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波;袁海虹
目的 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法和微信公众平台在外科见习中的设计和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3~5月在长海医院普外科见习的2014级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的90名学生为教学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5人.传统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改组采用翻转课堂结合微信教学.比较两组理论和技能考试成绩.采用医教部专家设计的规范化问卷对两组的教学效果、学员能力、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医学人文意识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理论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技能操作考核中在爱伤观念、操作过程中的应变能力、操作步骤、操作的整体质量、无菌观念、无菌操作技术及记录书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教改组在学习态度、操作准备情况及协作能力方面的成绩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教改组学生在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临床思维判断、理论结合实践应用、学习效率和学习氛围等方面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翻转课堂联合微信平台的教学模式在外科见习中切实可行,可更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作者:郑楷炼;张新;周维正;袁良喜;李甲;王燕;赵志青;金钢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研究加味真武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型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5月北京小汤山医院收治的6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加味真武汤,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疗效、心衰积分、心脏彩超参数、B型脑钠肽(BNP)结果.结果 治疗组心功能疗效和心衰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射血分数(ED、每搏输出量(SV)均有所提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BNP均有所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味真武汤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舒挥文;白颖;李玉环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3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34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我院体检科352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基因芯片方法进行ApoE基因型检测,比较两组ApoE基因型及表型的构成差异,及ApoE不同表型患者血脂水平.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ApoE基因型均以e3/3频率高,等位基因频率以ε3高;病例组e2/3和e3/3基因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ε3/4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ε2等位基因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ε4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中不同ApoE表型患者血脂水平相比,E2型患者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oE基因多态性在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作者:李美珠;朱嫦琳;陈斌鸿;李炜煊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了解国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现状,为适宜技术的进一步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与对策.方法 通过检索万方数据库和CNKI两个数据库,全面检索搜集2005年1月~2016年12月有关中医药适宜技术方面的相关文献.结果 我国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方式主要包括以政府主导为主的推广、县乡村三级联动推广、构建推广联合体等;老百姓接受程度和适宜技术的疗效是影响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的首要原因;总体上推广效果较好.结论 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范围,推广符合当地群众就医需求的适宜技术,提高推广效果.
作者:张曙欣;陈校云;侯月洁;李艳博;黄婉茹;裴治纲;冯力 刊期: 2017年第34期
微课因具有内容精炼、学习目标明确等特点而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翻转课堂即反转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新教学理念.“微课”和“翻转课堂”等新兴教学模式在高校已经开始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对“微课”和“翻转课堂”概念和特点的分析,辅以实例,探讨微课支持下的“翻转课堂”模式在我国大学药物分析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以促进高校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作者:吴红;杨铁虹;谭光国;范黎;乔友备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的多层螺旋CT(MSCT)肺容积指标与常规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呼吸内科COPD住院患者104例,按照是否合并支气管扩张将其分为两组,单纯COPD组(56例)和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组(48例).两组患者MSCT肺容积指标和常规肺功能指标进行比较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组较单纯COPD组第1秒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pred)明显低于单纯COPD组,残气量与肺总量的比值(RV/TLC)明显高于单纯COPD组(P<0.05).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组MSCT肺容积指标深吸气末全肺容积(Vin)、深呼气末全肺容积(Vex)、容积比(Vex/Vin)均明显高于单纯COPD组,容积差(Vin-Vex)明显低于单纯COPD组(P<0.05).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组MSCT肺容积指标Vin与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呈负相关(r<0,P<0.05),与肺功能指标RV、TLC、RV/TLC呈正相关(r>0,P<0.05);Vex与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TLC、RV/TLC呈负相关(r<0,P<0.05),与肺功能指标RV呈正相关(r>0,P<0.05);Vex/Vin与肺功能指标FEV1、TLC、RV/TLC呈负相关(r<0,P<0.05),Vex/Vin与肺功能指标RV呈正相关(r>0,P<0.05);Vin-Vex/Vin与肺功能指标FEV1、FEV/FVC、RV、TLC、RV/TLC呈正相关(r>0,P<0.05).结论 COPD患者合并支气管扩张时,肺功能下降更为明显,且提示病情较为严重;MSCT可明确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肺功能及支气管结构的变化,在疾病诊治及预后评估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梁凯轶;余艳芳;周慧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选择性抑制剂tubacin对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模型大鼠的抗抑郁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5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五组(n=10):对照组(A组),CUMS模型组(B组),氟西汀处理组(C组),tubacin处理组(D组),氟西汀联合tubacin处理组(E组).应用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试验及空间探索试验测试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情况.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测定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GSH水平.结果 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试验显示,与A组比较,B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P< 0.05或P< 0.01);与B组比较,C、D、E组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 0.05或P<0.01),且E组平均逃避潜伏期显著短于C组和D组(P< 0.05或P< 0.01).在空间探索试验中,C、D、E组大鼠在第三象限的停留时间明显长于其他三个象限(P< 0.05或P<0.01),E组大鼠在第三象限的停留时间明显长于C组和D组(P<0.05或P< 0.01).B组大鼠血清GSH水平明显低于A组(P<0.05),C组血清GSH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E组血清GSH水平较C组进一步提高(P<0.05),并且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与血清GSH水平显著相关(P<0.05).结论 HDAC6选择性抑制剂tubacin可通过调节血清GSH水平以提高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从而发挥抗抑郁作用.
作者:孙国平;李昆;卢豪忠;薛晓斌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补肾壮骨汤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月在宝鸡市中医医院就诊的82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维生素D钙咀嚼片和依降钙素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补肾壮骨汤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骨密度和血清钙、磷水平的数据,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明显高于对照组(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腰椎骨密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观察组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钙水平较治疗前有所提升,血磷水平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补肾壮骨方能明显改善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骨密度,控制血糖,同时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江涛;洪斌;张建林;雷亮;张宁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糖皮质激素应用是股骨头坏死常见的非创伤性原因,研究认为其发生机制包含直接和间接两重作用.直接作用包括: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前体生成抑制,成骨细胞与骨细胞凋亡,破骨细胞寿命延长,内皮细胞凋亡;间接作用包括:促进凝血活性,干扰血管再生,影响骨修复,调节局部血管收缩,诱导骨髓脂肪生成,增高髓内压.多种途径的激活使股骨头血供减少,从而导致坏死发生.此外,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生还存在个体敏感性差异及其他的潜在机制,其患病模型为多重命中理论,风险因素越多则患病概率越大.应更深入地认识糖皮质激素的详细作用机制,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选择.
作者:邓爽;彭昊 刊期: 2017年第34期
为使中药学习者提供更多认知中药的角度,加深对中医药文化的了解,提高中药学习的兴趣,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分析研究法、训诂法,通过参考《本草纲目》等书籍,以及报刊、论文等文献资料,对三七各种称谓进行释名.结果显示,其得名主要受其功效、环境、产地、颜色、形态、炮制方法、入药部位、采收季节等因素的影响.
作者:孔祥华;罗巧;肖苑杰 刊期: 2017年第34期
实现我国制药行业跨越式发展,迫切需要培养大量新药创制人才.药物化学是新药研发的源头学科,药物化学课程教学是培养新药创制人才的基本形式.本文针对目前高校药物化学教学中存在的弊端,通过拓展课外专题性教学、创新双轨教学模式和建立二维教学评价体系,系统阐述了新形势下,激发学科兴趣,传授新药设计技巧,培养新药创制思维的新策略.并对教学实践效果与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
作者:张永强;李浩;李剑;毛斐;邓卫平;马红梅 刊期: 2017年第34期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以局部疼痛和腕关节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该病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有较好的治疗策略.体外冲击波是近年运用于该病的新型物理治疗方法,具有非入侵、操作简便、安全廉价等诸多优势,目前正逐步运用于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本文就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发病机制,体外冲击波的作用机制及其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吴顺军;王帆;何国霞;孙鑫昊;刘杰;王凯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优选婴幼儿支气管炎中药凝胶膏剂的基质处方.方法 以感官评价、黏附力、膜残留量、剥离强度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及正交试验法对凝胶膏剂处方配比进行考察.结果 优化选取20∶1(V/V)的中药浓缩液的浸膏剂入药,载药量为2.5 g,辅料基质用量为聚丙烯酸钠NP800 0.55 g、酒石酸0.025 g、PVPK90 0.2 g、甘油3.0 g.结论 按优选的基质处方制成的凝胶膏剂质量稳定,工艺合理,切实可行.
作者:王艳宁;闫莲姣;吴曙粤 刊期: 2017年第34期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对促进高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项目的顺利实施取决于许多方面,本文以河南大学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例,从教师队伍、相关科研项目、项目实施条件等几个方面来分析示范中心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中的作用,同时探讨了示范中心在实施创新创业项目时遇到的问题和考验,以期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参考.
作者:康文艺;牛英颖;王金梅;郭秀春;孙慧玲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中医药应用型本科护理专业多关注技能培养,缺少职业道德教育的连续性和环境性,导致毕业生难以达到“精品”标准.“工匠精神”因其核心为提高品质,可以为应用型护理人才的培养提供研究思路.本文以分析“工匠精神”内涵为出发点,寻找其与中医药应用型本科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关联性,探究将其植入培养过程的可行性和积极作用,并通过剖析培养路径说明“工匠精神”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现实意义,以期为我国中医药院校应用型本科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作者:王磊;张丽宏;郝美玲;季顺欣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点穴经筋疗法中点穴经筋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6年9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推拿科收治的72例颈性眩晕患者,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点穴经筋疗法中点穴经筋手法;对照组采用普通推拿套路手法治疗,两组均每天治疗1次,共治疗10次.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量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点穴经筋手法与普通推拿套路手法对颈性眩晕患者均有效,但点穴经筋手法疗效优于普通套路手法.
作者:吕亚南;傅敏;高新;刘朝锋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局麻药复合右美托咪定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在妇科开腹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8月于广东省中医院行开腹子宫和卵巢囊肿切除术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局麻药组(T组)和局麻药复合右美托咪定组(DT组),每组30例.三组患者均行常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此基础上,T组和DT组于麻醉诱导结束后行B超引导下双侧TAPB,其中T组和DT组分别注射0.4%罗哌卡因30 mL和0.4%罗哌卡因复合0.75μg/kg右美托咪定30 mL.比较三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记录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评分(Ramsay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双侧阻滞侧温觉平面阻滞率.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分析处理.结果 与C组比较,T组和DT组丙泊酚用量减少,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缩短,术后8、12、24 h(T1~T3)时间点VAS评分降低(P< 0.05).与T组比较,DT组丙泊酚用量减少,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缩短,T1~T3时VAS评分降低(P<0.05).三组间Ramsay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DT组术后24h时阻滞侧温觉平面阻滞率分别为76.7%、86.7%.结论 B超引导下局麻药复合右美托咪定TAPB在妇科开腹手术中的麻醉恢复快,术后镇痛效果较好,且精准和安全性高.
作者:吴建魏;彭菊香;何强;徐乐;李向宇;招伟贤 刊期: 2017年第34期
医院管理是从医院内部着力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系列行为.而经营则是从医院内外结合着力进行筹划,以图实现业务量和效益的大化.本文通过对河南省多家三级甲等医院的专题走访和调研,探讨医院管理与经营的方式及关系,强调在医院的发展过程中决策者起着关键的作用,从而为医院的经营、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李安州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比较局部浸润镇痛(LIA)和腹横肌平面(TAP)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12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治的60例择期行剖宫产术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LIA组(Ⅰ组)、TAP阻滞组(T组),每组各30例.所有产妇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Ⅰ组在关腹之前由手术者给予0.25%罗哌卡因40 mL腹部切口逐层浸润镇痛,T组在术毕行超声引导下双侧TAP阻滞,每侧注射0.25%罗哌卡因20 mL.术毕两组患者均使用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泵,记录术后4、8、12、24h患者的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和尿潴留)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 两组产妇不同时点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比较,T组镇痛泵按压次数较少、镇痛满意度评分较高(P<0.05).T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Ⅰ组(P<0.05).结论 相对于切口LIA,超声引导下TAP阻滞更有助于提高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减少静脉镇痛药用量,降低镇痛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增加患者镇痛满意度.
作者:占大兴;邹高锐;陈超;冯晓波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代币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森田疗法作业期始动性缺乏的影响.方法 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康复二科2015年7月~2016年12月符合入组标准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0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代币法干预组(54例).对照组按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配合森田疗法;代币法干预组在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代币法森田疗法.分别于治疗前后使用NOSIE-30量表及Butler始动性缺乏评分表对患者进行评分比较.结果 NOSIE-30量表组内比较显示,代币法干预组治疗后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以及个人卫生因子分高于治疗前,激惹、退缩以及抑郁因子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显示,治疗后代币法干预组的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以及个人卫生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激惹、退缩以及抑郁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utler始动性缺乏评分表组内比较显示,治疗后代币法干预组Butler量表总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显示,治疗后代币法干预组的Butler量表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后两组患者Butler量表的减分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代币法干预可显著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森田疗法作业期出现的始动性缺乏.
作者:李玲;陶凤瑛;陈剑华;董萍;柏忠生 刊期: 2017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