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翻转课堂联合微信公众平台在外科见习中的设计与应用

郑楷炼;张新;周维正;袁良喜;李甲;王燕;赵志青;金钢

关键词:翻转课堂, 微信公众平台, 外科见习, 教学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法和微信公众平台在外科见习中的设计和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3~5月在长海医院普外科见习的2014级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的90名学生为教学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5人.传统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改组采用翻转课堂结合微信教学.比较两组理论和技能考试成绩.采用医教部专家设计的规范化问卷对两组的教学效果、学员能力、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医学人文意识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理论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技能操作考核中在爱伤观念、操作过程中的应变能力、操作步骤、操作的整体质量、无菌观念、无菌操作技术及记录书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教改组在学习态度、操作准备情况及协作能力方面的成绩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教改组学生在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临床思维判断、理论结合实践应用、学习效率和学习氛围等方面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翻转课堂联合微信平台的教学模式在外科见习中切实可行,可更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检测在脑梗死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3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34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我院体检科352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基因芯片方法进行ApoE基因型检测,比较两组ApoE基因型及表型的构成差异,及ApoE不同表型患者血脂水平.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ApoE基因型均以e3/3频率高,等位基因频率以ε3高;病例组e2/3和e3/3基因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ε3/4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ε2等位基因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ε4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中不同ApoE表型患者血脂水平相比,E2型患者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oE基因多态性在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作者:李美珠;朱嫦琳;陈斌鸿;李炜煊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microRNA-125b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恶性肿瘤是导致人类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恶性肿瘤的发生与某特定基因的异常表达密切相关.microRNA-125b(miR-125b)是一个非编码的小RNA分子,它在不同的生物学变化中均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对某些特定恶性肿瘤的诊断,miR-125b或许能作为其先进的生物标志,并且可能成为其医学治疗的潜在新靶点.根据miR-125b与肿瘤之间关系的新研究成果,综述其在细胞增殖、耐药、侵袭转移及凋亡等多个方面对肿瘤的发生发展产生的具体影响.

    作者:赵雪煜;钱亚云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社区健康教育联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合并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分析社区健康教育联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合并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合并肢体功能障碍患者90例,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社区健康教育联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6个月时间的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肢体的恢复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肢体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生活质量分级低于对照组,肢体的运动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卒中后合并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采用社区健康教育联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加强患者肢体功能和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治疗的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秀娟;顾婷;何清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体外冲击波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研究进展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以局部疼痛和腕关节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该病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有较好的治疗策略.体外冲击波是近年运用于该病的新型物理治疗方法,具有非入侵、操作简便、安全廉价等诸多优势,目前正逐步运用于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本文就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发病机制,体外冲击波的作用机制及其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吴顺军;王帆;何国霞;孙鑫昊;刘杰;王凯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PDCA循环护理管理对老年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继发感染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目的 观察PDCA循环护理管理对老年晚期肺癌化疗患者自我效能感、继发感染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特需一科(以下简称“我科”)接受化疗治疗的52例老年晚期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科接受化疗治疗的64例晚期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PDCA循环护理管理.分别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自制问卷调查评价自我效能感和护理质量.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感、继发感染及护理质量.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GSES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干预后评分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继发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结论 PDCA循环护理管理在老年晚期肺癌化疗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降低继发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临床上值得应用.

    作者:韩记真;阿米娜·曲海;阿依古丽·买买提;于湘友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老年患者胆汁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研究老年患者胆汁培养中分离病原菌的构成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老年患者胆汁培养标本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病原菌26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91株,革兰阳性菌73株,真菌4株.检出率排在前6位的细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替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均低于50.00%;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高达86.67%,而对替加环素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吡肟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分别为14.29%和38.46%.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和万古霉素均高度敏感,屎肠球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结论 我院老年患者胆道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阿米卡星可作为首选用药;对于肠球菌属的感染,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临床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文婧;于波心;张亚杰;王佳贺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Dixon)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2年2月~2016年1月选择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诊治的直肠癌患者86例,根据信封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所有患者都给予Dixon手术,对照组在围术期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记录两组预后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直肠癌Dixon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有利于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磊;陈爱晶;陈鹏举;张洁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中的作用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对促进高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项目的顺利实施取决于许多方面,本文以河南大学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例,从教师队伍、相关科研项目、项目实施条件等几个方面来分析示范中心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中的作用,同时探讨了示范中心在实施创新创业项目时遇到的问题和考验,以期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参考.

    作者:康文艺;牛英颖;王金梅;郭秀春;孙慧玲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点穴经筋疗法治疗颈性眩晕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点穴经筋疗法中点穴经筋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6年9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推拿科收治的72例颈性眩晕患者,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点穴经筋疗法中点穴经筋手法;对照组采用普通推拿套路手法治疗,两组均每天治疗1次,共治疗10次.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量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点穴经筋手法与普通推拿套路手法对颈性眩晕患者均有效,但点穴经筋手法疗效优于普通套路手法.

    作者:吕亚南;傅敏;高新;刘朝锋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现状与对策

    目的 了解国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现状,为适宜技术的进一步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与对策.方法 通过检索万方数据库和CNKI两个数据库,全面检索搜集2005年1月~2016年12月有关中医药适宜技术方面的相关文献.结果 我国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方式主要包括以政府主导为主的推广、县乡村三级联动推广、构建推广联合体等;老百姓接受程度和适宜技术的疗效是影响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的首要原因;总体上推广效果较好.结论 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范围,推广符合当地群众就医需求的适宜技术,提高推广效果.

    作者:张曙欣;陈校云;侯月洁;李艳博;黄婉茹;裴治纲;冯力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甲型流感病毒M2蛋白研究进展

    M2蛋白是流感病毒包膜上的具有离子通道活性的膜蛋白,在流感病毒的整个生活周期中具有重要作用.M2蛋白N端高度保守,是研究通用疫苗的重要靶点,其跨膜区在病毒核糖核蛋白(RNP)复合体入核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同时又是药物作用的靶点,但耐药性突变体的出现使得新药的研究变得更加紧迫,M2蛋白还参与病毒的出芽过程,对病毒颗粒的形成非常重要,M2蛋白还能通过复杂的机制操纵细胞自噬和凋亡,从而控制病毒的复制.本文就M2蛋白在疫苗研究、质子传导、药物研究、装配与出芽、自噬与凋亡等几个方面的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刘亚辉;郭潮潭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云南中医药健康产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医药健康产业是健康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撑.本文在分析云南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探讨了云南中医药健康产业的人才需求,分析了云南中医药健康产业相关人才培养现状,认为相关院校应从提高人才培养层次、优化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校企共育培养模式、丰富继续教育等几方面来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

    作者:徐颖剑;陈丽萍;杨丽宏;章涤凡;高矗群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联合综合心理干预对复发性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生命健康质量及神经递质的影响

    目的 探讨联合综合心理干预对复发性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生命健康质量及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4年4月~2015年6月在江苏省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住院治疗的复发性抑郁症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常规干预联合综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抑郁情绪评分、生命健康质量评分及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结果 干预前,两组抑郁情绪、生命健康质量评分,血清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抑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生命健康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清中去甲肾上腺素、五羟色胺、多巴胺的含量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综合心理干预可缓解复发性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提升生命质量.

    作者:唐文娟;钱一平;顾康莹;陈雪飞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某三甲专科医院青年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探讨

    人才是一所医院的核心资源,青年人才的培养是实施“科教兴院、人才强院”战略和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分析了医院青年人才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调查了安徽省某三甲专科医院2012~2017年青年人才培养情况,包括探索并制订青年人才发展规划,完善人才制度,分批次陆续引进大量中青年技术骨干,在院内甄选首批青年人才等.通过对青年人才的开发与管理,完善了专科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学科建设与亚专科建设,使医院职工的积极性和整体素质明显提高,青年人才队伍不断优化壮大,医院综合实力稳步提高.

    作者:周超;孙忠河;张玉洁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直系亲属参与性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预后与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直系亲属参与性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预后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按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直系亲属参与性护理模式干预.使用洼田氏饮水试验对患者进行评估,并对疗效进行判断;采用简易Fugl-Meyer积分评估患者肢体运动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法评估患者生活能力,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心理状态;采用SS-QOL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护理后观察组洼田氏饮水评分、Barthel评分、Fugl-Meyer积分、SAS评分、SDS评分及SS-QOL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血中总蛋白、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 采用直系亲属参与性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预后质量及心理状态.

    作者:李懿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局部浸润镇痛和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局部浸润镇痛(LIA)和腹横肌平面(TAP)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12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治的60例择期行剖宫产术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LIA组(Ⅰ组)、TAP阻滞组(T组),每组各30例.所有产妇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Ⅰ组在关腹之前由手术者给予0.25%罗哌卡因40 mL腹部切口逐层浸润镇痛,T组在术毕行超声引导下双侧TAP阻滞,每侧注射0.25%罗哌卡因20 mL.术毕两组患者均使用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泵,记录术后4、8、12、24h患者的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和尿潴留)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 两组产妇不同时点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比较,T组镇痛泵按压次数较少、镇痛满意度评分较高(P<0.05).T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Ⅰ组(P<0.05).结论 相对于切口LIA,超声引导下TAP阻滞更有助于提高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减少静脉镇痛药用量,降低镇痛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增加患者镇痛满意度.

    作者:占大兴;邹高锐;陈超;冯晓波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超声引导下局麻药复合右美托咪定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妇科开腹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局麻药复合右美托咪定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在妇科开腹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8月于广东省中医院行开腹子宫和卵巢囊肿切除术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局麻药组(T组)和局麻药复合右美托咪定组(DT组),每组30例.三组患者均行常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此基础上,T组和DT组于麻醉诱导结束后行B超引导下双侧TAPB,其中T组和DT组分别注射0.4%罗哌卡因30 mL和0.4%罗哌卡因复合0.75μg/kg右美托咪定30 mL.比较三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记录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评分(Ramsay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双侧阻滞侧温觉平面阻滞率.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分析处理.结果 与C组比较,T组和DT组丙泊酚用量减少,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缩短,术后8、12、24 h(T1~T3)时间点VAS评分降低(P< 0.05).与T组比较,DT组丙泊酚用量减少,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缩短,T1~T3时VAS评分降低(P<0.05).三组间Ramsay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DT组术后24h时阻滞侧温觉平面阻滞率分别为76.7%、86.7%.结论 B超引导下局麻药复合右美托咪定TAPB在妇科开腹手术中的麻醉恢复快,术后镇痛效果较好,且精准和安全性高.

    作者:吴建魏;彭菊香;何强;徐乐;李向宇;招伟贤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术前右美托咪定喷鼻对全凭七氟醚吸入麻醉行腹部外科手术患儿的脑电双频指数及七氟醚半数有效浓度的影响

    目的 分析术前右美托咪定喷鼻对全凭七氟醚吸入麻醉行腹部外科手术患儿的脑电双频指数(BIS)及七氟醚半数有效浓度[EC(50)]的影响.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接受腹部外科手术的患儿120例,ASA分级Ⅰ~Ⅱ级,年龄1~3岁,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分别在麻醉诱导前30 min采用经鼻雾化给药装置给患儿喷入右美托咪定2 μg/kg和等量的生理盐水.患儿入手术室后,面罩加压给氧,吸入6%七氟烷诱导,意识消失后置入喉罩,按照Dixon序贯实验给药,初始浓度为3.50%,下1例患儿七氟醚的设定根据上1例患儿喉罩置入的情况调整.记录两组喷鼻前(T0)、喷鼻后20 min(T1)、手术结束(T2)、麻醉恢复时(T3)患儿血压、心率、BIS值变化及苏醒期躁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七氟醚喉罩置入时EC(50)与其95%置信区间(CI).结果 两组患儿在T0、T1时刻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刻研究组患儿血压、心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快(P< 0.05);两组患儿T0时刻BI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刻研究组患儿BIS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T3时刻研究组患儿BIS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对照组患儿七氟醚喉罩置入完成的EC(50)分别为1.35%(95%CI=1.05%~1.48%)、1.89%(95%CI=1.77%~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33%(P< 0.05),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1.67%、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67%、21.67%(P< 0.05).结论 术前右美托咪定喷鼻可减少腹部外科手术患儿七氟醚吸入麻醉后躁动,对改善七氟醚吸入麻醉质量、七氟醚EC(50)均有积极作用,并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刘超;辛忠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工匠精神”对中医药应用型本科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中医药应用型本科护理专业多关注技能培养,缺少职业道德教育的连续性和环境性,导致毕业生难以达到“精品”标准.“工匠精神”因其核心为提高品质,可以为应用型护理人才的培养提供研究思路.本文以分析“工匠精神”内涵为出发点,寻找其与中医药应用型本科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关联性,探究将其植入培养过程的可行性和积极作用,并通过剖析培养路径说明“工匠精神”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现实意义,以期为我国中医药院校应用型本科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作者:王磊;张丽宏;郝美玲;季顺欣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与24h血压变异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北京市东城区交东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尿酸(BUA)水平与24 h动态血压变异性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交东社区12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BUA、血脂、血糖等资料,依据BUA水平分为三组:A组44例,BUA为250~<350 μmol/L;B组42例,BUA为350~<450μmol/L;C组40例,BUA为450~550 μmol/L.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BUA水平与血压变异的相关性.结果 三组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 SCV)、日间收缩压变异系数(dSCV)、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nSCV)比较,C组高于B组和A组,B组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而三组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日间舒张压变异系数、夜间舒张压变异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24 h SCV、dSCV、nSCV与BUA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BUA水平与收缩压变异性具有相关性,可作为提示高血压患者靶器官受损情况的参考指标.

    作者:靳丽娜 刊期: 2017年第34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