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线粒体/细胞色素C介导的凋亡通路的研究进展

邹循锋;鄢业鸿

关键词:线粒体, 细胞色素C, 凋亡活化因子-1, Bcl-2家族, 细胞凋亡
摘要:线粒体凋亡途径在细胞凋亡信号转导途径中是近年来研究的热门.细胞内外各种刺激信号引起Bcl-2同源结构域3(Bcl-2 homology domain3,BH3)-only蛋白激活,通过Bcl-2家族(B cell lymphoma 2)调控线粒体,使线粒体外膜渗透而导致细胞色素C及(second mitochondri-derived activator of caspase,Smac)流入胞质与凋亡活化因子-1(apoptosis activated factor-1,Apaf-1)及胱天蛋白酶-9(caspase-9)结合形成复合体.caspase-9的激活将引起其下游胱天蛋白酶的级联反应,导致该细胞凋亡.这一过程中有一系列反馈调节如Smac对凋亡抑制蛋白(IAP)的抑制等.
医学综述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肾衰竭与泛素-蛋白酶体通路

    泛素-蛋白酶体通路是目前已知的重要的、有高度选择性的依赖ATP的蛋白质降解途径,它由泛素、多种酶、26S蛋白酶体等组成,细胞内约80%的细胞蛋白由该通路降解.慢性肾衰竭患者营养不良和瘦体重丢失与泛素-蛋白酶体通路的激活相关,此通路的激活加速了肌肉蛋白的降解,同时代谢性酸中毒、动脉粥样硬化、营养不良、炎症等慢性肾衰竭患者常见并发症激活此通路从而引起一系列病理反应.

    作者:邱鸿;余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免疫异常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临床常见妇科良性疾病,对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大量研究表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与机体免疫应答系统异常密切相关.对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微环境和免疫机制的研究成为目前的热点,本文对近几年来有关免疫异常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行简要介绍.

    作者:颜林志;吕杰强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糖尿病性心脏病代谢治疗的基本作用

    胰岛素抵抗、空腹葡萄糖受损、葡萄糖耐量低减以及糖尿病可不断造成心血管病的危险,糖尿病性心脏病有较高的病死率,其主要代谢异常是心肌对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受损,特别是线粒体内丙酮酸氧化作用减少,从而更多的依赖脂肪酸和酮体,健康心脏主要通过摄取葡萄糖转化成丙酮酸,但糖尿病性心脏对丙酮酸氧化能力明显减少,此时在药理上通过脂肪酸氧化的抑制,增加丙酮酸的氧化作用,必定会为糖尿病性心脏病患者带来益处.

    作者:郭庆畲;王晓焕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肠促胰岛素类似物和DPP-Ⅳ抑制剂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

    肠促胰岛素类似物(incretin mimetics)是一类具有多种抗高血糖作用的新型降糖药物,它模拟胰升糖素样肽(GLP)-1的作用;二肽基肽酶(DPP-Ⅳ)抑制剂抑制GLP-1的降解.这两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为:增加葡萄糖依赖的胰岛素分泌;抑制不适当的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减缓胃的排空;和抑制食欲.研究显示,肠促胰岛素类似物和DPP-Ⅳ抑制剂还具有促进胰岛β细胞新生的作用,可能会成为未来2型糖尿病(T2DM)治疗领域的新药.目前,几种肠促胰岛素类似物和DPP-Ⅳ抑制剂正在进行T2DM治疗的末期临床试验.

    作者:王璐;邸阜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糖尿病是慢性终身性疾病,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提高精尿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增强其自我保健意识,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提高并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从而延长寿命.

    作者:李英芙;郁广田;仇海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蛋白激酶CK2与Wnt信号转导途径

    蛋白激酶CK2是一种真核中普遍存在的信使非依赖性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到目前为止,已发现其300多种底物,且数目还在增加,涉及到许多细胞生命过程,如从DNA复制、转录到细胞生长的信号转导、增殖、转化、细胞凋亡等.近来研究发现,CK2与Wnt信号转导途径存在着很大的联系,CK2可以与β-catenin和dishevelled等Wnt信号蛋白相结合使它们磷酸化,正性调节Wnt信号转导途径.在肿瘤发生和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CK2增强Wnt信号转导,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加以综述.

    作者:赵树勇;刘新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N-乙酰半胱氨酸的作用机制及在肝病中的应用

    N-乙酰半胱氨酸是细胞内还原性谷胱甘肽的前体,是一种含有巯基的抗氧化剂.本文主要综述了N-乙酰半胱氨酸作用机制及在肝病中的应用,包括其在醋氨酚中毒、重型肝炎与肝衰竭、抗乙型肝炎病毒等方面的治疗作用,说明N-乙酰半胱氨酸是一种有广泛应用潜力的药物.

    作者:乔玲;李亚明;段钟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代谢综合征与肥胖

    代谢综合征(MS)是指一组相互关联的临床症候群,包括肥胖、胰岛素抵抗,葡萄糖耐受不良、高血压、血脂紊乱.近年来,MS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增加,且发病呈低龄化趋势,因此成为儿科学者共同关注的焦点.肥胖作为MS常见的始发因素,与其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MS发病的低龄化与肥胖发生的低龄化密切相关.

    作者:范红旗;郭锡熔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糖尿病血脂异常的药物治疗

    本文通过查阅有关文献,研究了糖尿病血脂异常的药物治疗方法.发现许多糖尿病伴血脂异常的患者单用一种他汀类药物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对伴有多种脂蛋白异常的较重患者,联合用药也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手段.

    作者:邱少慧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PI3-K在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胰岛素通过胰岛素信号转导路径发挥其促进合成代谢、稳定血糖的生理作用,其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是胰岛素信号转导中的关键分子.而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发生障碍引起的胰岛素抵抗在2型糖尿病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综合上述两点,本文综述了PI3-K在2型糖尿病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金丹;陆付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及其在血液疾病上的应用

    克隆新基因及获得其cDNA全长是现代生命科学中研究基因功能的重要前提.以PCR为基础的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是一种简单、敏感且有效扩增cDNA全长的方法.该文主要概述RACE技术的原理、进展及其在血液疾病基因克隆方面的应用.

    作者:王程毅;王少元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胃反位胃镜检查体会

    我科从1990~2000年期间共接受胃镜检查13 300人次,遇到胃脏反位6例,其中单纯性胃脏反位2例,内脏反位4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田高超;王秋梅;张美丽;马发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肾小球疾病与听力障碍的研究

    肾小球疾病是一组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其听力系统损害很常见.肾小球与耳蜗在解剖、生理上有相关性,肾小球疾病发病多有免疫性因素,导致听力下降的原因主要有相似的解剖结构;共同的免疫反应,以及肾小球疾病导致的水电解质紊乱等.

    作者:赵波;谷京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抗凝血酶原抗体的研究进展

    抗凝血酶原抗体(aPT)是一种抗磷脂抗体(aPL),与凝血酶原(PT)的结合大部分为低亲和力.其与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PS)呈一定的相关性,与动静脉血栓形成可能有关.aPT识别凝血酶原的表位尚不明确;检测方法一般为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

    作者:彭维林;林青;苏东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RAS系统中负向调控因子与肾纤维化的关系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中的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TGF-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等已被大量试验证实与肾纤维化存在直接或间接关系,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系统中的血管紧张素受体2(AT2R),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血管紧张素Ang(1-7),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等则表现出拮抗上述物质的作用,本文就RAS系统新成员及其细胞因子对肾纤维化的作用简要综述.

    作者:于冀洋;朱光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弥漫性轴索损伤研究进展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用于描述头部伤后以脑深部神经轴索肿胀、断裂为特征的脑损伤类型.本文就近年来对DAI研究进展包括发生机制、病理特征、临床表现、诊断及其治疗综述如下.

    作者:张东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线粒体/细胞色素C介导的凋亡通路的研究进展

    线粒体凋亡途径在细胞凋亡信号转导途径中是近年来研究的热门.细胞内外各种刺激信号引起Bcl-2同源结构域3(Bcl-2 homology domain3,BH3)-only蛋白激活,通过Bcl-2家族(B cell lymphoma 2)调控线粒体,使线粒体外膜渗透而导致细胞色素C及(second mitochondri-derived activator of caspase,Smac)流入胞质与凋亡活化因子-1(apoptosis activated factor-1,Apaf-1)及胱天蛋白酶-9(caspase-9)结合形成复合体.caspase-9的激活将引起其下游胱天蛋白酶的级联反应,导致该细胞凋亡.这一过程中有一系列反馈调节如Smac对凋亡抑制蛋白(IAP)的抑制等.

    作者:邹循锋;鄢业鸿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妊娠期血液高凝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血凝增强是妊娠晚期的一种生理现象,但血液高凝状态可引起许多产科并发症,如抗磷脂综合征、妊娠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胎盘梗死、胎儿生长受限、反复流产、妊娠丢失等.研究表明,肝素可以有效治疗血液高凝造成的各种相关并发症,因其不通过胎盘,无致畸作用,给药简单,应用安全,在产科领域受到广泛重视.

    作者:唐淑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TGF-β/Smad信号通路与慢性移植性肾病的研究进展

    慢性移植性肾病是导致肾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TGF-β/Smad信号通路在慢性移植性肾病的形成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Smad通路仍是目前所公认的介导TGF-β胞内反应的主要通路.本文将Smads在慢性移植性肾病中TGF-β/Smads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研究进展予以综述,旨在为开辟防治慢性移植性肾病的新途径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作者:陈细明;廖贤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G家族百年与Lynch综合征研究进展

    Lynch综合征为肿瘤遗传易感性典型代表,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人们对Lynch综合征及肿瘤遗传易感性的认识.DNA错配修复(MMR)基因突变和微卫星不稳定性(MSI)被认为是Lynch综合征时肿瘤遗传易感性的病理基础.值Lynch综合征研究百年之际对其近年发展予以综述.

    作者:吕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