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华;黄旭;梁健群;何宝佳;卢先卿
目的 探讨养老机构社会实践对高职护生养老护理专业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上海城建职业学院2014级高职护生127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65名)与观察组(62名),对照组实施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养老机构社会实践,比较两组护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知识掌握、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参加实践活动意愿)、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管理、信息能力、学习合作)和高龄人群健康评估能力(问诊能力、诊断思维能力、护理评估记录).结果 观察组护生综合素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护生对高龄人群的健康评估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养老机构社会实践活动可提高高职护生的养老护理专业能力.
作者:杨蕾;赵坚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头颈部嗜酸性淋巴肉芽肿(ELG)的临床特征及诊疗经验,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降低临床误诊、漏诊及复发率.方法 收集2000年7月~2017年1月就诊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且经病理检查确诊的43例头颈部ELG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症状、常规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治疗方案及随访情况等进行总结.结果 患者多以反复发作的无痛性肿胀为首发症状来诊,肿块可单一或多个并存,可伴有皮肤瘙痒或色素沉着.病变部位以颈部(24例)为主,其次为腮腺(9例).实验室检查中33例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升高,31例IgE明显升高.所有患者视病情接受手术、糖皮质激素或放疗等治疗.26例患者为单纯手术,复发9例;13例接受两种(手术+放疗或激素+放疗)联合治疗,仅1例复发.结论 ELG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肿块、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和血清IgE升高,其确诊依赖病理检查.手术治疗是首选治疗方法,联合放疗及激素治疗可降低复发率.
作者:江洋;华清泉;任杰;曾峰;盛建飞;张志坚;管红霞;袁静萍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湖北文理学院医学院护理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2015级79名为试验组,2014级61名为对照组.试验组采取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教学模式,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的课后作业、随堂测验及单元考试情况.结果 试验组学生作业、随堂测验及单元考试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教学模式,有助于改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学习成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孔令瑜;毛春;黄春蓉;陈安明;苏学华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血流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和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MDR-AB血流感染患者相关临床资料,根据14 d死亡情况分为存活和死亡组,应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纳入157例患者,55.4%来自ICU,14 d总体死亡率为54.8%.单因素分析表明存活组在恶性肿瘤、免疫抑制治疗、中性粒细胞缺乏、机械通气、PBS方面低于死亡组(P<0.05),在接受“适当治疗”、治疗方案包含舒巴坦方面高于死亡组(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恶性肿瘤(OR=4.78,95%CI:1.30~15.32,P<0.05)、中性粒细胞缺乏(OR=16.01,95%CI:1.64~172.21,P<0.05),高PBS(OR=0.47,95%CI:0.32~0.63,P<0.05)是MDR-AB血流感染患者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因常伴有中性粒细胞缺乏,生存分析示其预后要明显劣于实体肿瘤患者(P<0.05);存活组使用含舒巴坦制剂比例显著高于死亡组(P<0.05),但多因素分析并未发现其为死亡保护因素.结论 MDR-AB血流感染人群多为病情较重的ICU患者,病死率较高.恶性肿瘤、中性粒细胞缺乏,高PBS是MDR-AB血流感染患者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含舒巴坦制剂可作为临床治疗MDR-AB血流感染的一种选择,但其效果需进一步探究.
作者:周婷;梁秀婷;吴洁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血必净(XBJ)注射液治疗火器致兔急性肺损伤(ALI)的康复价值及对肺组织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SPF级健康雄性兔6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ALI模型组、生理盐水组、低剂量XBJ治疗组、中剂量XBJ治疗组、高剂量XBJ治疗组,每组各10只.ALI模型组、生理盐水组、低剂量XBJ治疗组、中剂量XBJ治疗组、高剂量XBJ治疗组吸入高温气体,制作完成兔ALI动物模型;建模半小时后,低、中、高剂量XBJ治疗组分别腹腔内注射10、20、30 mg/kg XBJ,生理盐水组注射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和ALI模型组不做处理.观察12h后,处死兔并取左肺上叶肺组织,检测肺组织NF-κB的表达;在光镜下对肺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并及时记录其病理变化.结果 病理学检查结果:正常对照组肺泡结构清晰,肺泡壁薄,肺泡内未见水肿液;ALI模型组、生理盐水组肺泡结构模糊,肺泡壁断裂,肺内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肺组织间质及肺泡腔出现明显水肿,可见较多的红细胞,肺泡壁间质增厚,透明膜形成;经XBJ治疗的各组肺泡结构仍存在,肺内炎症细胞浸润减轻,肺组织间质及肺泡腔中度水肿,可见少量渗液、出血.肺组织Western blot分析显示,ALI模型组NF-κB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1);与ALI模型组、生理盐水组比较,低、中、高剂量XBJ治疗组兔肺组织中NF-κB活性明显降低,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中剂量XBJ治疗组降低明显,与低、高剂量XBJ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结论 XBJ注射液对火器伤诱导兔的ALI具有保护作用,且XBJ中剂量保护作用明显.
作者:徐晓峰;许秀娟;郝建;吴升;钱钧;李树雯;李霄茜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现代性”概念源于并反映14世纪欧洲文艺复兴以来人与事物的性质和状态.20世纪末,新文化运动成为中国社会从传统跨入现代的思想标志.在救亡图存与信仰危机的社会背景下,中医界面对现代医学强大压力的反弹,形成了“激进-保守”“抗拒-调适”“传统的发明”三种基本研究范式,与同时期中医学发展的“废止中医”“中医科学化”“保存中医”“中西医汇通”思潮对应.中欧医疗史上的现代性是将外部知识与体制转化为自身文化的过程,以回溯性创新的形式,表现出类似现代社会的医疗理性、创新与策略.
作者:徐雯洁;徐世杰;狄波;杜新亮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薄氏腹针治疗老年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北京市平谷区医院中医科诊治的老年性眩晕患者14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71例)与对照组(71例).治疗组采取腹针疗法,1次/d,40~60 min/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片治疗,每晚10 mg.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59%,明显高于对照组(9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薄氏腹针疗法在治疗老年性眩晕方面有效,疗效优于药物治疗.
作者:陈伟 刊期: 2017年第31期
阿尔茨海默病是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之一,其病理机制主要是各种原因导致的神经元Aβ沉积,包括ATP和谷氨酸不足引起的Aβ沉积.应用光基因技术可以选择性激活表达光敏感通道蛋白的星形胶质细胞,并促其释放ATP和谷氨酸,从而阻断由于ATP和谷氨酸不足引起的Aβ沉积.因此光基因技术有望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并且避免药物治疗在非选择性及广泛不良反应方面的缺点.
作者:柳浦青;何冰冰;陈锋 刊期: 2017年第31期
2015年以前,中医专业学位设置在临床医学类别下.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医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学位[2014]45号)文件的精神,2015年起学位授权点单位可以独立设置中医专业学位.此次独立设置,旨在充分体现中医学特色,完善中医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中医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基于目标导向理论,从中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入手,对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与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效衔接制度下该专业研究生的课程学习、临床实践、质量控制三方面建设情况进行探讨,以期为高等中医药院校医教协同改革提供参考.
作者:孟闫燕;崔亚珊;潘彦舒;张立平;高铸烨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下调15-脂氧酶-1(15-LOX-1)对脂多糖(LPS)作用下肺动脉内皮细胞(PAECs)和炎性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PAECs,并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LPS组、15-LOX-1 siRNA对照组(scramble组)和15-LOX-1 siRNA组.采用Real-time PCR检测15-LOX-1表达,MTT法检测PAECs增殖变化,ELISA法检测产物13-HODE以及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α(IL-1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结果 与LPS组比较,15-LOX-1siRNA组15-LOX-1 mRNA表达降低,PAECs增殖增多,13-HODE、IL-1oα和IL-6分泌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调15-LOX-1可抑制炎性因子分泌,促进PAEC增殖,改善LPS对内皮的损伤.
作者:刘晔;邢文婧;李思佳 刊期: 2017年第31期
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医学研究生学位设置分为专业学位和科学学位,而传统教学中临床医学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普遍存在专业基础知识薄弱、临床技能和科研能力不足等问题,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眼科根据研究生培养要求及多年的临床教学实践,通过开展PBL教学法,重视临床技能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效提升了研究生培养质量,为培养高水平高质量的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提供参考.
作者:高煦;欧阳丽娟;杨静;夏瑗优;朱小辉;赵汝莲;王阳;皮练鸿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研究自拟清热通络方加减治疗风热型周围性面瘫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7年1月就诊于河北省三河市医院及三河市中医院的风热型周围性面瘫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自拟清热通络方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两组均治疗30 d.比较临床疗效、症状体征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面目表情、额纹消失程度、眼睛闭合程度、鼻唇沟变浅程度、口角歪斜程度的症状、体征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自拟清热通络方加减治疗风热型周围性面瘫效果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海永;徐学文;徐艳;武艳芳;张晓娟;屈广新;赵曼 刊期: 2017年第31期
自微乳释药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给药系统,可以显著提高难溶性药物生物利用度,本文依据查阅近几年来的相关文献,综述了自微乳的特点、提高生物利用度的机制及在中药应用中的实例,介绍了作为一些药理作用明确的中药活性成分载体的应用研究进展,包括黄芩素、喜树碱、丹参酮ⅡA、水飞蓟素、葛根素、槲皮素等成分,以期将难溶性中药制备成自微乳提供参考.
作者:刘艳平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康复、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接受治疗的110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神经康复、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包括肢体功能、社会角色、家庭角色、情绪状况、思维状况、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评分均高于护理前,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5、10 d及出院时两组组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上述不同时间点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8.18%)高于对照组(8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45%)低于对照组(14.5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促进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快速康复,改善生活质量及预后,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丹;胡秀兰 刊期: 2017年第31期
新南威尔士大学药理学与毒理学课程为6学分,持续12周的教学时间,教学形式有讲座、教学指导课和实验课,考核形式有中期测试、课后作业、实验课测验、在线测试和期末考试.本文通过介绍该课程重视实验课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完善的多媒体网络资源、课程考核形式设置多样化、丰富授课模式等特点,以期为提高国内的药学教学能力提供有益的建议.
作者:金剑;刘璐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啶复合氟比洛芬酯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血流动力学及苏醒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于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择期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三组,每组各26例.对照A组手术结束前30 min静注氟比洛芬酯50 mg;对照B组手术结束前30 min静注右美托咪定0.5 μg/kg;联合组手术结束前30 min静注氟比洛芬酯50 mg+右美托咪定0.25μg/kg.于气管拔管前(T0)、气管拔管后即刻(T1)、气管拔管后5min(T2)时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比三组间躁动分级,记录苏醒时间、拔管时间、Ramsay镇静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与对照A组比较,对照B组、联合组在T1、T2时MAP、HR降低(P<0.05).与对照A组、对照B组比较,联合组T1、T2时血清IL-6、CRP水平较低(P<0.05).联合组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对照A组在苏醒时间、拔管时间、Ramsay镇静评分上低于对照B组,联合组、对照B组在VAS疼痛评分上低于对照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啶复合氟比洛芬酯有效降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的躁动现象,改善血流动力学,抑制苏醒期应激反应,且不会延长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
作者:张建华;黄旭;梁健群;何宝佳;卢先卿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与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经皮肝穿刺引流术治疗胆管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接受经皮肝穿刺引流术治疗的胆管癌患者9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两组均连续护理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生存质量.结果 观察组感染、腹腔内出血、恶心呕吐、胆漏、休克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护理前,观察组上述评分升高更加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经皮肝穿刺引流术治疗胆管癌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任威颖;尹大龙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谷胱甘肽肌肤凝胶剂对大鼠皮肤浅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 选取60只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生长因子组、康复新组、谷胱甘肽肌肤凝胶剂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采用75℃热水浸烫脱毛区(3 cm×3 cm)25 s,成功建立大鼠浅Ⅱ度烫伤模型.应用谷胱甘肽肌肤凝胶剂涂抹烫伤创面,并以生长因子组和康复新组为对照,给药量为1 mL/只,每天涂药2次,连续给药16 d,涂药后创面不加覆盖,逐日观察创面感染愈合情况及动物全身情况(体征表现和创面结痂、愈合情况),连续观察20 d.结果 谷胱甘肽肌肤凝胶剂高剂量组对浅Ⅱ度烫伤模型大鼠可缩短创面脱痂时间和愈合时间,缩小愈合面积,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模型组可见创面结痂,痂皮内为较多的炎性渗出物,痂皮下肉芽组织已经再生修复,创缘周围开始有少量上皮冉生,并逐渐开始覆盖创面;与模型组相比,各组均有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炎性渗出物减少,肉芽组织更加成熟,上皮再生较为明显,谷胱甘肽肌肤凝胶剂高剂量作用与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相当.结论 谷胱甘肽肌肤凝胶剂对浅Ⅱ度烫伤具有较好地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
作者:王清;陶继善;朱萱萱;张迪;杨晨;符蕊 刊期: 2017年第31期
2017年9月22日至23日,第二届国际肿瘤诊疗质量高峰论坛(IFQCC)在北京举行.论坛旨在更好地交流肿瘤诊疗服务经验及知识,传播肿瘤诊疗的标准及佳模式,鼓励肿瘤诊疗服务、质量和安全领域的研究,促进全球肿瘤诊疗政策改革和战略方法的实施.国内外多位肿瘤诊疗的权威专家及指南制定者到会发表精彩演讲,共同分享当前国际前沿的肿瘤诊疗技术.
作者:潘锋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评价基于Cabrera导联心电图教学方法在高危科室护士的心电图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6~10月选取随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CCU、ICU、急救医学部共计106名高危科室在岗护士,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别进行Wilson导联(对照组,53例)、Cabrera导联(观察组,53例)心电图教学培训.在课程结束后,对比两组学员的心电图知识考试成绩,发放问卷调查表调查学员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心电图考试成绩、教学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Cabrera导联的心电图教学方法能够明显提高高危岗位护士的心电图判读能力,提高护士对心电图教学的满意度,为探索护理心电图教学新方式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柏露;潘瑞红;计进 刊期: 2017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