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细胞信号转导抑制因子与肺部疾病

许雯;陈少贤

关键词:细胞信号转导抑制因子, 信号转导, 肺疾病
摘要:细胞因子通过活化细胞表面受体复合物而发挥其在调控细胞生物学功能中的重要作用,信号转导被一些负性蛋白严格控制,其中以细胞信号转导抑制因子(SOCS)为重要,SOCS主要通过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对细胞因子的作用强度及持续时间进行调控.近几年研究显示,SOCS不仅与全身免疫疾病有关,而且在哮喘、肺癌、急性肺损伤等肺部疾病中起重要作用.
医学综述杂志相关文献
  • 益肾通合盐酸坦索罗辛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应用益肾通胶囊与盐酸坦索罗辛联合应用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50例门诊前列腺增生患者,联合应用益肾通胶囊(4粒口服3次/d)与盐酸坦索罗辛(0.2mg口服1次/d)治疗2个疗程,观察I-PSS评分、BS评分、MFR及RU改善.结果 治疗后患者主观症状改善明显,残余尿减少、大尿流率增加,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0.01).结论 益肾通与盐酸坦索罗辛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有较好的近期与远期疗效.

    作者:谢建兴;王鹏;陈铭;关伟;郝燕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转染内皮抑素基因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通过接种转染携带小鼠内皮抑素基因的腺病毒到人血管内皮细胞(ECV304),观察内皮抑素基因表达对人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分对照Ⅰ组(磷酸盐缓冲液)、对照Ⅱ组(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和实验组(携带小鼠内皮抑素基因的腺病毒),用二苯基四氮唑澳盐法(MTT法)测定各孔的光吸收值,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 各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7%(对照Ⅰ组)、6%(对照Ⅱ组)和78%(实验组).结论 证实腺病毒携带的内皮抑素基因可以抑制人血管内皮细胞系的增殖,为进一步研究内皮抑素基因治疗提供实验基础.

    作者:尹嘉;袁绍纪;张荣伟;卢培刚;骆纯;楼美清;卢亦成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危重病医学诊治

    危重病医学是现代医学中新兴的一九综合学科.危重病医学专业理论、诊治水平包括各种监护设备及支持替代治疗措施使用上都得到飞速发展.对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相关进展;对治疗上所使用的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药物鸟司他丁、生长激素应用的相关进展以及糖皮质激素应用问题的新观点简要综述.

    作者:余长智;王燕梅;吐尔洪·艾沙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疏风祛邪,利湿固涩法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目的 观察疏风祛邪,利湿固涩法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给予补液纠正脱水、解热等对症等治疗.治疗组加服疏风祛邪,利湿固涩中药;对照组服蒙脱石散,口服或静点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疗程均为3d.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对照组为76.6%.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主要症状腹泻,发热消失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疏风祛邪,利湿固涩法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显著.

    作者:朱丽霞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赞育丹对不育大鼠性腺功能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赞育丹对腺嘌呤所诱发的睾丸生精障碍性不育大鼠的影响,为中药治疗男性不育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以腺嘌呤灌胃Wistar大鼠,诱发睾丸细胞生精障碍,制造大鼠不育症模型,观察赞育丹制剂给药后实验动物精子计数、睾丸形态学及性激素(T、FSH、LH)的改变.结果 赞育丹可增加睾丸生精障碍性不育大鼠精子数量;增加睾丸附睾重量.提高前列腺和精囊指数,提高性激素水平;使受损的睾丸组织明显改善.结论 赞育丹对腺嘌呤诱发的大鼠睾丸生精障碍性不育有治疗作用.

    作者:刘天成;崔撼难;郑微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1例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按亚叶酸钙方案化疗,200mg/(m2·d),静脉注入后续用5-氟尿嘧啶400mg/(m2·d),连用5d为1周期.间隔21d重复使用,连用2个周期.治疗组患者化疗同时和间歇期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入,每天1次,26d为1疗程,连用2个疗程.结果 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有效率为51.61%,单用化疗有效率26.66%,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苦参注射液是一种治疗中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有效的药物.

    作者:罗金键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健脾补肾活血方药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CTL介导的造血抑制因子影响

    目的 探讨细胞毒性T细胞介导的造血抑制因子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作用,分析健脾补肾活血方药的免疫调控机制.方法 采用流武细胞仪检测不同拆方分组免疫介导再障小鼠脾淋巴细胞表面抗原CD8、γ δ TCR的表达,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培养细胞γ-IFN、α-TNF水平,观察其变化.结果 再障组CD8+、γ δ TCR+T比例明显上升,γ-IFN、α-TNF水平亦升高,健脾补肾活血全方组CD8+,γ δ TCR+T下降,γ-IFN、α-TNF水平降低,与再障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01),健脾补肾组、温肾组、滋肾组、CSA组均有不同影响,健脾组、活血组作用不显.结论 细胞毒性T细胞增加与造血负调控因子表达升高是导致再障的主要机制,两者具有相关性,健脾补肾活血方药可通过调节该免疫环节恢复骨髓造血,组方中以补肾中药为核心,健脾、活血中药起协同作用.

    作者:陆嘉惠;周永明;胡明辉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阿片样物质与心肌保护研究进展

    阿片类物质及其受体在心肌组织中能够产生缺血预适应作用,对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与Gi/o蛋白、线粒体ATP敏感钾通道、蛋白激酶C、环氧化酶2等都有关.现综述近年来关于阿片类物质参与心肌保护的信号转导及其机制;阿片类物质心肌保护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作者:徐亮;吕国义;邓迺封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氨的影响

    目的 探讨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血氨的关系.方法 选择160例HP阳性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为阳性纽,48例HP阴性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为阴性组.83例HP阴性的健康检查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的空腹血氨.阳性组病例治疗1周,停药4周后复查HP,根除HP后复查血氨.根据肝功能Child分级进行分组,比较各组血氨水平.结果 阳性组血氨浓度显著高于阴性组(P<0.01);阴性组血氨浓度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HP根除后血氨浓度显著下降(P<0.01);阳性组中不同肝功能分级组血氨浓度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而阴性组中不同肝功能分级组血氨浓度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HP感染与乙肝后肝硬化的血氨浓度升高密切相关,易并发肝性脑病,根除HP可使血氨水平显著降低,有利于防治肝性脑病.

    作者:李宝祥;焦俊风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鼻内镜下孤立性蝶窦良性疾病的诊治

    目的 提高对孤立性蝶窦良性疾病症状、体征的认识和首诊准确率.方法 分析32例孤立性蝶窦良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和鼻内镜手术32例的手术.结果 经鼻内镜蝶寞开放术,治愈27例.其中17例手术后症状立即消失,10例术后3~5d症状缓解;好转5例其中3例仅感轻微头痛和嗅觉失灵,鼻内镜见窦口黏膜肿胀.CT/MRI复查未见窦腔病变.术后1个月复诊窦口开放率为93.75%(30/32),随访6~48个月无病变及症状复发,未再次手术.结论 孤立性蝶窦良性疾病经CT或MRI等高清晰度的影像学检查加之以鼻内镜检查均可明确诊断,且经鼻内镜手术对其治愈有显著的优越性.

    作者:刘军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腹腔间室综合征的诊治

    正常腹腔内压力主要是由腹腔内脏器的静水压产生,正常情况下和大气压相近.当腹内压>10mmHg(1mmHg=0.133kPa)时,即为腹腔高压.腹腔间室综合征的定义是任何原因引起腹腔内压非生理性持续升高,达到或超过35mmHg,引起腹腔内脏及腹外系统器官等多器官系统功能损害的临床综合征.急性重症胰腺炎(SAP)可引发腹腔内高压,部分患者(10%)可导致腹腔间室综合征的发生,病程凶险,病死率较高.在诊治SAP过程中注意防治腹腔内高压,对提高SAP的临床治愈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靳殿功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中国少数民族血脂水平的研究进展

    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是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已知中国部分少数民族之间的血脂水平存在一定差异.中国少数民族血脂水平受性别、年龄、饮食结构、肥胖、遗传等因素的影响.文章将中国少数民族血脂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简要综述.

    作者:甘剑挺;尹瑞兴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16例大肠黏膜下肿瘤的内镜特点及内镜下治疗

    目的 探讨大肠黏膜下肿瘤的内镜特点、病理分类及内镜治疗方法 .方法 所有病例均行常规电子结肠镜检查,并在内镜下用圈套器行高频电凝电切治疗.结果 16例中脂肪瘤9例,类癌3例,恶性淋巴瘤2例,平滑肌瘤2例.均予内镜下肿物切除术,并经病理检查证实诊断;无一例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结肠镜检是大肠黏膜下肿瘤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提高对大肠黏膜下肿瘤内镜形态特点的认识,对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内镜下肿瘤切除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黄洪涛;贾丽萍;赵洪川;李靖涛;王远新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脑出血继发性神经损伤机制的研究

    脑出血后血胂周围脑组织存在继发性脑损伤,其病理机制十分复杂.近研究表明,脑出血后血肿周围存在水肿形成和继发性缺血损伤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缺血是引起脑水肿的主要原因之一;脑出血后血肿本身释放的毒性物质如凝血酶、血红蛋白等是导致神经细胞坏死、脑组织缺血、水肿等病理变化的重要化学刺激物;炎性反应在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继发性脑组织损伤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细胞凋亡、补体系统激活、细胞色素C释放、自由基反应增强等均参与了脑出血后神经细胞损伤.

    作者:吴荣东;董宜先;刘振华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神经阻滞联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神经阻滞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效果.方法 对60例带状疱疹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在抗病毒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病交部位不同,行星状神经、颈丛神经、椎旁神经、臀上皮神经或坐骨神经等镇痛液神经阻滞.治疗组口服中药升降散加味汤剂.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在VAS评分、SQS评分改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未见明显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神经阻滞联合中药升降散加味内服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宇民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慢性乙醇中毒75例临床分析

    通过对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2001~2006年间75例慢性乙醇中毒患者的临床分析,以期为诊断治疗康复提供依据.

    作者:张春红;杨文清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上尿路梗阻并发肾积脓或积水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 提高上尿路梗阻并发肾积脓及肾积水的诊治水平.方法 分析396例上尿路梗阻并发肾积脓或积水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诒疗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396例均经手术证实,依临床症状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其中104例行肾切除:258例肾盂或输尿管切开取石术;34例行肾盂成形术.结论 早期正确的诊断和诒疗是避免肾切除的关键.

    作者:西尔艾力牙生;木克木·吾部力海热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中药治疗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联合中药治疗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 将40例重症IT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用MP1 000mg/d,静点,共3d,并以MP 0.8mg/(kg·d),口服维持治疗,根据血小板(PLT)计数逐渐减量,在此基础上治疗组联合中药滋阴养血汤治疗.对照组用MP使用方法 同治疗组,不联合滋阴养血汤治疗,2周后无明显反应者,可再给予1疗程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后PLT计数均有显著提高,且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中药治疗重症ITP可显著提高疗效,且效果巩固.

    作者:杜艳林;王泽民;陈广垠;李燕郴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细胞信号转导抑制因子与肺部疾病

    细胞因子通过活化细胞表面受体复合物而发挥其在调控细胞生物学功能中的重要作用,信号转导被一些负性蛋白严格控制,其中以细胞信号转导抑制因子(SOCS)为重要,SOCS主要通过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对细胞因子的作用强度及持续时间进行调控.近几年研究显示,SOCS不仅与全身免疫疾病有关,而且在哮喘、肺癌、急性肺损伤等肺部疾病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许雯;陈少贤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造血干细胞血管化及其在血管新生治疗的临床应用

    造血干细胞移植结合体外扩增内皮前体细胞,增加局部缺血组织的新血管形成和内皮损伤后的再内皮化,是治疗缺血性疾病的新方法 .已证实造血干细胞在体外可分化为内皮细胞,在体内可促进缺血肢体和心肌的再血管化.现就造血干细胞分化为内皮细胞的实验研究,调节机制及其在临床的应用简要综述.

    作者:郑艳;卓光生 刊期: 2007年第23期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