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成釉细胞的培养及其在釉质形成中的作用

王冠宇

关键词:成釉细胞, 釉原蛋白, 培养
摘要:成釉细胞在牙齿形成过程中起主要作用,能够合成、分泌、重吸收和降解牙釉质基质.釉原蛋白和非成釉蛋白在牙釉质形成中起关键性作用.国内外已成功分离培养出成釉细胞,成釉细胞的培养、增殖及分化受培养液和基质的影响较大.现以国内外发表的文章做基础,就成釉细胞的培养及其分泌釉原蛋白、在牙齿形成中作用做一综述.
医学综述杂志相关文献
  • 贝那普利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贝那普利、厄贝沙坦单独及联合治疗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将94例2型耱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使用贝那普利、厄贝沙坦及两药联合治疗12周,比较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的血压、24h 尿白蛋白排泄量、内生肌酐清除率、血肌酐、尿素氮,空腹血糖、血钾变化.结果 上述两药均能有效降低DN的血压和尿蛋白且效果相近;联合治疗的降尿蛋白作用更明显(P<0.05),降压效果有强于单药治疗的趋势,但未显示统计学差异:治疗前后血钾、血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贝那普利和厄贝沙坦联合应用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更合理、更有效.

    作者:王雪琴;阮丹杰;杨正强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敬告作者读者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CD8+T细胞在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中作用的研究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主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和病死率之高引起国内外众研究者的重视.对aGVHD发病机制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研究已证实CD4+辅助性T细胞在aGVHD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对CD8+T细胞的研究起步较晚,现就其与aGVHD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汤丽;曹祥山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肠易激综合征与罗马诊断标准演变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临床诊断较为困难.通过对肠易激综合征临床及科研诊断标准的回顾性研究,进一步探讨罗马标准的演变过程及不同诊断标准对肠易激综合征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诊断效果的评价.随着对肠易激综合征以及功能性胃肠病病因、发病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新近颁布的罗马Ⅲ标准也将在不断的发展演变之中.

    作者:赵志忠;王俊平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充血性心肌病发生心律失常研究

    目的 研究充血性心肌病(CM)发生心律失常的特点.方法 129例CM患者均行常规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对CM患者进行心律失常研究.结果 CM发生心律失常为:室性期前收缩与室性心动过速78例(60.5%),房室传导阻滞21例(16.3%),心房颤动34例(26.4%),柬支传导阻滞35例(27.1%),窦性心动过速8例(6.2%).病态窦房结综合征4例(3.1%).室性期前收缩与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组左室舒张末内径[(69.6±12.0)mm]同无室性期前收缩和室性心动过速组相比[(64.0±13.2)mm]无显著差异(P>0.05).房室传导阻滞、柬支传导阻滞组左室舒张末内径为[(69.2±1 5.2)mm],与无房室传导阻滞和柬支传导阻滞组[(65.2±10.8)mm]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CM患者发生心律失常以室性期前收缩与室性心动过速常见,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组与无此种心律失常的CM组LVED有明显差异.

    作者:郭诗东;赵欣然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妊娠期糖尿病(GDM)为糖尿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对母亲和胎儿都有不利影响.GDM孕妇存在比正常孕妇更强烈的胰岛素抵抗,并且胰岛β细胞功能存在缺陷.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等炎性因子参与了GDM孕妇慢性炎症的发生.免疫失衡造成细胞毒性因子的释放增加,增加了GDM发生的风险.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子作为免疫调节分子,可能与GDM有一定的关系,GDM孕妇某些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型频率是增加的.

    作者:贺瑜;梁敏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实验大鼠连续断尾取血法的报告

    目的 探讨从实验大鼠体内连续取血的适宜方法.方法 使大鼠自然运动使毛细血管充血,消毒后断尾取血.结果 在在整个采血过程中,大鼠比较平静,所取血液无溶血现象发生.结论 此法简单、经济、实用,可保证采到足量的血,又可分次连续取血,建议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侠;李绍平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并发肺栓塞的护理及预防对策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2].虽然冠状动脉造影术后的出血等并发症早已为临床所重视,但对于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可能突发急性肺栓塞,常因对该病缺乏足够的认识而造成误诊、漏诊[2].

    作者:肖竹;郭小春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老年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6例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急症,其症状典型者不难做出诊断,但缺乏典型症状者容易误诊,这种情况约占1/3[1],尤其是老年人,首发症状多无胸痛表现.现对6例老年AMI患者分析如下.

    作者:赵丽娟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金匮要略》妇人病篇养生思想探析

    《金匮要略》设妇人病三篇,分别论述了妊娠病,产后病和妇人杂病的辨证论治,对后世研究妇科疾病有很大的指导意义.近代以来,对于《金匮要略》妇人病三篇理、法,方,药的研究颇为广泛,但对于其中丰富的养生思想确鲜有言及,本文就此做一探讨.

    作者:赵云;郭源秩;杨宇峰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丹参酮胶囊在皮肤科的应用

    目的 对120例患有痤疮、皮炎、湿疹、带状疱疹、结节性红斑、银屑病等炎症性皮肤病的患者进行丹参酮胶囊(河北兴隆希力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250mg×24粒)口服治疗的实验研究.进一步证实应用丹参酮胶囊的抗菌消炎作用可以对相应的皮肤病进行治疗.方法 随机选定门诊120例符合痤疮、皮炎、湿疹、带状疱疹、结节性红斑、银屑病临床诊断标准的患者.口服丹参酮胶囊 750mg/次,3~4次/d,连服1~2周.对治疗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治疗痤疮、皮炎、湿疹、带状疱疹、结节性红斑、银屑病等皮肤病,丹参酮胶囊临床有效率达95%.结论 丹参酮胶囊在治疗痤疮、皮炎、湿疹、带状疱疹、结节性红斑、银屑病等皮肤病均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赵红;张华;沈玉静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氧化应激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及α硫辛酸的应用

    2型糖尿病时,活性氧簇产生增加,自由基的产生促使凋亡因子释放,导致β细胞凋亡,胰岛素分泌能力下降;同时线粒体活性氧簇的产生增加会使作用于靶组织骨骼肌的胰岛素信号通路受阻,葡萄糖转运子-4的表达减少,导致胰岛素抵抗.α-硫辛酸可以抑制氧化应激,阻断β细胞凋亡,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对2型糖尿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张秋梅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白细胞介素6与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是以中心性肥胖、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高血压、血脂异常等为主要特征,以胰岛素抵抗为共同病理生理基础,以多种代谢疾病合并出现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临床综合征.近来有研究表明,炎性因子与代谢综合征关系密切,炎性因子中的白细胞介素6(IL-6)与肥胖、胰岛素抵抗相关,而且在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方芳;肖常青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心脏性猝死46例临床分析

    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由于心脏原因引起的突然的、未能预料的自然死亡.绝大多数SCD发生在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在西方国家,SCD中约80%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其并发症引起[1].本实验通过对46例SCD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SCD发生的病因、诱因及预防SCD的对策,以减少猝死的发生.

    作者:闫承军;吴同果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研究

    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是一种间质来源的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对心血管系统有重要的保护作用.近年来HGF基因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研究颇多,其基因转染在动物模型如心肌病、心肌梗死、心肌炎、外周血管病、肺动脉高压等疾病中有重要的治疗和预后作用,在临床治疗中也被证明是有效的,HGF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在高血压的预测与诊断中亦有重要意义.

    作者:孟影;王邦宁;胡泽平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缺血预处理抗心肌细胞凋亡的相关基因调控机制的研究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诱发心肌细胞凋亡,这可能与启动许多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发生改变有相关,如fas家族基因、Bcl家族基因、c-fos基因、c-jun基因、核因子κB等.而缺血预处理可以通过减少细胞凋亡来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程度,这可能是抑制相关凋亡基因有关.全面了解这些基因表达改变及其意义,对于揭示缺血预处理的分子机制,从而进一步探索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分子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上海;梁伟钧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进展

    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动脉硬化等代谢综合征疾病代谢紊乱的基础,其发病机制除复杂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年龄、肥胖、不同种族)外,胰岛素的靶器官及受体水平机制、脂肪源性细胞因子异常表达及对胰岛素信号通路影响、其他因素在胰岛素抵抗发生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张智慧;张梅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成釉细胞的培养及其在釉质形成中的作用

    成釉细胞在牙齿形成过程中起主要作用,能够合成、分泌、重吸收和降解牙釉质基质.釉原蛋白和非成釉蛋白在牙釉质形成中起关键性作用.国内外已成功分离培养出成釉细胞,成釉细胞的培养、增殖及分化受培养液和基质的影响较大.现以国内外发表的文章做基础,就成釉细胞的培养及其分泌釉原蛋白、在牙齿形成中作用做一综述.

    作者:王冠宇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采用综合疗法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病156例临床观察

    膝关节骨关节病是好发于中老年人的一种非细菌性炎症疾病,肥胖者多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该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笔者自1990~1998年,采用综合疗法治疗该病156例,217膝(双膝患病61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全健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糖尿病性胃轻瘫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糖尿病性胃轻瘫(DGP)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它的发生严重地影响了食物、药物的吸收利用以及血糖的控制.DGP的中医机制主要存在着本虚与标实两个方面.运用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原则治疗DGP,能治愈或改善胃轻瘫的症状,副作用小,显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孟昱 刊期: 2007年第24期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