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雯;谢晓华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合并NAS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治疗组患者口服二甲双胍,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患者FBG、2hPG、空腹胰岛素(Fins)、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肌酐、血乳酸、体质量指数(BM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观察其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组Fins、BMI、HOMA-IR、ALT、AST、TG、T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FBG、2hPG、HBA1c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NASH的一种有效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庞建华;周亚茹;王书畅;王战建 刊期: 2008年第24期
腹腔室隔综合征(ACS)是指各种病理状态下腹腔压力升高,粟及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主要病理生理改变是心排血量减少、周围循环阻力增加、少尿、无尿、呼吸道阻力增加、肺顺应性下降、甚至缺氧都有可能发生.如果不予治疗,ACS可以引起致死性的器官功能衰竭,相反,经予腹腔减压后可以迅速逆转以上的病理生理变化.本文就ACS的分类及病因,病理生理变化、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总结探讨,以指导临床实践.
作者:景海涛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理想的神经外科麻醉,包括血流动力学及代谢水平的稳定、患者术后的早期复苏等.神经外科麻醉有其自身的特点,与疾病种类和术中使用药物相关.手术过程中,麻醉诱导、麻醉维持、术中管理及脑保护等措施采取是否得当,对患者术后恢复有较大影响.本文对神经外科患者的麻醉对策及神经外科麻醉与手术配合等方面予以综述.
作者:梁禹 刊期: 2008年第24期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IS)是危重患者常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全身水肿、低血压、少尿等.脓毒症、严重创伤、体外循环等是其常见病因.其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较多,包括控制原发病、液体治疗、呼吸支持等措施.临床上一般将CLS分为渗漏期和恢复期,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病理生理过程和临床表现,治疗原则亦不相同.系统了解其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分期,对诊断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杨万杰 刊期: 2008年第24期
外周组织细胞胆固醇代谢处于可交换的动态平衡之中.胆固醇的来源、储存、去路都有多种重要的酶蛋白参与,并受多种调控因子调控.本文就胆固醇代谢平衡过程及参与代谢与调节的各种因子予以综述.
作者:史连义;姜玲玲 刊期: 2008年第24期
作为一种分布在细胞膜表面的蛋白,钠氢交换体1(NHE1)参与调节细胞内的pH值和细胞容积,并且可随着细胞机能状态的变化而进行自我调节.在细胞缺血、缺氧、酸中毒等情况下,NHE1被激活,进一步导致细胞内Na+潴留,Na+-Ca2+交换加强,细胞内Ca2+增加,细胞内钙超载导致心肌组织损伤,这一病理生理变化参与了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石家冲;魏玲 刊期: 2008年第24期
基因治疗是指将人的正常基因或有治疗作用的基因导入人体靶细胞以纠正基因的缺陷或发挥治疗作用,因此它可用来治疗一些后天性和遗传性疾病,其成功与否的关键是载体.目前应用的载体主要有包括病毒和非病毒载体,但在基因治疗中应用为广泛的载体是病毒载体.本文就近年来病毒载体系统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及其改进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眭维国;邬俊勇;陈洁晶;戴勇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阴囊中隔皮瓣尿道成形术治疗长段的尿道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男性前尿道狭窄患者10例.年龄16~65岁,平均37岁,尿道狭窄长度2.0~5.5 cm,平均3.0 cm.手术彻底切除狭窄段尿道,取合适大小的带蒂阴囊中隔皮瓣,5~0可吸收肠线缝合成管状,与尿道端端斜面吻合,保留尿道支架管3~4周.结果 10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150~230 min,平均180 min,随访1~35个月,平均16个月.阴茎外观满意,2例手术后1~2个月出现排尿变细,经扩张后排尿通畅.结论 阴囊中隔尿道成形术治疗长段前尿道狭窄简单有效,并发症少,可作为长段前尿道狭窄临床治疗选择之一.
作者:阮建中;万胜红;秦晨;晏增亚 刊期: 2008年第24期
幽门螺杆菌(HP)是造成上消化道疾病的主要因素.HP能分泌许多致病因子,这些致病因子分为定植因子和毒力因子.HP的各种毒力因子均具有遗传多样性和地区分布的差异,与不同HP相关性疾病之间存在相关性.毒力因子在病变过程中起的作用不尽相同,决定感染后炎症、溃疡及胃癌等临床转归.本文就其研究现状予以综述.
作者:唐炜;张尤历 刊期: 2008年第24期
低血糖症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糖尿病低血楷性脑病好发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性脑病以神经系统受损为主.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可表现为表情淡漠、抑郁、偏瘫、意识模糊、运动性失语、昏迷,酷似急性脑血管病,病情持续发展则可能导致神经系统不可逆损害.本文旨在探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性脑病的临床诊断和预防.
作者:孙巨;杜金梁 刊期: 2008年第24期
宫颈癌的手术治疗经历了100余年的发展过程.20世纪初Wertheim提出经腹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清扫术,奠定了宫颈癌根治术的基础,成为宫颈癌手术治疗的经典手术方式.但由于手术范围大、创伤大,主要是术中损伤了盆腔自主神经,给患者带来了一些不良反应(膀胱、直肠及性功能的减退和丧失).为了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术中如何避免和减少对分布到膀胱、直肠及阴部神经的损伤,是防止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的一个关键.因此,系统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SNSRH)就成为近年来妇科肿瘤界研究热点,本文就SNSRH在宫颈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张雪玉;陈贵芹 刊期: 2008年第24期
醛糖还原酶是多元醇通路的限速酶,此酶的激活被认为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有关.本文主要就醛糖还原酶的基本结构、代谢特点及醛糖还原酶类似蛋白酶1的新研究进展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关系予以综述.
作者:蔡秋香;廖端芳;祖旭宇;庹勤慧 刊期: 2008年第24期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一种存在频发c-kit基因突变的间叶源性肿瘤.影像学检查被广泛用于判断其生物学行为、结构特征等方面.GIST的诊断依赖于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病理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综合应用.GIST对化学药物治疗不敏感,手术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术后多教会复发.分子靶向治疗与外科治疗有机结合、联合应用是未来治疗GIST的发展趋势.
作者:袁宁;李强;吴淑金 刊期: 2008年第24期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骨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常见的全身性、代谢性疾病.随着人口结构老龄化,骨质疏松患病率日益上升.现将近年来中西医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认识与防治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蒙珍;王维佳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Mirizzi综合征(MS)的诊断与外科处理方法.方法 对23例MS患者的术前诊断及手术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其诊断及外科处理的特点.结果 术前23例均行B超检查,确诊为MS4例;22例行CT检查,确诊2例;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18例,确诊6例;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10例,确诊2例.术中右肝管损伤1例,肝总管损伤1例,均行损伤胆管修补+胆总管T管引流术;1例因严重胆管炎术后心、肺和肾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余22例均随访6个月~3年,均恢复良好.结论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是诊断MS的理想方法,术中依据病变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外科治疗措施,是减少或避免术后胆管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谢德红;秦建民;李鹏 刊期: 2008年第24期
涂片镜检是一项基础的检验手段,应用广泛,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很多疾病及其标本通过涂片染色或不染色进行显微镜检查而获得阳性结果,有些具有决定性的诊断价值.本文就如何发挥涂片镜检对肺部疾病的诊断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张立;王永其 刊期: 2008年第24期
存活心肌的无创性检查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疾病预后非常重要.目前评价存活心肌的方法主要有超声心动图检查、核素心肌显像、磁共振成像等.其中,超声心动图检查具有多切面实时观察、安全、价廉、可重复检查的优点,在存活心肌的评价中作用独特.在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中,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显像是评价存活心肌的金标准.磁共振检查具有高的空间分辨力、良好的软组织分辨力适合精确定量分析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对那些有存活心肌的患者进行合理的血运重建术,从而达到改善患者预后的目的.
作者:齐惠英;郑刚 刊期: 2008年第24期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导致被感染者免疫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CD4+细胞数目减少,继而发生机会性感染、肿瘤等各种表现的慢性进行性疾病.其眼部并发症多发生在眼后段,包括HIV/AIDS视网膜炎、机会性感染、罕见肿瘤和神经眼科疾病.目前广泛应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及更昔洛韦治疗AIDS及其眼部并发症取得了很大进展.现本文对4种眼部主要并发症进行综述.
作者:阳桥生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缺血性卒中是常见的脑血管病,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近年来,中医药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研究从经验医学进入到实验阶段,大量研究已表明,许多中药治疗缺血性卒中取得了一些疗效.本文综述了近5年来三七总皂甙防治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近况,认为三七总皂甙治疗脑缺血的实验研究巳取得一定进展,并探讨其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作者:周小宝;徐侃 刊期: 2008年第24期
脂肪组织是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接受多种信号刺激,产生多种激素样肽.脂联素是重要的具有保护作用的细胞因子.糖尿病、肥胖和胰岛素抵抗是肿瘤的危险因素,脂联素降低会增加肿瘤的发生.本文对脂联素和肿瘤关系的新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陈爱荣;王志平 刊期: 200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