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危重病医学诊治

余长智;王燕梅;吐尔洪·艾沙

关键词:危重病, 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摘要:危重病医学是现代医学中新兴的一九综合学科.危重病医学专业理论、诊治水平包括各种监护设备及支持替代治疗措施使用上都得到飞速发展.对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相关进展;对治疗上所使用的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药物鸟司他丁、生长激素应用的相关进展以及糖皮质激素应用问题的新观点简要综述.
医学综述杂志相关文献
  • 宁心安神方治疗室性期前收缩31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宁心安神方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探讨室性期前收缩更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 .方法 选取门诊室性期前收缩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选用自拟宁心安神方口服治疗,对照组口服心律平治疗,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7.1%,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4.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疗效比较.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的头晕心悸、胸闷气短、乏力、失眠的有效率93.54%,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服药后出现头晕、便秘、心动过缓、口干的副作用,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宁心安神方有益气温阳、活血化痰、清心安神之功效,能够有效控制室性期前收缩.

    作者:赵海梅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胆源性胰腺炎1例

    1 病案资料患者,女性,61岁,主因间断性发热,厌食,恶心呕吐,腹胀痛10d,于2005年12月18日收住入院.

    作者:章少华;王伟钢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平痤汤治疗寻常痤疮6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平痤汤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 平痤汤治疗寻常痤疮60例,总有效率93.3%,同时设对照组丹参酮治疗30例进行观察.结果 临床观察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平痤汤在临床治疗寻常痤疮疗效确切,无副作用,可广泛使用.

    作者:支楠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氨的影响

    目的 探讨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血氨的关系.方法 选择160例HP阳性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为阳性纽,48例HP阴性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为阴性组.83例HP阴性的健康检查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的空腹血氨.阳性组病例治疗1周,停药4周后复查HP,根除HP后复查血氨.根据肝功能Child分级进行分组,比较各组血氨水平.结果 阳性组血氨浓度显著高于阴性组(P<0.01);阴性组血氨浓度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HP根除后血氨浓度显著下降(P<0.01);阳性组中不同肝功能分级组血氨浓度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而阴性组中不同肝功能分级组血氨浓度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HP感染与乙肝后肝硬化的血氨浓度升高密切相关,易并发肝性脑病,根除HP可使血氨水平显著降低,有利于防治肝性脑病.

    作者:李宝祥;焦俊风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大功率微波全身加温疗法安全性的观察与分析

    目的 通过WB-1大功率微热疗机的临床观察,大功率微波全身加温治疗时对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影响及其加温局部的皮肤反应等安全性的进行初步分析.方法 用WB-1大功率微波热疗机对72例患者进行全身加温,加温开始前、加温过程中每间隔30min及热疗结束前1min测量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记录热疗期间患者加温区的皮肤变化情况.结果 使用大功率微波热疗机时患者心率明显加快,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5).热疗后的心率范围为62~140次/min,血压和血氧饱和度变化不大(P>0.05);72例患者中,有10例出现皮肤红斑(占13.9%),6倒在治疗结束后演变成为了水泡(占8.33%),均未出现皮下脂肪硬结.结论 大功率微波全身加温治疗对患者的心率有影响,从而加重心肌的负荷,所以慢性心肌供血不足的患者要慎用,而对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对皮肤的损伤也相对较轻,无严重的皮肤并发症.

    作者:黄玉堂;王继英;王宁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中医药与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研究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胞中,与机体多种生理病理过程(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脑发育等)密切相关,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MAPK分为4个家族,即细胞外调节激酶、c-jun氨基末端激酶、p38和大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细胞外调节激酶5.综述近几年来从p38 MAPK信号通路角度进行的中医药研究,提示从细胞信号转导角度进行中医药研究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李妍;郑燕林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危重病医学诊治

    危重病医学是现代医学中新兴的一九综合学科.危重病医学专业理论、诊治水平包括各种监护设备及支持替代治疗措施使用上都得到飞速发展.对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相关进展;对治疗上所使用的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药物鸟司他丁、生长激素应用的相关进展以及糖皮质激素应用问题的新观点简要综述.

    作者:余长智;王燕梅;吐尔洪·艾沙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益肾通合盐酸坦索罗辛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应用益肾通胶囊与盐酸坦索罗辛联合应用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50例门诊前列腺增生患者,联合应用益肾通胶囊(4粒口服3次/d)与盐酸坦索罗辛(0.2mg口服1次/d)治疗2个疗程,观察I-PSS评分、BS评分、MFR及RU改善.结果 治疗后患者主观症状改善明显,残余尿减少、大尿流率增加,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0.01).结论 益肾通与盐酸坦索罗辛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有较好的近期与远期疗效.

    作者:谢建兴;王鹏;陈铭;关伟;郝燕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晚期肿瘤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晚期肿瘤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97例晚期肿瘤患者,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30mL加入250mL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夜中静滴,每天1次,20d为1个疗程.结果 复方苦参注射液能减轻晚期肿瘤患者的疼痛,改善体质,对提高生活质量有一定疗效.结论 复方苦参注射液有控制肿瘤生长,改善体质,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张定昌;涂志全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丙戊酸钠治疗躁狂发作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丙戊酸钠治疗躁狂发作的临床疗效和副反应.方法 随机对62例躁狂发作患者分别以丙戊酸钠及碳酸锂治疗,采用Bech-Rafaelson躁狂量表(BRMS)评定临床疗效,并对治疗期间出现的药物副反应逐一登记.结果 两组疗后BRMS分值均大幅度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丙戊酸钠副反应发生率低而轻微.结论 丙戊酸钠用于治疗躁狂发作,疗效肯定,与碳酸锂疗效相近,且副反应较轻,安全性好.

    作者:郑景莉;王保国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电磁穴位联合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电磁穴位联合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5年3月至2006年2月,随机选临床诊断乳腺增生症125例,分为口服药物组、电磁穴位治疗组、综合治疗组.对比观察电磁穴位联合中药疗法对乳腺增生症的治疗意义.结果 口服药物组总有效率显著低于电磁穴位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分别为P<0.05、P<0.01 .随访3个月显示:口服药物仅对病程短于3年的病例效果显著.电磁穴位治疗疗效与病期的长短无显箸关系,并且治疗后的复发率较低.结论 结合祖国传统阴阳学说理论与现代电磁科学技术的电磁穴位疗法,对乳腺增生症具有比较理想的物理治疗效果.

    作者:陈国庆;王忠和;谈玉婷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缺血修饰白蛋白的研究进展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指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致使冠状动脉狭窄、阻塞,引起心肌缺血和梗死的病理现象.心肌缺血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常见的发病原因.现有的心肌生化标志物(如肌酸激酶同工酶、肌红蛋白、心肌肌钙蛋白等)只能在不可逆的细胞损害以及细胞膜的完整性破坏之后才能被检出,而在短期和可逆的缺血发作时,这些标志物血中水平不升高.缺血修饰白蛋白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反映心肌缺血的生化标志物,可作为灵敏的缺血指标辅助早期诊断,以便在疾病的可逆阶段干预治疗,达到改善患者预后和降低病死率的目的.

    作者:王长友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赞育丹对不育大鼠性腺功能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赞育丹对腺嘌呤所诱发的睾丸生精障碍性不育大鼠的影响,为中药治疗男性不育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以腺嘌呤灌胃Wistar大鼠,诱发睾丸细胞生精障碍,制造大鼠不育症模型,观察赞育丹制剂给药后实验动物精子计数、睾丸形态学及性激素(T、FSH、LH)的改变.结果 赞育丹可增加睾丸生精障碍性不育大鼠精子数量;增加睾丸附睾重量.提高前列腺和精囊指数,提高性激素水平;使受损的睾丸组织明显改善.结论 赞育丹对腺嘌呤诱发的大鼠睾丸生精障碍性不育有治疗作用.

    作者:刘天成;崔撼难;郑微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加强法律意识在临床实习带教中的体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公民依法维护自己的健康权、生命权等权利的法律意识在不断增强.

    作者:刘靖;谢建兴;查旭山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ET、NO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及30例正常妊娠妇女血浆ET、NO浓度.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ET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NO则明显下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ET水平随着病情加重而升高,两者成正相关(P<0.01)雨血浆NO水平随着病情加重而下降,两者成负相关(P<0.05),同时血浆ET、NO之间亦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ET、NO共同参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联合检测其血浆浓度可以作为监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的重要指标.

    作者:林菊英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组蛋白乙酰化/去乙酰化与肺部疾病

    组蛋白乙酰化修饰与基因的表达调控相关,参与了各种肺部疾病的病变过程.组蛋白乙酰化和去乙酰化由一对功能相互拮抗的蛋白酶--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负责.二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在特定条件下被破坏,会导致基因转录的失调,引起基因表达的异常.

    作者:邹志;李万成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防治

    吻合口瘘是直肠癌前切除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相关于更高的局部复发率和0~25%的病死率.许多因素被认为是影响该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吻合口高度、术前放疗或放化疗、全直肠系膜切除、性别(男性)、急症手术和梗阻性癌等.许多尝试被用作吻合口瘘的预防或治疗,如腹盆腔的通畅引流、粪便转流造口、短的结肠囊袋、负压灌洗引流等.

    作者:岳欣;刘凯;王家仓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大型综合医院恶性肿瘤用药动态

    目的 动态分析本院连续三年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多种数据变化的趋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而无远处转移的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04~2006年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人数逐年明显增加,在住院患者人数的比例增大,顺位提前.治疗费用也在逐年提高,药品分配比例变化不明显.结论 本院恶性肿瘤住院人数上升较快,治疗费用同步上升.

    作者:王丽华;赵艳红;徐锐峰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率调查

    慢性乙型肝炎我国是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我国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域,全国大约有1.2亿以上的人群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作者:马福霞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上尿路梗阻并发肾积脓或积水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 提高上尿路梗阻并发肾积脓及肾积水的诊治水平.方法 分析396例上尿路梗阻并发肾积脓或积水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诒疗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396例均经手术证实,依临床症状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其中104例行肾切除:258例肾盂或输尿管切开取石术;34例行肾盂成形术.结论 早期正确的诊断和诒疗是避免肾切除的关键.

    作者:西尔艾力牙生;木克木·吾部力海热 刊期: 2007年第23期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