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宗觜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老年人胆囊颈管结石并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和手术方法.方法:对64例胆囊颈管结石并胆囊炎行LC的临床疗效和手术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64例胆囊颈管结石并胆囊炎成功施行LC 62例,成功率97%,中转开腹2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老年人胆囊颈管结石并胆囊炎施行LC时只要处理恰当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董家山;何建民;程鑫;董丽 刊期: 2011年第23期
多年来胃肠道肿瘤患者经FOL-FOX方案化疗,其中氟尿嘧啶(5-Fu)3000~5000mg/m2持续静滴44~48小时后,绝大多数患者的用药血管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静脉炎,沿血管走向疼痛、发硬,特有的色素沉着,外观呈树枝样改变,严重影响患者的后续治疗和生活质量.
作者:鲍春燕;范静;胡志雯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总结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有效方法.方法:对30例门诊患者,运用中药,自配口腔溃疡液对口腔溃疡进行治疗.结果:30例患者进行治疗,有效率96.6%,结论: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应及时治疗,疗效显著,不易复发.
作者:高爱霞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观察活血止痛酊剂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216例带状疱疹患者外用活血止痛酊剂治疗31天,观察其疱疹止疱、结痂、脱痂时间及疼痛缓解程度、疼痛开始缓解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并进行综合疗效评价.结果:216例患者疼痛缓解程度92.3±4.6%,疼痛开始缓解时间5.6±2.4天,疼痛持续时间17.8±12.7天.综合疗效判定标准:治愈率91.2%,好转率6.9%,总有效率98.1%.结论:活血止痛酊剂抓住了解毒和止痛两个治疗的关键点,药简而效宏,易为广大患者所接受.
作者:胡丽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医务人员的手部卫生情况,并针对存在问题制定切实有效的控制措施,以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对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新生儿科、产房、重症监护病房等重点科室医务人员手部卫生监测情况进行了总结与分析.结果:医务人员的手部细菌检出率分别为护士96.8%、医生84.2%、医技69.4%;说明各重点科室手卫生监测合格率不尽相同.结论:医院医务人员手部污染状况不容忽视,应予高度重视,切实做好洗手六步法等预防措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
作者:洪喜;罗婵清 刊期: 2011年第23期
护士长在护理管理是具体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护理工作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为此,为加强护士长的管理,提高护理质量,对护士长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树立新观念,树立榜样作用,加强责任心,严格质量管理,讲究管理艺术,提高管理水平入手,就如何加强管理,提高护理质量进行阐述.
作者:王永芹;王雪雪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观察消痔灵注射治疗内痔疗效.方法:采用消痔灵液单次大剂量注射治疗内痔50例,其中Ⅰ度37例,Ⅱ度13例.结果:50例平均随访13个月,对出血和脱垂的有效率分别为96.7%和64%,治疗满意率为82.6%,术后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消痔灵液的单次大剂量注射治疗内痔安全有效.
作者:赵艳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参附注射液成分为红参、附片,功能主治回阳救逆、益气固脱.主要用于阳气暴脱的厥脱症(感染性、失血性、失液性休克等),也可用于阳虚(气虚)所致的惊悸、怔忡、喘咳、胃痛、泄泻等.
作者:张潇匀;赵焕芬 刊期: 2011年第23期
医疗纠纷是医疗服务中不可回避、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医疗纠纷不断增多,与护理纠纷有关的问题也呈上升趋势,使护理人员有着沉重心理负担.
作者:马文静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32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给予一般护理常规和早期系统护理干预.结果:早期护理干预组比对照组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低,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降低恶性肿瘤患者DVT的发生率.
作者:马艳蕊;赵秋珍;李燕晖;周亚配;袁方;翟秋蝶;贾菲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呋喃妥因肠溶片治疗尿路感染的不良反应.方法:回顾尿路感染门诊病人58例的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期间有5例病人发生不同程度、不同症状的不良反应,其中1例为比较罕见的双硫仑样反应.结论:呋喃妥因肠溶片在临床应用中仍有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发生.较少见的双硫仑样反应应引起注意.
作者:胡萍;朱桂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护理干预对脑室出血应用Ommaya储液囊的可行性、实效性.方法:对58例脑室出血患者应用Ommaya储液囊的患者加强心理护理,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ommaya储液囊的护理,预防并发症等护理干预.结果:58例脑室出血的患者,经过治疗,出院后随访6~8个月,按GOS预后标准评价疗效,预后良好31例,中残14例,重残8例,死亡5例.结论:通过护理干预有效的减少各种并发症,提高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作者:张林琼 刊期: 2011年第23期
心肌梗死后心脏交感神经分布改变,使去神经支配和神经过度支配区域共存,成为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和猝死的重要因素.交感神经重构的机制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可能为将来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作者:许睿哲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评价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0年3月采用干扰素联用苦参素治疗患者85例,随机分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干扰素α-2b肌注1次/日,500万U/次,疗程6个月.观察组在治疗组基础上加用苦参素,1次/日肌注,600mg/次,3个月后改口服,200mg/次,3次/日,疗程6个月,并继续随访1年.两组均常规保肝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6个月肝功能ALT恢复40例,ALT恢复率88.9%,疗程结束1年后ALT恢复11例,ALT恢复率24.4%,对照组治疗6个月肝功能ALT恢复33例,疗程结束1年后ALT恢复5例,ALT恢复率12.5%.两种患者症状改善情况:两组治疗6个月疗程结束1年症状均有所改善,但是对照组略低于观察组,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苦参素治疗乙肝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努尔古力·依布拉衣木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提高对甲型H1N1流感的影像学认识和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资料完整、明确诊断甲型H1N1流感病例胸腹部X线及CT表现的临床资料.结果:主要X线及CT表现,病变阴影分布广泛,不规则,中下肺较上肺多见;两肺纹理增粗紊乱,沿肺纹理分布可见斑片状,片絮状阴影;肺间质密度增高,其内可见网状改变,小结节状及小片状浸润灶;肺段、肺叶实变阴影;合并胸腔积液.结论:甲型H1N1流感影像表现多种多样,变化较快;影像学变化与临床体征不完全相符合(影像阴影广泛,但临床症状与体征却较轻微).类似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X线表现.通过对甲型H1N1流感的影像学认识,结合实验室检查,有助于甲型H1N1流感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与隔离.
作者:徐明月;罗祖源;程小飞;林子乔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讨论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GR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56例原发乳腺癌石蜡切片,用免疫组化化学方法检测乳腺癌患者ER、PR、EGFR、HGR2表达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ER、PR、EGFR、HGR2的表达率分别为50%、48.1%、35.9%、32.1%,HGR2表达与EGFR表达呈正相关(P<0.05),与ER和PR表达呈负相关,EGFR、HGR2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ER、PR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P<0.05),EGFR、HGR2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中EGFR、HGR2表达提示组织学分级较高,淋巴结转移可能性大,ER、PR表达提示组织学分级较低,淋巴结转移可能性较小,提示预后良好,ER、PR、EGFR、HGR2可作为乳腺癌预后有效指标,并可指导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
作者:吴光锋;司成;范瑞;王博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特点及发生因素,总结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1年4月自然分娩的产妇2546例中发生产后出血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经阴道分娩2546例,产后出血50例,产后出血发生率1.96%.50例产后出血,45例立即建立静脉通道下行诊刮术,5例行急诊剖腹探查及子宫次全切术,50例均治愈出院,无1例出现大出血而死亡.结论:掌握产后出血的特点和产前预见性和正确的防止措施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李雪梅;曹敏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颈椎骨折手术患者的护理.方法:2008年8月~2010年11月收治颈椎骨折手术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46例颈椎骨折患者通过我院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全部康复出院.结论:颈椎骨折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对患者的康复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祁洪霞;黄淑敏;李素荣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病变的适应证、手术操作技巧,疗效观察.方法:对197例患者经妇科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证实宫颈存在不同类型的病变,而采用阴道镜下LEEP刀手术,标本均送病理检查,同时观察术后出血量及时间,术后宫颈愈合情况.结果:197例随访1~2年,宫颈LEEP治疗宫颈病变1次成功97.46%(192/197),术后出血5例,术后2个月复查发现宫颈管内有息肉样增生21例,用小号环切电极切除后无复发.术前宫颈上皮内瘤变16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Ⅱ~Ⅲ)12例.1例CINⅡ术后3个月液基细胞检查CINⅡ,行宫颈锥切术.1例CINⅢ术后3个月液基细胞检查仍CINⅢ,因母亲患宫颈癌,故患者要求行子宫切除术,其余术后3个月,6个月复查脱落细胞及阴道镜均为正常.结论:阴道镜LEEP治疗宫颈病变安全、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少能提供完整的标本,对治疗宫颈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有较高的诊治价值.
作者:王金辉;杨卫香;徐群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内分泌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找寻对策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方法:在临床实践中通过对策的实施,观察能否减少不良时间的发生.结果:通过临床实践,确实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近几年来由于护士的规范操作和护士长的规范管理,护士们专科护理水平较高,从无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作者:马丽丽 刊期: 2011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