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利生
目的 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糖尿病和糖调节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328例住院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空腹血糖检测,既往未诊断糖尿病患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CTT).结果 住院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系统检查发现糖尿病患病率为41.5%(136/328),糖调节异常率为26.2%(86/328);OGTT发现其中15.8%患者可诊断为糖尿病,糖调节异常为37.7%,总的糖代谢异常患病率为53.5%.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多合并糖尿病或糖调节异常,需要通过OGTT及时准确地发现这些合并糖代谢异常的患者.
作者:韩清丽;郭均岩;马朝霞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活血消瘕颗粒对子宫肌瘤的缩瘤效果及对临床证候群的改善情况.方法 40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0例口服活血消癥颗粒剂,对照组100例口服米非司酮.观察两组治疗后总疗效、症状改善情况、子宫体积及肌瘤体积变化情况.结果 活血消癥颗粒组总有效率(92.3%)、子宫体积及肌瘤体积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改善症状及减少肌瘤复发等方面明显优于米非司酮(P<0.05),且无不良反应.结论 活血消癥颗粒与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但活血消癥颗粒剂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且缩瘤效果稳定,不良反应小,是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方药,尤其在治疗直径<3 cm肌瘤方面疗效明显.
作者:张晋峰;王红;吴艳萍;赵建平;张玉芬;李瑛;申宝林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硫化氢(H2S)作为一种有毒气体,人类认识和研究其作用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人们才发现H2S是存在生物体内的一种新型的内源性气体信号分子.H2S首先被报道是一种存在于脑内的神经递质,生理浓度的H2S对神经系统海马的长时程增强功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H2S在自发性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脓毒血症或出血性休克、阿尔茨海默病、胃黏膜损伤及肝硬化等多种疾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病理生理效应,而其作用特点有别于另外两种气体信号分子NO及CO.内源性H2S是一种新的气体信号分子,对其进一步研究是当前生物医学领域的崭新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意义.
作者:陈雯;谢晓华 刊期: 2008年第24期
恶性肿瘤侵犯到胸膜常常形成胸腔积液.胸腔积液的实验室检查内容从常规检查、细胞学检查,逐步发展到可以检测酶学指标、肿瘤标志物以及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等.单项指标的检测在不同性质的胸腔积液中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通过不同组合的多指标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因此,现代的实验室检查能为l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辅助手段.
作者:温学红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Mirizzi综合征(MS)的诊断与外科处理方法.方法 对23例MS患者的术前诊断及手术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其诊断及外科处理的特点.结果 术前23例均行B超检查,确诊为MS4例;22例行CT检查,确诊2例;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18例,确诊6例;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10例,确诊2例.术中右肝管损伤1例,肝总管损伤1例,均行损伤胆管修补+胆总管T管引流术;1例因严重胆管炎术后心、肺和肾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余22例均随访6个月~3年,均恢复良好.结论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是诊断MS的理想方法,术中依据病变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外科治疗措施,是减少或避免术后胆管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谢德红;秦建民;李鹏 刊期: 2008年第24期
脑是机体高级神经活动的重要器官,具有复杂的生理功能,代谢极为活跃.生理状态下,脑血流量维持相对稳定,以维持脑组织的正常神经功能和代谢活动.神经外科患者围手术期、手术及麻醉因素均可对脑血流及代谢产生影响.掌握脑血流和脑代谢生理调节机制,了解神经外科围手术期间影响脑血流和脑代谢的影响因素,有利于合理的选择麻醉方法,指导对围术期患者的处理以及对预后的判断.
作者:陈君 刊期: 2008年第24期
脂肪组织是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接受多种信号刺激,产生多种激素样肽.脂联素是重要的具有保护作用的细胞因子.糖尿病、肥胖和胰岛素抵抗是肿瘤的危险因素,脂联素降低会增加肿瘤的发生.本文对脂联素和肿瘤关系的新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陈爱荣;王志平 刊期: 2008年第24期
p53上调凋亡调控因子(PUMA)是具有强大促凋亡作用的Bcl-2家族BH3-only亚家族成员.它可以通过p53依赖途径及非依赖途径促进细胞凋亡,在肿瘤的发生过程中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PUMA的作用与p53状态无关,可能成为人类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陈韵如;王玉明;段勇 刊期: 2008年第24期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创伤,国内外报道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损伤后临床治疗仍是神经科学领域中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目前应用许旺细胞、嗅鞘细胞、神经干细胞等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是极有前景的治疗策略.本文就细胞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陈佳;李超英 刊期: 2008年第24期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肿瘤,具有癌灶多点起源,淋巴结转移呈区域性、双向性、连续性、跳跃性的特点.诸多因素影响淋巴结清扫的范围和数量,继而影响后续治疗和预后.术前了解肿瘤的浸润深度和分化程度,较准确的临床分期和个体化的手术方式对淋巴结清扫至关重要.
作者:刘传平;齐海 刊期: 2008年第24期
外周组织细胞胆固醇代谢处于可交换的动态平衡之中.胆固醇的来源、储存、去路都有多种重要的酶蛋白参与,并受多种调控因子调控.本文就胆固醇代谢平衡过程及参与代谢与调节的各种因子予以综述.
作者:史连义;姜玲玲 刊期: 2008年第24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病死率高.冠状动脉搭桥术亦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使直接供应缺血心肌组织的冠状血管重新灌流的一种手术,目前巳较多地开展.21世纪人类卫生问题大的挑战是改善生存质量.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的临床治愈远不能满足社会及个人对生存质量的需求.近年国外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研究,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术后进行特殊专项康复计划,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同时有计划的康复训练对于预防远期血管再狭窄有着显著疗效.
作者:马跃文 刊期: 2008年第24期
存活心肌的无创性检查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疾病预后非常重要.目前评价存活心肌的方法主要有超声心动图检查、核素心肌显像、磁共振成像等.其中,超声心动图检查具有多切面实时观察、安全、价廉、可重复检查的优点,在存活心肌的评价中作用独特.在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中,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显像是评价存活心肌的金标准.磁共振检查具有高的空间分辨力、良好的软组织分辨力适合精确定量分析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对那些有存活心肌的患者进行合理的血运重建术,从而达到改善患者预后的目的.
作者:齐惠英;郑刚 刊期: 2008年第24期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骨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常见的全身性、代谢性疾病.随着人口结构老龄化,骨质疏松患病率日益上升.现将近年来中西医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认识与防治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蒙珍;王维佳 刊期: 2008年第24期
脂肪肝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小.目前脂肪肝的发生机制尚未彻底明了,西医缺乏有效药物.中医药治疗脂肪肝,无论在改善临床症状,还是在改善肝功能及肝脏影像学方面的变化都有明显的优势.本文从中医对脂肪肝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专方专药的临床观察等方面,对近年来的文献进行了综述.
作者:裴强;王晓素 刊期: 2008年第24期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IS)是危重患者常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全身水肿、低血压、少尿等.脓毒症、严重创伤、体外循环等是其常见病因.其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较多,包括控制原发病、液体治疗、呼吸支持等措施.临床上一般将CLS分为渗漏期和恢复期,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病理生理过程和临床表现,治疗原则亦不相同.系统了解其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分期,对诊断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杨万杰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静脉滴注大剂量地塞米松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复发(或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36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采用静脉滴注大剂量地塞米松20 mg/d,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0.4 g/(kg·d)均连用5 d.结果 36例患者中3例失访.在33例获得随访患者中显效18例(54.5%),部分缓解10例(30.3%),未缓解7例(21.2%),总有效率达84.8%.结论 对于重症、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脾切除术无效的某些难治性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地塞米松静脉滴注不失为一种疗效好、维持时间长、不良反应小、能更快升高血小板的治疗方法,并可反复使用.
作者:赵巧华 刊期: 2008年第24期
宫颈癌的手术治疗经历了100余年的发展过程.20世纪初Wertheim提出经腹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清扫术,奠定了宫颈癌根治术的基础,成为宫颈癌手术治疗的经典手术方式.但由于手术范围大、创伤大,主要是术中损伤了盆腔自主神经,给患者带来了一些不良反应(膀胱、直肠及性功能的减退和丧失).为了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术中如何避免和减少对分布到膀胱、直肠及阴部神经的损伤,是防止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的一个关键.因此,系统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SNSRH)就成为近年来妇科肿瘤界研究热点,本文就SNSRH在宫颈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张雪玉;陈贵芹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合并NAS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治疗组患者口服二甲双胍,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患者FBG、2hPG、空腹胰岛素(Fins)、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肌酐、血乳酸、体质量指数(BM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观察其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组Fins、BMI、HOMA-IR、ALT、AST、TG、T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FBG、2hPG、HBA1c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NASH的一种有效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庞建华;周亚茹;王书畅;王战建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理想的神经外科麻醉,包括血流动力学及代谢水平的稳定、患者术后的早期复苏等.神经外科麻醉有其自身的特点,与疾病种类和术中使用药物相关.手术过程中,麻醉诱导、麻醉维持、术中管理及脑保护等措施采取是否得当,对患者术后恢复有较大影响.本文对神经外科患者的麻醉对策及神经外科麻醉与手术配合等方面予以综述.
作者:梁禹 刊期: 200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