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酒精中毒76例分析及诊治体会

吴志娟;郑余忠;李东文

关键词:急性酒精中毒, 分析, 诊治体会
摘要:目的:通过总结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诊治经验,更好地为临床服务.方法:2008年1月~2010年7月收治急性酒精中毒患者76例,对其临床资料、辅助检查、治疗方案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70例(92.1%),收住院观察3例(4.0%),转上级医院2例(2.6%),窒息死亡1例(1.3%).结论: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预后较好,但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时给予相应辅助检查和治疗,特别要注要急性胰腺炎、上消化道出血、低钾、低血糖、脑出血以及窒息等并发症的发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心肌梗死后交感神经的重构现象

    心肌梗死后心脏交感神经分布改变,使去神经支配和神经过度支配区域共存,成为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和猝死的重要因素.交感神经重构的机制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可能为将来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作者:许睿哲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溶血标本对APTT和PT检测结果的影响

    目的:为探讨溶血标本对APTT和PT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产前病人50例,将同一患者以109mmol/l枸橼酸钠溶液按1:9(抗凝剂:血液)的比例同时取抗凝血2管,一管轻轻混匀,另一管用吸管反复吹吸使之溶血,3000r/分离心10分钟,分离血浆,1小时内测定结果.结果:50例产妇APTT和PT用非溶血标本和溶血标本检测的结果,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溶血标本检测APTT和PT,不能反映患者的真实情况,我们在采样及标本处理过程应避免标本溶血.

    作者:龙兴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中晚期癌痛8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中、重度癌痛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8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止痛,观察其止痛效果、生活质量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PI平均为7.5±1.6,应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后为2.2±1.2,疼痛程度明显减轻(t=3.472,P<0.01),其中完全缓解34例(42.5%),明显缓解32例(40.0%),中度缓解9例(11.2%),轻度缓解5例(6.3%),总缓解率82.5%.不良反应轻微.排尿困难6例,皮肤反应9例,便秘12例,恶心、呕吐15例,嗜睡32例,头晕28例,上述不良反停药后消失.结论:芬太尼透皮贴剂使用方便,疗效显着,不良反应少,能明显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传胜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对糖尿病患者烧伤创面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烧伤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对80例糖尿病烧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施行常规精心护理.治疗组:施行常规精心护理,积极做好对症治疗及出院指导以及贯穿始终的心理护理.结果:经烧伤后创面的精心护理,本组40例患者疾病认识度、血糖控制率、心理承受能力均明显提高,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对糖尿病烧伤患者,不但在治疗中要早期和科学处理,而护理在保证治疗、方案的发挥佳效应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志倩;王灵芝;罗灵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规避护理纠纷的防范措施

    目的:从临床护理中容易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入手,针对护理缺陷引发的纠纷提出对策.方法:着重于护理中有效沟通与关爱的内容与方法,强调加强提高自身素质,规范操作规程、重视语言技巧,提高护理人员自我防范意识,规避风险等方法.结果:病人对护士的信任度提高,使护理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中,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结论:根据护理纠纷产生的原因,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能够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

    作者:杨君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丁螺环酮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丁螺环酮联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门诊就诊的抑郁症患者9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丁螺环酮联合氟西汀),对照组(单用氟西汀).疗程均为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HAMD 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2周后,以观察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单用组(P<0.01或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丁螺环酮联合氟西汀的疗效优于单用氟西汀,丁螺环酮对抑郁症的治疗有增效作用.

    作者:黄卫东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不同抗凝方法时持续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提高患者在行持续血液净化(CRRT)治疗时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的总结和分析各种抗凝方法.结果:抗凝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决定.结论:患者在执行CRRT治疗时细致的护理起到关键作用.

    作者:吴伟玲;何圆凤;许莉;刘国英;王超;赵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急性阑尾炎的CT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的CT诊断价值.方法:2009年1月~2011年1月CT检查资料齐全、手术病理结果证实的急性阑尾炎患者46例,分析其诊断及分型准确性.结果:急性单纯性阑尾炎8例,CT检出3例,正确分型3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31例,CT检出31例,正确分型29;急性坏疽性或穿孔性阑尾炎7例,CT诊断阑尾炎7例,正确分型5例.结论:CT是诊断急性阑尾炎的重要影像检查方法.

    作者:王亚莉;宋莉;覃由宣;付兵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个性化健康教育对脑血管疾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

    脑血管疾病是指由于脑部本身病变和(或)全身血液循环;紊乱导致脑血液供给障碍所造成的神经功能障碍,该病发病率及致残率较高.

    作者:刘静;史本迪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炎琥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16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炎琥宁冻干粉针剂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6例确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小儿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炎琥宁冻干粉针剂 静脉注射,对照组采用病毒唑和青霉素静脉注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7.3%,对照组98.2%,两组经统计学检验u=0.46,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炎琥宁冻干粉针剂制剂稳定、安全、疗效可靠,无不良反应,不需皮试,患儿及家长易于接受.是治疗急性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理想抗病毒,抗细菌药物.

    作者:胡晓光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盐酸哌替啶联合氟派利多在人流手术中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总结600 例盐酸呱替啶联合氟派利多在人流手术中的效果观察,探讨二者联合用药观察要点和注意事项.方法:选择要求终止妊娠,年龄16~48岁,孕周在5~12周,经B超确诊胎囊在宫腔内,将盐酸哌替啶联合氟派利多静脉复合麻醉进行人流手术,观察其用药效果及护理要点.结果:600例经盐酸呱替啶联合氟派利多静脉复合麻醉进行人流手术均无发生并发症及药物不良反应,镇痛有效率达99%.结论:通过医护人员认真细致的观察及护理,二者联合应用解决了患者身体上的疼痛和心理上的紧张恐惧.

    作者:杨建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胃康灵胶囊联合西沙必利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胃康灵胶囊联合西沙必利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09年4月收治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15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6例患者采用西沙必利分散片5mg,3次/日,饭前口服;胃康灵胶囊,4粒/次,3次/日,饭后口服.对照组76例采用西沙必利分散片5mg,3次/日,饭前口服;奥美拉唑胶囊20mg,2次/日,口服.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59.2%、总有效率为88.2%,对照组显效率为25.0%、总有效率为63.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结束后1年,治疗组复发率为7.5%,对照组为33.3%,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胃康灵胶囊联合西沙必利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明显,安全可靠.

    作者:武四超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胃镜检查分析108例

    目的:探讨通过胃镜检查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患者,分析术式溃疡病及其并发病情况.方法:2006年1月~2011年2月胃镜检查因良性病变而行胃大部分切除的术后患者108例,对术后胃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采取毕氏Ⅰ式手术26例(24.1%),毕Ⅱ式82例(75.9%).其中正常胃黏膜8例(8.3%),胆汁返流22例(20.4%),缝线残留13例(12.0%),残胃癌5例(4.6%),残胃溃疡5例(4.6%),吻合口溃疡13例(12.0%),吻合口糜烂14例(13.0%),吻合口炎、残胃炎28例(36.1%).结论:胃镜检查对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患者有疗效追踪和发现其他疾病和并发症的发生等情作用,尤其是对残胃癌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岳淑民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参麦饮加减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作为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后转归,临床上发病率高,因病情反复发作且进行性加重,治疗棘手,难以收到满意的效果而备受医学界关注.

    作者:刘鸿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眼眶黏膜相关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1例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眼眶黏膜相关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以下简称MALT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及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MALT淋巴瘤进行了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分析及文献复习.结果:肿瘤由边缘区B细胞组成,对组织造成破坏性浸润,肿瘤细胞CD20,CD79a,BCL-2弥漫阳性.结论:MALT淋巴瘤具有惰性的临床过程,缓慢扩散,复发后可累及到其他部位,确诊依赖于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

    作者:董萍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引流联合Ommaya储液囊治疗脑室出血患者的护理干预

    目的:护理干预对脑室出血应用Ommaya储液囊的可行性、实效性.方法:对58例脑室出血患者应用Ommaya储液囊的患者加强心理护理,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ommaya储液囊的护理,预防并发症等护理干预.结果:58例脑室出血的患者,经过治疗,出院后随访6~8个月,按GOS预后标准评价疗效,预后良好31例,中残14例,重残8例,死亡5例.结论:通过护理干预有效的减少各种并发症,提高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作者:张林琼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的护理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是指妊娠20周以后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三大症候群,严重时可出现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甚至发生母婴死亡.其基本病理变化是全身小动脉痉挛[1].

    作者:周本莲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问题探讨

    为推测食品的安全性和卫生程度,我国把食品被污微生物污染列为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指标.但是,随着食品业对新技术的采用,食品中所含微生物的种类发生了变化,现用的检验方法会对食品中微生物的某些种类造成漏检,如厌氧菌类群、低温菌类群等.检验结果影响了微生物对食品污染程度做出评价的客观性.依照微生物的生理生化特性理论和现用检验方法,对造成污染食品微生物种类及数量漏检因素进行探讨,与专家和同仁们商榷.

    作者:张代真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5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10年3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吸氧、强心、利尿、解痉、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并给予口服盐酸曲美他嗪20mg/次,3次/日;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中药汤剂,1剂/日.10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6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6个疗程的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显效15例,有效2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4.0%;观察组患者显效17例,有效2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6.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小,左室射血分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可以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学丽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针灸配合消痈汤结合西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针灸配合中药消痈汤结合西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基础治疗+中药消痈汤口服,配合针灸;对照组30例,基础治疗,给予前列康舒胶囊.两组均治疗60天.结果:治疗6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3.34%,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针灸配合中药消痈汤结合西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

    作者:生艳;董俊文 刊期: 2011年第23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