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月;罗祖源;程小飞;林子乔
目的:对比艾灸至阴穴配合膝胸卧位与单纯膝胸卧位矫正臀位妊娠的疗效.方法:将140例臀位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应用艾灸至阴穴配合膝胸卧位,对照组单纯应用膝胸卧位矫正臀位.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5.71%,对照组有效率52.8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两组病例均经手术或分娩后证实.结论:艾灸至阴穴配合膝胸卧位矫正臀位是一种无痛苦、安全性高、经济方便、疗效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莉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病历资料患者,女,31岁,体重68kg,诊断为左侧乳腺癌,拟全麻下行左侧乳腺癌根治术.术前一般情况良好,无药物过敏史,无呼吸系统感染.
作者:王有胜;卜令标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高压氧治疗护理的有效方法.方法:在临床实践中通过对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高压氧治疗的护理实践,观察能否达到良好的效果.结果:通过临床护理观察,在我院治疗的36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的患者,都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结论:36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的患者治疗出院随访2~6个月,均恢复良好,总有效率95%.
作者:李丹丹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观察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效果.方法:将68例病史,症状、颅多普勒超声(TCD)等检查证实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选取血流速度明显高于正常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复方丹参20ml静滴,1次/日治疗,治疗组给予丁咯地尔200mg+5% GS 500ml或NS 500ml静滴,1次/日,10天为1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TCD指标.结果:治疗组32例中痊愈20例,显效6例,有效2例,无效4例;对照组36例中痊愈10例,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9例;治疗组和对照组痊愈加显效率分别为81%和52%,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赵紫民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选择配制炉甘石洗剂时佳的助悬剂.方法:在同一剂量的处方中加入不同的助悬剂,观察炉甘石洗剂的稳定性.结果:相同时间内,沉淀高度因助悬剂不同而不同.结论:配制炉甘石洗剂时应选用羧甲基纤维素钠+硅皂土作为助悬剂.
作者:张洁花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总结电视胸腔镜(VATS)下治疗气胸的体会.方法:对收治的35例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5例均在胸腔镜下完成预期术式,全部治愈,无需开胸治疗,无死亡病例发生.手术时间35~85分钟,平均48分钟.术中胸腔积血550~1950ml,平均积血1350ml,术后置管2~3天.观察闭式引流无漏气,拍胸片肺复张良好即可拔管,如有漏气继续观察.血气胸患者术中胸腔内出血均用自体血液回收机收集回输,避免了异体输血.病人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5~7天即可出院.经3~12个月的随访,均未发现复发病例,复查胸片肺膨胀良好.结论:电视胸腔镜治疗性血气胸具有安全可靠、住院时间短、疗效满意等特点.能够将损伤程度降到低,使手术操作更加明确、方便、更容易操作等优点.
作者:段志军;热扎克 刊期: 2011年第23期
资料与方法基本情况:轮台县位于新疆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全县总面积14789平方公里,辖区有7乡4镇3个农牧场,总人口11.8万人,有维、汉、回等7个民族,其中维吾尔族人口8.53万人,占总人口的66.4%,全县有35.6万头畜牧.以农业为主的半农半牧地区,也是人畜间布鲁氏病菌病高发地区,流行历史较久,长期以来影响着轮台县畜牧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作者:胡学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为保证老年期抑郁症患者住院安全,寻找有效护理方法降低意外及自杀的发生,分析住院现状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分析住院患者意外自杀危险因素评估体系对36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建立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有效护理措施可降低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自杀等意外情况的发生,36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对其进行治疗护理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可使患者认识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阻止和延缓疾病的发展,在短的时间内达到了预期效果.
作者:刘惠;张颖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检查时多层螺旋CT扫描的适低剂量.方法:选取80例COPD患者分成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分别进行常规剂量和低剂量扫描,对照分析其质量.结果:80例受检查者,两种扫描方法均能使影像图像达到满意要求.而且低剂量扫描的辐射剂量明显降低.结论:COPD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时,低剂量扫描可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又可明显降低对患者的辐射剂量.
作者:杨光迪 刊期: 2011年第23期
脑出血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老年人脑血管壁弹性差,应急能力较差,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液黏稠度增高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诱发脑血管破裂,出现昏迷、失语、肢体功能障碍等一系列临床表现,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分析护理难点与探讨对策.
作者:罗艳妮;孙晓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本病是以起病急,迅速出现局限性或者弥漫性脑功能缺失为特征的临床事件,包括脑出血、脑梗死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一组临床综合征,脑卒中作为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3大疾病之一,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在我国均列首位.
作者:唐晓磊;孙桂军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分型与情绪之间的关系.方法:我院共收治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544例,回顾性分析医生在问诊病人时的望闻问切资料,探讨中医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病症的分型结果和患者情绪之间的关系.结果:临床上出现的肝郁气滞证和肝郁脾虚证大多数和患者的情绪一贯不良有关.结论:肝失疏泄易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
作者:王玮 刊期: 2011年第23期
主动脉夹层(AD)临床表现复杂多样[1],是心血管危重症之一[2],病情凶险,极易漏诊和误诊[3],若诊治不力,预后极差[4].特别是不典型的主动脉夹层,由于临床表现、症状特征不典型,更容易误诊,本文在临床中就遇到1例,现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李玉周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腮腺肿瘤的切除与术后发生面瘫的原因及关系,以指导临床减少面瘫的发生.方法:2009年1月~2011年4月60例腮腺肿瘤切除术后发生面瘫患者26例,根据肿瘤大小行全腮腺切除术、区域性切除或浅叶切除术.结果:60例行面神经解剖加腮腺全切除术51例,其中有9例行面神经颊支切除术,发生面瘫26例.其原因是患者肿瘤侵及面神经颊支,术后出现永久性面瘫;肿瘤切除术及面神经解剖加腮腺浅叶切除术者51例,发生暂时性面瘫25例,进行对症治疗,给予肌肉注射维生素B1、B12及其他治疗,3个月后恢复,经过1个月~2年的随访,1例腮腺鳞癌患者复发死亡.60例发生面瘫26例,面瘫发生率43.3%,其中永久性面瘫1例(总面瘫的3.85%),发生暂时性面瘫25例,发生暂时性面瘫占总面瘫的96.15%.结论:手术的切除范围、肿瘤大小、面神经的解剖方法是影响面神经功能的重要因素.
作者:赵金荣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研究3.0TMR成像在乳腺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5例患者共计30个病灶进行fMRI检查,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利用常规T1WI与T2WI平扫影像,动态增强扫描(DCE)绘制时间-信号曲线,计算大强化率,确定病灶范围,并分析病灶的形态学特征;初步研究弥散加权成像(DWI)展示表面扩张系数.结果:T1WI与T2WI的病灶检出率分别为10%(3个)与53.3%(16个).动态增强扫描对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为86.7%(26/30),特异性为70%(21/30),诊断正确率为86.7%(26/30);本文所见,扩散敏感因子在(b)值600~1000s/mm2时,DWI均能很好的鉴别各类病灶.结论:MR平扫、动态增强相结合联合诊断能较好的对乳腺良、恶性肿瘤做出诊断,敏感性93.3%(28/30),特异性76.7%(23/30),诊断正确率90%(27/30)均较高;与DWI、MRS相结合的诊断可望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黄志明;胡海菁 刊期: 2011年第23期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不能忽视门诊患者的心理护理.现将我是怎么做好门诊护理工作,谈几点体会.保证门诊急重患者安全就诊
作者:安惠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胃康灵胶囊联合西沙必利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09年4月收治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15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6例患者采用西沙必利分散片5mg,3次/日,饭前口服;胃康灵胶囊,4粒/次,3次/日,饭后口服.对照组76例采用西沙必利分散片5mg,3次/日,饭前口服;奥美拉唑胶囊20mg,2次/日,口服.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59.2%、总有效率为88.2%,对照组显效率为25.0%、总有效率为63.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结束后1年,治疗组复发率为7.5%,对照组为33.3%,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胃康灵胶囊联合西沙必利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明显,安全可靠.
作者:武四超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28例,随机分治疗组(14例)和对照组(14例),对照组应用泼尼松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抗纤舒肺中药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纤维化,能明显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峰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对比研究核桃花絮与核桃叶所含挥发性成分.方法:核桃花絮与核桃叶分别经水蒸汽蒸馏得挥发油,运用GC-MS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具体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个组分相对含量.结果:从核桃花絮中分离鉴定了34种化合物,其中含量较多的有邻苯二甲酸丁酯(25.24%)、二十三烷(22.61%)、二十四烷(22.62);从核桃叶中分离鉴定了36种化合物,其中含量较多的有金合欢醇(68.65%)、叶醇(8.62%)、沉香螺醇(7.43%)、茅苍术醇(7.43%).结论:为核桃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吕玉年;柴玉霞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观察腹痛散治疗小儿再发性腹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小儿再发性腹痛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32例应用综合疗法,采用调节饮食结构,合理喂养,有消化不良者给予帮助消化,痛甚者给予解痉止痛支持对症等处理.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自拟腹痛散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为68.7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腹痛散治疗小儿再发性腹痛疗效较好.
作者:马燕杰;厚晔 刊期: 2011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