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胆源性胰腺炎1例

章少华;王伟钢

关键词:恶心呕吐, 间断性, 腹胀痛, 资料, 厌食, 女性, 患者, 发热, 病案
摘要:1 病案资料患者,女性,61岁,主因间断性发热,厌食,恶心呕吐,腹胀痛10d,于2005年12月18日收住入院.
医学综述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滴注青霉素引起静脉炎1例报道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1岁,右桡骨骨折术后,由于经济原因,仅住院5d,即要求带药出院回家去卫生室输液治疗,出院带药用法是0.9%的生理盐水250mL加入青霉素G钠盐640万U,静脉滴注,每日2次.

    作者:姜美丽;唐振英;孔燕;周成浩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在乙型肝炎中的作用研究

    乙型肝炎病毒(HSV)感染后,决定病情严重程度及病程转归的一个主要因素是机体的免疫反应能力.由于患者体内抗病毒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在清除病毒方面发挥重要功能,CTL通过非细胞裂解机制控制HBV感染,本文就CTL在乙型肝炎中作用,针对HBV的主要组织相客性复合体Ⅰ类分子的CTL反应特异性,CTL的细胞效应机制以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特异性CTL反应低下的原因等几方面的研究近况进行了综述.

    作者:杨淑艳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造血干细胞血管化及其在血管新生治疗的临床应用

    造血干细胞移植结合体外扩增内皮前体细胞,增加局部缺血组织的新血管形成和内皮损伤后的再内皮化,是治疗缺血性疾病的新方法 .已证实造血干细胞在体外可分化为内皮细胞,在体内可促进缺血肢体和心肌的再血管化.现就造血干细胞分化为内皮细胞的实验研究,调节机制及其在临床的应用简要综述.

    作者:郑艳;卓光生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脑电分析对麻醉深度监测的应用进展

    儿童处于脑发育的为手术安全顺利进行及降低麻醉对儿童神经系统及心理发育损伤的关键.脑电圈具有反映意识活动及无刨性的优势,是检测麻醉深度中有潜力的方法 .系统回顾脑电图在麻醉深度监测中的应用成就及进展,比较时阚分析、频阈分析、人工神经网络、麻醉趋势、定量药物脑电图监测等方法 在临床应用中的优缺点,展望今后其应用于麻醉深度监测领域的发展.

    作者:杜晓梅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胃癌的侵袭和转移

    胃癌的侵袭和转移依赖于肿瘤间质中的血管生成和细胞外基质的降解.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目前所知的作用强的促血营生成园子之一,它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参与血管生成的每个环节.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是一种与胃癌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的蛋白酶,它通过降解细胞外基质引起胃癌的侵袭和转移.现以VEGF、MMP-9的主要生物学效应、与肿瘤侵袭转移(尤其是胃癌)的关系及可能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杨喜凤;张明亮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加强法律意识在临床实习带教中的体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公民依法维护自己的健康权、生命权等权利的法律意识在不断增强.

    作者:刘靖;谢建兴;查旭山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血液灌流临床应用研究

    血液灌流作为一种体外血液净化技术,多年来一直只应用于急性中毒的治疗.目前,血液灌流技术逐步应用到重型肝炎、危重症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的患者抢救过程中,为血液灌流的临床应用及推广提供新的信息.血液灌流是治疗中毒,清除细胞因子,抢救危重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

    作者:刘丽茹;尹雪艳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迈格尔治疗肿瘤患者放化疗后血小板下降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迈格尔(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肿瘤患者放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0例放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肿瘤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治疗组25例.应用迈格尔50μg/kg·d)皮下注射,直至血小板数量达到≥80×109/L;对照组25例,不治疗.观察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恢复时间.结果 给药第5天,第9天.治疗组血小板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血小板计数恢复到80×109/L以上所需时间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01).结论 迈格尔可有效治疗肿瘤患者放化疗后所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

    作者:杨全良;李鹏;周彤;孙毅;朱振华;曾冬香;凌扬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晚期肿瘤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晚期肿瘤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97例晚期肿瘤患者,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30mL加入250mL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夜中静滴,每天1次,20d为1个疗程.结果 复方苦参注射液能减轻晚期肿瘤患者的疼痛,改善体质,对提高生活质量有一定疗效.结论 复方苦参注射液有控制肿瘤生长,改善体质,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张定昌;涂志全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慢性肺心病患者免疫功能和血粘度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慢性肺心病患者的免疫功能和血粘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原则将12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分为2组(各60例),其中治疗组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静脉滴注250mL/d,14d为1疗程,对照组和治疗组均行一般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内科治疗,治疗前后观察T琳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以及血粘度.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丁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血粘度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以及血粘度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可改善慢性肺心病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血粘度.增强疗效.

    作者:苏琳;王静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ET、NO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及30例正常妊娠妇女血浆ET、NO浓度.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ET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NO则明显下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ET水平随着病情加重而升高,两者成正相关(P<0.01)雨血浆NO水平随着病情加重而下降,两者成负相关(P<0.05),同时血浆ET、NO之间亦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ET、NO共同参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联合检测其血浆浓度可以作为监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的重要指标.

    作者:林菊英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平痤汤治疗寻常痤疮6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平痤汤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 平痤汤治疗寻常痤疮60例,总有效率93.3%,同时设对照组丹参酮治疗30例进行观察.结果 临床观察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平痤汤在临床治疗寻常痤疮疗效确切,无副作用,可广泛使用.

    作者:支楠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健脾补肾活血方药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CTL介导的造血抑制因子影响

    目的 探讨细胞毒性T细胞介导的造血抑制因子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作用,分析健脾补肾活血方药的免疫调控机制.方法 采用流武细胞仪检测不同拆方分组免疫介导再障小鼠脾淋巴细胞表面抗原CD8、γ δ TCR的表达,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培养细胞γ-IFN、α-TNF水平,观察其变化.结果 再障组CD8+、γ δ TCR+T比例明显上升,γ-IFN、α-TNF水平亦升高,健脾补肾活血全方组CD8+,γ δ TCR+T下降,γ-IFN、α-TNF水平降低,与再障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01),健脾补肾组、温肾组、滋肾组、CSA组均有不同影响,健脾组、活血组作用不显.结论 细胞毒性T细胞增加与造血负调控因子表达升高是导致再障的主要机制,两者具有相关性,健脾补肾活血方药可通过调节该免疫环节恢复骨髓造血,组方中以补肾中药为核心,健脾、活血中药起协同作用.

    作者:陆嘉惠;周永明;胡明辉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大型综合医院恶性肿瘤用药动态

    目的 动态分析本院连续三年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多种数据变化的趋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而无远处转移的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04~2006年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人数逐年明显增加,在住院患者人数的比例增大,顺位提前.治疗费用也在逐年提高,药品分配比例变化不明显.结论 本院恶性肿瘤住院人数上升较快,治疗费用同步上升.

    作者:王丽华;赵艳红;徐锐峰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耳穴贴压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耳穴贴压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观察变应性鼻炎患者共34例,单纯用耳穴贴压法治疗,取耳穴神门、过敏区、肺、脾、肾、内分泌、皮质下,内鼻、外鼻等,用王不留行子贴压耳穴,每次贴压一侧耳廓,保留3d,每周2次.两周为1疗程.治疗1~2疗程,于疗程结束时观察疗效.结果 显效26例(76.47%),有效6例(17.65%),无效2例(5.88%),总有效率94.11%.结论 耳穴贴压法治疗变应性鼻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漫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细胞信号转导抑制因子与肺部疾病

    细胞因子通过活化细胞表面受体复合物而发挥其在调控细胞生物学功能中的重要作用,信号转导被一些负性蛋白严格控制,其中以细胞信号转导抑制因子(SOCS)为重要,SOCS主要通过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对细胞因子的作用强度及持续时间进行调控.近几年研究显示,SOCS不仅与全身免疫疾病有关,而且在哮喘、肺癌、急性肺损伤等肺部疾病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许雯;陈少贤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岩舒注射液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岩舒注射液联合NP方案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疗效.方法 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和(或)细胞学确诊为晚期NSCLC.其中治疗组50例行长春瑞滨(NVB)加颇铂(NP)方案化疗同时加用岩舒注射液.对照组30例单用NP化疗,不加用其他生物制剂或中药.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RR分别为48%和33.3%(P=0.002),总临床受益率(CBR)分别为76%和66%(P=0.004),中位进展时间分别为6.8个月和4.8个月(P=0.041),治疗组与对照组疗后的生活质量(QOL)评分比较有明显提高(P=0.008),毒副反应亦较轻(P<0.05).结论 岩舒注射液能明显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RR、CBR、QOL,并且能增效减毒,延长生存期,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苏文忠;李晓妮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中药治疗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联合中药治疗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 将40例重症IT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用MP1 000mg/d,静点,共3d,并以MP 0.8mg/(kg·d),口服维持治疗,根据血小板(PLT)计数逐渐减量,在此基础上治疗组联合中药滋阴养血汤治疗.对照组用MP使用方法 同治疗组,不联合滋阴养血汤治疗,2周后无明显反应者,可再给予1疗程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后PLT计数均有显著提高,且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中药治疗重症ITP可显著提高疗效,且效果巩固.

    作者:杜艳林;王泽民;陈广垠;李燕郴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慢性乙醇中毒75例临床分析

    通过对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2001~2006年间75例慢性乙醇中毒患者的临床分析,以期为诊断治疗康复提供依据.

    作者:张春红;杨文清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及新进展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由于副作用小、缓解率高,现已被广大患者所接受,适用于长期治疗.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研究取得了飞速进展.新近对于雷洛昔芬及第3代芳香化酶抑制剂的研究较多.第3代芳香化酶抑制剂已成为绝经后乳腺癌的一线药物选择之一.本文就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原理、方法 、药物及其疗效比较、方法 药物选择,与化疗、放疗的关系以及相关新进展简要综述.

    作者:刘洁琼;周恩相 刊期: 2007年第23期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