 探讨小儿心电图下壁导联钩形R波对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诊断价值.方法 观察比较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38例(Ⅰ组),其他各类先天性心脏病59例(Ⅱ组)及正常小儿106例(Ⅲ组)的下壁导联钩形R波及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出现率.结果 至少一个导联出现钩形R波,Ⅰ组为:78.9%,Ⅱ组:20.3%,Ⅲ组:14.1%.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诊断房间隔缺损(ASD)的特异度75%,认为下壁导联钩形R波是小儿继发孔型ASD的一种独立的心电图征象.结论 3个下壁导联均出现钩形R波或至少一个下壁导联出现钩形R波且伴右束支传导阻滞对诊断继发孔型ASD有高度意义.

    作者:王建华;陈茜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血管病中的应用

    受体阻滞剂根据其化学结构不同,其应用也不同,特别是在心血管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某些受体阻滞剂可降低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血管事件,某些受体阻滞剂可用于心力衰竭,受体阻滞剂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于膜稳定作用有关,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临床早已肯定,现在就受体阻滞剂在心血管中的应用做以介绍.

    作者:孟宪丽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HPLC法测定清热暗疮丸中栀子苷的含量

    目的 寻找测定清热暗疮丸中栀子苷含量的可靠方法,以控制产品的质量.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乙腈-水(11∶89)为流动相;色谱柱为Diamonsil(钻石)C18柱(250 mm×4.6mm×5 μm),体积流量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38 nm,采用外标法.结果 栀子苷在9.08μ~105.8 μg范围里呈较好的线性关系;栀子苷的回收率为100.19%.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简单,结果可靠,重复性好,为清热暗疮丸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邵燕虹;宋丽莉;周燕双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腺苷及腺苷受体与败血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败血症是人体免疫系统对感染产生的全身性炎性反应,反应过度可引起休克及多器官衰竭现象产生,后导致死亡.腺苷是一种嘌呤核苷,能通过其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调控机体的炎性免疫应答的强度,并与多种免疫细胞炎性介质的释放有关.研究发现,腺苷及其受体通过调控炎性免疫应答在败血症的发生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对其作用机制的揭示将为败血症的防治提供新的策略.

    作者:李泽武;曲迅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口腔扁平苔藓与细胞凋亡的相关研究

    目前口腔扁平苔藓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与遗传、环境、代谢、免疫、细胞凋亡等多个因素有关,其中细胞凋亡因素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研究发现,口腔扁平苔藓上皮角质细胞凋亡指数增高,上皮固有层出现凋亡小体.而凋亡小体的出现表明了细胞凋亡的存在,由此推测,口腔扁平苔藓病变形成及发展部分归因于凋亡.本文对口腔扁平苔藓发病与细胞凋亡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作者:程曼莉;何克新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放射性肺损伤大白兔模型的构建及多层螺旋CT的评价

    目的 研究大白兔放射性肺损伤影像学模型的制作方法,结合病理学改变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对放射性肺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4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照射组和对照组,分别以30、40、50 Gy剂量行右肺2/3面积照射建立肺损伤模型,照射后第2、4、6、8周分别行MSCT检查并作pulmo曲线分析.结果 动物模型可安全建立,MSCT能够清晰显示大白兔放射性肺损伤毛玻璃改变、斑片状及纤维素条影.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大,肺泡腔厚度增厚明显,尤以50 Gy照射损伤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各时间点分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各时间点右肺密度显著高于左肺.结论 大白兔右肺一次30、40、50 Gy照射可以制作放射性肺损伤的急性模型,且50 Gy照射损伤为明显.MSCT可以早期诊断放射性肺损伤.

    作者:丁文;刘佰弘;李鑫欣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又称为连续性血液净化,一般定义为每天连续24 h或接近24 h的一种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CRRT早应用于重症急性肾衰竭的治疗,现已应用到各种临床常见危重症的抢救上,各种危重的急、慢性肾衰竭、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等都是CRRT治疗的适应证,它是急性肾衰竭,尤其是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李静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老年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胰岛素抵抗(IR)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96例CHD患者及78例健康对照组分别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以评价IR,并对CHD患者各危险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CHD患者的空腹胰岛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HOMA-I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HD患者与体质量指数、腰围、收缩压、舒张压危险因素聚集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CHD患者与IR密切相关,对CHD的治疗须对其发病基础IR及多种代谢异常进行全面的防治.

    作者:刘兴萍;王钧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NAG-1基因在肿瘤形成及诊断中的作用

    NAG-1,一种转化生长因子超家族成员,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及发展,在众多肿瘤中,都可通过测定NAG-1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工具.虽然一般认为NAG-1是抗肿瘤形成的组成部分,但其分泌、具体过程、潜在的储存是非常复杂的,并因肿瘤的微环境不同而改变,并有潜在改变肿瘤发展及浸润作用.

    作者:黄永建;兰斌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胰腺星形细胞活化及信号转导

    胰腺纤维化是慢性胰腺炎的主要病理学特征,而活化的胰腺星形细胞(PSC)是胰腺纤维化发生的始动细胞,也是纤维化过程中的主要效应细胞.国内外研究发现多种因素,如细胞因子(常见的有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白细胞介素10)、激活蛋白、氧应激及细胞内压力等诸多因素,均可通过各自的作用来影响PSC的活性,终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途径、TGF-β/Smad信号转导蛋白、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等细胞内信号调节PSC的活化、增殖及胰腺慢性炎症和纤维化形成过程.

    作者:梁晓强;章学林;张静喆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颅脑创伤研究的回顾(2006~2007年)

    颅脑创伤(TBI)以其致残率和致死率高、社会危害性大等原因,一直备受创伤学界的关注.各种基础研究为临床诊治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和技术支持平台,对于促进TBI的救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就自2006~2007年有关TBI基础研究方面的文献进行回顾.

    作者:李冰;闫华;只达石;刘暌 刊期: 2008年第22期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