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

么恩亮

关键词:多层螺旋CT, 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摘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大多数国家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亚秒级多层螺旋CT和心电门控技术的问世,多排螺旋CT(MSCT) 冠状动脉成像已成现实,并应用于冠状动脉疾病的临床诊断,因其更高的时间分辨力、完全各向同性和更先进的软件功能,在冠心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价方面已取得了积极进展,为冠心病提供了新的检查方法,并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医学综述杂志相关文献
  • 重症急性脑卒中并发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与护理

    目的 分析探讨重症急性脑卒中并发消化道出血后正确及时的救治与有效的护理,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 观察并总结我科2001~2006年收治的重症急性脑卒中并发消化道出血的92例在应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对患者进行早期有效的护理,包括在加强基础护理的同时,进行病情观察,补充血容量、饮食、心理护理等,使患者安全度过急性期.结果 注重基础护理和早期护理,配合药物治疗,采取相关护理措施,降低病死率.结论 早期积极护理配合药物治疗减少并发症,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司国英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三氧化二砷联合羟基喜树碱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羟基喜树碱(HCPT)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收治34例患者,AS2O3 6mg/m2静脉滴注d1~5;HCPT 6mg/m2 静脉滴注d6~10,化疗周期每21d重复.根据WHO标准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有效率28.1%,毒副反应常见的是骨髓抑制,发生率为31.3%.结论 AS2O3联合HCPT 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毒副作用小,疗效较高,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作者:白冰;蔡辉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丹参酮胶囊联合氦氖激光治疗酒渣鼻临床疗效观察

    我科于2005年1月至2007年2月采用口服丹参酮胶囊.联合氦氖激光局部照射治疗酒渣鼻,获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黄青;张云璧;田野;屈双擎;张霞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热休克蛋白70 的肺保护作用研究

    热休克蛋白(HSP)是生物细胞受到伤害性刺激时,由HSP基因编码合成的一类生物进化上保守的蛋白,具有抗炎、抗氧化、抑制凋亡以及分子伴侣作用,HSP对各种刺激还具有迅速的反应能力,在许多细胞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其中受关注的是HSP70,尽管其在生理状态下,表达量较少,但可通过热预处理、基因转染以及药物等方法诱导其产生,从而发挥脏器保护作用.文章综述其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以及相关机制的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耿桂启;朱也森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温针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温针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来诊先后次序临床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温针灸;对照组采用口服尼莫地平和西比灵治疗.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为57.7%.总有效率为98.1%;对照组痊愈率为28.6%,总有效率为76.2%.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经颅多普勒(TCD)中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收缩血流速度(VP)值及阻力指数(RI)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 温针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有较好疗效,临床实用价值较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峻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实验大鼠连续断尾取血法的报告

    目的 探讨从实验大鼠体内连续取血的适宜方法.方法 使大鼠自然运动使毛细血管充血,消毒后断尾取血.结果 在在整个采血过程中,大鼠比较平静,所取血液无溶血现象发生.结论 此法简单、经济、实用,可保证采到足量的血,又可分次连续取血,建议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侠;李绍平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进展

    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动脉硬化等代谢综合征疾病代谢紊乱的基础,其发病机制除复杂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年龄、肥胖、不同种族)外,胰岛素的靶器官及受体水平机制、脂肪源性细胞因子异常表达及对胰岛素信号通路影响、其他因素在胰岛素抵抗发生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张智慧;张梅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转化生长因子β/smad信号转导通路与心脏重构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调节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刺激多种细胞因子、炎性介质等活性物质的合成与分泌及细胞外基质的产生,在心脏疾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Smad蛋白是TGF-β超家族的下游信号转导蛋白,介导TGF-β的胞内信号转导,现仅就TGF-β/smad信号通路及其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酪蛋白激酶、TGF-β活化激酶1、基质金属蛋白酶等信号通路间的通话,综述TGF-β/Smad信号通路在心脏重构方面的机制及进展.

    作者:冯健;李家富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结肠癌的影像诊断现状

    结肠癌是胃肠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中国,结肠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发病原因尚未十分明确.结肠癌的诊断方法多种多样,其中主要的检查方法是影像学诊断.随着影像设备的发展,检查方法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目前仍以结肠造影为基本的检查方法,超声、CT、磁共振成像(特别是内镜超声、CT仿真内镜)对肿瘤的分期有重要价值.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的应用,使结肠癌的分子影像诊断成为现实.

    作者:方少兵;陈方满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缺血预处理抗心肌细胞凋亡的相关基因调控机制的研究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诱发心肌细胞凋亡,这可能与启动许多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发生改变有相关,如fas家族基因、Bcl家族基因、c-fos基因、c-jun基因、核因子κB等.而缺血预处理可以通过减少细胞凋亡来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程度,这可能是抑制相关凋亡基因有关.全面了解这些基因表达改变及其意义,对于揭示缺血预处理的分子机制,从而进一步探索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分子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上海;梁伟钧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Runx2蛋白与成骨细胞分化信号

    Runx2蛋白在成骨细胞的分化和骨形成方面起重要的作用.Runx2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使其磷酸化调节其活性和功能,Runx2蛋白参与了多种信号转导途径,细胞外基质、骨形态发生蛋白、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力学刺激、甲状旁腺激素等信号途径均对Runx2的活性有一定的影响;另外,许多因子作为Runx2的上游调节因子对Runx2的活性起调节功能,同时Osxter做为Runx2的下游靶基因其功能受Runx2的严格控制.Runx2蛋白在成骨细胞分化的多种信号途径中起中心作用.

    作者:马慧;赵红斌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白细胞介素10与糖尿病

    白细胞介素10(IL-10)是细胞因子的一种,近年发现血浆中IL-10主要来自Th2分泌,它以不同方式、不同途径在胰岛素敏感组织(脂肪、肌肉、肝脏等)调节着机体糖脂代谢,同时参与机体的慢性炎性反应,在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有报道,在几种受损的肝模型,内源性IL-10能减少肝内炎症应答和纤维化.IL-10在T细胞调控的分化与功能上起着重要作用,能显著控制免疫反应与耐受.

    作者:王琴;高继栋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研究

    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是一种间质来源的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对心血管系统有重要的保护作用.近年来HGF基因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研究颇多,其基因转染在动物模型如心肌病、心肌梗死、心肌炎、外周血管病、肺动脉高压等疾病中有重要的治疗和预后作用,在临床治疗中也被证明是有效的,HGF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在高血压的预测与诊断中亦有重要意义.

    作者:孟影;王邦宁;胡泽平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1例报道

    1 病案资料患者,男,30岁,工人.以活动后心悸、气短3个月,加重伴夜间不能平卧3d为主诉入院.患者3个半月前曾患感冒,2周后出现心悸,气短,平卧位时明显,伴咳嗽,坐位时缓解.

    作者:张聪颖;于睿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弥散、灌注及波谱成像在后颅窝病变诊断中应用

    后颅窝颅腔相对狭窄,解剖结构拥挤,涉及的病种较多,几乎所有幕上发生的病变均可见到.常规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显示病变形态学特征方面具备其他影像检查方法所不能比拟的优势,但特异性较差.功能磁共振成像及波谱成像的应用,极大地拓展了影像研究的深度,所提供的局部组织代谢与功能的信息,实现了在活体上以无创形式,从分析细胞代谢状态的分子水平探讨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跨越.现就目前国内外运用功能磁共振及波谱成像在后颅窝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成果作一综述.

    作者:郭丽君;刘娜嘉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糖尿病教育管理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教育管理是糖尿病综合性防治方案中重要的一部分,实际临床工作中常被忽视,导致糖尿病患者总体的治疗达标率较低.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陆续尝试各种教育管理模式的探索,研究表明,国内尚缺乏公认可行的教育管理模式,国外学者提出的3种教育管理模式即专业培训模式、有组织干预模式、联合专业培训和有组织干预模式有一定的实践效果.

    作者:陈丽云;武晓泓;刘超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老年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6例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急症,其症状典型者不难做出诊断,但缺乏典型症状者容易误诊,这种情况约占1/3[1],尤其是老年人,首发症状多无胸痛表现.现对6例老年AMI患者分析如下.

    作者:赵丽娟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继发性脾功能亢进症介入疗法的研究

    随着微创技术在国内外的迅速兴起,各种疾病的治疗观念在不断改变.在继发性脾功能亢进的治疗领域也出现了许多方法,如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射频消融术、微波消融术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微创技术必将在临床脾亢的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石文媛;梁萍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急性缺血性卒中与功能磁共振成像

    功能磁共振成像已比较广泛地用于颅脑检查,尤以磁共振弥散加权像(DWI)和灌注加权像(PWI)应用较多.DWI对早期缺血改变非常敏感,DWI较常规T2加权图像能更早地发现脑缺血的改变.PWI能在超急性阶段提供非常有用的信息,在超早期脑缺血性卒中灌注图像改变要先于DWI图像改变.结合DWI和 PWI技术可以帮助研究脑血流动力学与急性脑缺血发生发展之间的潜在规律,证实缺血半暗带、可逆与不可逆的组织,为溶栓治疗提供早期有效直观的影像学诊断依据.

    作者:朱明;王松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成釉细胞的培养及其在釉质形成中的作用

    成釉细胞在牙齿形成过程中起主要作用,能够合成、分泌、重吸收和降解牙釉质基质.釉原蛋白和非成釉蛋白在牙釉质形成中起关键性作用.国内外已成功分离培养出成釉细胞,成釉细胞的培养、增殖及分化受培养液和基质的影响较大.现以国内外发表的文章做基础,就成釉细胞的培养及其分泌釉原蛋白、在牙齿形成中作用做一综述.

    作者:王冠宇 刊期: 2007年第24期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