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细菊;黄铁柱
沙利度胺(thalidomide,反应停)于20世纪50年代末作为镇静止吐药用于治疗妊娠反应,因明显的胎儿致畸作用于1962年被禁用.但近年来研究表明,沙利度胺具有抗血管新生及免疫调节等作用,而用于肿瘤的治疗[1].现仅对沙利度胺在初诊及冒烟型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程骁赪;李汉冲 刊期: 2005年第09期
高血压与糖尿病在某种意义上有着密切关系,在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的发生率是非糖尿患者的2倍,高血压患者比正常血压者更容易发生糖尿病,特别伴有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患者,在糖尿病的患者中75%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往往与高血压有关,因此治疗高血压伴有IR的患者其主要目标应放在预防糖尿病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发展上.
作者:郭庆畲;王晓焕 刊期: 2005年第09期
老年人生理功能随年龄增大而减退,衰老性并发症在老年腹部外科患者中十分普遍,尤其并发心血管疾病可高达35%[1],而高龄又属高危人群[2,3],随着社会老龄化,需要接受腹部外科手术治疗老年患者逐年增多.为了使老年患者能安全渡过围手术期,获得良好转归,重视术前准备,术后严密心电监测护理预防心脏急症的发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综述如下.
作者:罗琼;于胜招;胡虞乾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当代广泛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脑血管病已是一种主要的致死的常见病.在脑血管病中,脑水肿是基本病理改变之一.水通道蛋白-4(AQP4)是近10年来发现的膜通道蛋白之一,在脑水肿的病理生理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而Ca2+超载常是造成神经细胞坏死的后通道.
作者:刘梅;李小刚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代谢性酸中毒有许多负面影响,如负氮平衡、蛋白质分解增加、厌食、疲劳、骨病、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高钾血症、糖异生及血脂代谢紊乱,加速了慢性肾衰竭的进展,甚至轻微程度的代谢性酸中毒亦是有害的.高浓度碳酸氢盐(40~42mmol/L)是安全的、能耐受的,而且能有效地纠正代谢性酸中毒.高浓度碳酸氢盐将常规应用于血液透析的治疗,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至少应该每月1次监测透析后血碳酸氢盐的浓度.纠正代谢性酸中毒的标准为维持血碳酸氮盐的浓度≥22mmol/L.
作者:马瑞霞;刘丽秋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心脏破裂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可分为心室游离壁破裂、心室间隔穿孔(VSR)、乳头肌断裂3个类型[1],其中发病率高为左室游离壁破裂.
作者:姚原理;李娟;辛怀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是产科常见的特有的疾病,至今病因未明,目前认为妊高征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作者:田耕;宋绿荫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目前对于其发病原因尚未完全确定,可能与年龄、性别、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肥胖、感染等因素有关.近年基础研究表明,AS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为发达国家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但是,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LDL经过氧化修饰后致AS作用增强.
作者:谢翔;刘华兵;李强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sse,COPD)是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气流阻塞进行性发展.美国现在约有560万COPD患者,是美国病死率高的4种疾病之一.近年对我国北部及中部地区102 230名成年人调查显示:COPD约占15岁以上人群的3%,每年因COPD死亡的人数达100万,致残人数达500万~1 000万[1].
作者:李岩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乌贼属于软体动物门头足纲乌贼目乌贼科.乌贼墨由墨囊中的分泌腺合成,在墨囊中储存,是乌贼遇到天敌时喷出来染黑周围水域的黑色物质.我国医药对乌贼的应用历史悠久,对乌贼墨的药用始于止血.现代对乌贼墨的研究是从乌贼墨中黑色素的结构及其生物合成开始的.自从日本学者发现乌贼墨的抗肿瘤活性以来[1],对其免疫调节作用、抗肿瘤作用的研究已成为热点.然而在生产中乌贼的墨囊一般是作为废弃物弃去的,因此挖掘其潜在药用价值对于充分利用海洋资源、扩大药源有深远意义.现重点就乌贼墨的理化性质和药理作用,尤其是抗肿瘤作用综述如下.
作者:王欣;李国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T细胞的激活是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开始,其激活过程需要两个信号:一是由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APCs)呈递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s,MHC)结合的抗原肽与T细胞表面的细胞受体1-CD3复合体(TCRs-CD3 complex)交联所产生的第一信号,这种信号具有抗原特异性;二是由APCs表面分子如B7与T细胞表面相应受体如CD28结合所提供的第二刺激信号,即共刺激信号,该信号是非抗原特异性的,但是T细胞抗原特异性激活所必需的,它决定抗原刺激的T细胞是进入增殖、分化过程成为效应细胞,还是进入无反应状态或凋亡[1].
作者:赵洁敏;吴昌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心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其主要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AS),为观察辛伐他汀治疗AS的疗效,本文采用血脂检测及高频超声血管成像技术,发现辛伐他汀降脂、减轻AS疗效确切,具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李建新;唐红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并不是临床的新课题,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已总结出大量的经验,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无止境的,对此症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特别是实验室检查,即使是传统的胆碱酯酶(ChE)测定也不断有新的发现、新的观点.有机磷农药进入人体后,对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往往造成多脏器的损害,新近的研究表明,AOPP可引起很多项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变化,对AOPP程度和预后的判定颇有帮助,现综述如下.
作者:李跃文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危重症,是多数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几乎不可避免的结局.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在国内尚无确切的统计,而美国1996年的统计报告,全美有490万心力衰竭患者,8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心力衰竭发生率为10%,心力衰竭的年增长数为40万,年死亡数为25万,是心血管病主要的死亡原因.
作者:黄绍湘;莫雪妮 刊期: 2005年第09期
近年来,神经系统影像技术发展迅速.CT、MRI、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SPE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PET)等在疾病诊断、疗效评价、预后估计等方面越来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般的CT、MRI能显示解剖结构上的改变,但不能反映代谢方面的信息;而PET、SPECT等功能显像可以弥补这一不足,但PET价格昂贵,技术较复杂,目前多在研究中心使用.
作者:周国钰;周盛年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各种慢性肾疾病,无论其原发病如何,其病变常逐渐进展为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导致慢性肾衰竭,多种细胞及细胞因子形成相互作用的复杂调控网络并恶性循环,共同参与这一过程[1].起始阶段可为肾组织局部炎症,随后出现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沉积,终导致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
作者:蔡伟程;李国贤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细胞因子在机体免疫应答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某些疾病时,体内细胞因子及其受体表达可发生异常,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发生病理损伤有关.因此,重视对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检测,同时研究细胞因子在炎症反应中平衡是非常重要的.细胞因子参与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过程,是当前关于发病机制的研究热点之一.根据细胞因子在炎症反应中的不同作用,其分为:促炎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
作者:潘灵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1正常附睾声像图表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法(CDFI)特点顺睾丸长轴扫查显示附睾头部位于睾丸上极,成类半圆形或钝圆三角形,厚0.5~0.8cm,内部回声与睾丸相似,但有明显分界.附睾体部纤细,宽0.2~0.3cm,紧贴睾丸后方略外侧,比睾丸回声略高,有时似粗线状回声紧贴睾丸.尾部位于下极,厚0.4~0.6cm,回声较睾丸略弱.输精管与附睾尾部分界不清.应用CDFI检查,头部和尾部可见少许点状血流信号,体部均未能显示血流信号[1].
作者:张继海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心肌缺血性病如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等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点.心肌缺血引起心肌细胞坏死、凋亡造成心肌数目减少,心室重构促使心力衰竭发生.通常认为,心肌细胞是终末分化细胞,缺乏增殖分化能力,成熟细胞不再发生有丝分裂,损伤后不能再生,只能由成纤维细胞填充,终为瘢痕组织替代,并逐步发生心室重构形成慢性心力衰竭.
作者:马金本;林峰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i,CNS或CoNS)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属人体正常菌群之一,随着医院现代化发展,大量介入性治疗、免疫制剂、激素、抗生素等广泛应用,使该菌引起的感染日益增多,且耐药性逐年增加,为控制感染带来一定麻烦,已成为临床治疗的难题之一.
作者:李杨;李苏利 刊期: 200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