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液灌流临床应用研究

刘丽茹;尹雪艳

关键词:尿毒症, 中毒, 毒素, 血液灌流, 细胞因子
摘要:血液灌流作为一种体外血液净化技术,多年来一直只应用于急性中毒的治疗.目前,血液灌流技术逐步应用到重型肝炎、危重症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的患者抢救过程中,为血液灌流的临床应用及推广提供新的信息.血液灌流是治疗中毒,清除细胞因子,抢救危重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
医学综述杂志相关文献
  • 电磁穴位联合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电磁穴位联合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5年3月至2006年2月,随机选临床诊断乳腺增生症125例,分为口服药物组、电磁穴位治疗组、综合治疗组.对比观察电磁穴位联合中药疗法对乳腺增生症的治疗意义.结果 口服药物组总有效率显著低于电磁穴位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分别为P<0.05、P<0.01 .随访3个月显示:口服药物仅对病程短于3年的病例效果显著.电磁穴位治疗疗效与病期的长短无显箸关系,并且治疗后的复发率较低.结论 结合祖国传统阴阳学说理论与现代电磁科学技术的电磁穴位疗法,对乳腺增生症具有比较理想的物理治疗效果.

    作者:陈国庆;王忠和;谈玉婷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针灸治疗偏头痛的体会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病症,该病是由头部血管舒缩功能失调,机能紊乱所致,是一类有家族发病倾向的周期性发作疾病,多见于女性.

    作者:陈志英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自溢后缺血缺氧综合征3例抢救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护理在自缢后缺血缺氧综合症病人抢救中的价值.方法 观察并总结我科收治自缢后缺血缺氧综合症患者,在应用药物同时,对患者进行早期积极护理,包括病情观察、体征、呼吸道、口腔、眼部、皮肤、饮食、语言等护理,使患者安全渡过急性期.结果 注重早期护理,配合药物治疗,准确及时监护,使患者转危为安.结论 早期进行认真准确及时护理,密切配合药物治疗,减少了并发症均痊愈出院.

    作者:司国英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胃癌的侵袭和转移

    胃癌的侵袭和转移依赖于肿瘤间质中的血管生成和细胞外基质的降解.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目前所知的作用强的促血营生成园子之一,它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参与血管生成的每个环节.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是一种与胃癌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的蛋白酶,它通过降解细胞外基质引起胃癌的侵袭和转移.现以VEGF、MMP-9的主要生物学效应、与肿瘤侵袭转移(尤其是胃癌)的关系及可能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杨喜凤;张明亮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极低蛋白饮食治疗晚期慢性肾衰竭的依据

    近年来,肾脏病进入晚期慢性肾衰竭的人口日益增多.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出发,采用何种手段才易使病人接受,保护残余肾功,阻止其恶化,改善其生存质量;

    作者:陶建勋;米绪华;樊均明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1例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按亚叶酸钙方案化疗,200mg/(m2·d),静脉注入后续用5-氟尿嘧啶400mg/(m2·d),连用5d为1周期.间隔21d重复使用,连用2个周期.治疗组患者化疗同时和间歇期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入,每天1次,26d为1疗程,连用2个疗程.结果 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有效率为51.61%,单用化疗有效率26.66%,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苦参注射液是一种治疗中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有效的药物.

    作者:罗金键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大型综合医院恶性肿瘤用药动态

    目的 动态分析本院连续三年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多种数据变化的趋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而无远处转移的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04~2006年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人数逐年明显增加,在住院患者人数的比例增大,顺位提前.治疗费用也在逐年提高,药品分配比例变化不明显.结论 本院恶性肿瘤住院人数上升较快,治疗费用同步上升.

    作者:王丽华;赵艳红;徐锐峰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ET、NO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及30例正常妊娠妇女血浆ET、NO浓度.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ET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NO则明显下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ET水平随着病情加重而升高,两者成正相关(P<0.01)雨血浆NO水平随着病情加重而下降,两者成负相关(P<0.05),同时血浆ET、NO之间亦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ET、NO共同参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联合检测其血浆浓度可以作为监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的重要指标.

    作者:林菊英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迈格尔治疗肿瘤患者放化疗后血小板下降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迈格尔(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肿瘤患者放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0例放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肿瘤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治疗组25例.应用迈格尔50μg/kg·d)皮下注射,直至血小板数量达到≥80×109/L;对照组25例,不治疗.观察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恢复时间.结果 给药第5天,第9天.治疗组血小板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血小板计数恢复到80×109/L以上所需时间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01).结论 迈格尔可有效治疗肿瘤患者放化疗后所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

    作者:杨全良;李鹏;周彤;孙毅;朱振华;曾冬香;凌扬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腔镜手术围术期护理要点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进行手术治病的同时也在追求术后的生活质量及身体方面的美观.

    作者:胡玉萍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在乙型肝炎中的作用研究

    乙型肝炎病毒(HSV)感染后,决定病情严重程度及病程转归的一个主要因素是机体的免疫反应能力.由于患者体内抗病毒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在清除病毒方面发挥重要功能,CTL通过非细胞裂解机制控制HBV感染,本文就CTL在乙型肝炎中作用,针对HBV的主要组织相客性复合体Ⅰ类分子的CTL反应特异性,CTL的细胞效应机制以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特异性CTL反应低下的原因等几方面的研究近况进行了综述.

    作者:杨淑艳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神经阻滞联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神经阻滞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效果.方法 对60例带状疱疹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在抗病毒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病交部位不同,行星状神经、颈丛神经、椎旁神经、臀上皮神经或坐骨神经等镇痛液神经阻滞.治疗组口服中药升降散加味汤剂.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在VAS评分、SQS评分改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未见明显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神经阻滞联合中药升降散加味内服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宇民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脑出血继发性神经损伤机制的研究

    脑出血后血胂周围脑组织存在继发性脑损伤,其病理机制十分复杂.近研究表明,脑出血后血肿周围存在水肿形成和继发性缺血损伤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缺血是引起脑水肿的主要原因之一;脑出血后血肿本身释放的毒性物质如凝血酶、血红蛋白等是导致神经细胞坏死、脑组织缺血、水肿等病理变化的重要化学刺激物;炎性反应在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继发性脑组织损伤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细胞凋亡、补体系统激活、细胞色素C释放、自由基反应增强等均参与了脑出血后神经细胞损伤.

    作者:吴荣东;董宜先;刘振华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赞育丹对不育大鼠性腺功能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赞育丹对腺嘌呤所诱发的睾丸生精障碍性不育大鼠的影响,为中药治疗男性不育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以腺嘌呤灌胃Wistar大鼠,诱发睾丸细胞生精障碍,制造大鼠不育症模型,观察赞育丹制剂给药后实验动物精子计数、睾丸形态学及性激素(T、FSH、LH)的改变.结果 赞育丹可增加睾丸生精障碍性不育大鼠精子数量;增加睾丸附睾重量.提高前列腺和精囊指数,提高性激素水平;使受损的睾丸组织明显改善.结论 赞育丹对腺嘌呤诱发的大鼠睾丸生精障碍性不育有治疗作用.

    作者:刘天成;崔撼难;郑微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肿瘤坏死因子与阿霉素对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目的 观察和评价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管引流及注入肿瘤坏死因子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肺癌伴恶性胸水患者69例接2:1比例随机分为肿瘤坏死因子组(46例)和阿霉素组(23例),经B超胸水定位后,进行胸腔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水.积液引流干净后肿瘤坏死因子组胸腔内注入肿瘤坏死因子1500万u,阿霉素组阿霉素30mg,每周2次.结果 肿瘤坏死因子组和阿霉素组的胸水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9.1%(41/46)和60.9%(14/23),P<0.05;胸痛发生率分别为80.4%(37/46)和17.4%(4/23),P<0.001;发热的发生率分别为26.1%(12/46)和0%(0/23),P<0.0001.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管引流并注入肿瘤坏死因子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明显高于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管引流并注入阿霉素,胸痛和发热副作用发生率相对较高,但可耐受.

    作者:吴秦西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平痤汤治疗寻常痤疮6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平痤汤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 平痤汤治疗寻常痤疮60例,总有效率93.3%,同时设对照组丹参酮治疗30例进行观察.结果 临床观察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平痤汤在临床治疗寻常痤疮疗效确切,无副作用,可广泛使用.

    作者:支楠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槽状带齿自动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78例报道

    我院自1995年以来和吉林省第二荣复军人医院外科协作应用自制槽状带齿自动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

    作者:全健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参芪扶正注射液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将恶性肿瘤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放、化疗组)和治疗组(放、化疗合并参芪扶正注射液组),比较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生活质量变化及放、化疗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组骨髓抑制情况、消化道反应及全身毒副反应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0.01).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在治疗恶性肿瘤过程中可以减轻放、化疗的毒副反应,改善患者的一般情况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龙慧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血凝仪的不同检测系统对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可比性研究

    各实验室在检测仪器、试剂、校准品等方面各成一个检测系统,不同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可能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如何保证不同检测系统检测结果 的可比性是目前医学检验研究中的热点.血凝仪的普遍使用,中国一般中等以上医院,大都已开展凝血4项(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的检测,因此,血凝仪的凝血四项检测结果 可比性问题亟待解决.利用标准品或定值血浆进行定期的校准比对是提高不同血凝仪检测结果 可比性的主要方法.

    作者:梁远;林发全;李明芬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阿片样物质与心肌保护研究进展

    阿片类物质及其受体在心肌组织中能够产生缺血预适应作用,对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与Gi/o蛋白、线粒体ATP敏感钾通道、蛋白激酶C、环氧化酶2等都有关.现综述近年来关于阿片类物质参与心肌保护的信号转导及其机制;阿片类物质心肌保护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作者:徐亮;吕国义;邓迺封 刊期: 2007年第23期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