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翠娥
粘连性肠梗阻一般发生在小肠[1],多以保守治疗为主,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进一步加重时不得不手术治疗,而手术又有可能进一步加重粘连,造成恶性循环.我院自2009年2月~2011年3月采用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劳景茂 刊期: 2011年第23期
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是治疗疾病的武器,药品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每位患者的切身利益.药库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要的组成科室,加强要物品管理,严把药物流程的各个关口,确保用药安全是药库管理人员的基本职责.如何做好药库管理,把药库的管理提高到更高更新的水平,据现今国家药物改革制度,仅提出一些看法,目的是为了达到更好地为临床供应可靠有效的药品,为患者和社会服务.
作者:盛振东;相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慢性湿疹是一种比较顽固的皮肤病,临床上很难查出致病因素,而且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以剧烈瘙痒,皮肤增厚呈苔藓化为主要症状由于病复杂,临床上尚无满意疗法.所以慢性湿疹的患者都有多年不愈的病史.在临床工作中用西药抗组胺药和养血润肤治疗慢性湿疹57例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赵德成;赵璐;胡春霞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伴焦虑情绪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1年3月收治伴有焦虑情绪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7例,采用氨氯地平联合抗焦虑剂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综合治疗方法治疗,患者于治疗前后均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调查.结果:87例患者的血压及心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12周后,87例患者中显效57例,有效2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2.0%;87例老年高血压伴焦虑情绪治疗前SAS评分为58.2±8.1,治疗后SAS评分为19.1±13.9,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降压药物联合抗焦虑剂和心理健康教育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肖一妙;何敏;喻丽珂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观察消痔灵注射治疗内痔疗效.方法:采用消痔灵液单次大剂量注射治疗内痔50例,其中Ⅰ度37例,Ⅱ度13例.结果:50例平均随访13个月,对出血和脱垂的有效率分别为96.7%和64%,治疗满意率为82.6%,术后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消痔灵液的单次大剂量注射治疗内痔安全有效.
作者:赵艳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诊治不孕症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60例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0例患者全部经宫腹腔镜联合诊断,并经过病理证实,其中慢性盆腔炎33例,91例输卵管阻塞,19例子宫内膜异位症,4例宫腔粘连,4例多囊卵巢;5例卵巢肿瘤,4例子宫肌瘤.术中出血40~100ml,手术平均时间30~110分钟,均在直视下输卵管通液.对输卵管阻塞的91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全部成功再通,输卵管再通率达100%.160例患者治疗后经过随访3~40个月的随访,已经妊娠或生育116例,其余患者仍在继续观察中.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操作手术时间短、患者出血少、无痛苦,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腹壁瘢痕小,不影响患者的美观.
作者:曲首辉;袁雪莲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分析毒鼠强致中毒性心肌病的临床表现,总结救治经验.方法:总结分析46例毒鼠强致中毒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心肌酶学变化,血清心肌肌钙蛋白(cTnT)变化,心电图演变,治疗经验及转归.结果:46例中,发生中毒后1天出现心肌损害6例,占13%;3天出现30例,占65%;5天出现10例,占21.7%;休克6例,占13%,CK及CK-MB升高46例,占100%.cTnT升高46例(正常2倍以上)占100%.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25例,占54.3%;窦性心动过速7例,占15.2%;心肌缺血表现16例,占34.7%,左前分支阻滞和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律各1例.10天恢复14例,占30.4%;15天恢复15例,占10.8%;21天恢复6例,占13%;30天恢复14例,占45.6%.结论:毒鼠强致中毒性心肌损害3天后出现多,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高,患者均有cTnT、CK及CK-MB升高.
作者:李祖美;艾力·依明;陈刚;李青松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调查新疆建设兵团农二师焉耆医院各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现状,探讨科学、卫生的洗手方法,及手卫生干预方法,以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方法:对2009~2010年手卫生情况进行调查,调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及现场观察的方法,了解医院各科室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知晓情况及手卫生的依从性.结果:医务人员存在很多洗手误区和手污染情况,2009年洗手合格率80.9%,2010年洗手合格率86.7%,合格率有所提高.结论:医护人员手卫生的意识薄弱,手卫生的依从性差.
作者:杨晓丽;武新风;马长林 刊期: 2011年第23期
胸外科患者术后恢复的过程中,正确、及时、多方面的护理必不可少.针对患者术后容易出现的问题,结合临床工作经验,总结了一套较为可行的术后护理指导原则,在临床护理中,有针对性地系统地开展工作,提高了护理的水平,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作者:王艳东 刊期: 2011年第23期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不能忽视门诊患者的心理护理.现将我是怎么做好门诊护理工作,谈几点体会.保证门诊急重患者安全就诊
作者:安惠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病房管理实际是对患者家属的管理,患者由于疾病所致的自理能力丧失或降低,住院期间均有亲属陪伴,这就产生了陪护问题.这种介于组织与个体之间的群体,是具有共同目标,在心理上互相依附,行为上交互作用,互相影响,情感上具有集体意识和归属感的一群人.
作者:张艳会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对比艾灸至阴穴配合膝胸卧位与单纯膝胸卧位矫正臀位妊娠的疗效.方法:将140例臀位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应用艾灸至阴穴配合膝胸卧位,对照组单纯应用膝胸卧位矫正臀位.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5.71%,对照组有效率52.8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两组病例均经手术或分娩后证实.结论:艾灸至阴穴配合膝胸卧位矫正臀位是一种无痛苦、安全性高、经济方便、疗效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莉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大包干责任制层级管理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建立大包干责任制层级管理的护理模式,并对护士整体护理责任制、管床责任制、小组责任制及床边工作制等进行了逐步落实,实现了护士常态情况下在病人身边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的主动性.结果:实施大包干责任制层级管理护理模式后,调动了各级护理人员的积极性,病人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结论:大包干责任制层级管理护理模式,可激励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主动为病人提供整体或个性化的护理服务,从而建立了和谐医患关系,塑造了护理工作的良好形象.
作者:林文英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提高对甲型H1N1流感的影像学认识和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资料完整、明确诊断甲型H1N1流感病例胸腹部X线及CT表现的临床资料.结果:主要X线及CT表现,病变阴影分布广泛,不规则,中下肺较上肺多见;两肺纹理增粗紊乱,沿肺纹理分布可见斑片状,片絮状阴影;肺间质密度增高,其内可见网状改变,小结节状及小片状浸润灶;肺段、肺叶实变阴影;合并胸腔积液.结论:甲型H1N1流感影像表现多种多样,变化较快;影像学变化与临床体征不完全相符合(影像阴影广泛,但临床症状与体征却较轻微).类似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X线表现.通过对甲型H1N1流感的影像学认识,结合实验室检查,有助于甲型H1N1流感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与隔离.
作者:徐明月;罗祖源;程小飞;林子乔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研究在社区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规范化管理中的效果.方法:2009年7月~2011年1月将社区228例已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对患者进行评估、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个体化的综合健康教育指导,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指导,并对两组患者受健康教育前后的知识水平进行评估.结果:通过个体化健康教育后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以及对高血压疾病的相关知识水平均有所提高,同时学会自我检测的方法.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个体化一对一的健康教育是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以及预防和控制心血管疾病,提高患者质量、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作者:赵彬;冯辉;谢萍 刊期: 2011年第23期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07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128例,全部病例均符合诊断标准[1].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其中男36例,女32例,年龄<1岁12例,1~3岁26例,4~5岁20例,>5岁10例.
作者:万延永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总结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反应以及形成原因,以提供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根据访谈和观察结果对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抑郁自闭、恐惧悲观、绝望轻生是患者的常见心理.结论:不同的心理情况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是:妇科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患者达到预期康复目标必不可少的环节.
作者:王爱芍 刊期: 2011年第23期
妇女在围绝期所呈现的各种症状和由此导致的疾病是可以预防的,激素替代疗法是预防和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主要方法.红花逍遥片是植物雌激素替代疗法的首选药物.如果用药指征恰当,可以较长时间使用,达到提高生活质量、延年益寿的效果.如何提高中老年妇女的健康水平,如何使家庭和睦、社会安定,是我们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者:卢和菁 刊期: 2011年第23期
随着<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出台,医院处方点评工作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2008年下半年开始工作至今,并将结果反馈医务部,以加强处方质量和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过程,保障医疗安全.
作者:王昕;古丽·佳那提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通过对伪膜性肠炎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以及诊断治疗的观察、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减少误诊,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伪膜性肠炎患者46例临床资料,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合并疾病、抗生素应用情况、临床表现、鉴别诊断、临床诊断、治疗方法等方面.结果:46例伪膜性肠炎的住院患者平均年龄67岁,29例有基础疾病,而且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年龄偏大,65岁以上者占48%,住院前均有长期、大量、反复应用抗生素以及清洁手术患者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等因素,在使用抗生素前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并伴有其他临床症状.结论:不合理应用抗生素是引发伪膜性肠炎的主要原因.
作者:王玉玲;胡国舜;宋彩云;张晓红 刊期: 2011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