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秀君;金曼;张丽华
目的 探讨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湖北文理学院医学院护理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2015级79名为试验组,2014级61名为对照组.试验组采取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教学模式,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的课后作业、随堂测验及单元考试情况.结果 试验组学生作业、随堂测验及单元考试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教学模式,有助于改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学习成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孔令瑜;毛春;黄春蓉;陈安明;苏学华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时辰灸结合康复保健操对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中医院骨科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治疗,观察组采用时辰灸结合康复保健操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综合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膝关节功能情况和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前后VAS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前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后两组关节炎生活质量量表(MMS2-SF)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前后AIMS2-SF评分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时辰灸结合康复保健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蒋秀妹;杨霞;曾湘宜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围术期护理干预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心理状态及应激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1月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收治的接受微创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入院时、术前及术后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对术前、术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等应激因子水平进行测定,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均高于入院时,术后上述指标均低于入院时和术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变化更加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ACTH、COR、CRP、WBC、IL-6水平均高于术前,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予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围术期护理干预能够减少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负性情绪及疼痛体验,有效减轻机体的炎性反应,提高患者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海云;武进华;王凯;段晓亮;刘彩霞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按摩点穴配合刺络放血治疗产后急性乳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就诊的200例产后急性乳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按摩点穴进行治疗,治疗组给予按摩点穴配合刺络放血治疗,疗程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乳房肿块大小、症状积分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为86.00%,对照组为67.00%,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0%,对照组为9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乳房肿块大小和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乳房肿块大小和症状积分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结论 按摩点穴配合刺络放血治疗产后急性乳腺炎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产后妇女临床症状积分和乳房肿块大小,提高生活质量,且优于单纯按摩点穴治疗.
作者:陈鹏典;陈秋兰;宁艳;贝剑宏;刘芳;凌文丽;朱月明;陈继龙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分析自拟清热通络方联合针灸治疗风热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7年3月就诊于河北省三河市中医医院和三河市医院的风热型周围性面瘫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治疗组给予自拟清热通络方联合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灸治疗.治疗30 d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分、躯体功能(FDIP)评分、社会生活功能(FDIS)评分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H-B面神经功能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DIP、FDI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自拟清热通络方联合针灸治疗风热型周围性面瘫效果优于常规针灸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躯体功能,提其高生活质量,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建军;刘海永;马春花;孙晓新;李万军;张晓娟;赵曼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谷胱甘肽肌肤凝胶剂对大鼠皮肤浅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 选取60只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生长因子组、康复新组、谷胱甘肽肌肤凝胶剂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采用75℃热水浸烫脱毛区(3 cm×3 cm)25 s,成功建立大鼠浅Ⅱ度烫伤模型.应用谷胱甘肽肌肤凝胶剂涂抹烫伤创面,并以生长因子组和康复新组为对照,给药量为1 mL/只,每天涂药2次,连续给药16 d,涂药后创面不加覆盖,逐日观察创面感染愈合情况及动物全身情况(体征表现和创面结痂、愈合情况),连续观察20 d.结果 谷胱甘肽肌肤凝胶剂高剂量组对浅Ⅱ度烫伤模型大鼠可缩短创面脱痂时间和愈合时间,缩小愈合面积,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模型组可见创面结痂,痂皮内为较多的炎性渗出物,痂皮下肉芽组织已经再生修复,创缘周围开始有少量上皮冉生,并逐渐开始覆盖创面;与模型组相比,各组均有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炎性渗出物减少,肉芽组织更加成熟,上皮再生较为明显,谷胱甘肽肌肤凝胶剂高剂量作用与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相当.结论 谷胱甘肽肌肤凝胶剂对浅Ⅱ度烫伤具有较好地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
作者:王清;陶继善;朱萱萱;张迪;杨晨;符蕊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评价应用以双氯芬酸二乙胺软膏为传导基质的超声治疗在颈部应力性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于2015年3月~2017年2月在江西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就诊,诊断为颈部应力性疼痛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每组各40例.A组以休息加双氯芬酸二乙胺软膏局部外用,B组以普通耦合剂作为超声传导基质,C组以双氯芬酸二乙胺软膏作为超声传导基质.疗程5d.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治疗显效时间、临床综合疗效.结果 治疗后三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C组VAS评分低于A组及B组,疼痛治疗显效时间短于A组及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双氯芬酸二乙胺软膏作为传导基质能提高超声波治疗颈部应力性疼痛的临床效果.
作者:沈录峰;杜晓梅;张遂辉;肖泽埠;孙艳群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啶复合氟比洛芬酯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血流动力学及苏醒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于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择期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三组,每组各26例.对照A组手术结束前30 min静注氟比洛芬酯50 mg;对照B组手术结束前30 min静注右美托咪定0.5 μg/kg;联合组手术结束前30 min静注氟比洛芬酯50 mg+右美托咪定0.25μg/kg.于气管拔管前(T0)、气管拔管后即刻(T1)、气管拔管后5min(T2)时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比三组间躁动分级,记录苏醒时间、拔管时间、Ramsay镇静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与对照A组比较,对照B组、联合组在T1、T2时MAP、HR降低(P<0.05).与对照A组、对照B组比较,联合组T1、T2时血清IL-6、CRP水平较低(P<0.05).联合组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对照A组在苏醒时间、拔管时间、Ramsay镇静评分上低于对照B组,联合组、对照B组在VAS疼痛评分上低于对照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啶复合氟比洛芬酯有效降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的躁动现象,改善血流动力学,抑制苏醒期应激反应,且不会延长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
作者:张建华;黄旭;梁健群;何宝佳;卢先卿 刊期: 2017年第31期
2015年以前,中医专业学位设置在临床医学类别下.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医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学位[2014]45号)文件的精神,2015年起学位授权点单位可以独立设置中医专业学位.此次独立设置,旨在充分体现中医学特色,完善中医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中医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基于目标导向理论,从中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入手,对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与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效衔接制度下该专业研究生的课程学习、临床实践、质量控制三方面建设情况进行探讨,以期为高等中医药院校医教协同改革提供参考.
作者:孟闫燕;崔亚珊;潘彦舒;张立平;高铸烨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软坚散结方外敷联合泡沫硬化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效果.方法 选择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6月~2015年9月收治的79例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伴活动性溃疡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进行术前检查及泡沫硬化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软坚散结方外敷治疗.疗程1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采用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生活质量问卷调查表(CIVIQ)及静脉疾病临床严重程度评分系统(VC-SS)分别评定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6个月内CIVIQ及VCSS得分,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不同时间点,观察组和对照组组内CIVIQ评分不断升高(F=13.242、7.543,均P<0.05);观察组组内VCSS评分不断降低(F=12.009,P< 0.05).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随访,至随访结束,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1个月时的术区肿痛比例及6个月时的静脉炎、创面感染、术区肿痛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软件散结方外敷联合泡沫硬化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可明显改善溃疡创面及周边皮肤血运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郭海国;冯智军;王骏臣;李月春;胡玮;余新林;张慧芳;王蕊菊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血流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和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MDR-AB血流感染患者相关临床资料,根据14 d死亡情况分为存活和死亡组,应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纳入157例患者,55.4%来自ICU,14 d总体死亡率为54.8%.单因素分析表明存活组在恶性肿瘤、免疫抑制治疗、中性粒细胞缺乏、机械通气、PBS方面低于死亡组(P<0.05),在接受“适当治疗”、治疗方案包含舒巴坦方面高于死亡组(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恶性肿瘤(OR=4.78,95%CI:1.30~15.32,P<0.05)、中性粒细胞缺乏(OR=16.01,95%CI:1.64~172.21,P<0.05),高PBS(OR=0.47,95%CI:0.32~0.63,P<0.05)是MDR-AB血流感染患者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因常伴有中性粒细胞缺乏,生存分析示其预后要明显劣于实体肿瘤患者(P<0.05);存活组使用含舒巴坦制剂比例显著高于死亡组(P<0.05),但多因素分析并未发现其为死亡保护因素.结论 MDR-AB血流感染人群多为病情较重的ICU患者,病死率较高.恶性肿瘤、中性粒细胞缺乏,高PBS是MDR-AB血流感染患者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含舒巴坦制剂可作为临床治疗MDR-AB血流感染的一种选择,但其效果需进一步探究.
作者:周婷;梁秀婷;吴洁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养老机构社会实践对高职护生养老护理专业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上海城建职业学院2014级高职护生127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65名)与观察组(62名),对照组实施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养老机构社会实践,比较两组护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知识掌握、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参加实践活动意愿)、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管理、信息能力、学习合作)和高龄人群健康评估能力(问诊能力、诊断思维能力、护理评估记录).结果 观察组护生综合素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护生对高龄人群的健康评估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养老机构社会实践活动可提高高职护生的养老护理专业能力.
作者:杨蕾;赵坚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康复、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接受治疗的110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神经康复、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包括肢体功能、社会角色、家庭角色、情绪状况、思维状况、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评分均高于护理前,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5、10 d及出院时两组组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上述不同时间点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8.18%)高于对照组(8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45%)低于对照组(14.5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促进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快速康复,改善生活质量及预后,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丹;胡秀兰 刊期: 2017年第31期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一类原因不明的难治性疾病,中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具有疗效好、不易复发等优势.冯建春认为其发病与湿热、痰浊、血瘀、湿毒密切相关,诊察以经络辨脏腑,形态辨病性.辨别寒热虚实,标本缓急,注重调理脾胃气机,顾护正气,活血通络,病久入络,重视整体疗法,未病先防.
作者:王佳佳;陈芋屹;王智瑜 刊期: 2017年第31期
新南威尔士大学药理学与毒理学课程为6学分,持续12周的教学时间,教学形式有讲座、教学指导课和实验课,考核形式有中期测试、课后作业、实验课测验、在线测试和期末考试.本文通过介绍该课程重视实验课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完善的多媒体网络资源、课程考核形式设置多样化、丰富授课模式等特点,以期为提高国内的药学教学能力提供有益的建议.
作者:金剑;刘璐 刊期: 2017年第31期
温针灸首见于《伤寒论》,随着对温针灸工艺的改进和治疗的需要,形成了5种常见的温针灸疗法.本研究旨在分析影响温针灸特异性疗效因素对温针灸临床疗效的贡献.研究发现温针灸的病种包括骨骼肌肉筋膜疼痛、运动功能受限类疾病、炎症相关内科疾病,以阳虚证、寒实证疗效佳.粗大针具及其压痛点的密集型针刺法等针刺因素,合适的温度刺激强度、合适的体外留针、进针深至病灶、银针导热、电子控温等温度因素,均可提高温针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但是由于研究方法及报道质量较低、研究结果不一致、操作异质性等因素,临床医生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温针灸疗法.建议今后临床研究根据循证医学理念,提供温针灸安全性、有效性及卫生经济学评价的证据;实验研究旨在揭示温针灸作用于不同疾病的共性机制和特定疾病的个性机制,并探讨不同温针灸作用机制的异同.
作者:程肖芳;卿伦学;孙艳艳;刘长信;王锡友;于长禾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评价基于Cabrera导联心电图教学方法在高危科室护士的心电图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6~10月选取随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CCU、ICU、急救医学部共计106名高危科室在岗护士,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别进行Wilson导联(对照组,53例)、Cabrera导联(观察组,53例)心电图教学培训.在课程结束后,对比两组学员的心电图知识考试成绩,发放问卷调查表调查学员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心电图考试成绩、教学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Cabrera导联的心电图教学方法能够明显提高高危岗位护士的心电图判读能力,提高护士对心电图教学的满意度,为探索护理心电图教学新方式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柏露;潘瑞红;计进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血必净(XBJ)注射液治疗火器致兔急性肺损伤(ALI)的康复价值及对肺组织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SPF级健康雄性兔6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ALI模型组、生理盐水组、低剂量XBJ治疗组、中剂量XBJ治疗组、高剂量XBJ治疗组,每组各10只.ALI模型组、生理盐水组、低剂量XBJ治疗组、中剂量XBJ治疗组、高剂量XBJ治疗组吸入高温气体,制作完成兔ALI动物模型;建模半小时后,低、中、高剂量XBJ治疗组分别腹腔内注射10、20、30 mg/kg XBJ,生理盐水组注射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和ALI模型组不做处理.观察12h后,处死兔并取左肺上叶肺组织,检测肺组织NF-κB的表达;在光镜下对肺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并及时记录其病理变化.结果 病理学检查结果:正常对照组肺泡结构清晰,肺泡壁薄,肺泡内未见水肿液;ALI模型组、生理盐水组肺泡结构模糊,肺泡壁断裂,肺内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肺组织间质及肺泡腔出现明显水肿,可见较多的红细胞,肺泡壁间质增厚,透明膜形成;经XBJ治疗的各组肺泡结构仍存在,肺内炎症细胞浸润减轻,肺组织间质及肺泡腔中度水肿,可见少量渗液、出血.肺组织Western blot分析显示,ALI模型组NF-κB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1);与ALI模型组、生理盐水组比较,低、中、高剂量XBJ治疗组兔肺组织中NF-κB活性明显降低,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中剂量XBJ治疗组降低明显,与低、高剂量XBJ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结论 XBJ注射液对火器伤诱导兔的ALI具有保护作用,且XBJ中剂量保护作用明显.
作者:徐晓峰;许秀娟;郝建;吴升;钱钧;李树雯;李霄茜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薄氏腹针治疗老年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北京市平谷区医院中医科诊治的老年性眩晕患者14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71例)与对照组(71例).治疗组采取腹针疗法,1次/d,40~60 min/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片治疗,每晚10 mg.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59%,明显高于对照组(9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薄氏腹针疗法在治疗老年性眩晕方面有效,疗效优于药物治疗.
作者:陈伟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系统评价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辛复宁)治疗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效果和安全性,为辛复宁治疗HPV感染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BM、Wanfang、CNKI和VIP数据库建库至2017年5月的CCT和RCT,并对全部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追溯,由两位评价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和评价,然后进行数据提取.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纳入23篇文献,共3442例患者,3个月后检测结果显示辛复宁单药治疗组对HPV的疗效优于对照组(OR=11.67,95%CI:5.50~24.75,P< 0.000 01);6个月后检测结果显示辛复宁单药治疗组对HPV的疗效优于对照组(OR=2.03,95%CI:1.41~2.92,P=0.0001);12个月后检测结果显示辛复宁单药治疗组对HPV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24,95%CI:0.85~1.81,P=0.26).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辛复宁治疗HPV感染效果显著,安全性较好.
作者:张树丹;李琪;李戈 刊期: 2017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