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晓磊;孙桂军
目的:研究3.0TMR成像在乳腺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5例患者共计30个病灶进行fMRI检查,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利用常规T1WI与T2WI平扫影像,动态增强扫描(DCE)绘制时间-信号曲线,计算大强化率,确定病灶范围,并分析病灶的形态学特征;初步研究弥散加权成像(DWI)展示表面扩张系数.结果:T1WI与T2WI的病灶检出率分别为10%(3个)与53.3%(16个).动态增强扫描对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为86.7%(26/30),特异性为70%(21/30),诊断正确率为86.7%(26/30);本文所见,扩散敏感因子在(b)值600~1000s/mm2时,DWI均能很好的鉴别各类病灶.结论:MR平扫、动态增强相结合联合诊断能较好的对乳腺良、恶性肿瘤做出诊断,敏感性93.3%(28/30),特异性76.7%(23/30),诊断正确率90%(27/30)均较高;与DWI、MRS相结合的诊断可望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黄志明;胡海菁 刊期: 2011年第23期
我院自2004年初开始使用GE公司生产的1.5T双梯度磁共振扫描仪,现将机器的性能做简单介绍.首先回顾有关梯度线圈的相关内容.梯度线圈,是缠绕在圆形玻璃纤维上的三组导线,位于常温的磁体孔径内.梯度线圈是阻抗线圈,由梯度冷却器进行水冷却,这有别于主磁体线圈的超导性及液氦冷却.
作者:方昊;陈志仁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通过总结286例膝骨关节炎治疗经验介绍三步疗法.方法:第一步治疗(静止疗法),主要是消肿和吸收积液;第二步治疗(复位疗法),主要用于矫正膝关节变形,复位半月板、滑膜、脂肪垫错位;第三步治疗(点穴研磨疗法),主要恢复膝关节的功能.结果:286例患者,治愈160例(56%);显效80例(28%);好转46例(16%).无效为零.结论:三步疗法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是一个不良反应少,疗效显著的简便方法.
作者:王维臣;张吉亮 刊期: 2011年第23期
急性腰扭伤是临床常见病,多因负重闪挫,跌仆撞击,致腰部经络受损,气滞血瘀.表现为腰部疼痛,活动受限,翻身、行走困难.笔着运用腹针治疗急性腰扭伤50例,与电针治疗组进行对比观察,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艳玲 刊期: 2011年第23期
我科收治适合于选择性小切口切除甲状腺囊肿的患者11例,其中男3例,女8例,年龄30~51岁.典型病例病史:发现包块1个月~2年.症状:无心悸、多汗、乏力、声嘶、吞咽困难等症状.查体:甲状腺包块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质稍硬,无压痛,随吞咽上下移动[1],直径<3cm.CT扫描:直径<3cm,边缘清楚,囊肿.
作者:李顺昌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研究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2例临床确诊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6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如阿司匹林抗血小板,硝酸酯类扩冠等;76例治疗组患者加用丹红注射液,两组均以14天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心绞痛疗效及心电图疗效.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为93.4%,好于对照组;治疗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84.2%,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好于单一西药治疗.
作者:李卫东;顾海军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内分泌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找寻对策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方法:在临床实践中通过对策的实施,观察能否减少不良时间的发生.结果:通过临床实践,确实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近几年来由于护士的规范操作和护士长的规范管理,护士们专科护理水平较高,从无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作者:马丽丽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在胎儿脐带绕颈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为胎儿脐带绕颈的产前孕妇声像图特点、胎儿脐动脉血流参数等资料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本组超声产前诊断为脐带绕颈者,经产后证实全部为脐带绕颈,其准确率达100%;其中绕颈1周者有14例,绕颈2周者18例,绕颈>3周者8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产前诊断胎儿脐带绕颈准确方法,具有诊断率高、检查时间短、痛苦轻、提示脐带缠绕程度等优点,可为临床预测胎儿宫内窘迫或分娩方式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谈慧嫣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病房管理实际是对患者家属的管理,患者由于疾病所致的自理能力丧失或降低,住院期间均有亲属陪伴,这就产生了陪护问题.这种介于组织与个体之间的群体,是具有共同目标,在心理上互相依附,行为上交互作用,互相影响,情感上具有集体意识和归属感的一群人.
作者:张艳会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粘连性肠梗阻一般发生在小肠[1],多以保守治疗为主,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进一步加重时不得不手术治疗,而手术又有可能进一步加重粘连,造成恶性循环.我院自2009年2月~2011年3月采用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劳景茂 刊期: 2011年第23期
心肌梗死后心脏交感神经分布改变,使去神经支配和神经过度支配区域共存,成为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和猝死的重要因素.交感神经重构的机制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可能为将来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作者:许睿哲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通过总结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诊治经验,更好地为临床服务.方法:2008年1月~2010年7月收治急性酒精中毒患者76例,对其临床资料、辅助检查、治疗方案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70例(92.1%),收住院观察3例(4.0%),转上级医院2例(2.6%),窒息死亡1例(1.3%).结论: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预后较好,但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时给予相应辅助检查和治疗,特别要注要急性胰腺炎、上消化道出血、低钾、低血糖、脑出血以及窒息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吴志娟;郑余忠;李东文 刊期: 2011年第23期
氯胺酮属苯环己哌啶类静脉麻醉药,基本结构为环己胺.氯胺酮是一具有镇痛作用的静脉全麻药.可选择性抑制丘脑内侧核,阻滞脊髓网状结构束的上行传导,兴奋边缘系统.
作者:韩晓玲;时向军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检查时多层螺旋CT扫描的适低剂量.方法:选取80例COPD患者分成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分别进行常规剂量和低剂量扫描,对照分析其质量.结果:80例受检查者,两种扫描方法均能使影像图像达到满意要求.而且低剂量扫描的辐射剂量明显降低.结论:COPD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时,低剂量扫描可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又可明显降低对患者的辐射剂量.
作者:杨光迪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偏瘫早期综合康复疗效.方法:将90例急性脑卒中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均为45例,治疗组早期开展康复治疗,对照组仅常规治疗未进行康复治疗,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早期开展康复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治疗组比对照组疗效好,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开展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可明显促进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患肢运动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能力及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李奕龙;陈家锦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护理干预对脑室出血应用Ommaya储液囊的可行性、实效性.方法:对58例脑室出血患者应用Ommaya储液囊的患者加强心理护理,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ommaya储液囊的护理,预防并发症等护理干预.结果:58例脑室出血的患者,经过治疗,出院后随访6~8个月,按GOS预后标准评价疗效,预后良好31例,中残14例,重残8例,死亡5例.结论:通过护理干预有效的减少各种并发症,提高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作者:张林琼 刊期: 2011年第23期
对我院60例异位妊娠患者保守治疗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病例选择:我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符合保守治疗条件的异位妊娠患者,均经B超,血β-HCG检测等确诊,必要时诊刮进一步明确诊断,用药前全血分析血小板、肝功、尿素氮、肌酐及hCG.60例患者的年龄21~34岁,平均27.5岁;停经时间30~62天,平均46天;初产妇36例,经产妇10例,未婚15例.
作者:丁海梅;任艳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锁骨是上肢与躯干的连接和支撑装置,呈S形.近端与胸骨柄形成胸锁关节,远端与肩峰形成肩锁关节.外侧有喙锁韧带固定锁骨.
作者:陈波 刊期: 2011年第23期
超声波细胞破碎仪对过40目筛的海带细粉破碎提取海带多糖,并与酸提取法进行比较.超声波处理20分钟得到的海带多糖量多.与酸提取法相比,超声波法得到的海带多糖总糖含量增高(分别为18.9%和27.3%,P<0.01).用提取得到的海带多糖配制成水溶液对经5Gy 60Co-r射线的小鼠经口自由饮水.结果:海带多糖水溶液为12mg/ml以上剂量时可以显著提高小鼠的平均体重(P<0.05),对增加外周血液中白细胞含量效果极其显著(P<0.01),说明海带多糖经口给药有辐射保护作用.
作者:刘积威 刊期: 2011年第23期
通过对肿瘤患者在应用化疗药物的过程中,针对个体差异、配合程度、药物的种类、刺激性的强弱以及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分析,找到预防药物外渗的有效途径,达到患者化疗的目的.
作者:余辉 刊期: 2011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