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溶血标本对APTT和PT检测结果的影响

龙兴黎

关键词:溶血标本, APTT PT, 影响结果
摘要:目的:为探讨溶血标本对APTT和PT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产前病人50例,将同一患者以109mmol/l枸橼酸钠溶液按1:9(抗凝剂:血液)的比例同时取抗凝血2管,一管轻轻混匀,另一管用吸管反复吹吸使之溶血,3000r/分离心10分钟,分离血浆,1小时内测定结果.结果:50例产妇APTT和PT用非溶血标本和溶血标本检测的结果,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溶血标本检测APTT和PT,不能反映患者的真实情况,我们在采样及标本处理过程应避免标本溶血.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临床观察与护理

    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我国发病率约9.4%,国外报道为7%~12%.本病以妊娠20周后出现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为特征,并伴有全身多脏器的损害,严重者可发生抽搐、昏迷、脑出血、心肾衰竭、胎盘早剥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甚至母婴死亡,该病是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做好该病的观察与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王冬梅;闫红丽;董和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救肾汤治疗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救肾汤.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14%,对照组78.1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疗效显著.

    作者:黄色润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

    粘连性肠梗阻一般发生在小肠[1],多以保守治疗为主,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进一步加重时不得不手术治疗,而手术又有可能进一步加重粘连,造成恶性循环.我院自2009年2月~2011年3月采用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劳景茂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护理语言沟通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患沟通对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113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护士对观察组患者在入院、治疗、围术期出院时均进行前瞻性、可预见性的沟通:而对照组仅给予一些必需的健康教育.后采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75.54%,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9.47%,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患者住院期间,有效的前瞻性护患沟通利于其身心处于佳治疗状态,提高了患者的从医性、疾病的治愈率,同时也提高了住院患者的满意度,促使了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

    作者:刘文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消痔灵注射治疗内痔5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消痔灵注射治疗内痔疗效.方法:采用消痔灵液单次大剂量注射治疗内痔50例,其中Ⅰ度37例,Ⅱ度13例.结果:50例平均随访13个月,对出血和脱垂的有效率分别为96.7%和64%,治疗满意率为82.6%,术后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消痔灵液的单次大剂量注射治疗内痔安全有效.

    作者:赵艳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临床常见不合理处方介绍

    从三方面阐述了临床常见不合理处方的现象及解决办法,目的是规范处方管理,促进合理用药,确保病人用药安全.

    作者:梁华丽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心悸的辨证施护

    通过对心悸患者辨证分为心虚胆怯,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心阳不振,水饮凌心,心血瘀阻六个证型进行辨证施护,结合相应的情志调护、饮食指导、起居护理、对症护理、病情观察等护理措施,通过临床观察对改善症状,促进治疗效果及预后,减少并发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姚琴;张媛媛;郑晖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成人麻疹临床分析75例

    目的:探讨成人麻疹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以期达到更好的预防和控制麻疹目标.方法:对75例成人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成人麻疹具有典型全身中毒症状,以高热多见,易损害心脏、肝脏,并发症不多,早期容易误诊.一般治疗效果好.结论:成人麻疹在患病季节应注意与其他疾病鉴别,做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对易感者加强麻疹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麻疹的关键.

    作者:黄继程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离休干部住院病人的心理护理

    目的:对住院离休干部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调整心理状态,保持心理平衡,让离休干部以良好的心态去接受治疗,加速身体健康的恢复.方法:通过对150例离休干部住院病人进行有效沟通、分析其心理,找出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结果:90%离休干部能够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缩短了住院病程,减轻了病人的痛苦.结论: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密切相关,生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和前提,心理健康是生理健康的保证和动力[1],良好的心态,有利于疾病治疗和保持身体健康.

    作者:李艳梅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选择性小切口切除甲状腺囊肿11例报告

    我科收治适合于选择性小切口切除甲状腺囊肿的患者11例,其中男3例,女8例,年龄30~51岁.典型病例病史:发现包块1个月~2年.症状:无心悸、多汗、乏力、声嘶、吞咽困难等症状.查体:甲状腺包块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质稍硬,无压痛,随吞咽上下移动[1],直径<3cm.CT扫描:直径<3cm,边缘清楚,囊肿.

    作者:李顺昌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微生态制剂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

    目的:评价微生态制剂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儿童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31例,用针刺加微生态制剂治疗;对照组33例,单用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7.2%,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微生态制剂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有较好疗效,不失为治疗本病的较佳疗法.

    作者:吕彦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术后疼痛的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普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作用.方法:2010年1月~2011年4月收治手术患者101例,随机分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术后疼痛时给予镇痛药盐酸哌替啶50mg+盐酸异丙嗪25mg必要时肌肉注射,进行一般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经过治疗后,疼痛缓解情况:观察组干预前0级疼痛0例,干预后11例0级疼痛;干预前1级疼痛4例,干预后37例1级疼痛;干预前2级疼痛15例,干预后4例,3级疼痛;干预前3级疼痛11例,干预后4例2级疼痛;干预前3级疼痛11例,干预后2例2级疼痛;干预前4级疼痛6例,干预后6例1级疼痛;干预前5级疼痛20例,干预后5级疼痛1例;对照组服药前0级疼痛0例,服药后0级疼痛6例;对照组服药前1级疼痛11例,服药后1级疼痛8例;对照组服药前2级疼痛6例,服药后2级疼痛4例;对照组服药前3级疼痛4例,服药后3级疼痛6例;对照组服药前4级疼痛6例,服药后4级疼痛6例;对照组服药前5级疼痛4例,服药后5级疼痛3例;两组疼痛缓解效果有非常显著差别.两组疼痛缓解效果有非常显著差别(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普外科的患者术后疼痛.

    作者:杨萍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因地制宜做实医学院校学生临床实习带教工作

    轮台县人民医院地处少数民族聚居地,是几所大中专院校的实习基地.每年实习学生近百人,其中约2/3为少数民族.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了一套保证实习学生带教成效的管理模式.

    作者:余丽川;孟凡龙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50例自然分娩产后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特点及发生因素,总结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1年4月自然分娩的产妇2546例中发生产后出血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经阴道分娩2546例,产后出血50例,产后出血发生率1.96%.50例产后出血,45例立即建立静脉通道下行诊刮术,5例行急诊剖腹探查及子宫次全切术,50例均治愈出院,无1例出现大出血而死亡.结论:掌握产后出血的特点和产前预见性和正确的防止措施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李雪梅;曹敏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保妇康栓联合波姆光治疗HPV阳性中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宫颈波姆光联合中药保妇康栓治疗HPV阳性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的疗效.方法:对妇科门诊130例HPV阳性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宫颈波姆光联合中药保妇康栓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宫颈波姆光治疗后14天使用保妇康栓1个疗程16天,观察治疗后创面愈合情况及HPV转阴率.结果:130例HPV阳性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HPV转阴率达88.46%.宫颈糜烂治愈率达89.23%.结论:宫颈波姆光联合中药保妇康栓治疗HPV阳性中重度宫颈糜烂操作简便、治愈率高、并发症少、HPV转阴快,是效果显著的理想方法.

    作者:凌媚;杨柱兰;唐上参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参麦饮加减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作为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后转归,临床上发病率高,因病情反复发作且进行性加重,治疗棘手,难以收到满意的效果而备受医学界关注.

    作者:刘鸿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类风湿因子检测在风湿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检测在风湿疾病诊断中的作用,为临床提供正确的诊断依据.方法:收集我院已经确诊的RA患者77例RF检查结果及选择同期本院健康职工80例RF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77例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因子阳性66例,阳性率85.7%,对照组1例阳性,阳性率为1.30%.结论:RF诊断RA的特异性较高,但是RF对RA患者并不具有严格特异性,RF阳性不能作为诊断RA的惟一标准.

    作者:热汗古丽·米吉提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优势和疗效.方法:2007年4月~2010年2月收治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8例,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结果:28例获得6~18个月随访.骨折均完全愈合,愈合时间平均5个月.结论:锁钉加压钢板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内固定确实,术后卧床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唐吉辉;王振威;郭家仁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治疗体会

    中医药在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治疗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在临床治疗中,针灸早期介入,同时配合电针、特定电磁波、火罐、中西药等,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徐鸿涛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门诊患者的护理体会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不能忽视门诊患者的心理护理.现将我是怎么做好门诊护理工作,谈几点体会.保证门诊急重患者安全就诊

    作者:安惠 刊期: 2011年第23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