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聪;吴红男;齐颖
目的 比较乌灵胶囊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与单用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4年10月~2016年1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精神科门诊就诊的120例抑郁发作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Ⅳ)诊断标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采用乌灵胶囊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照组单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疗程8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分别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定.结果 治疗8周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8周后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治疗8周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8周后WCST测试中总应答数、持续错误数、完成分类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8周后总应答数、完成分类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8周后WCST测试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乌灵胶囊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老年抑郁症效果确切,且对认知功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作者:吴文涛;李雷俊;文飞;龚梅恩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咽部冷刺激联合康复措施对脑出血后重度吞咽障碍的影响情况.方法 分析陕西省榆林市第二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200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措施不同进行分组,分为常规护理组100例和咽部冷刺激联合康复护理组100例.观察两组脑出血患者护理前后吞咽功能障碍评分、洼田饮水试验评级、格拉斯哥(GC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观察两组脑出血患者临床疗效情况.结果 两组脑出血患者护理前吞咽功能障碍评分、洼田饮水试验评级、GC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常规护理组和咽部冷刺激联合康复护理组吞咽功能障碍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洼田饮水试验评级、GCS评分低于护理前.咽部冷刺激联合康复护理组护理后吞咽功能障碍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洼田饮水试验评级、GCS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咽部冷刺激联合康复护理组临床治疗优良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咽部冷刺激联合康复措施实施后能够改善脑出血患者吞咽功能,提高患者护理质量和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CT强化扫描患者的影响情况.方法 分析2015年2~5月北京佑安医院CT强化扫描8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实施循证护理进行分为常规护理组(400例)和循证护理组(400例).观察两组CT强化扫描患者护理前后心理情绪评分(焦虑情绪、抑郁情绪),观察两组CT强化扫描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满意度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抑郁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循证护理组评分较常规护理组降低更明显(P<0.05),循证护理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CT强化扫描患者不良心理情绪,降低造影剂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兴;赵海燕 刊期: 2016年第17期
肿瘤微环境是影响肿瘤生长与转移的关键因素,外泌体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参与肿瘤微环境的调控.外泌体是由多种类型活细胞分泌的纳米级囊泡小体,广泛地分布于外周血、唾液、尿液、腹水、胸水、乳汁等多种体液中.外泌体中含有大量功能性蛋白质、mRNA、miRNA、DNA片段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这些生物活性物质可在细胞之间穿梭并介导细胞间的物质转运与信息交流,进而影响细胞的生理功能.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了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在肿瘤微环境的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可以促进肿瘤血管生成、诱导肿瘤相关纤维细胞的分化、参与肿瘤微环境的免疫调控以及肿瘤转移前微环境的调控,进而在肿瘤的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外泌体在肿瘤缺氧微环境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在肿瘤微环境中的调控及其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加以综述.
作者:徐敏;戈伟;尹竺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2013~2014年北京积水潭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局部用滴眼液药物的利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计算机药品数据库资料,将局部用滴眼液的药品数据按销售金额、出库数量进行分类、排序,统计我院局部用滴眼液的总体销售情况、进口用药销售金额及占比.结果 2013年全部销售额为158.64万元,2014年全部销售额为237.9万元,2014年销售总额较2013年增加了79.30万元,增长率为50.0%;2013、2014年的销售额前3类均分别为缓解眼干燥及视疲劳、抗炎抗感染、抗青光眼药物;两年间销售金额多的滴眼液为进口、合资产品,国产比例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3~2014年我院眼科收治的患者人群主要诊断为炎症、青光眼、眼干燥症等,进口及合资药物使用较多.
作者:张丽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分泌型黏附素对内毒素血症大鼠肠道自由基和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24只)、内毒素血症模型组(24只)和黏附素预处理组(预处理组,24只).建模成功后6h及1、4、7d,各组分别取6只大鼠剖杀,生化方法检测各时间点肠道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肠道ICAM-1的变化.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肠黏膜MDA、MPO、ICAM-1含量显著增高(P<0.05),SOD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黏附素预处理组大鼠回肠组织中MDA、MPO、ICAM-1含量明显降低(P<0.05),SOD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 氧化损伤在内毒素血症肠损伤中发挥一定作用,双歧杆菌分泌型黏附素可减轻肠道的氧化损伤,对肠黏膜屏障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钟世顺;张振书;李淑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MYC、Bcl-2阳性表达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61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所有患者的MYC、Bcl-2的阳性表达;观察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部位、细胞来源、结外受侵情况、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IPI)、临床分期、治疗效果及生存情况分布等临床特征;观察比较MYC/Bcl-2阳性表达与阴性表达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观察MYC阳性表达与Bcl-2阳性表达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结果 MYC/Bcl-2阳性表达患者性别、年龄、原发部位及细胞来源与MYC/Bcl-2阴性表达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MYC/Bcl-2阳性表达患者结外受侵、IPI评分、临床分期、治疗效果及生存情况与MYC/Bcl-2阴性表达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阳性表达患者性别、年龄、原发部位、细胞来源、结外受侵情况、IPI评分、临床分期、治疗效果及生存情况与MYC阳性表达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cl-2或MYC阳性表达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疗效相关,MYC阳性表达与Bcl-2阳性表达患者的临床特征无明显差异.
作者:糜公仆;王劲;周旭;余昌云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入路治疗高血压性左侧壳核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3年1月~2009年12月于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早期急诊行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清除血肿的69例高血压性左侧壳核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我院同期行经颞叶皮质入路手术治疗的5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血肿清除率、再出血发生率、术后失语情况及术后3个月的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大部分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69.6%(48/69)比44.8%(26/58)],再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0.2%(7/69)比31.0%(18/58)],观察组患者未见完全失语者,无失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1.0%(49/69)比3.5%(2/5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随访,观察组预后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3.8%(44/69)比32.8%(19/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经外侧裂-岛叶人路治疗高血压性壳核出血的效果优于经颞叶皮质人路,其具有血肿清除效果好、止血方便、对脑组织损伤小、对语言功能的影响小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伟强;彭国毅;杨金华;肖哲;张子衡;罗成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索预防颈动脉斑块形成的血清三酰甘油的控制目标值.方法 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2月北京市健康管理促进中心12 883例健康体检资料,其中男性受检者8773例,女性受检者4110例.按照颈动脉超声表现,分为未见明显异常组(n=7585)、内中膜增厚组(n=886)、斑块形成组(n=4412)三组.分析比较不同性别的各组患者血清三酰甘油的水平差异,推断预防颈动脉斑块形成的血清三酰甘油控制目标值.结果 男性受检者中,颈动脉未见明显异常组、内中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的三酰甘油水平分别为(1.92±1.67)、(1.93±1.24)、(2.03±1.86)mmol/L;女性患者中,颈动脉未见明显异常组、内中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的三酰甘油水平分别为(1.22±0.82)、(1.37±0.76)、(1.44±0.81)mmol/L;无论男女,内中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三酰甘油水平与未见明显异常组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 0.01);内中膜增厚组男性受检者三酰甘油水平与斑块形成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而女性受检者内中膜增厚组三酰甘油水平与斑块形成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男女不同颈动脉超声表现者间三酰甘油水平各有差异.三酰甘油水平对颈动脉斑块形成有一定影响.从预防颈动脉斑块形成的角度,建议中国汉族男性的三酰甘油水平控制在<1.93 mmol/L,女性控制在<1.44 mmol/L.
作者:赵丽娟;赵润栓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去氨加压素联合护理干预治疗高龄男性夜尿症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5月在解放军总医院门诊诊断为夜尿症的74例高龄男性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去氨加压素治疗联合护理干预组(A组,25例)、去氨加压素治疗组(B组,25例)和安慰剂对照组(C组,24例).A、B组睡前口服0.1~0.2 mg去氨加压素片,A组同时接受护理干预治疗,C组睡前口服安慰剂,疗程共3周.比较三组治疗前后夜间尿量、夜间排尿次数、夜间多尿指数、第1次觉醒时间,以及肾功能、凝血功能、血钠浓度变化.结果 与C组比较,治疗后A、B两组患者夜间尿量、夜间排尿次数和夜间多尿指数均显著减少,第1次觉醒时间显著延长,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A组患者夜间尿量、夜间排尿次数均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治疗后夜间尿量、夜间多尿指数和第1次觉醒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A组治疗后夜间排尿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B、C组夜间排尿次数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前后肾功能(尿素氮、肌酐)和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治疗前后血钠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但A组有4例患者、B组有3例患者治疗后血钠<130 mmol/L.结论 去氨加压素联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治疗高龄患者夜尿症,可以明显减少夜间尿量和夜尿排尿次数.
作者:王芳;刘胜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硫酸氨基葡萄糖联合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治疗轻中度膝骨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诊治的128例轻中度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64例.A组采用硫酸氨基葡萄糖联合外用NSAIDs治疗,B组单独外用NSAIDs治疗.分别采用麦克马斯特大学西安大略关节炎指数(WOMAC)、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总改善率作为疗效评估指标,进而比较两组治疗方案的效果.结果 纳入的128例患者中,10例失去随访,1例局部出现皮疹,其余完成12周治疗,终A组59例,B组58例.治疗8、12周后,A组和B组WOMAC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12周后A组WOMAC疼痛、关节功能评分、总分及VAS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1).停药后2周A组WOMAC、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停药后2周A组总改善率(86.2%)显著高于B组(3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硫酸氨基葡萄糖联合外用NSAIDs治疗轻中度膝骨关节炎效果良好,是较好的治疗选择.
作者:卢宏伟;罗飞;侯天勇;周强;何清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中下段食管癌Sweet式中横膈边缘切口新路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1月收治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的中下段食管癌患者60例,按照完全随机数字表原则将患者分为横膈放射状切口组(n=30)和横膈边缘切开组(n=30).主要观察指标为手术情况、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结果 与横膈放射状切口组比较,横膈边缘切开组患者术后28 d大跨膈压显著增高[(113.93±32.24)比(138.23±33.38)cmH2O,P=0.006).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肺不张、膈疝、手术部位感染、术后大出血、术后复发率、无进展生存期和3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横膈边缘切口新路径显著改善了患者大跨膈压,在安全性方面与横膈放射状切口相当.
作者:郭建峰;李喆;许瑞彬;马鹏 刊期: 2016年第17期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中心副主任、神经外科九病区主任刘丕楠,如今虽已近知天命之年,却恰值外科医生的黄金时期.刘丕楠主任长期从事神经外科肿瘤的微创治疗临床工作,成功实施了5000余例神经外科手术,率先在国内开展神经内镜手术技术治疗神经外科疾病,现已完成内镜下手术近2000例.
作者:王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系统评估克唑替尼治疗ALK重排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通过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CBM、VIP、万方等数据库,日期截至2015年12月.筛选应用克唑替尼治疗ALK重排阳性晚期NSCLC的临床研究,收集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面的临床数据,运用Meta分析系统评估克唑替尼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终共纳入5篇临床研究,包括812例晚期NSCLC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克唑替尼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克唑替尼治疗后的总体客观反应率为67.9%,完全缓解OR值为3.89(95%CI:1.09~13.85;P=0.04),部分缓解OR值为3.62(95%CI:1.97~6.65;P< 0.0001).克唑替尼组与对照组相比,在骨髓抑制(OR =0.55;95%CI:0.37~0.80;P=0.002)、视觉障碍(OR =7.84;95% CI:1.90~32.30;P=0.004)、脱发(OR=0.10;95%CI:0.02~0.59;P=0.01)等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化疗相比,克唑替尼用于治疗ALK重排阳性NSCLC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崔海忠;曹德东;戈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港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常规组采用硝酸盐制剂、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他汀类药物、吸氧、补液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通过比较观察两组总有效率、药物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疼痛持续时间,综合评价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常规组(62.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7.5%、5.0%)明显低于常规组(17.5%、1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7.0±4.2)次/d]明显少于常规组[(21.3±13.1)次/d],疼痛持续时间[(6.8±0.9)min]明显短于常规组[(18.3±3.7)min],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明显,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并发症少,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永柱;施泳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下调CD98hc对胶质瘤U251细胞体外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方法 应用siRNA技术干涉U251胶质瘤细胞CD98hc的表达,筛选并获得CD98hc低表达的U251细胞株(U251KD)及阴性对照细胞(U251NC).流式细胞技术及Western blot鉴定CD98hc的表达下调情况.应用CCK-8细胞增殖实验检测两组细胞增殖;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小室分别检测两组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Westemblot检测MMP-2、MMP-9的表达.结果 与阴性对照U251NC组相比,U251KD细胞中CD98hc水平明显下调(P< 0.01),U251KD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侵袭能力均显著受抑(P<0.05),MMP-2、MMP-9的表达也明显降低(P<0.01).结论 下调CD98hc的表达能够明显抑制胶质瘤U251细胞的体外增殖、迁移及侵袭,其机制可能与MMP-2、MMP-9的下调相关.CD98hc分子可作为胶质瘤治疗的一个潜在靶点.
作者:苗锐;赵耀;杨荣军;高兴春;郭娜 刊期: 2016年第17期
临床决策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临床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的难点.原发性肝癌临床诊疗过程包含若干连续的决策环节;每个决策环节解决一个特定临床决策问题,具有独特的临床决策思维模式(CDTM).针对肝癌临床检查、病情评估及治疗选择决策环节的CDTM分别是优选匹配、多项评估和多方案择优的模式.根据CDTM中决策规则设计教学内容,包括:如何全面掌握临床诊疗方案、系统分析决策条件和深刻理解决策指数,并结合临床病例讨论理解决策逻辑.这种针对特定临床决策问题的CDMT所设计的教学内容,有利于临床决策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王悦华;郑亚民;赵菁;刘文清;赵鸿宇;姚建南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药价虚高的影响因素,为切实有效地解决药价虚高的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5年10月对230名消费者、医疗机构工作者、卫生政策研究者与制订者进行调查,包括性别、年龄、学历、月收入以及药价虚高的影响因素.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结果 通过分析,共提取6个药价虚高的影响因素,按照影响大小依次为政府管制、医院管理、企业成本、药品生产流通、消费者药品购买、药品固有属性.结论 政府、医院、企业需制订有效措施,切实解决药价虚高的问题.
作者:许龄木;官翠玲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究与分析加温输液护理对四肢骨折患者不良情绪及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90例四肢骨折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输液护理组与加温输液护理组,每组各45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绪、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应激反应指标、炎症因子指标变化及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护理后与护理前相比焦虑量表及抑郁量表评分较低,加温输液护理组较常规输液护理组相比上述评分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温输液护理组较常规输液护理组相比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总时间均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较术前相比E、NE及R水平均升高,常规输液护理组较加温输液护理组相比上述指标上升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较术前相比IL-1、TNF-α水平均升高,常规输液护理组较加温输液护理组相比上述指标上升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温输液护理组与常规输液护理组比较,整体健康状况、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以及社会功能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四肢骨折患者采用加温输液护理可显著降低焦虑抑郁情绪,缩短康复时间,降低围术期应激反应指标,抑制炎性反应,安全性更高.
作者:于聪;吴红男;齐颖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门诊患者就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合理配置资源、改善门诊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北部院区为例,采用德尔菲法对医院专家组进行就诊影响因素调查,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对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对于各种就诊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医院专家组调查结果和患者调查结果不完全一致;就诊患者年龄对医疗特色影响因素、就诊患者年龄和文化程度对整体医疗水平影响因素、就诊患者文化程度对医疗服务水平影响因素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医院门诊工作的改善中,要明确患者的真实需求,着力于提供更多样、便捷的就诊流程,提升整体医疗水平和服务水平,以吸引更多门诊患者.
作者:阎仲珩;陈国强;盛红彬 刊期: 2016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