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引流联合Ommaya储液囊治疗脑室出血患者的护理干预

张林琼

关键词:脑室出血, Ommaya储液囊, 护理
摘要:目的:护理干预对脑室出血应用Ommaya储液囊的可行性、实效性.方法:对58例脑室出血患者应用Ommaya储液囊的患者加强心理护理,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ommaya储液囊的护理,预防并发症等护理干预.结果:58例脑室出血的患者,经过治疗,出院后随访6~8个月,按GOS预后标准评价疗效,预后良好31例,中残14例,重残8例,死亡5例.结论:通过护理干预有效的减少各种并发症,提高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12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适应证、手术方法、疗效及并发症.方法:收治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28例(130髋).结果:Harris评分,术前平均45分,术后平均98分,优良率为99%.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髋部疾患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端春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核桃花絮与核桃叶所含挥发性成分的对比

    目的:对比研究核桃花絮与核桃叶所含挥发性成分.方法:核桃花絮与核桃叶分别经水蒸汽蒸馏得挥发油,运用GC-MS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具体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个组分相对含量.结果:从核桃花絮中分离鉴定了34种化合物,其中含量较多的有邻苯二甲酸丁酯(25.24%)、二十三烷(22.61%)、二十四烷(22.62);从核桃叶中分离鉴定了36种化合物,其中含量较多的有金合欢醇(68.65%)、叶醇(8.62%)、沉香螺醇(7.43%)、茅苍术醇(7.43%).结论:为核桃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吕玉年;柴玉霞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中医分型论治儿童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指一组病因及发病机理不一,临床上表现为急性起病,以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为特点的肾小球疾病,故也常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

    作者:张小强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中药肛滴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煎剂肛门滴入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用自拟中药煎剂肛门滴入对溃疡性结肠炎病人60例进行治疗.结果:本中药煎剂肛门滴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好、安全可靠、方法简单、便于临床应用,无不良反应.

    作者:李颖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桂林市城区593例急性中毒患者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了解桂林市城区急性中毒流行病学资料,为急性中毒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计标准的<急性中毒患者登记表>,进行系统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调查病例中男性346例(58.3%),女性247例(41.7%);高发年龄21~30岁(199例,占33.6%);职业分布以工人,学生,农民,以及无业人员排前4位(占全部人群的72%);中毒类型中乙醇中毒排第一位(213例,35.9%),一氧化碳(CO)中毒排第二位(199例,33.6%);1、2、3、11、12月CO中毒高发,乙醇中毒时间分布无特殊规律;中毒原因以意外中毒常见(321例,54.1%);死亡病例7例,6例CO中毒导致.结论:急性中毒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且不同种类急性中毒不同的流行病学特点,根据急性中毒的规律做好宣教和防范预案,能有效提高急诊救治急性中毒能力.

    作者:范峻峰;江炫光;郑小凡;何建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引流联合Ommaya储液囊治疗脑室出血患者的护理干预

    目的:护理干预对脑室出血应用Ommaya储液囊的可行性、实效性.方法:对58例脑室出血患者应用Ommaya储液囊的患者加强心理护理,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ommaya储液囊的护理,预防并发症等护理干预.结果:58例脑室出血的患者,经过治疗,出院后随访6~8个月,按GOS预后标准评价疗效,预后良好31例,中残14例,重残8例,死亡5例.结论:通过护理干预有效的减少各种并发症,提高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作者:张林琼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炎琥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16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炎琥宁冻干粉针剂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6例确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小儿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炎琥宁冻干粉针剂 静脉注射,对照组采用病毒唑和青霉素静脉注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7.3%,对照组98.2%,两组经统计学检验u=0.46,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炎琥宁冻干粉针剂制剂稳定、安全、疗效可靠,无不良反应,不需皮试,患儿及家长易于接受.是治疗急性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理想抗病毒,抗细菌药物.

    作者:胡晓光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妇女健康普查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潮阳区妇女健康普查基本情况和特点,以提高妇女健康水平.方法:对潮阳区2004年和2005年教育系统4928例妇女进行健康普查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患病人数1696例,患病率34.42%.其中宫颈炎症占首位,患病率26.2%,以31~39岁患病率高.练江地区妇女患病率明显高于溶江和沿海地区(P<0.05).结论:妇女病患病率随着水源和环境的污染及孕产次数的增多等原因,呈逐渐上升趋势,因此定期进行妇女病普查普治,可及早发现并降低妇女病发病率.

    作者:林姚虹;夏仪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多巴胺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100例

    目的:观察多巴胺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50例在心力衰竭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多巴胺,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两组均10~14天1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总体疗效及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心功能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结论:多巴胺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

    作者:杨宗觜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术后疼痛的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普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作用.方法:2010年1月~2011年4月收治手术患者101例,随机分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术后疼痛时给予镇痛药盐酸哌替啶50mg+盐酸异丙嗪25mg必要时肌肉注射,进行一般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经过治疗后,疼痛缓解情况:观察组干预前0级疼痛0例,干预后11例0级疼痛;干预前1级疼痛4例,干预后37例1级疼痛;干预前2级疼痛15例,干预后4例,3级疼痛;干预前3级疼痛11例,干预后4例2级疼痛;干预前3级疼痛11例,干预后2例2级疼痛;干预前4级疼痛6例,干预后6例1级疼痛;干预前5级疼痛20例,干预后5级疼痛1例;对照组服药前0级疼痛0例,服药后0级疼痛6例;对照组服药前1级疼痛11例,服药后1级疼痛8例;对照组服药前2级疼痛6例,服药后2级疼痛4例;对照组服药前3级疼痛4例,服药后3级疼痛6例;对照组服药前4级疼痛6例,服药后4级疼痛6例;对照组服药前5级疼痛4例,服药后5级疼痛3例;两组疼痛缓解效果有非常显著差别.两组疼痛缓解效果有非常显著差别(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普外科的患者术后疼痛.

    作者:杨萍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腹股沟疝不同手术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与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疗效.方法:将腹股沟疝63例随机分为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组(治疗组)32例、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组(对照组)31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手术效果确切,可作为腹股沟疝首选术式.

    作者:何再伟;张建军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护理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下180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方法.结果:除1例阔韧带肌瘤靠近子宫动脉中转开腹外,其余手术均获成功,术中出血62.20±38.21ml;手术时间111.72±35.07分钟;术后肛门排气3.75±2.75天;术后住院天数5.85±0.75天;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是目前较理想且安全有效的保留子宫的手术方法,良好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对促进术后恢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俊峰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121例

    目的:探讨胃肠镜下活检钳、高温活组织钳、高频电凝电切摘除消化道息肉的安全性及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在胃肠镜下用活检钳、高温活组织钳、高频电凝电切摘除消化道息肉.结果:121例212枚消化道息肉均成功摘除,无1例穿孔,5例出血,经内镜下处理均有效止血.结论:采用活检钳、高温活组织钳、高频电凝电切摘除消化道息肉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治疗方法.

    作者:丁云美;邱丽芬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护理语言沟通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患沟通对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113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护士对观察组患者在入院、治疗、围术期出院时均进行前瞻性、可预见性的沟通:而对照组仅给予一些必需的健康教育.后采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75.54%,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9.47%,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患者住院期间,有效的前瞻性护患沟通利于其身心处于佳治疗状态,提高了患者的从医性、疾病的治愈率,同时也提高了住院患者的满意度,促使了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

    作者:刘文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因地制宜做实医学院校学生临床实习带教工作

    轮台县人民医院地处少数民族聚居地,是几所大中专院校的实习基地.每年实习学生近百人,其中约2/3为少数民族.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了一套保证实习学生带教成效的管理模式.

    作者:余丽川;孟凡龙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浅谈血细胞自动分析仪的校准

    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校准作为提高血细胞自动分析质量的重要手段,可使血细胞分析具有溯源性,增强不同实验室间的可比性,同时,使血细胞自动分析检测参数的检测结果更加准确,也更有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姜晓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初探季节变动分析法在卫生事业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用季节变动分析法分析2002~2005年病床使用率季节变动规律,预测2006年病床使用率情况,为医院管理提供真实可靠依据.方法:用季节变动分析法,应用移动平均,趋势预测值,趋势值的剔除计算方法,计算病床使用率,结果:病床使用率第2、第3季度较高.说明春季和夏季是心脑血管及精神病人高发期,该季节正农忙季节,病人在家没有照顾,故送到医院.第1、4季度较低,说明农忙过后患者接回家,春节多数患者回家,病床使用率低.

    作者:郑红心;郑红萍;郑光辉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活血止痛酊剂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216例

    目的:观察活血止痛酊剂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216例带状疱疹患者外用活血止痛酊剂治疗31天,观察其疱疹止疱、结痂、脱痂时间及疼痛缓解程度、疼痛开始缓解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并进行综合疗效评价.结果:216例患者疼痛缓解程度92.3±4.6%,疼痛开始缓解时间5.6±2.4天,疼痛持续时间17.8±12.7天.综合疗效判定标准:治愈率91.2%,好转率6.9%,总有效率98.1%.结论:活血止痛酊剂抓住了解毒和止痛两个治疗的关键点,药简而效宏,易为广大患者所接受.

    作者:胡丽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宫腹腔镜联合治疗不孕症160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诊治不孕症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60例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0例患者全部经宫腹腔镜联合诊断,并经过病理证实,其中慢性盆腔炎33例,91例输卵管阻塞,19例子宫内膜异位症,4例宫腔粘连,4例多囊卵巢;5例卵巢肿瘤,4例子宫肌瘤.术中出血40~100ml,手术平均时间30~110分钟,均在直视下输卵管通液.对输卵管阻塞的91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全部成功再通,输卵管再通率达100%.160例患者治疗后经过随访3~40个月的随访,已经妊娠或生育116例,其余患者仍在继续观察中.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操作手术时间短、患者出血少、无痛苦,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腹壁瘢痕小,不影响患者的美观.

    作者:曲首辉;袁雪莲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胃大部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胃大部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0月~2010年10月胃大部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患者40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实施留置胃管胃肠减压、禁食、胃胃肠外营养、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维持酸碱平衡、健康教育等治疗和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心理状态评定.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胃大部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患者负性情绪,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张洁靖 刊期: 2011年第23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