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患者胆汁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张文婧;于波心;张亚杰;王佳贺

关键词:老年, 胆汁培养, 病原菌, 耐药性
摘要:目的 研究老年患者胆汁培养中分离病原菌的构成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老年患者胆汁培养标本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病原菌26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91株,革兰阳性菌73株,真菌4株.检出率排在前6位的细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替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均低于50.00%;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高达86.67%,而对替加环素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吡肟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分别为14.29%和38.46%.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和万古霉素均高度敏感,屎肠球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结论 我院老年患者胆道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阿米卡星可作为首选用药;对于肠球菌属的感染,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临床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辛伐他汀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模型中的早期干预作用

    目的 探讨早期给予辛伐他汀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42只大鼠(Wistar,清洁级)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他汀组,每组14只.采用烟熏加气道内滴入脂多糖法复制COPD大鼠模型,他汀组在造模2周后加用辛伐他汀(5 mg/kg)灌胃治疗.观察大鼠一般表现;监测体重变化;采用生物素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血球计数仪计数BALF中白细胞计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表达;图像分析系统分析各组大鼠病理改变.结果 模型组及他汀组大鼠体重较空白组减轻(P<0.01).血清和BALF中IL-6、TNF-α水平,模型组及他汀组较空白组增加(P<0.05),他汀组较模型组降低(P<0.05).肺组织中MMP-9表达,模型组较空白组增高(P<0.01),他汀组较模型组降低(P<0.05).模型组及他汀组大鼠肺组织符合COPD病理学改变,他汀组组织损伤、重塑及炎症浸润程度较模型组降低.结论 香烟吸入联合呼吸系统感染可加重肺部及全身炎性反应程度,增加蛋白酶过度表达,参与COPD的发生发展.早期给予辛伐他汀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肺组织损伤及重塑,降低炎性反应程度,缓解蛋白酶系统亢进.

    作者:杨凯;郭璐;刘跃建;胡蓉;段文娟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以培养新药创制人才为导向的药物化学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

    实现我国制药行业跨越式发展,迫切需要培养大量新药创制人才.药物化学是新药研发的源头学科,药物化学课程教学是培养新药创制人才的基本形式.本文针对目前高校药物化学教学中存在的弊端,通过拓展课外专题性教学、创新双轨教学模式和建立二维教学评价体系,系统阐述了新形势下,激发学科兴趣,传授新药设计技巧,培养新药创制思维的新策略.并对教学实践效果与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

    作者:张永强;李浩;李剑;毛斐;邓卫平;马红梅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生机制的新认识

    糖皮质激素应用是股骨头坏死常见的非创伤性原因,研究认为其发生机制包含直接和间接两重作用.直接作用包括: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前体生成抑制,成骨细胞与骨细胞凋亡,破骨细胞寿命延长,内皮细胞凋亡;间接作用包括:促进凝血活性,干扰血管再生,影响骨修复,调节局部血管收缩,诱导骨髓脂肪生成,增高髓内压.多种途径的激活使股骨头血供减少,从而导致坏死发生.此外,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生还存在个体敏感性差异及其他的潜在机制,其患病模型为多重命中理论,风险因素越多则患病概率越大.应更深入地认识糖皮质激素的详细作用机制,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选择.

    作者:邓爽;彭昊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某三甲专科医院青年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探讨

    人才是一所医院的核心资源,青年人才的培养是实施“科教兴院、人才强院”战略和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分析了医院青年人才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调查了安徽省某三甲专科医院2012~2017年青年人才培养情况,包括探索并制订青年人才发展规划,完善人才制度,分批次陆续引进大量中青年技术骨干,在院内甄选首批青年人才等.通过对青年人才的开发与管理,完善了专科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学科建设与亚专科建设,使医院职工的积极性和整体素质明显提高,青年人才队伍不断优化壮大,医院综合实力稳步提高.

    作者:周超;孙忠河;张玉洁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PDCA循环护理管理对老年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继发感染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目的 观察PDCA循环护理管理对老年晚期肺癌化疗患者自我效能感、继发感染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特需一科(以下简称“我科”)接受化疗治疗的52例老年晚期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科接受化疗治疗的64例晚期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PDCA循环护理管理.分别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自制问卷调查评价自我效能感和护理质量.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感、继发感染及护理质量.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GSES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干预后评分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继发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结论 PDCA循环护理管理在老年晚期肺癌化疗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降低继发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临床上值得应用.

    作者:韩记真;阿米娜·曲海;阿依古丽·买买提;于湘友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检测在脑梗死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3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34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我院体检科352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基因芯片方法进行ApoE基因型检测,比较两组ApoE基因型及表型的构成差异,及ApoE不同表型患者血脂水平.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ApoE基因型均以e3/3频率高,等位基因频率以ε3高;病例组e2/3和e3/3基因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ε3/4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ε2等位基因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ε4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中不同ApoE表型患者血脂水平相比,E2型患者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oE基因多态性在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作者:李美珠;朱嫦琳;陈斌鸿;李炜煊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直系亲属参与性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预后与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直系亲属参与性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预后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按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直系亲属参与性护理模式干预.使用洼田氏饮水试验对患者进行评估,并对疗效进行判断;采用简易Fugl-Meyer积分评估患者肢体运动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法评估患者生活能力,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心理状态;采用SS-QOL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护理后观察组洼田氏饮水评分、Barthel评分、Fugl-Meyer积分、SAS评分、SDS评分及SS-QOL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血中总蛋白、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 采用直系亲属参与性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预后质量及心理状态.

    作者:李懿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以案例为引导的Seminar教学模式在军事作业医学中的应用

    军事作业医学是军事医学由传统伤病医学、健康医学向能力医学拓展的代表性新兴学科.将以案例为引导的Seminar教学模式引入军事作业医学的教学实践中,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极大地激发军医大学学员的学习热情和内在潜力,提高学员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教学相长.

    作者:许商成;李敏;张蕾;周舟;钟敏;余争平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加味真武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加味真武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型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5月北京小汤山医院收治的6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加味真武汤,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疗效、心衰积分、心脏彩超参数、B型脑钠肽(BNP)结果.结果 治疗组心功能疗效和心衰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射血分数(ED、每搏输出量(SV)均有所提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BNP均有所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味真武汤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舒挥文;白颖;李玉环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甲型流感病毒M2蛋白研究进展

    M2蛋白是流感病毒包膜上的具有离子通道活性的膜蛋白,在流感病毒的整个生活周期中具有重要作用.M2蛋白N端高度保守,是研究通用疫苗的重要靶点,其跨膜区在病毒核糖核蛋白(RNP)复合体入核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同时又是药物作用的靶点,但耐药性突变体的出现使得新药的研究变得更加紧迫,M2蛋白还参与病毒的出芽过程,对病毒颗粒的形成非常重要,M2蛋白还能通过复杂的机制操纵细胞自噬和凋亡,从而控制病毒的复制.本文就M2蛋白在疫苗研究、质子传导、药物研究、装配与出芽、自噬与凋亡等几个方面的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刘亚辉;郭潮潭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某公立医院跨省托管后医疗服务经济学评价及满意度分析

    基于跨省之间公立医院托管的实施,从医院成本、财政投入、业务收入、保险补偿、经济管理效益以及职工福利待遇等方面对托管前后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量法对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中医医院的满意度进行分析,为公立医院改革提供政策建议.医联体建立后,医院的业务收支结余有了大幅度改善,参保者的次均费用明显高于自费患者,职工福利有了显著改善.管理者在分配制度方面的满意度低,其次是人事制度;职工在工资福利待遇的满意度低,未来发展情况和工作环境的满意度均较高;患者在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方面,满意度提高非常明显.

    作者:杨哲;张士华;任晓燕;涂斌;何志军;李林贵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中药三七药名考证

    为使中药学习者提供更多认知中药的角度,加深对中医药文化的了解,提高中药学习的兴趣,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分析研究法、训诂法,通过参考《本草纲目》等书籍,以及报刊、论文等文献资料,对三七各种称谓进行释名.结果显示,其得名主要受其功效、环境、产地、颜色、形态、炮制方法、入药部位、采收季节等因素的影响.

    作者:孔祥华;罗巧;肖苑杰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的MSCT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的多层螺旋CT(MSCT)肺容积指标与常规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呼吸内科COPD住院患者104例,按照是否合并支气管扩张将其分为两组,单纯COPD组(56例)和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组(48例).两组患者MSCT肺容积指标和常规肺功能指标进行比较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组较单纯COPD组第1秒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pred)明显低于单纯COPD组,残气量与肺总量的比值(RV/TLC)明显高于单纯COPD组(P<0.05).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组MSCT肺容积指标深吸气末全肺容积(Vin)、深呼气末全肺容积(Vex)、容积比(Vex/Vin)均明显高于单纯COPD组,容积差(Vin-Vex)明显低于单纯COPD组(P<0.05).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组MSCT肺容积指标Vin与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呈负相关(r<0,P<0.05),与肺功能指标RV、TLC、RV/TLC呈正相关(r>0,P<0.05);Vex与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TLC、RV/TLC呈负相关(r<0,P<0.05),与肺功能指标RV呈正相关(r>0,P<0.05);Vex/Vin与肺功能指标FEV1、TLC、RV/TLC呈负相关(r<0,P<0.05),Vex/Vin与肺功能指标RV呈正相关(r>0,P<0.05);Vin-Vex/Vin与肺功能指标FEV1、FEV/FVC、RV、TLC、RV/TLC呈正相关(r>0,P<0.05).结论 COPD患者合并支气管扩张时,肺功能下降更为明显,且提示病情较为严重;MSCT可明确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肺功能及支气管结构的变化,在疾病诊治及预后评估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梁凯轶;余艳芳;周慧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microRNA-182在口腔鳞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对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目的 检测microRNA-182 (miR-182)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miR-182对口腔鳞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5年7月~2016年10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住院患者10例鳞状细胞癌标本和配对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miR-182 mRNA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培养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系TCA8113,分四组: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空载体组(Vehicle组)、阴性对照组(miR-182-NC组)和miR-182-inhibitor组(miR-182-i组).利用MTT法和Transwell小室方法分别检测TCA8113细胞转染miR-182-inhibitor后的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 口腔鳞癌组织与配对组织比较,miRNA-182的表达显著增高(P<0.05).转染miR-182-inhibitor后,miR-182-i组细胞的增殖能力和细胞迁移数显著低于Control组、(P< 0.05).结论 miR-182的高表达可能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下调miR-182的表达可抑制TCA8113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其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飞飞;安晶红;宋美;王金辉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肿瘤标志物在左右半大肠腺癌中的研究价值及意义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CA125、CA724、CA199在左右半大肠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经病理确诊的162例大肠腺癌患者,其中左半大肠腺癌97例,右半大肠腺癌65例,收集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及临床病理参数资料,比较分析左、右半大肠腺癌的差异.结果 97例左半大肠腺癌患者中CEA、CA125、CA724、CA199的阳性率分别为38.1%、25.8%、62.9%、30.9%,4种标志物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59.8%;65例右半大肠腺癌患者中CEA、CA125、CA724、CA199的阳性率分别为53.8%、23.0%、46.2%、40.0%,4种标志物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64.6%.左半大肠腺癌神经侵犯患者CA125的阳性率、右半大肠腺癌神经侵犯者CA199的阳性率、左右半大肠腺癌脉管侵犯CA199的阳性率与未发生神经侵犯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标记CEA、CA125、CA724、CA199在左右半大肠腺癌中存在差异,联合检测可以提高阳性率.CA125与CA199对左右半大肠腺癌神经侵犯具有指导意义,CA199对左右半大肠腺癌脉管侵犯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张文君;戈伟;伍龙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与24h血压变异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北京市东城区交东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尿酸(BUA)水平与24 h动态血压变异性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交东社区12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BUA、血脂、血糖等资料,依据BUA水平分为三组:A组44例,BUA为250~<350 μmol/L;B组42例,BUA为350~<450μmol/L;C组40例,BUA为450~550 μmol/L.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BUA水平与血压变异的相关性.结果 三组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 SCV)、日间收缩压变异系数(dSCV)、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nSCV)比较,C组高于B组和A组,B组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而三组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日间舒张压变异系数、夜间舒张压变异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24 h SCV、dSCV、nSCV与BUA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BUA水平与收缩压变异性具有相关性,可作为提示高血压患者靶器官受损情况的参考指标.

    作者:靳丽娜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补肾壮骨汤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补肾壮骨汤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月在宝鸡市中医医院就诊的82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维生素D钙咀嚼片和依降钙素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补肾壮骨汤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骨密度和血清钙、磷水平的数据,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明显高于对照组(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腰椎骨密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观察组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钙水平较治疗前有所提升,血磷水平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补肾壮骨方能明显改善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骨密度,控制血糖,同时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江涛;洪斌;张建林;雷亮;张宁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术前右美托咪定喷鼻对全凭七氟醚吸入麻醉行腹部外科手术患儿的脑电双频指数及七氟醚半数有效浓度的影响

    目的 分析术前右美托咪定喷鼻对全凭七氟醚吸入麻醉行腹部外科手术患儿的脑电双频指数(BIS)及七氟醚半数有效浓度[EC(50)]的影响.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接受腹部外科手术的患儿120例,ASA分级Ⅰ~Ⅱ级,年龄1~3岁,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分别在麻醉诱导前30 min采用经鼻雾化给药装置给患儿喷入右美托咪定2 μg/kg和等量的生理盐水.患儿入手术室后,面罩加压给氧,吸入6%七氟烷诱导,意识消失后置入喉罩,按照Dixon序贯实验给药,初始浓度为3.50%,下1例患儿七氟醚的设定根据上1例患儿喉罩置入的情况调整.记录两组喷鼻前(T0)、喷鼻后20 min(T1)、手术结束(T2)、麻醉恢复时(T3)患儿血压、心率、BIS值变化及苏醒期躁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七氟醚喉罩置入时EC(50)与其95%置信区间(CI).结果 两组患儿在T0、T1时刻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刻研究组患儿血压、心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快(P< 0.05);两组患儿T0时刻BI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刻研究组患儿BIS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T3时刻研究组患儿BIS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对照组患儿七氟醚喉罩置入完成的EC(50)分别为1.35%(95%CI=1.05%~1.48%)、1.89%(95%CI=1.77%~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33%(P< 0.05),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1.67%、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67%、21.67%(P< 0.05).结论 术前右美托咪定喷鼻可减少腹部外科手术患儿七氟醚吸入麻醉后躁动,对改善七氟醚吸入麻醉质量、七氟醚EC(50)均有积极作用,并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刘超;辛忠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电针刺激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

    目的 研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应用电针刺激对其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为临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SPF级雄性大鼠45只随机分成三组(n=15):模型组、电针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及电针组制作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电针组进行电针刺激,假手术组除术中不阻断大脑中动脉血流外,其余操作与模型组相同.采用Morris水迷宫对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进行评估,记录其不同时间段逃避潜伏期及穿越平台次数;Nissl染色计数残存的CA1、CA3区神经元细胞数目.结果 模型组逃避潜伏期明显长于假手术组,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多于假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明显缩短,穿越平台次数较模型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CA1、CA3区神经元数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CA1、CA3区神经元数明显增多(P<0.05).结论 电针刺激能够显著提高脑缺血再灌注动物的学习和记忆能力,推测其发生作用的机制应与电针治疗能够保护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的神经作用关系密切.

    作者:张丽;彭页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现状与对策

    目的 了解国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现状,为适宜技术的进一步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与对策.方法 通过检索万方数据库和CNKI两个数据库,全面检索搜集2005年1月~2016年12月有关中医药适宜技术方面的相关文献.结果 我国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方式主要包括以政府主导为主的推广、县乡村三级联动推广、构建推广联合体等;老百姓接受程度和适宜技术的疗效是影响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的首要原因;总体上推广效果较好.结论 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范围,推广符合当地群众就医需求的适宜技术,提高推广效果.

    作者:张曙欣;陈校云;侯月洁;李艳博;黄婉茹;裴治纲;冯力 刊期: 2017年第34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