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糖症对急性特发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预后评估

陈祥雷;张念武;赵丹;刘帅

关键词:急性特发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糖耐量受损, 高血糖症
摘要:目的 探讨高血糖症对急性特发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ISSHL)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8月在日照市中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的94例ISSHL患者,根据糖耐量试验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糖耐量正常组(45例)、糖尿病前期组(28例)和糖尿病组(21例).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纯音测听检查,比较三组患者听力恢复情况.结果 糖耐量正常组听力恢复有效率高于糖尿病前期组和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前期组与糖尿病组听力恢复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糖症可影响ISSHL患者的预后,可作为临床评估ISSHL患者的听力康复情况的指标.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鸡尾酒疗法对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量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探讨鸡尾酒疗法关节囊周围局部注射对控制初次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失血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10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骨二科行全膝关节置换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采用鸡尾酒疗法膝关节囊周围局部注射,50 mL关节腔内灌注;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关节腔内灌注.术中两组均采用骨蜡局部封堵止血,术后夹闭引流管3h,术后24h拔除引流管,分别记录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I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D-二聚体(D-dimer),观察患者下肢血栓发生例数.结果 治疗组患者术后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少于对照组,输血人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化验PT、APTT、INR、D-dime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鸡尾酒疗法能有效减少初次全膝关节置换围术期失血量,是一种行之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毕春强;温建民;张辉;杨大伟;宋雪;李多多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组织再生材料:从基础研究创新到临床转化应用——访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生命科学院院长付小兵教授

    生物材料作为组织修复与再生医学研究中组织修复、器官再造或替代产品是材料学和生命科学近年来的研发热点.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组织再生材料从基础研究创新到临床转化应用的发展,香山科学会议于2017年10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召开了以“组织再生材料:从基础研究创新到临床转化应用”为主题的第607次学术讨论会.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付小兵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南通大学顾晓松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周琪教授,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Nicholas A.Peppas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Kam W.Leong教授和美国莱斯大学Antonios G.Mikos教授共同担任会议执行主席.来自高校、科研机构和政府职能管理部门等43个单位的50位专家学者到会,并围绕用于组织修复与再生创新生物材料研发的关键科学问题,突破创新生物材料应用于组织修复与再生关键技术难题和创新生物材料产品临床转化应用的政策法规配套、政府监管与人才培养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研讨.

    作者:潘锋;姜玉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CGF纤维蛋白液体联合Bio-Oss骨粉对上前牙缺失伴唇侧骨缺损患者种植的疗效

    目的 探究富自体浓缩生长因子(CGF)纤维蛋白液体联合Bio-Oss骨粉对上前牙缺失伴唇侧骨缺损患者种植的疗效.方法 选取于2014年12月~2016年2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85例上前牙缺失伴唇侧骨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采用CGF纤维蛋白液体联合Bio-Oss骨粉种植,对照组采用Bio-Oss骨粉种植,对比两组牙种植成功情况,分别于种植后l、3、6个月测量两组患者种植体唇侧骨厚度、新生骨厚度以及密度的变化情况并作比较分析.结果 术后10d,两组患者伤口愈合良好,种植成功.种植后6个月,两组患者种植体唇侧骨厚度低于种植后1个月(P<0.05),但各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后1、3、6个月,观察组新生骨平均厚度及平均骨密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种植后6个月的值均高于同组内种植后1个月(P<0.05).结论 CGF纤维蛋白液体联合Bio-Oss骨粉对上前牙缺失伴唇侧骨缺损患者种植疗效较好,能促进新生骨组织生长,提高成骨质量.

    作者:王毅;万哲;刘杨;胡杨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人γ干扰素诱导蛋白16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

    目的 探讨人γ干扰素诱导蛋白16(IFI16)与子痫前期(PE)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3月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PE患者125例作为研究组,另外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孕妇53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孕妇血清中IFI16水平和胎盘中IFI16蛋白的表达,并用Pearson相关分析PE患者血清中IFI16水平及胎盘中IFI16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孕妇血清中IFI16水平及胎盘中IFI16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17.580、16.135,均P<0.01);与轻度PE患者相比,重度患者血清中IFI16水平及胎盘中IFI16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t=18.883、14.845,均P<0.01);早发型和晚发型PE患者血清中IFI16水平及胎盘中IFI16蛋白的表达水平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60、0.840,均P>0.05);PE患者血清中IFI16水平及胎盘中IFI16蛋白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725,P<0.05).结论 PE患者血清中IFI16和胎盘中IFI16蛋白表达水平异常升高,并且与疾病发展密切相关,可以作为临床诊断指标,并且为治疗PE提供新的靶点.

    作者:叶耀群;郑松柏;龙健灵;董福昌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儿童过敏性紫癜11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过敏性紫癜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特征及易感因素,为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2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明确诊断的110例过敏性紫癜住院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流行病学资料分析显示本病冬春季节多发,好发于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的1.62倍,3~9岁儿童为发病高峰期,前驱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为本病常见发病诱因,首发症状以皮肤紫癜多见,以胃肠道症状首发误诊率较高;性别(r>0,P< 0.05)、白细胞计数(r>0,P<0.05)、血沉(r<0,P<0.05)、D-二聚体含量(r>0,P<0.05)、抗“O”水平(r>0,P< 0.05)、IgA含量(r>0,P<0.05)、C反应蛋白表达量(r>0,P<0.05)等常见发病诱因与主要临床症状的出现存在一定关联.结论 儿童过敏性紫癜3-9岁为发病高峰,以胃肠道症状首发病例容易误诊,需要引起注意.常规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多指标综合考量有助于评估主要临床症状发生的相关性,减少损伤性检查,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治和预防性治疗.

    作者:张晓鸣;朱海涛;吕进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从肺脾辨治罕见汉族经典型卡波西肉瘤验案一则

    介绍1例经病理确诊的罕见汉族经典型卡波西肉瘤,患者表现为四肢及胸腹散在分布红色及紫红色皮下或稍隆起结节,以四肢远端为主,无疼痛、瘙痒、脱屑,未见明显系统损害,否认东欧或少数民族血统,否认器官移植或免疫抑制剂使用史,否认性病冶游史,抗HIV抗体(-),曾间断于当地医院口服中药治疗,无明显缓解.后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肿瘤科门诊予以补肺健脾、活血解毒散结为治则的中药汤剂口服,经治疗后部分结节缩小消退,目前病情平稳.

    作者:许炜茹;张青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我国药品注册优先审评程序设计研究

    药品审评的质量和效率关系着整个药品上市进程.本文以药品注册优先审评程序为主线,基于我国药品审评实践,借鉴美国优先审评模式的成功经验,对比我国和美国的具体程序设计,找出我国程序设计的缺陷和不足,提出完善我国药品注册优先审评程序的相关建议,为药品注册优先审评制度建设提供可行性参考.

    作者:冯媛媛;杨悦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超声血流动力学检测应用于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子宫内膜及卵巢血流动力学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温岭市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收治的25例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正常健康育龄期且已生育女性4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两组子宫内膜及卵巢血流动力学等超声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子宫内膜厚度明显低于对照组(t=5.095,P<0.05),并且结构优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31.454,P<0.01);观察组子宫动脉、子宫内膜动脉、卵巢动脉的PSV、EDV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2.239、2.894、4.520、4.841、5.021、4.852,均P<0.05);观察组子宫动脉(RI、PI)、子宫内膜动脉(RI、PI)、卵巢动脉(RI)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25、2.746、4.732、4.991、5.841,均P<0.05);但两组卵巢动脉PI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95,P>0.05).结论 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子宫内膜及卵巢血流动力学指标较正常健康人存在明显异常,通过超声血流动力学监测能够初步判断子宫内膜的接受性,为复发性自然流产的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复发性自然流产治疗指导与疗效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邹淑伟;韩彦峰;吴秀英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温病学理论指导辨治儿童银屑病探讨

    本文应用温病卫气营血、斑疹辨证、伏邪理论探讨儿童银屑病的病机和治疗.结合儿童银屑病的病因病机及小儿生理特点,从感邪途径、银屑病分型、临床表现、发作特点了解儿童银屑病.举1例治疗过程的银屑病患儿,探讨体现其中的温病治疗特色.

    作者:李坤莳;杜张琳;杨欣欣;黎又乐;赵岩松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不同术式对婴儿脑积水的治疗效果对比

    目的 探讨脑积水患儿不同治疗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2个月~2017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70例脑积水患儿,依据治疗方法分为第三脑室造瘘术(ETV)组(20例)、脑室-腹腔分流术(VPS)组(27例)和对照组(23例),随访6个月,统计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估不同组间和两手术组中不同年龄段患儿手术前后的发育商(DQ),CT/MRI测量两手术组术前和术后患儿的脑室宽度各指标值.结果 ETV组、VPS组分别有18和27例患儿临床症状改善;ETV组术后6个月和VPS组术后2、6个月的DQ值与术前比较明显升高(P<0.05),ETV组术后2、6个月的DQ值与相应VPS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与术前比较,ETV组的侧脑室、三脑室和VPS组三脑室均缩小(P< 0.05);ETV组≤1岁术后6个月DQ值,VPS组≤1岁术后2个月DQ值,均高于同期>1岁患儿(P< 0.05).结论 两种术式治疗脑积水患儿的临床效果显著,脑室-腹腔分流术对婴儿认知功能的改善更为明显.

    作者:吉文玉;蔡宁;图柯拜;汪永新;范雁东;更·党木仁加甫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微创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联合内分泌治疗在高龄晚期前列腺癌并尿潴留患者中的效果

    目的 探讨微创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联合内分泌治疗对高龄晚期前列腺癌并尿潴留患者临床效果、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高龄晚期前列腺癌并尿潴留行PKRP联合内分泌治疗的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治疗前后残余尿量(RUV)、大尿流率(Qmax)、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IPS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后RUV 、PSA明显低于治疗前,Qmax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每日排尿次数、憋尿困难、尿不尽感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睡眠、疼痛、疲乏、食欲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KRP联合内分泌治疗可有效改善高龄晚期前列腺癌并尿潴留患者的尿道功能,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宏;张瑜;易发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联合后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加椎间植骨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的效果

    目的 探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联合后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加椎间植骨融合(PLIF)在退变性腰椎滑脱中的疗效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16年5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试验组30例采用rhBMP-2联合PLIF手术,对照组20例采用单纯PLIF手术.对患者术前及术后随访测量的Prolo评分、滑脱率、奥斯沃斯特里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及腰椎融合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ODI、VAS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试验组腰椎植骨融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滑脱率低于术前(P<0.05),Prolo评分高于术前(P<0.05);且术后试验组滑脱率低于对照组(P<0.05),Prolo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IF是治疗退变性腰椎骨滑脱较为有效合理、简单易行的方法,联合使用rhBMP-2能提高手术疗效,表现为提高术后Prolo评分,降低术后ODI脊柱评分和VAS疼痛模拟评分,降低术后滑脱率和提高腰椎植骨融合率等,近期预后佳,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胡庆柱;代国;余铃;郭卫春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腹针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偏瘫肩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腹针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HF-rTMS)对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就诊于徐州市中心医院符合研究标准的60例偏瘫肩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腹针组、rTMS组和联合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禁止服用止痛药,均接受常规对症药物及常规康复训练,腹针组进行腹针治疗,rTMS组给予HF-rTMS治疗,联合组给予腹针联合10 Hz的rTMS治疗,刺激部位为患侧M1区.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FMA)、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疗效.结果 三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联合组VAS评分低于腹针组、rTMS组,腹针组VAS评分低于rT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FMA评分高于腹针组、rTMS组,rTMS组FMA评分高于腹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针联合HF-rTMS可显著改善肩关节疼痛与上肢运动功能.

    作者:苏彩霞;姚睿;巩尊科;王世雁;王蜜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鲜药双柏膏治疗胫腓骨骨折早期软组织损伤的效果

    目的 观察自制鲜药双柏膏治疗胫腓骨骨折早期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在清远中医院住院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传统双柏膏组、鲜药双柏膏组,各30例.对照组不予外敷药治疗,传统双柏膏组外敷传统双柏膏,鲜药双柏膏组外敷鲜药双柏膏敷.观察三组疼痛、压痛、瘀斑评分及肿胀程度,评价疗效.结果 传统双柏膏组与鲜药双柏膏组在改善疼痛、压痛、瘀斑评分、肿胀程度以及临床疗效上较对照组均有优势,且鲜药双柏膏优于传统双柏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临床疗效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鲜药双柏膏外敷治疗胫腓骨骨折早期软组织损伤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任祥顺;胡德志;蓝国建;沈祖泓;李笔锋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参萸补血方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小鼠Th17细胞及其相关因子IL-6、IL-17及IL-23表达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参萸补血方对再生障碍性贫血(AA)模型小鼠Th17细胞及其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IL-17及IL-23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治疗AA的效果.方法 选取清洁级BALB/c小鼠8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参萸补血方组、强的松(阳性对照)组.以60CO-γ射线照射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Y)加氯霉素(CH)复合方法建立AA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给药干预,连续4周后观察各组小鼠外周血象改变及各组小鼠Th17细胞及其相关因子IL-6、IL-17及IL-23表达水平的变化,光镜下观察骨髓增生程度.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外周血象和骨髓增生明显降低,Th17细胞及其相关因子IL-6、IL-23和IL-17表达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参萸补血方组小鼠外周血像明显升高,Th17细胞及其相关因子IL-6、IL-23和IL-17表达水平下降,骨髓增生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萸补血方可改善AA模型小鼠的骨髓造血功能,可能与其抑制T细胞免疫功能相关的IL-6、IL-17及IL-23表达水平有关.

    作者:曾清;陆海颂;程纬民;何艾;邓德君;赖春凤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高血糖症对急性特发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预后评估

    目的 探讨高血糖症对急性特发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ISSHL)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8月在日照市中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的94例ISSHL患者,根据糖耐量试验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糖耐量正常组(45例)、糖尿病前期组(28例)和糖尿病组(21例).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纯音测听检查,比较三组患者听力恢复情况.结果 糖耐量正常组听力恢复有效率高于糖尿病前期组和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前期组与糖尿病组听力恢复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糖症可影响ISSHL患者的预后,可作为临床评估ISSHL患者的听力康复情况的指标.

    作者:陈祥雷;张念武;赵丹;刘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07~2016年专利情况分析及相关对策研究

    目的 了解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近年来专利情况,就如何提高专利质量和促进专利转化进行探讨,为医院制订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7年1月~2016年12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申请及授权专利进行统计,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专利申请量、授权量、专利类型、转化情况、第一发明人基本情况等进行X2检验分析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5年1月~2016年12月2年间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158项、118项,分别占总量的54.67%、65.92%,较前8年均明显增多;获得授权专利中发明专利占5.03%,实用新型专利占94.41%,外观设计专利占0.56%,三者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初级和中级职称人员为医院专利发明人的主力军,占总人数的72.07%;专利转化率较低.结论 医院专利工作整体趋势良好,但专利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重视知识产权保护,适时加大激励政策,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促进成果转化与实施.

    作者:李方健;王瑛;陈正君;苏维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OXLDL、TGF-β2、APN、瘦素及ApoC Ⅲ与妊娠合并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妊娠中期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转化生长因子(TGF)-β2、载脂蛋白CⅢ(ApoCⅢ)、瘦素及脂联素(APN)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将2016年9月~2017年6月河北省直属机关第二门诊部200例产检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于孕16~18周产检时对其血清进行采集,并通过ELISA法检测其血清OXLDL、TGF-β2、ApoCⅢ、瘦素及APN的水平;于孕24~28周时采取常规OGTT筛查,其中筛查结果正常的孕妇为对照组,诊断为GDM的孕妇为观察组,各100例.比较两组孕妇OXLDL、TGF-β2、ApoCⅢ、瘦素及APN的水平,比较两组妊娠结局与新生儿结局.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将观察组孕妇分为血糖控制欠佳组(55例)和血糖控制良好组(44例).比较两组外周血OXLDL、TGF-β2、ApoCⅢ、瘦素及APN水平.对观察组孕妇外周血中OXLDL、TGF-β2、ApoCⅢ、瘦素及APN与空腹血糖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外周血OXLDL、TGF-β2、ApoCⅢ、瘦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P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终止妊娠、胎膜早破、羊水过多、产后出血、妊娠高血压疾病、早产儿、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糖控制欠佳组患者外周血OXLDL、TGF-β2、ApoC Ⅲ、瘦素水平均明显高于血糖控制良好组,APN水平明显低于血糖控制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外周血中OXLDL、TGF-β2、ApoCⅢ、瘦素均与空腹血糖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315、0.7412、0.6155、0.5411,均P<0.05),外周血中APN与空腹血糖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6613,P<0.05).结论 GDM患者外周血OXLDL、TGF-β2、ApoC Ⅲ、瘦素及APN的表达水平变化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成丽岚;成叶利;马爱江;魏兆轩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刺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及对血清代谢产物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刺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效果及其对血清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 选取杭州市老年病医院2016年3月~2017年11月门诊及住院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刺血组和西药组,各20例.刺血组采用刺血疗法,西药组给予秋水仙碱片口服,分别治疗1周.治疗前后进行关节疼痛评分、关节功能积分、血尿酸、血沉等指标评估.随机取刺血组患者10例,将治疗前血清作为A组,治疗后血清作为B组,在院内征选健康职工作为志愿者,将10名健康人血清作为D组,运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检测A、B、D组血清代谢产物,进行差异性研究.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尿酸、血沉指标、关节疼痛评分及关节功能积分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刺血组治疗后关节疼痛评分、关节功能积分等指标低于西药组(P<0.05).通过代谢组学检测,A组血清中差异性代谢物质有D-葡萄糖酸、L-谷氨酸、次黄嘌呤、白三烯B4;B组和A组之间的差异性代谢物质有L-精氨酸、甘油磷脂、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结论 刺血疗法在临床综合疗效方面优于口服秋水仙碱片.根据代谢组学检测结果及KEGG数据库搜索结果,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生可能是机体葡萄糖代谢、氨基酸代谢、次黄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增高发病,而刺血疗法则是通过影响一氧化氮合成、脂类代谢来维持血管的通畅、改善代谢紊乱来起到治疗作用.

    作者:邱芳晖;张洪柱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临床药师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合理用药及健康管理的效果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合理用药及健康管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廊坊市中医医院就诊的9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由专门人员登记并建立患者个人档案,对所有患者开展健康宣教和合理用药指导,随访1年,观察患者干预前后不合理用药状况、空腹血糖、血压、体重及自我管理改变状况.结果 干预后药物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药物选择、重复给药及超适应证用药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收缩压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用药依从、监测血糖、调整饮食和加强锻炼者占比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药师的参与有利于T2DM患者合理用药,提高患者健康管理的临床效果.

    作者:门超;周玉刚;马国库 刊期: 2018年第12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